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照顧一位人工受孕初產婦早期破水安胎之護理經驗 14021 2020-09-01 16:11:50
目前在台灣患有不孕症的婦女,若想成功受孕通常會選擇透過人工受孕,現在臨床上的主要方法有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兩大技術。與前者的體內受精不同,試管嬰兒是將卵子和精子取出,在體外結合受精後,再培養成胚胎值回母體內。人工受孕還是有風險存在,短期來說即使使用適當劑量的排卵藥,卵巢還是可能沒有反應,因此無卵可取,而長期來看,由於必須使用排卵針,以藥物刺激卵巢,目前仍無法排除該類藥物有導致罹患婦科腫瘤,如卵巢癌、乳癌等病症的可能性。不孕症的治療過程中,最可怕的疾病就是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嚴重的患者,可能經歷很多種狀況,包括日後失去生育力、腎或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如果有子宮收縮、下背部鈍痛、腹部痙攣、骨盆受壓迫感、陰道分泌物增加或改變、陰道出血,或是孕婦因為太累、勞動過多而導致的腰部酸痛,此時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臥床休息,如果情況持續發生、沒有改善,就需要就醫看診。當您在懷孕初期出現症狀需要安胎時,在安胎藥的部分只會對少部份黃體素分泌不足的孕婦有幫助;多臥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才是最好的安胎方式。至於到了懷孕中後期出現症狀則需要安胎,若早產跡象嚴重,醫生可能會要求孕婦住院安胎。安胎的孕婦必須要絕對的臥床,連吃飯、上廁所都一定要在床上,除了臥床安胎外,孕婦最重要的還是要放鬆心情、不要緊張。根據醫生的觀察得知,孕婦在睡覺時,因為身體、心情放鬆,子宮的收縮會較醒著時明顯減少,安胎效果也會比較好,放鬆心情是最好的安胎方法。
|
1082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I) 14198 2020-09-01 16:10:20
聖母醫護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己
學 號 1065101238 姓 名 簡妤庭
作者姓名 詹慧珠 宋琇鈺* 邱淑慧** 劉志達***
西元出版年 2012年
文章標題 照護一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面對血液透析
治療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卷( 期 ) 第 11 卷 4 期
起 訖 頁 數 62-72
作者姓名 朱玉平 徐莞雲*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一位行會陰切除術婦女性生活調適之護
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榮總護理
卷( 期 ) 第二十七卷第三期
起訖頁數 320-327
【自訂一主題】:
個案報告教會了我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本篇個案報告主要是引導一位糖尿病多重病變(眼、腎病變)患者如何面對血 液透析過程中所遭遇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的問題。護理期間自 2010 年 3 月 20 日至 2010 年 6 月 5 日,筆者藉由身體評估、會談、查閱病歷、家庭訪視、透析紀錄等方 式收集資料,並依生理、心理、社會家庭、靈性等層面進行分析,確立個案的主要健 康問題有:營養不均衡:少於身體所需、情境性低自尊及家庭運作需要協助等。在照 護過程中,筆者運用社工與民間團體的資源,提供個案經濟協助、家事服務並教導個 案日常生活自理技能,以減輕個案的家庭負擔。引導個案建立正向的思考能力、肯定 自己的貢獻,減輕個案的情境性低自尊並重新建立個案家庭運作的效能、改善個案的 生活品質,以達到整體護理的目的。
So What學習要點
運用整體性評估方式,找出個案的健康問題,之後設立護理目標,擬定護理措施,最後是護理評值。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這一篇個案報告是我們在護理寫作報告課堂上所交的一份評讀作業,評讀的項目有文字敘述和報告內容兩大項,而報告內容又包含了摘要、前言、文獻查證、護理評估、問題確立、護理措施、結果評值、討論與結論、參考資料這九項。這是我第一次看個案報告,卻發現它大有學問,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容易,它需要每個項目都去多次重複思考後才寫。在這篇報告中寫的護理過程總共寫了三個,分別是營養不均衡、情境性低自尊、家庭運作需要協助,看完後我才瞭解其實個案問題有很多是要看過才知道,並不是只有生病或治療引起的生理方面的問題,還有心理,甚至是家庭的問題。另外我覺得個案報告中的護理措施對我而言寫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為要依據護理目標去擬定護理措施,我覺得我們對問題處置的思維不夠深,這可能與我們接觸到的東西還太少有關,所以在知識上、經驗上、觀察力、洞察力、敏銳度都還缺乏,我想我們應該在平時多看些個案報告來補足我們缺乏的東西,讓我們更加的成長。剛開始我覺得個案報告只是一份作業,但自從看了這篇個案報告後發現其實很重要,它可以讓你更暸解個案、以及疾病所帶來的問題和相關治療、在哪時候要搜集哪些資料、甚至是作者所遇到的限制以及如何改善等等。這一篇個案報告的內容都很詳細,讓我們看了之後更暸解該如何寫一份報告,並且該注意哪些細節,不能把它忽略,它教會了我要多看多學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更加進步。
|
一位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病人 14021 2020-09-01 16:09:38
人工關節置換術
