| 文章內容 |
108_2暑假作業五護三己1065101268 14228 2020-09-03 11:34:2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268 姓名 簡詩庭
作者姓名 林永敏
西元出版年 2007年 文章標題 協助一位唐氏兒及主要照顧者的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I 馬偕護理雜誌 卷(期) 1卷1期
起訖頁數 62~68 資料來源 華藝圖書館
作者姓名 呂孟真
西元出版年 2013年 文章標題 強迫症心理治療:漸進式暴露不反應法的介入成效
期刊名稱I 臨床心理學刊 卷(期) 7卷1期
起訖頁數 35 資料來源 台灣文學資料庫
作者姓名
謝易耘 、 林文綾 、 曾蕙美
西元出版年 2020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合併自殺的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I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卷(期) 第16卷第2期
起訖頁數 64~73 資料來源 台灣文學資料庫
【自訂一主題】:照顧身心疾病個案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面對唐寶寶應該把握孩子從經驗中探索學習的機會,不要過度寵溺或給予特權,如果因為憐惜孩子而
給予特別待遇,不僅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也容易養成孩子不負責任的態度,家長應該在孩子能理
解的範圍內,提供良好的示範,同時多採取鼓勵的方式,幫孩子建立好的學習動機。於人際互動上的
技巧較缺乏自信的個案,在團體中多為被動角色, 請求他人協助的意願比較低只和少數
親近的人聯絡,且個性依賴又內向在治療初期感到焦慮,原因包括來到陌生環境、對治療師坦承原生
家庭關係感到不安、原本壓抑的不好記憶又再度浮現,並需要重新檢視強迫症的種類與頻率等,但隨
著治療進程有明顯緩解;要個案放棄原本的抵銷策略是一個挑戰,治療師持續教導個案覺察情緒感
受、評估情緒強度,提取自動化想法,了解並挑戰自己的非理性想法,以合理思考進行自我對話,每
週填寫家庭作業以評估強迫行為的頻率;透過生理回饋儀學習漸進式放鬆法,學習控制身體的緊
張度以降低焦慮。行為修正法需漸進執行,照護上因住院天數及環境限制,以及在家庭會議前雖然
與父母達成共識,但父母對個案的不捨及溺愛,態度上仍多次與醫療團隊衝突,導致問題行為無法改
善,需多次說明及引導,並加上醫療團隊的共識與支持,才能協助個案進行行為修正
參考文獻:
1. Nursing Assistance for a Baby with Down Syndrome and the Primary Care Giver
2. Nursing Experience of Caring for an Adolescent with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3.
|
讀書心得107-2 14791 2020-09-03 11:17: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88 姓名 陳宜嫻
書名I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作者 約翰.海利
出版社 天下生活出版 出版年月 2019年 5 月
索書號 097360 ISBN 978-986-97574-3-0
書名II 與失智共舞 作者 潘秀霞
出版社 好人出版 出版年月 2016年 9 月
索書號 096578 ISBN 978-986-92751-2-5
書名II 白衣天使的天堂路: 護理師咩姐、牛皮的醫院修(崩)煉(潰)日誌 作者 咩姐, 牛皮
出版社 太雅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20年6 月
索書號 ISBN 978-986-33639-1-0
【撰寫心得書名】:與失智共舞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失智症,是因記憶和判斷力退化而引發各種症狀的腦部疾病總稱,根據統計六十五歲
危險因子,但近年患者年齡層逐漸下降,失智症已經不只是中、老年人需要關心的議題,
以上者,平均每四位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或是輕度認知障礙。雖然年齡是失智症最大的
而是大家所注意的疾病 而失智症是不可逆的,意味著人生將面臨無力挽回的巨大改
變。根據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最早造成的變化,其實在症狀出現的25~30年前就已
經開始,科學家認為,若能在發病的25年前就偵測到阿茲海默症,並及早治療,治療
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知道長輩的需要與渴望,願意付出各種代價學習這些 不但
我們多元化學習這些技巧直接帶領長輩,還可以教導家屬,延續長輩在中心或活動學習
的方式。學習認知的活動,讓他玩撲克牌辨識,他覺得很無趣,但他唱從前他愛的詩歌,
一首又一首。 或許,未來 3C 的科技產品,也能增加長輩的刺激。無論是先進或自然
的,無論動態靜態的,讓長輩也能享受全人全家全程多元的照護, 也是未來失智者照
顧的趨勢
|
109暑假作業(2) 13963 2020-09-03 10:45:02
題目:沙門氏桿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看完這篇報告的心得,我對於沙門桿菌比較有印象,畢竟上課時有學過,所以比較有印象,沙門桿菌會導致上吐下瀉,就類似腸胃炎,因為我自己有得過腸胃炎,非常的不舒服,所以會比較注意預防方法,例如吃飯前會洗手、不吃生的、和吃的東西要乾淨,雖然我個人是不吃生的哈哈哈,有了這知識,未來不管是去兒科還內外科,都能學以致用,護理科是我覺得,個專業都是息息相關的,只要基礎打好就能延伸個多的知識出來,也只有基礎打好,才能更好的學習其他的更深的知識,所以在上課時我都非常認真的聽講,因為我不是那種能每天上完課就回家複習的類型,就算複習也會忘了的那種,所以我發現只有商課認真才能就算不複習,臨時抱佛腳也能記住。
