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9暑假作業 14762 2020-08-31 23:38:0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57 姓名 李芷瑜
書名 死後的世界 作者 雷蒙
˙愗迪
出版社 商周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2/09/01
索書號 175.926352012 ISBN 9789862722220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本書閱讀完後心得(至少500字)】꞉ 選這本書的原因是基護有學習到死亡的課程,選擇這本書來
閱讀,個人是蠻怕死亡的,我才17歲還有很多事球還沒完成的事情,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兩位60幾
歲的阿公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一位很聰明但只是個修車師傅,另一位很有錢鰻頑固的,一開始兩位都
無法接受也知道字跡沒救了依藥物化療延長自己的壽命,修車阿公無聊地寫下自己這一生無法完成
.的事,被有錢阿公撿到就開始了屬於他們兩人最後的時光,去高空跳傘.環遊世界.去開夢想的跑車
最後兩人逃不了命運,把骨灰裝在魚罐頭放在修車阿公最喜歡的山峰上面,但如果沒遇到比只只能
帶著病痛走離開世間,老師請我們寫字基的遺願,步之後死後的世界是甚麼天堂還是地獄,跟在佛
祖身旁還是耶穌沒人知道,雖然有人死而復活但人、生物、動物都會死,有時在想字機可以不要長`
大,要煩惱遇到的事也會很多,不知道死掉會去哪裡?會自己一個人嗎?
死亡的議題,在我們華人的社會是一個禁忌,古人耳聞某人死而復活的例子,所以台灣有人死後必
須停放至炒7天後才下葬或火化的習俗,人們對死亡是害怕但又充滿好奇,有著各種不同的埋葬方
式,海葬樹葬火葬放在靈骨塔裡,希望自己家人的靈魂不要不見,找不到回家的路,死亡這兩個字
蠻複雜的,因為它基於語言的本質,我暪講出來的語詞都是我們經由身體感官經驗到的東西,然而
死是大多數人們議事經驗以外的東西,因為幾乎沒有人曾經見識過它,如果我們論及到死亡,應放下社會禁忌,因不曾經歷所以將死亡比擬成生活經驗中比較愉快的事,或我們熟悉的事,比如死亡和沉睡的比較,死亡就像睡著一樣,只是睡了就叫不醒了,當死去的親朋好友是去了別的地方投胎
生活著,這種說法蘊含著所有痛苦回憶,所有快樂的回憶也會被消失,死是不可逆的無法違背大自
然法則,但我們可以珍惜當下所有身邊的人別留下遺憾離開人世 。
What文章內容摘要關於死後的世界,依宗教、文化背景、時代的改變去討論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
明確與固定的答案,且站在科學的角度是無法被驗證的,了解死後的世界,除了幫助自己在多元的
角度來看待在我們人生中不同的生死觀和我們所認為的生死觀,對於別人內心的想法,也會有多一
些這方面的了解。
So what學習重點 學到我們因該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現在別等到後悔、遺憾了,怨天尤人
都來不及了,有一句俗諺不知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這種是誰也無法預測的該來的種是會來,
可能會感到心裡很沒安全感可以依宗教尋求管道讓心靈有個寄託,但也別過度迷信,將自己的人生。
過得快快樂樂的。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別把別人的生死當作是個玩笑,這一個很尊敬的事,像有些新
聞喝醉酒開車撞死人別人跟你沒恩怨你卻因為一時的娛樂毀了對方的一輩子,賠也賠不起。
別跟身邊的家人、朋友吵架鬧脾氣,能相處再一起都是因為緣分讓我們相遇,緣分到了至少也要好
好道別,圓滿自己的人生彆讓死後世界的自己留下遺憾。
|
1082暑假閱讀心得 15198 2020-08-31 22:57:3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 班 級 護二乙
學 號 1085101091 姓 名 簡芷筠
書 名 過敏兒的健康食療 作 者 石原結實
出 版 社 培根文化 出 版 年 月 91年3月
索 書 號 417.5 8436 025173 I S B M 957-788-170-X
