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2020暑假作業 14251 2020-09-02 16:35:3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庚班
學號 1065101290
姓名 劉佳函
作 者 姓 名 鄭雅婷、孫懷德、白玉玲
西 元 出 版 年 2018 年 12 月
文 章 標 題 照顧一位心肌梗塞個案之門診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華醫學報
卷 ( 期 ) 第 49 期
起 訖 頁 數 78-92
作 者 姓 名 余定華、戴雪萍
西 元 出 版 年 2016 年 04 月
文 章 標 題 運用音樂聆聽於心肌梗塞病人成功脫離呼吸器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 稱 II 高雄護理雜誌
卷 ( 期 ) 第33卷(第1期)
起 訖 頁 數 72-82
【自訂一主題】: 心肌梗塞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照顧一位心肌梗塞個案之門診護理經驗
選擇這篇文章是因為自己有家人因為心臟疾病而過世,所以想要了解有關心肌梗塞的照護,雖然已經來不及對已過世的那位有照顧有幫助,但看完筆者寫的這篇文章我至少能有些初步了解,知道個案擔心什麼有想了解哪些事或心理上的焦慮想法,去幫助更多有心肌梗塞情形的患者。
What 文章內容摘要:為一位有過初發心肌梗塞的個案至門診接受衛教指導增加自我照護能力。照護期間經過六次回診,透過觀察、訪談、病例查證及電話追蹤等方式收集資料,以高登十一項來評估確立個案的護理問題,有低效性健康維護能力、靜態生活型態與焦慮,對於這些護理問題提供心肌梗塞疾病相關照護概念,調整生活型態及控制危險因子;加強個案運動的知識及動機,教導執行心臟復健提高其活動功能,然後以關懷支持增強個案對疾病控制感,並緩解其焦慮。
So What 學習要點:依照這篇文章的結論看下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依個案的護理問題給予增加心肌梗塞的認知及監控危險因子,提供個案參加一些關懷協會例如:心臟病友會幫助個案與其他病友交流也能提升護理認知,在執行衛教措施時能解決低效性健康維護能力之護理問題;靜態生活型態之健康問題中,引導個案規律生活化運動及執行心臟復健,調整健康飲食型態,提升健康維護能力。透過電話追蹤,了解心臟復健進度,諮詢時給予提醒、鼓勵,促使個案恢復生理、心理、健康行為功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在協助個案面對焦慮,以傾聽、主動關懷以及多次電訪鼓勵個案及家屬共同參與,增加治療的信心與行動力。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能知道病人的想法與他自己心理上的害怕及焦慮,然後我們就以這篇文章來去了解心肌梗塞的個案大概會有的一些情形,何況每個病個案情況都不一樣想法、性格也會有所不同,而我們的品估方式也會有不一樣的方式進行,所以透過這一篇我們只是初步的了解該如何去處理照護,然後我們能提供些什麼給個案做參考提升他們的護理認知幫助他們避免再復發的可能性。
文章出處:鄭雅婷;孫懷德;白玉玲(2018 年, 12 月 01 日)。照顧一位心肌梗塞個案之門診護理經驗。華醫學報,第 49 期。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151116003-201812-201902110013-201902110013-78-92
【自訂一主題】: 另類療法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運用音樂聆聽於心肌梗塞病人成功脫離呼吸器之護理經驗
選擇這篇文章是因看到文章標題的原因所以好奇是如何使用音樂讓心肌梗塞的病人脫離呼吸器,雖然知道音樂能令人放鬆心情減輕焦慮,但音樂療法是屬另類療法的一種很難想像能連接到呼吸器所以令我感到好奇。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為一位心肌梗塞合併呼吸衰竭,於住院期間經歷多次呼吸器脫離失敗引發生、心理問題。在照護期間運用高登十ㄧ項作為評估,評估出病人有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呼吸機戒斷反應功能失常、焦慮等健康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個別性護理,先是向病人說明呼吸訓練之進展及後續治療計畫,運用胸部復健運動及物理治療以增加呼吸肌耐受力、維持呼吸道通暢,其次引導病人表達其內心擔憂的事,連結家庭關懷及專業醫療團隊給予正向心理支持及鼓,以增強病人的信心,再藉由音樂聆聽減緩病人焦慮的情緒,幫助病人成功脫離呼吸器達到全人護理之目標。
