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09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095][1096][1097][1098][1099][1100][1101][1102][1103][110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8年第二學期暑假作業  14276  2020-08-25 19:40:5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四庚 學號:1065101315 姓名:簡睿瑜 作者姓名:徐彩琪、吳素綿 西元出版年:2019年 文章標題:ㄧ位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外傷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I:彰化護理 卷(期):26卷 (第1期) 起訖頁數:P.84-95 【自訂一主題】:糖尿病的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糖尿病是一種葡萄糖代謝異常引起的慢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徵是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升高。尿糖:當血糖濃度超過一定範圍(一般是>180㎎/dL)時,糖份就會從尿液中排泄出來,因此而稱糖尿病。病因: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胰島素分泌量不夠或胰島素的作用不良引起,但兩種情況也可能同時存在。急性期併發症:血糖的升高可以引起急性期的併發症,如酮酸血症或非酮性高滲透壓症候群。慢性期併發症:長期的血糖升高則可以引起血管的病變,導致許多器官的破壞與衰竭,包括眼睛、腎臟、神經、腦血管、心臟血管、及週邊血管等。 糖尿病血糖的升高會引起所謂的「三多一少」。「三多」是指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一少」是指體重減輕。「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病人發病的典型症狀,但並不是所有病人於發病時都有這些的臨床表現,嚴重的高血糖才有這些症狀。有的病人可能會覺得容易疲勞、精神不振。血糖升高時亦可能引起視力模糊、泌尿道感染皮膚或陰道搔癢等症狀。有些病人則以急性併發症如酮酸血症或非酮性高滲透壓症候群來表現,有的則是因為牙痛、牙周病或其它原因去看醫生、住院或開刀時才被發現。有的病人可能完全沒有症狀,是因為接受篩檢或健康檢查時才偶然被發現的。少數病人也可能會以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或心臟血管等疾病來表現。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要控制到多少才好:空腹血糖: 90-130㎎/ dL、飯後血糖: <180㎎/ dL、HbA1c:<7%。 糖尿病的發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造成民眾生命威脅與經濟負擔,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公共衛生關注的焦點,目前糖尿病無根治的方法,只能藉由飲食、運動、控制體重與藥物互相搭配來控制病程,在醫護人員及病人的合作之下,病情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並且能正常的工作與生活藉著規律的運動,再配合飲食與藥物的治療,來維持健康體能。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一位65歲老先生因車禍導致左足踝內側撕裂傷而急診就醫,當日返家後在浴室跌倒導致左脛骨閉鎖性骨折入院手術。個案本身患有糖尿病,且車禍導致的足踝傷口組織壞死,將執行清創及植皮手術,個案擔心踝傷口癒合不佳,若截肢將成為家人負擔,出現不安自責,身心皆受重大影響,運用Gordon 11項健康功能性型態做為評估工具,以會談、觀察、身體評估及病歷查閱方式進行整體性健康評估,確立個案主要的護理問題為:焦慮、急性疼痛及組織完整性受損。 So What 學習要點 教導個案建立正確血糖控制之相關知識,以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發生。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學習血糖監測、傷口照護、糖尿病的飲食衛教、胰島素注射技巧,這都是我需要再加強的,將欠缺 的地方補足起來,才能提供病人良好的照護品質。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四庚 學號:1065101315 姓名:簡睿瑜 作者姓名:利怡慧、陳淑華、周嫚君、陳秀偵 西元出版年:2018年 文章標題:照顧一位初次腦中風個案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 稱 II :長庚護理 卷(期):29卷 (3期) 起訖頁數:P.431~441 【自訂一主題】:腦中風的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破裂使得腦內局部神經受損,造成許多神經功能缺損,引起動作、感覺、認知、說話、平衡、判斷、失能等後遺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風是大腦神經的損傷,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要恢復神經的功能,壞死的神經雖然不能再生,但透過神經復健的技術,經過正確的復健治療訓練,中風患者能就有機會恢復的,中風患者不僅要滿足基本的清潔、進食需求,還要預防許多併發症:吸入性肺炎、泌尿道感染、壓瘡等。 