【撰寫心得書名】: 過敏兒的健康食療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看完這本過敏兒的健康食療的書,我覺得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東西,書中有寫到為什麼作者出版這本書,是基於希望兒童遠離低體溫症候群,因為這種目前無法用維他命和卡路里等營養知識來解決的症狀,闡明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飲食知識,並以醫學觀點解釋發生在兒童身上各種異常現象,也將具體介紹配合各種體質和症狀的治療處方。在書中作者也寫了很多那些食物是有營養,兒童在攝取這些食物時也比較不會有虛冷的症狀。也寫到了過敏體質會因飲食、居家等多種原因,以飲食來說現代人的飲食正急速地歐美化,也就是肉類、蛋、牛奶、乳製品和油脂類的攝取量較多,而米飯的消耗量減少,這種飲食變化被視為是讓東方人的體質產生變化,且容易引起過敏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另外在食品添加物的食用色素中,也存在著誘發過敏性反應的物質;以居家來說也是受到生活模式西化的影響,從通風良好的木造住宅變成公寓或使用鋁門窗等氣密性高的房子,造成屋內不但冬天溫暖連濕度都持有利於塵螨繁衍的狀態,塵螨的排泄物和屍骸碎片是造成兒童氣喘的主要原因,牠和過敏性鼻炎及異味性皮膚炎也都有密切關係。其實壓力也會造成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最後我覺得這本書對讀者很好因為書後面有跟讀者說哪個季節適合吃什麼蔬果。
What文章內容摘要 這本書在告訴我們哪些食物會讓兒童的身體變得虛冷,變得虛冷時須吃什麼食物才可以溫暖身體,或是如何改變兒童的體質。
So What學習要點 醫學博士十原結實基於多年的臨床實證經驗,提醒現今的我們飲食習慣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告訴我們過敏性疾病和現代文明病的治病真相,並提供我們利用飲食來改善兒童體質的健康處方。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可以檢視自我是否吃了營養的食物,這些食物會不會讓我的身體變虛冷。
|
108學年度暑假作業 15113 2020-08-31 21:49:07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二甲
學 號 1085101006 姓 名 游妤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讀書心得學習單
書名 各種疾病的維生素療法:吃維生素預防及治療疾病 作者 健康經典
出版社 合記圖書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1年4月10日
索書號 399.6-2085-2008 ISBN 978-986-126-491-2
【撰寫心得書名】:
各種疾病的維生素療法:吃維生素預防及治療疾病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暑假作業(500字)
這次選的書名叫做維生素療法,內容是在寫說關於生病期間或是身體處於壓力的狀況下,如何攝取維生素來讓體內的代謝恢復正常,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幫助很大,在我最印象深刻的三個是心灼熱、粉刺及扁桃腺炎,最常影響一般人身體健康狀況的大概是這幾種,看完這本書發現,維生素真的與我們息息相關。
心灼熱主要的造成原因是經常酗酒、吸煙的人,或者是那些過度肥胖、喜好吃辛辣帶有刺激性食物的人。我覺得我們的身邊都可能有這樣健康問題的家人或者朋友,舉例來說:我的家人愛吃辛辣的食物,加上早上需要早起上班,用勞力換取一點微薄的生計,在下班後的他很常抱怨,胸口的灼熱感及呼吸困難的狀況,讓他感覺非常的不舒服。去藥房買非處方的胃酸抑制劑含有鋁,反而會使一個心灼熱病人的病情無法好轉,控制飲食是最適合心灼熱病人的治療方法。
粉刺大概是青少年最會遇到的問題,年輕的女孩子喜歡化妝注意外表,但是有時候也會因為卸妝不當,讓皮膚變得越來越不好。粉刺的生成是因為真皮層的皮質線油脂分泌過多,或者是青春期荷爾蒙分泌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為吃了太多油膩的食物,造成臉部、頸部甚至後背都冒出一顆顆的粉刺。常常好奇為什麼家人希望我們不要吃加工食物,是因為加工食物裡面碘鹽含量極高,會讓我們身體不好才要我們多吃點天然的食物而不是食品。常常生粉刺的我可以多攝取一些維生素E,幫助自己變得跟漂亮。