優點:住院時間較短,恢復速度較快。不會長期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能夠較早下地活動,可以顯著減輕疼痛。缺點:人工關節畢竟不是人體「原裝零件」,偶爾也會出現假體鬆動、感染、脫位等情況。但是總體來說,人工關節的置換還是很效果顯著的,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置換人工關節。手術成功的另外一個關鍵,術後止痛。術後止痛的好壞與病患的滿意度以及結果有直接的相關性,多重模式疼痛控制(multimodal analgesia)就像調配雞尾酒一樣,利用多種藥物相互加成的止痛效果,以避免單一藥物高劑量使用時所發生的副作用當病患接受到開刀的痛覺刺激時,局部會釋放發炎因子,刺激周邊和中樞神經敏感化,使得手術後原本無痛的刺激都使得病患的神經感覺到疼痛,這樣的神經過度敏感化,也有可能造成慢性神經痛。人工膝關節置換後,生活調養等細節都要注意。由於手術後常見患處會腫的很厲害,出現血流不暢,氣血循環也可能受到影響,可配合活血化瘀著手調養。同時,復健要耐心耐痛,在醫師指導下,積極訓練肌肉力量才能避免萎縮,而影響日後的走路無力等問題。包括可適當抬腿,增加四頭肌、小腿肌肉群的循環功能。中醫調理上,主要以配合改善血液循環;消除腫脹方向用藥。
|
1082暑假作業 14795 2020-09-01 16:03:12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戊
學號 1075101193 姓名 王品郁
書名 小護士闖江湖 : 學護辛酸私日記 作者 小護
出版社 研出版 出版年月 2017/10/27
索書號 419.652 ISBN 978-988-78267-2-9
【撰寫心得書名】:小護士闖江湖 : 學護辛酸私日記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文章內容摘要 : 這本書是由一位香港作者以護生的這個角度來敘述在病房中的日常,還有在實習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其實會選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剛好這個暑假我進行了基本護理學的實習,而這次實習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實習,所以非常有感觸。對於第一次實習真的是又期待又緊張又害怕,因為在學校做技術跟去醫院對真人做是完全不一樣的,一不小心做錯了可能就是一條人命,所以很害怕自己不敢去做技術,但是真的開始實習後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怕,自己也做了很多技術;不過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像作者說的一樣,實習期間經歷的所有事,只有與你一起作戰的同伴會知道,我也很慶幸這次實習可以遇到這群很好的同伴,大家人都很好,都會互相幫助,也會幫你一起解決困難;在這麼湊巧的時間讀到這本書,讀完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So What學習要點 :我很認同這本書的作者書裡說的禮貌很重要,因為實習期間我們都是跟著學姐在學習任何東西,學姊既然不求回報的教我們,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對學姊也要有一定的禮貌,這樣學姊才不會不想教我們,而且當你有不會的東西要問學姊,只要你有禮貌的問,學姊就一定會回答你,所以禮貌真的非常重要。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 讀完這本書讓我又檢討了一次自己實習的不足,覺得自己應該在更主動一點,因為實習就是去學習的,只有主動一點才可以爭取到更多做技術的機會;也透過這次實習發現自己更喜歡護理這條路了,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撐過接下來的所有實習以及課程,成功考上護理師。
|
暑假作業心得 14267 2020-09-01 15:35:22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我之所以會選擇到這篇,是因為我覺得個案是甚麼狀況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幫助個案恢復到正常,並且有正向的肯定,是因為那些護理的過程中,是怎麼讓個案在護理過程中都很放鬆,我覺得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門課,這是我想選這篇的原因。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這篇是再說一位因為心臟衰竭初次而入院的一個經驗,照顧的時間是從2009年11月2日到11月12日,是運用觀察,會談,身體評估這些方式去收集個案的資料,他是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進行護理評估的,確立個案有(氣體交換功能障礙)、(活動無耐力)、(焦慮)這三種的健康問題,護
理的過程中,要教導個案深呼吸然後咳嗽,增加氣體交換速率,以漸進式的活動改善個案的活動無耐力的狀況,焦慮的問題可以鼓勵個案與主要的照顧者一起參與一些活動,這大概是一個可以讓個案減少一些焦慮吧!順便可以放輕鬆,最後改善了個案的狀況,並產生了個案的正向肯定,最後個案的情況真的獲得改善,轉到普通的病房,增加護理的品質,減少在入院的機率。
So What 學習要點
依照這篇來說,個案是一位心臟衰竭的人,一開始是要去明白個案的健康問題有哪些,找出來後去治療、護理,要知道心臟衰竭會影響什麼問題,都要去了解才行,才有辦法知道下一步要怎麼去做。還有後續的動作。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我想,對待自己的個案,可以像自己的家人一樣,護理人員應該可以主動去傾聽、關懷、接納個案的情緒,了解個案心中的想法,給予心中的支持,可多多鼓勵個案如何去復健,改善良好的狀況,讓個案獲得最大、最好的幫助,這是我覺得一個護理人員該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