So What 學習要點: 依文章我們能試著引導個案說出內心感受及想法來了解個案,建立個案的信心緩解個案的內心的焦慮,與家屬配合給予支持和關懷,依照個案的文化背景可讓家屬準備提供適當的音樂給個案聆聽使個案放鬆。因依結論的觀點來看近年來音樂已被許多研究及實證證實能使體內內生性嗎啡釋放,降低肌肉張力,使人心情愉悅並改善生理指標如:心跳、呼吸及血壓,屬非侵入性、不具傷害又無副作用且經濟方便,能廣泛被運用於許多領域,幫助病人減輕其焦慮不安感受;而文章中個案在住院期間有經歷過三次的拔管失敗,所以造成個案有生、心理健康問題,而筆者除了運用胸部復健運動、胸腔物理治療方式,提升病人呼吸肌耐受力及維持呼吸道通暢,協同醫療團隊及家屬不斷給予支持及鼓勵外,以聆聽音樂為輔令病人穩定情緒、減輕焦慮不安,幫助病人成功脫離呼吸器。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因為每個個案的狀況和內心想法都有所不同,所以藉由這篇文章我稍微了解知道,其實我們可因應每個人的文化背景或需求去嘗試提供另類的療法在加上家屬的關懷和心靈上的支持來幫助病人放鬆心情增加信心達到有效的作用及目的。
文章出處: 余定華;戴雪萍(2016 年, 04 月 01 日)。運用音樂聆聽於心肌梗塞病人成功脫離呼吸器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第33卷(第1期)。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830903-201604-201604190020-201604190020-72-82
華藝線上圖書館
1.照顧一位心肌梗塞個案之門診護理經驗
2.運用音樂聆聽於心肌梗塞病人成功脫離呼吸器之護理經驗
|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4564 2020-09-02 16:21:0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3己
學 號 1065101348 姓 名 邵敏凰
作 者 姓 名 陳姵涵 徐莞雲
西 元 出 版 年 :2013 年10月11日 文 章 標 題 一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病人 之不確定感照護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Nursing Standard Japanese Journal of Cancer and Chemotherapy, 卷 ( 期 ) 第13卷 第1期
起 訖 頁 數 111~120
作 者 姓 名 詹慧珠 宋琇鈺 邱淑慧 劉志達
西 元 出 版 年 100 年 9 月 13 日 文 章 標 題 照護一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面對血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II Seminars in Dialysi . Journal of Renal Nutrtion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 . 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 Nephrology Dial Transplant 卷 ( 期 ) 第 11 卷 4 期
起 訖 頁 數 62~72
【自訂一主題】: 學習預防疾病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1)讀完這篇文章,感受到病人非常難受,需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及睡眠習慣、飲食方面等等,多陪伴病人給予關懷,因為病人會感到非常的挫敗感,治療方面有很多種,骨髓移植或是支持性治療,結論面臨急性白血病這種嚴重的疾病,醫師、病患與家屬間必需要有共識,整個醫療過程才會圓滿。醫療品質的提昇,不僅在於儀器、藥物之更新,更決定於醫德與病家的品德與修養。
(2)糖尿病帶給人們一輩子的噩夢,台灣已成為洗腎王國,血糖必須控制好能,如果不能控制住你的血糖,你的用藥就會越來越重,最後就得靠注射胰島素,病情也會越來越糟,你的醫生也只能再加重藥量來控制你的血糖,但沒有辦法讓你減藥,你為了口腹之慾卻把自己變成為糖尿病重症患者,這不是件好事,一旦出現了併發症後,就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請你一定要嚴格得控制食慾,對抗糖尿病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路,希望有糖尿病的人,都能因自我控制而能夠走向更健康的路。