突然中風,讓原本健康的人突然變成病人,事事依賴他人,病人本身會有恐懼和失落感,也會自責帶給家人負擔,他們很需要知道自己還被關心、重視,即使請看護照護,家人也要輪流訪視,尤其在病情穩定後,病人更需要家人支持度過復健的艱難考驗,要讓病人對未來抱持適度的希望,此外,中風病人也常因為行動不便或講話不清楚,害怕外界眼光而不願出門,可鼓勵他們多走出去,協助安排休閒娛樂、參加社交活動,不僅有助於復健,也能讓病人減少負面情緒,更快重建生活。中風之後有許多後遺症需要家屬長期照顧與扶持,讓中風患者能夠透過復健慢慢恢復,這其中除了耐心外還有許多訣竅可以讓家人照顧得更輕鬆。 中風的確就如風暴般,瞬間改變患者的人生,但只要完善的身心照護和積極復健,即使依賴程度變多,中風倖存者仍可能回歸正常生活,重新找到新的定位和人生價值。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運用Gordon 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收集與分析資料。確立健康問題為吞嚥障礙、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言辭溝通障礙、知識缺失及身體心像紊亂,與個案及家屬共同擬定照顧計畫,指導個案口腔運動、吞嚥及進食技巧、平衡訓練、肢體活動訓練及構音技巧等,並探究不按時服降血壓藥原因及面對疾病所致的心理衝擊主動了解病人內心感受及需求,鼓勵參與自我照顧計畫,提供相關訊息,改變中風前高血壓認知,及協同家人的支持,激發病人維持復健的動力,重新面對中風的影響,建立正向自我概念及疾病照護認知。 So What 學習要點 護理人員應運用專業護理知識與吞嚥復健概念做結合,提供吞嚥訓練計畫,改善吞嚥功能,規劃吞嚥復健概念課程並擬定復健病房跨科訓練計畫,進行跨科訓練,學習腦中風不同疾病時期的照護需求,以提升腦中風病人照護品質。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照護腦中風病人需要加強自己本身放置鼻胃管及鼻胃管餵食的技巧,還要運用溝通的能力,了解病人的需求,這都是我需要再學習的。
      
108-2暑假讀書心得  14706  2020-08-25 18:17:59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三丙 學號:1075101101姓名:林銘萱 書名:小護士闖江湖 作者:小護 出版社:研出版 出版年月:201年7月 索書號:419.6529004106 ISBN:978-988-78267-2-9 【撰寫心得書名】:小護士闖江湖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這本書是由一位香港作者小護以護生的這個角度來敘述在病房中的日常,還有在實習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我之所以會想寫這本書是因為我在6/29到7/15段期間實習完了,看了這本書就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對於第一次實習就是緊張感倍增但又很期待,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在學校學的技術和學理應用在臨床上面,畢竟在學校都是以安妮來當作病人,安妮不像真人會訴說自己的感受,所以很害怕在第一次面對病人的時候會很慌張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應對,每天固定六點起床,回家後要準備隔天的考試報告作業之類的,深怕因為自己的一個不小心就不及格了,我很喜歡小護說的一句話,她說:那段實習的辛酸快樂,只有並肩作戰的同學才會明白。的確在實習中有夥伴一起努力一起學習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很慶幸我在這次的實習碰到了好同學好老師,所以在看小護寫的這本小護士闖江湖就會不自覺的猛點頭,小護說學護有一個超重要守則就是有禮貌,我覺得禮貌這件事會很加分,就算今天技術沒有很好,可是你的態度是有禮貌地詢問學姊或老師,我相信學姊跟老師一定會不厭其煩地交到你會為止,前提是你的態度不能是高高在上的,在學護理這條路上會面對生老病死,對護理師而言早已是習以為常。 So What 學習要點:這本書讓我學習到在實習這個過程應該要隨機應變,而不是一昧地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這樣就會跟機器人一樣,人是有感情和溫度的,臨床實習是成為一位專業護理師的必經階段,即使要比一般人花更多時間去讀,但是實習完就覺得一切值得,尤其是病人跟你聊天給你一個溫暖的笑容,我想這就是人跟人之間的溫暖吧!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我覺得我在實習的時候太膽小了,屬於被動型的,但是這樣是學不到東西的,我應該要主動爭取做技術的經驗,我覺得既然選擇護理這條路,那我就要好好的讀書,考上護理師執照,當上一位專業護理人員,希望自己能夠再精進技術,學理跟技術都能兼顧。
      