網址http://www.kmhk.org.tw/affairs/4000_file/Exp_4000/files/2014%E5%80%8B%E5%A0%B1/%E8%AD%B7%E7%90%86%E4%B8%80%E4%BD%8D%E4%B9%9D%E5%80%8B%E6%9C%88%E5%A4%A7%E6%84%9F%E6%9F%93%E6%B2%99%E9%96%80%E6%B0%8F%E6%A1%BF%E8%8F%8C%E7%9A%84%E8%A6%96%E8%A6%BA%E9%9A%9C%E7%A4%99%E5%AC%B0%E5%85%92%E4%B9%8B%E7%B6%93%E9%A9%97.pdf
尹筱婕、柯識鴻、簡英雅、陳紀雯(2011).急性腸胃炎患童之出院護理指導·輔仁醫學期刊,9(2),169-177。
|
109暑假作業 13963 2020-09-03 10:42:18
題目:肝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讀完這篇後的心得是,得肝癌的機率頗高的,因為其他的癌症也會轉移到肝癌,不過我對於一個手術很有興趣就是經皮穿肝酒精注射,因為在我的認知裡,感覺跟肝有關的疾病都是酒精造成的,這個手術卻是用酒精注入到腫瘤,利用高濃度酒精使細胞質變性脫水,導致凝固性壞死,而造成纖維化與血管阻塞,引發細胞死亡,會覺得有趣是因酒精造成的卻可以用酒精治療讓我覺得很神奇。突然想到我的外婆,有跟我說過她現在有C肝,然後問我說會有甚麼症狀嗎?我就說C肝通常發病通常不明顯,但好像會稍微有腹部不適 厭食或疲倦等等,外婆說他確實有感到比較疲倦,但腰也會痠,我說腰痠可能是你常常工作彎腰的關係,後來就跟外婆說要定期回醫院追蹤,乖乖吃藥這樣,這樣跟外婆聊完之後,發現挺有成就感的,這樣讓我覺得讀護理科可以幫助家人,未來更可以幫助病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我在未來的路上,更有動力。
網址http://www.kmhk.org.tw/affairs/4000_file/Exp_4000/files/2012%E5%80%8B%E5%A0%B1/%E4%B8%80%E4%BD%8D%E4%B8%AD%E5%B9%B4%E7%94%B7%E6%80%A7%E7%BD%B9%E6%82%A3%E8%82%9D%E7%99%8C%E6%9C%AB%E6%9C%9F%E7%84%A1%E6%9C%9B%E6%84%9F%E4%B9%8B%E7%85%A7%E8%AD%B7%E7%B6%93%E9%A9%97.pdf
王英偉(2006).癌症疼痛的新思維.慈濟醫學,1(4),1-6。
|
三升四暑假閱讀心得(二) 14222 2020-09-02 22:39:4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262 姓名
作者姓名 張方玫(Fang-Mei Chang) ; 黃怡真(Yi-Chen Huang)
西元出版年 2020年8/1 文章標題 一位破傷風病人合併肺炎於加護病房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高雄護理雜誌 卷(期) 37卷2期
起訖頁數
作者姓名 陳嘉惠
西元出版年 201401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冠狀動脈心臟病合併肺水腫病人之加護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卷(期)
10:1
起訖頁數
What文章內容摘要;本文描述一位73歲女性,因冠狀動脈心臟病合併肺水腫出現呼吸困難,進行氣管內管插管後入住加護病房的護理經驗。護理期間為2011/04/13至2011/04/23,筆者藉由會談、溝通、身體評估及肢體語言等方式蒐集個案資料,依生理、心理、社會及發展、靈性的四大層面,以全人的方式來分析並確立個案健康問題,評估後有氣體交換功能障礙、潛在危險性感染及焦慮等健康問題。護理過程中嚴密監測生命徵象,給予氧氣,維持呼吸道通暢,增加心肌氧氣供應,改善呼吸情形和血中含氧濃度,並採適當擺位維持舒適,減少耗氧量,採取預防感染之相關護理,運用傾聽,藉由言語、手勢鼓勵引導個案內心感受表達,並適時提供訊息,使其了解周遭環境和儀器的運作方式,建立護病信任關係降低焦慮等護理措施,改善個案的心肺功能及減低因疾病所引起的焦慮。藉此個案護理經驗,期望本篇報告能作為往後護理人員在照顧相關個案及執行臨床照護上之參考。
So What學習要點;筆者藉由會談、溝通、身體評估及肢體語言等方式蒐集個案資料,依生理、心理、社會及發展、靈性的四大層面,以全人的方式來分析並確立個案健康問題,評估後有氣體交換功能障礙、潛在危險性感染及焦慮等健康問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本文作者利用會談、溝通、身體評估及肢體語言等方式蒐集個案資料,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以肢體語言的方式來讓患者表達生理及心理感受,因為病患生體虛弱所以給予氧氣,維持呼吸道通暢,增加心肌氧氣供應,事實上也很難用語言清楚標達狀況,這讓我想到小時候,爺爺也曾因心臟病入院,看他身上滿是傷痕,吃不下飯,臉色蒼白,我除了安慰他,鼓勵他之外也沒有辦法為他做任何事,也因有這樣的經歷,我在基護實習的日子,不管是為病人換藥,清理鼻胃管,我都拿出百分百的精神鼓勵他們,給於他們精神上的支持,而這篇作者也讓我學到了依生理、心理、社會及發展、靈性的四大層面,以全人的方式來分析並確立個案健康問題,評估後有氣體交換功能障礙、潛在危險性感染及焦慮等健康問題,和建立護病信任關係等等,有些病人並不是剛開始就能把自己的身,心,感受腳給予你,但漸漸的我就發現,當病人信人妳時,臉上的喜怒哀樂和一些生活瑣事豆會與你分享,最開心的也還是看著他平安出院,對你說一聲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