What文章內容摘要
(1) 本文探討一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病人,面臨疾病再次復發改變治療計畫,進而引發 不確定感之照護經驗。筆者於2011年11月1日至11月24日護理期間,運用Gordon十一項健 康型態模式進行評估,藉由觀察、會談、身體評估及出院電訪等方式收集資料,確立個案 主要健康問題為(1)不確定感;(2)無效性保護能力;(3)口腔黏膜改變;(4)疼痛等四項。透過個別性護理活動之介入,協助個案面對疾病之不適,適應疾病復發的衝擊,並運用跨團 隊照護模式,心理諮商師的介入及引導,讓病人及家屬勇於面對疾病。將此護理經驗提出 分享,期望提供臨床護理人員照護病人之參考。
(2) 本篇個案報告主要是引導一位糖尿病多重病變(眼、腎病變)患者如何面對血 液透析過程中所遭遇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的問題。護理期間自 2010 年 3 月 20 日至 2010 年 6 月 5 日,筆者藉由身體評估、會談、查閱病歷、家庭訪視、透析紀錄等方 式收集資料,並依生理、心理、社會家庭、靈性等層面進行分析,確立個案的主要健 康問題有:營養不均衡:少於身體所需、情境性低自尊及家庭運作需要協助等。在照 護過程中,筆者運用社工與民間團體的資源,提供個案經濟協助、家事服務並教導個 案日常生活自理技能,以減輕個案的家庭負擔。引導個案建立正向的思考能力、肯定 自己的貢獻,減輕個案的情境性低自尊並重新建立個案家庭運作的效能、改善個案的 生活品質,以達到整體護理的目的。
So What學習要點
1.每日至少清潔身體一次,在進食前、如廁後應勤加洗手。
2.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牙齦受傷出血。
3.採用電動刮鬍刀修面,指甲宜修剪平直,以避免抓傷皮膚或積存污 垢。
4.勤換衣服及適當的活動、翻身,可避免皮膚受傷或褥瘡發生。
5.女性病人月經期應勤換衛生棉,避免使用衛生棉條
引起腎衰竭導致洗腎的主要原因是腎絲球炎,其次是糖尿病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1) 讀完這個文獻,讓我認知了許多有關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併發症,第一會貧血: 因紅血球減少、血紅素降低所導致,病人會特別容易覺得疲倦、臉色蒼白、體力衰退等症狀。
第二出血: 包括流鼻血、牙齦出血、皮膚出現點狀或塊狀瘀血、女性會有月經量很多或是不止的情形。
第三 骨頭痛: 血癌是由骨髓開始再往外侵犯,骨髓膨脹,骨膜受到拉伸,所以引起疼痛,膝蓋的上下方最明顯,或者胸骨疼痛等症狀。
第四器官腫大: 如牙齦腫脹、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體重減輕、腹部有飽脹感等不適情形也是常見的現象。另外,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也會侵犯中樞神經,如腦膜等構造,引起腦部病變。
第五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燒: 主要原因是受到感染,由於白血病病人的正常白血球很少,以致免疫力下降。
這疾病大多好發於老年人為了避免疾病復發正,鼓勵人們經常食用一些富含鐵的食物。 如:動物肝臟、甲魚、黑豆、綠色蔬菜、大棗、紅糖、黑木耳、蛋黃等,也要定期做檢查對白血病高危人群應做好定期普查工作,特別注意白血病警號及早期症狀,有條件者可服用天仙活力源做預防性治療。
(2) 因為家裡長輩也有糖尿病所以大概了解,本身我是一個重口味的人,但讀完這篇文獻資料讓我領悟了許多糖尿病腎病變疾病,所以飲食上是特別重要的,研究者發現降低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惡化。
腎護六大原則:選擇含鉀量低的水果,像是蓮霧、鳳梨、蘋果。選擇優質蛋白質:如蛋豆魚肉類。不喝久熬的雞湯、火鍋湯及不加工食品。蔬菜川燙後不加入肉燥,可加一點橄欖油調味。少吃豆類(紅豆)、堅果類和乳製品。磷結合劑(降磷藥)隨餐服用。
良好的血壓及血糖控制可以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進行,甚至可以恢復回正常白蛋白尿期,即使是已經進入蛋白尿期或輕度腎衰竭的病患,配合藥物治療也可以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進行;另外,注意飲食,採用低鹽及低蛋白飲食、戒菸、預防泌尿道感染、腎毒性藥物、非類固醇抗炎藥等,皆可以有效的減緩腎功能的喪失。