108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5186  2020-08-25 15:55:40

首先,我選擇的是一本有關慢性病的書,在這本書上的內容自然就是有關慢性病的介紹並且以簡單明瞭得方式闡述各種慢性病的臨床症狀,更提供讀者們擁有關於慢性病的治療、預防與保健方法,特別的為讀者們考慮周到。同時我也在網站上搜尋了一些慢性病的內容,並且了解在醫學上,慢性病通常對身體的多個部位受到影響,相對治療也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恢復,也可能會發生週期性的短時間緩解,而隨後又突然復發的情況。某些患者有藥物濫用失常的症狀,由於它有緩解和復發的周期性,因此它會被歸入為慢性疾病的類別。慢性病經常被用來描述人體各種與健康有關的狀態,流行病學家對慢性病發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會導致疾病,殘疾,以及身或心能力的衰弱。例如,高血壓不僅被認為是慢性疾病,而且還與心臟病,或者中風等疾病有關係,因此某些社會因素可能會導致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殘疾,而被認為是一種慢性疾病。風險因素因年齡和性別而有所變化,但大多數人常見的慢性病是由飲食,生活方式和代謝引起,也是導致死亡的因素,但這些狀況是可以通過改變習慣來預防的,例如戒菸,均衡飲食和增加體能運動等方式解決問題。患有慢性病的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會有一些心理抵抗,則患有慢性病的成年人,比沒有的人,更會表達對於生活的不滿。患有疾病的兒童的精神狀況發生機會比健康同齡者高兩倍。而父母有較高的抑鬱症和家庭壓力因素會導致兒童有更多的問題。此外,手足的疾病問題以及對整個家庭的負擔,會導致患者及其家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章節分:感冒、支氣管笑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呼吸衰竭、肺氣腫、肺結核。 So What 學習要點: 感冒: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稱。它是呼吸系統中最常見的一種傳染病,通常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人的一生會患一次感冒。 支氣管笑喘:為呼吸道疾病,因過敏原或非過敏原刺激引起氣管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使氣道狹窄,這種氣道狹窄有可逆性特徵。 慢性支氣管炎:為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他的主要病變在支氣管,而很少侷限氣管。這種病理改變的特徵是反覆發作的炎症引起支氣管莖鑾、狹窄,繼而發展為細支氣管道阻塞,呈不可逆的改變,難以徹底治癒。 慢性呼吸衰竭:致病原因主要是缺氧、二氧化碳瀦流、酸鹼平衡失調和電解質失調以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肺氣腫:為呼吸道末端氣腔增大,同時有肺泡壁的破壞病理狀態。形成原因是肺組織內的氣體不能充分排出,肺內含氣過多,導致肺臟過度膨脹。 肺結核:結核菌生長速度慢,能長期潛伏在體內,所以表現的症狀以慢性症狀為主,常常沒有十分特異性的症狀。常見的肺結核症狀:慢性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胸痛、甚至咳血。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慢性病是健康的大敵,漫長的治療過程不僅使患者本人痛苦不堪,更使家人和朋友為此擔憂。了解慢性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盡早預防慢性病,是每個人為了健康地、幸福地生活而共同追求的目標。
      
讀書心得  14763  2020-08-25 14:49:3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二丁 學 號 1075101158 姓 名 吳芊慧 書 名 I 急診室SOP 作 者 急診女醫師其實 出版社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5年4 月 索書號 415.22 2047 2015 077736 I S B N 978-986-177-969-0 【撰寫心得書名】:急診室SOP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這本書是在講述急診室天天面臨到的問題及提醒民眾一些正確的急診就醫觀念。急診室是一個既忙碌又容易起糾紛的地方,常會遇到很多緊急情況,他們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來處理及治療這些病人的狀況,讓他們從危險痛苦中脫離慢慢恢復穩定下來,但是我們在急診室常常會看到一些病人只是不小心割到、跌倒擦傷或小感冒就來掛急診就醫,有一些長者為了要拿備用藥或慢性處方籤的藥也跑來掛急診,還有一些病人搞不清楚是要掛門診還是要掛急診,這樣會很容易耽誤到急需要接受治療的病人,因為現在實施了健保制度後,急診與門診的看診費用很接近,但是還是有些人還是會貪圖便利而跑來掛急診,還有有些病人或家屬為了想讓醫護人員趕快為自己家人就醫做治療,而激動到失去理智對醫護人員動手動腳、大吼、大叫、大鬧使用暴力,這往往不會讓病人得到更快的處置方式,反而為了收拾暴力之下的殘局,花費了更多的人力,侵害到所有其他需要治療的人的權利,對醫護人員是非常不受到尊重,使用暴力的人還要接受到法律的制裁,導致這些醫療資源被濫用,讓醫護人員忙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休息。