在睡眠不足或是一天說話太多的時候,很容易造成扁桃腺發炎,扁桃腺發炎是細菌或者分泌物留在扁桃腺所造成的,初期的狀況可能是感到頭痛、疲勞、嚴重的喉嚨痛或者發燒等症狀,雖然比較容易發生在年幼的小孩身上,但是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罹患這個病,可以多攝取一些維生素C,使疾病早日康復。
維生素的攝取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很多的長輩會用保健食品來幫助自己攝取多一點的營養物質。但我希望可以透過看完這本書所讀取到的知識,跟身邊的家人朋友多吃一點蔬菜水果,讓自己越來越健康,多吃一點天然食物並且不要過多的食用加工食品,讓家人朋友能陪伴自己更多的年歲,健健康康的過生活。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告訴我們如何利用維生素有效的讓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
So What學習要點
期待自己可以藉著閱讀這本書,更知道當我遇到疾病的時候,怎麼樣攝取正確的
營養物質。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平常會不諒解為什麼不要吃加工食品,但是看完書之後發現那些東西對我們真的
很不健康,希望我可以吃健康的食物,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強壯。
|
暑假作業 14259 2020-08-31 21:45:3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四年庚班
學 號 1065101298 姓 名 翁誱樺
作 者 姓 名 周美娟
西 元 出 版 年 2020年 07 文 章 標 題 生命末期不受苦陳秀丹遏止末期醫療之惡
期 刊 名 稱 I 生命季刊 卷 ( 期 ) 161
起 訖 頁 數 004-007
作 者 姓 名 釋普安
西 元 出 版 年 2020年 07 文 章 標 題 臨終送行淡淡的陪伴,深深的理解
期刊名稱 II 生命季刊 卷 ( 期 ) 161
起 訖 頁 數 010-013
【自訂一主題】:
願離開痛苦,自主決定自己的人生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文中述說到一位65歲的病人,罹患了急性淋巴白血球病,並且確診重鬱症,醫師評估壽命大概剩3個月。因為罹患了重鬱症,思想肯定都會變得非常憂鬱,覺得非常痛苦想要放棄一切離開這世界上也是肯定的。像台灣有一位知名名人傅達仁,他成為台灣第一位安樂死之人,自己的生命自己決定,當因為病痛而痛苦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決定說,拒絕接受那些治療。例如我拒絕接受cpr,或者是拒絕接受輸血等等的…當生命到達盡頭時,我們能為自己做的只剩下這些了,不要帶著痛苦而離去,希望帶著笑容並且還能回味在世的那些美好事物。當自己知道生命即將到達盡頭的時候,多多和家人相處在一起,讓家人多陪陪你,大概美好離開的方式就是有家人陪又不用承擔痛苦吧,我希望在生命的盡頭時,我也能夠選擇這樣的方式去做。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文中述說到一位65歲的病人,罹患了急性淋巴白血球病,並且確診重鬱症,醫師評估壽命大概剩3個月。在治療期間他拒絕輸血,他只希望可以趕快離開。裡面有述說有關宗教如何幫助他撫慰心靈。還有在臨終時家人如何陪伴他,陪她走完最後一程。
So What學習要點
學護理科的我們,面對生死是一定要的事情,尤其如果是走安寧病房的話,就要尊重病人的意見,生命已到了盡頭,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並且讓他好走。面對那些病人我們不能帶著太重的感情,導致工作上肯定不能好好認真。好好把握身邊的人事物,不留遺憾,珍惜那些時光,這就是我們目前能做的。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在未來實習的階段,會去很多科實習,會遇到很多不一樣的病人,如何去應對,如何去給予好的護理措施,給他們最好的照顧,並且不犯任何失誤,不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對待任何的人都是這樣的,常常看到護理人員似乎都是很冷漠的,但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希望我是那個可以讓別人尊重,但又可以陪病人聊天,不讓他們感受到太大的不舒適的護理師。