|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14742 2020-09-02 16:05:25
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075101137 姓名 簡瑋葶
書名 絕對安心寶寶急症處理
作者 宋文舉醫師
出版社 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5年5月5號
索書號 ISBN 95756567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急救處理的功能甚至比第二線的醫護人員還要重要。
2 一旦孩童發生急症或遭遇緊急意外時「時間就是生命」。
3熟悉操作一些簡易急救方法,能將孩子的傷害降至最低、化險為夷。
4 與孩子最親近的人,都扮演著第一線寶寶守護神的角色。
5 無心跳、呼吸時立即給予心肺復甦術。
【本書內容】
1.內容摘要:
這本書籍是在濃縮了可能是新手媽媽或是寶寶在緊急時刻會遇到的問題,
例如裡面提出好幾個寶寶寶好幾天都沒排便了,該怎麼辦呢?寶會面臨到的問題:寶寶什麼顏色的便便才是正常的?…等等相關問題,以及如何在到達醫院之前即能發揮緊急救護的功能,暫時穩住或減少傷害,問題如下:如何清除呼吸道內的阻塞物?、何時知道寶寶需要急救處理?。間接了解寶寶生病症狀相關問題:幼兒急救步驟——呼吸方面、幼兒燒燙傷處理。
2.學習要點
我覺得每個人家中都必備這本書,或是上網查資料充分了解寶寶相關的醫學知識,並在必要時做第一線的急救,而不是等意外或是急症發生時才去了解,不論是孕婦或是新手爸媽、家人都應該充分了解基本急救知識。
3.反省、思考、自我檢討
閱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我之前很多急救動作都做錯了!之前可能流鼻血家人都說頭要抬高捏緊鼻樑,我發現這都是錯的!並且有提到,「頭往後仰會讓血液往後流到喉嚨,反而有噎到的危險」,所以一旦家人知識不對的時候可能會導致寶寶以後觀念不對,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
108暑假作業暑假作業-閱讀心得 15197 2020-09-02 16:03: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閱讀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二乙
學 號 1085101090 姓 名 陳臻
書 名 懷孕與哺乳用藥的安全性:實證A到Z藥物臨床醫師的口袋書指引 作 者 Gideon Koren,MD,FRCPC
出 版 社 合記圖書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2年3月
索書號 069883 I S B N 978-986-157-855-2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閱讀完這本書,我覺得雖然衛教普遍宣導孕婦或哺乳婦女應避免服用藥物,但仍有不得不用藥的情況,像是本身伴隨有內科的疾病、懷孕的併發症,或是不知道已經懷孕的情況等等,建立懷孕及哺乳婦女的用藥安全,是臨床醫師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之一,臨床醫師對擔心用藥而前來諮詢的孕婦或是哺乳婦女,多半會覺得困擾,因為很多藥物的安全性,在臨床上是缺乏證據的,但在我認為懷孕期間就不要服用藥物,不但自己的身體負荷不了,孩子也會有畸形或生長遲緩的問題,服藥過量甚至會流產,總之,孕期不隨意自行用藥,需要請教醫師專業判斷後適當用藥,醫師會結合孕婦或哺乳婦女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用藥,並且在相對最為安全的環境下用藥,媽媽們也不必過度憂慮因此對寶寶帶來的影響,反而,私自用藥或未按照醫囑用藥,盲目拒絕服用藥物因疾病自身對母嬰產生危害比藥物本身更為可怕,對於懷孕用藥安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將各種藥物分為A、B、C、D、X等五級,也是醫師給予孕婦及哺乳婦女建議的主要參考,而這五級A和B兩級藥物大致安全,我覺得這種分級方法很方便,可惜的是藥物種類繁多,還是有許多藥物對孕婦或哺乳婦女有危險性,最好的方式就是盡量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品。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加拿大孕母風險團隊分析十幾年來所收集關於婦女本身、家人和醫療照護人員在懷孕與哺乳階段的完整資料,提出臨床常見的問題、進行實證回覆表列A到Z排序的臨床藥物整理出懷孕或哺乳期間使用的風險與益處。