急診室是給重症及急需要的病人所使用,急診室是處理突發狀況還有生死 一瞬間的病人,從危險痛苦中慢慢脫離穩定及恢復觀察的地方,在這當中讓我了解到醫護人員的辛苦,臨床上會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是如何應對病人的突發狀況及生死 一瞬間,解決現在所發生的問題,耐心地對待病人及細心告知家屬的醫囑,細心的照顧及治療病人,讓病人身體恢復健康的離開醫院,是當一位醫護人員最開心看到的一件事。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這本書是在說急診室每天會遇到的事情,有些民眾不清楚是什麼樣的病情下才適合掛急診,加上實施健保後,急診與門診的看診費用很接近,導致醫療資源被濫用,急診壅塞與醫療崩壞,這本書提供民眾對緊急醫療的認知,讓人們了解到正確的急診就醫觀念,大家都能善用急診的醫療資源。 So What 學習要點 急診室是給予病人急需要治療的地方,當病人進入急診室之後,會先施行五級檢傷制度,而不是先到先看,不能因為趕時間就跑來掛急診就醫,結果反而等的時間比看門診還更久,這本書讓我學習到很多有關急診醫療的知識,提醒人們珍惜及好好善用我們的醫療資源。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現在的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導致人們小病就往大醫院跑,產生醫療崩壞的景象,我們應該了解到什麼樣的病情下適合掛急診,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醫療資源,尊重醫護人員的專業判斷,有他們耐心及細心的照顧下,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暑假讀書心得 護理科 護四戊 1065101228  14186  2020-08-24 23:33:48

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戊 學號 1065101228 姓名 張宇欣 作者姓名 焦雅芳 文章標題 一位周邊動脈阻塞個 案面臨截肢焦慮的護 理經驗 西元出版年 2013. 卷(期) 11(1) 期刊名稱 新台 北護理期刊 起仡頁數 103-111 作者姓名 詹志洋、吳毅暉、陳 益祥、王水深 文章標題 周邊動脈阻塞手術重 建 西元出版年 2012 卷(期) 56(9) 期刊名稱 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 起仡頁數 63-72 【撰寫心得書名】:一位周邊動脈阻塞個案面臨截肢焦慮的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本文描述一位周邊動脈阻塞個案面臨截肢焦慮的護理經 驗,因個案對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認知缺乏,忽視以產生的間歇性跛行、休息以及疼痛,直到皮 膚開始壞疽和爛掉,才緊急盡速就醫,並且可能面臨截肢的衝擊。 筆者運用 Orem 自我照顧的理 論,做整體性的評估,藉由關懷、傾聽、 陪伴以及觀察,發現個案的需求,確立健康問題,提供 疾病相關知識、預防傷口感染及足部照護的技巧,運用會談鼓勵個案表達自我感受,及協助釐清 問題的原因,給予建設性意見,並且鼓勵個案,使其以正向態度面對疾病。 個案出院返家,一週 後返診,筆者至門診探視個案,並與傷口護理師一同討論傷口的進展,口頭稱讚個案及家屬皆有 按照衛教的式換 藥,也能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個案年長,只接受過日本小學教育, 家屬也無 醫護背景,所以在護理過程中,筆者透過個別性的衛教,個案與家屬都可了解衛教內容。但個案 固有觀念及生活習慣較難改變, 且住家偏遠,附近無任何醫療院所可協助,也未達出院準備服務 收案標準,只有仰賴定期回診追蹤,其實讓筆者有些不放心。所幸個案經 門診轉介至遠距照護中 心追蹤居家自我照顧的情況。 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個案因對疾病認知缺乏,導致疾病產生的合併症。 So What 學習要點 :當個案出現焦慮反應時,可提供資源學習與疾病相關的照護及解決問題的技 巧,協助瞭解目前身體狀況以增加自我控制感, 會談中傾聽、陪伴、給予支持,引導其表達想法 ,並利用肌肉鬆弛技 巧調整情緒,協助減輕壓力;也可藉由宗教信仰,祈 求心靈平安,降低現 實環境的無奈與失望。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筆者察覺自己不瞭解遠距照護服務項目,所以個案住院中並 無主動聯繫,這是筆者 需要加強的部份;另一部份也讓筆者學習和整型外科團隊共同照護個 案 及溝通會談的技巧,並在個案返回門診時,繼續追蹤病情進展,讓 個案能達到更好的居家生活照 顧。
目前第109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095][1096][1097][1098][1099][1100][1101][1102][1103][110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