【自訂一主題】:生命的盡頭-臨終的重要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生老病死,在我們的人生中,占滿了一大部分。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在迎接死亡,不敢想像死亡哪一天會到來,而臨終正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只要是生命,就應該好好的正向的來臨終,在生命的最後,有好多的人事物都是我們想要把握住的,例如親人,親人是我們一生中最捨不得也最不想離開的人吧,有甚麼事情可以比親人還要重要。但是面對死亡,我們就不得不低頭,該接受一切,放下一切的事物離開。臨終,就是我們能為即將要死去的人,不管是親人還是陌生人,讓他們好好地離開,不感覺到痛苦,並且能安心地睡著,放下這一生當中所有的一切。在聖母的三年裡,不斷地會提到臨終的重要性,我們身為護理人員,要感受病人的痛苦,讓病人死前也可以讓病人感受護理人員的溫暖,讓他感到不會害怕,使他感到安心地離去。相信每個人如果可以的話,都是不會想要感到孤獨和恐懼的離開在這個世界上的吧,我們能幫助臨終病人的就是陪伴和幫助他減少痛苦。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文中提到一位女生名叫陳秀丹,他常常生病,他認為成為醫生可以幫助全天下的人,所以她立志成為一名醫生。文章裡寫到該怎麼幫助將死病人度過好的臨終。以他的故事來寫這一篇文章。
So What學習要點
以陳秀丹的故事告訴大家臨終的重要性,對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寵物等等的…都該好好地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程。雖然不捨,但是適時的放手對病人肯定是個好選擇的。雖然還在世上的人肯定會非常不捨,但為了病人著想,病人已經不痛了,這一生的生活可以好好放下,安心地到天堂去了。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現在想如果是我們的家人要臨終的話,肯定都是說會好好地放家人走的,但是未來如果碰到的話,我希望我能夠好好學習。再怎麼不捨也終究要面對人生的難題,誰都不能屈服的事啊…
|
暑假作業心得 14267 2020-08-31 17:26:04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一開始我會選這篇
來寫,是因為裡面有關懷這兩個字,其實蠻吸引我的,我想大概值得我看的一篇吧,因為關懷個案我真的覺得非常重要的,這樣個案才覺得很有親切感之類的,不是只有做一些會讓個案覺得害怕事情,所以我才選擇了這本書。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這篇是再說關懷一位大腸癌合併肺轉移末期的個案,在人生生命的最後即將要面臨身體以及心理受到痛苦的經驗。開始護理的時間是從2018年11月13日到結束的時間是2018年11月23日,進行身體、心理、社會、靈性之整體性評估,是藉由觀察、會談、身體評估得知個案得知狀況的,確定個案有低效性呼吸型態、皮膚完整性受損和情境性低自尊的健康問題,透過持續地提供任何方式關照,並去了解個案對自己疾病有什麼想法,協助個案使用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教導噘嘴呼吸、分散注意力、舒適臥位及口腔護理,讓個案呼吸變順,還有給予適當的翻身,下肢抬高減壓床墊及合適的敷料,改善下肢水腫以及壓瘡,最後引導家屬與個案一起共同回顧之前很美好的事情,讓個案安靜地離開,結束這個痛苦,得到安適。
So What 學習要點
我看完了這篇個案的症狀,了解護理人員是怎麼做讓個案暫時情況不會變差,像是呼吸困難可以採取半坐臥式,可以喘得過來,增加舒適感;有什麼症狀應該找出來,找對方法改善原本的情況,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我覺得不管是哪一個個案的情況,都必須要有一個關懷的心,一直持續給予關懷照護,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照護,就算那個疾病可能真的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但還是會給一個關懷的心,慢慢的達到安適,這是一個可以為了個案好的方法,我覺得一開始必須知道個案有什麼疾病,才能去對症下藥,他們需要的是去了解他,陪伴他們,能讓他們感到舒適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