So What 學習要點:
1.了解臨床上的藥物對孕婦及哺乳婦女的影響
2.在未來臨床上能夠提供孕婦及哺乳婦女正確用藥或諮詢的參考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自我檢視
看完這本書了解到藥物對於孕婦、胎兒及在哺乳階段的婦女的影響,讓我更清楚知道還孕期間用藥要更謹慎,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對孕婦和胎兒造成不好的影響。
|
暑假作業-1 14724 2020-09-02 15:24:2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三丙
學 號 1075101119 姓 名 陳潔穎
書 名 I 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 作 者 南仁淑
出 版 社 大田出版社 出版 年 月 2020/01/01
索 書 號 無 I S B N 7229861795836
【撰寫心得書名】: 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面對人際關係,隱藏的是不安的自己 사실 내 성적인 사람 입니다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在這本書的內容中有一句話我特別欣賞,她說:一個人內向還是外向,並不是用善不善於表達來區分的,像具有內向性格的人,我們在生活中比其他人更加的敏感,很容易觀察到周遭的細微變化,有時會害怕與別人進行談話也很難主動去爭取,深怕自己哪一部份沒有做好或是失誤,造成別人的麻煩。像我就有個內向的性格,從國中開始我就發現到自己其實很容易發現到細節,例如:朋友之間有隔閡、觀察到每個人的情緒。其實有時候我挺羨慕那些外向開朗樂觀的人,感覺他們都很討人喜歡很容易就交到新朋友了~我也曾經想改變自己的性格,但從中我發現那並不是我自己而且變的好做作的感覺,後來我才想明白我應該要學會接受、採納自己,不必要為了外界而強逼自己要成為怎麼樣的人,不管怎麼樣我們都不應該用刻板印象去界定我們自己,應該多多了解、遵從自己的內心,畢竟這種東西沒有絕對的對錯。
So What 學習要點:
像這次基護實習,我一開始也很擔心會因為自己的個性而無法去建立護病關係,結果是我自己想多了~我與個案、阿公阿嬤都相處的非常好,就好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樣,互相關心對方有沒有吃飯或是有沒有多喝水,所以有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不要去預設立場,不要去做無謂的擔心!在實習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該怎麼去和病人相處、溝通以及維持良好的護病關係。我也告訴自己未來如果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護理人員,要永遠保持初衷、保持熱忱以溫暖的態度去照顧每一位病患,建立他們良好的信任來減少病患的不安,並給予舒適的照護。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越長大越發現自己除了內向還有點自我意識過剩,總是別人一個眼神就覺得是自己做錯事的樣子,其實我特別討厭這個樣子的自己,覺得自己特別軟弱。但其實我發現像我這樣的性格也有好的地方,好處就是在遇到任何事情時,我可以第一時間先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哪裡做不好的地方,再來愈到爭執時,可以很冷靜地去協調、溝通,但缺點就是很容易玻璃心碎、遇到挫折就可以難過很久,很容易受情緒影響還有不自信…等等的。我也曾經告訴過自己可以不用成為多優秀的人,我只期許自己未來一定要成為一個快樂的大人,看似簡單其實挺不容易的,而且我也認知到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同時也在失去最原本自己。也希望未來我能保有稚心,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加油嘻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