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109/7773頁 [首頁][上一頁][1107][1108][1109][1110][1111][1112][1113][1114][1115][111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護ㄧ戊 朱澄歆  15345  2020-07-29 16:51:08

「介入治療」我們知道,外科治療是靠手術暴露病灶來進行的,內科治療靠服藥,而介入治療不像完全打開的那種暴露、開放式的手術,同時,也不是一種靠藥物來治療的手術,它介乎於二者之間,所以美國醫生給它命名為「intervention」(介入、干預的意思﹚,就叫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就等於「不用開刀的手術」。得了癌症,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馬上進行手術或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採取這些方法積極治療癌症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人們(包括患者及其家屬﹚往往忽視了這些治療方法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療效也並非絕對可靠。這些「攻擊性 」治療有時不一定產生明顯療效,反而影響到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放射治療對於大多數的癌症皆有效,因此,癌症病人中有半數以上的患者曾接受或需要接受放射治療,有時我們可以用放射治療來縮小腫瘤,降低腫瘤的侵襲能力,使不能手術的患者重新獲得手術治療的機會,或在手術後利用放射線來摧毀可能殘餘的癌細胞。有時由於腫瘤過大,癌細胞侵犯太廣泛,手術無法完全清除癌細胞時,也常利用放射治療來控制腫瘤病灶,減輕局部症狀。 「基因治療」是 把人體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療作用的基因,通過一定方式導入人體靶細胞,以糾正基因的缺陷或者發揮治療作用,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生物醫學新技術。從理論上而言,基因治療應有兩個基本目的:一式恢復異常表達或缺失的人體細胞基因的功能;另一個是引入有治療價值得其他來源的基因。第一個目的包含的內容較廣泛,如恢復腫瘤局部的抗腫瘤免疫功能,阻止異常表達的致癌基因,恢復腫瘤抑制基因功能,恢復細胞週期調節基因和恢復個體對腫瘤轉移的抑制等。第二個目的包括引入前藥轉換基因,去除或轉移多要耐藥基因等。因此,癌症的基因治療除了干擾癌細胞的生長規律,糾正其惡性遺傳表行外,尚有恢復腫瘤局部微環境和全身已經癱瘓的抗腫瘤系統的功能。 儘管基因治療正逐漸為人們所接受,目前也已經累了醫定的經驗和教訓,有了一些可遵循的操作程式及可提供選擇的治療方式。但這種新的治療方式仍有許多環節需要不斷的改進,原因就是從目前已有的方案和已經進行的臨床基因治療聊 效來看,尚存在現實和淺在的副作用,缺乏對照和療效量化得評判指標,無法做出令人信服的結論。目前基因治療還存在一些技術和倫理道德上問題,主要表現為:大多數治療方案中目的基因只有一個且用於治療的基因很少;基因治療缺乏有效的靶像性;基因轉殖載體的效率,導入基因的持續表達以及表達效率問題,比較典型的是1999年美國第一名18歲的患者氨酸轉機甲酰酶缺乏症的患者死於基因治療,主要原因是基因治療對象選擇有物及用藥劑量過大。後來陸續有接受基因治療而死亡的病例出現,據分析可能與所用載體有關,再次引起人們對基因治療安全性的懷疑,這也是對基因治療的重大打擊,所以未來如何改造基因治療載體,特別是解決反轉錄病毒的安全性問題,使之更為安全有效。我相信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基因治療必將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實用,基因治療作為一種理想的抗癌方法,必將一步一步成為現實,癌症的治癒將不再是遙不可及,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將從中看到希望。
      
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作業  15314  2020-07-26 17:21:50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一丁

學號

1085101208

姓名

林芷莘

書名I

實用傷口護理

作者

葉碧芳

出版社

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995 年04 月

索書號

*006873*

ISBN

957-640-186-0

*【撰寫心得書名】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皮膚分為三層,表皮與真皮之間有基底膜連接,皮膚有感覺、保護、體溫調節、維持身體形象、免疫、住維生素 D形成這些功能,可以感覺到外界的壓力、溫度、痛覺等,可以保護身體不受外界化學、物理、細菌、過濾性病 毒、輻射線的刺激,防止體內水份及電解質的損失。血液中含有1.紅血球 ..2.白血球 3.血小板,白血球又分為1.嗜 中性 2.嗜酸性 3.嗜鹼性 4.淋巴球 5.單核球,血小板與受傷血管的傷口接觸時,會釋放出血小板凝集因子,巨噬細 胞可吞食細菌、外物、死亡的嗜中性白血球,分泌蛋白質溶解?分解膠原蛋白或結痂的壞死組織。肉芽組織由新 血管及膠原蛋白合成,而會由鮮紫紅色變鮮紅、淺紫紅痣淡粉紅色,最終與周圍皮膚類似的膚色。細菌感染的話 會影響炎症期,如果發燒或白血球增多會引起併發症,例:敗血症。受傷的地方要固定時間的翻身,改變身體的 壓點。止血為避免大量失血,清潔傷口為去除異物、細菌的感染。膚料分為好幾種,例:含有內容物的,帶有 保濕功效。水膠片型使氧氣、空氣無法通過。膠布對人的反應分為機械性與化學性,有些使用不適會發癢、發 言,使用於不同部位的貼法不一樣。使用繃帶須有固定夾或膠布固定,主要讓血液能夠循環。不同形成的傷口有 不同敷料過程。
So What 學習要點:
皮膚分為好幾層,每層都有自己的功能。第一階段的炎性期在傷口附近會出現紅、種、熱、痛的現象,第二階段 的增生期會有肉芽組織的增生,第三階段的成熟期為傷口癒合的最後一個階段,可看見傷口逐漸收縮、變薄、變 淡色。傷口的評估需要的步驟有(一)收集資料:主要是要了解一些導致傷口的原因,(二)測量傷口:主要是要測量傷 口的長度。彈性壓力繃帶使用於血管病變處,以防水種、肌肉活動助於血液循環及回流。有支持性的繃帶能使肢 體靈活活動,避免再次受傷,但有水腫的部分不得使用此種繃帶。換藥時紗布不可用力拉扯,要使用生理食鹽水 沖鬆,自然掉落。要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再用紗布把傷口拍乾,最後擦上藥用紗布與膠布包紮傷口。傷口有分 為急性與慢性,急性為短暫時間,慢性為長期時間。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要形成一名護理師不是簡單的事,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不管是傷口的照護或著其他重大 的照護,一旦一個步驟錯了,後果就不堪設想,雖然還沒學到基護這門科目,但讀完後讓我發現不管是小的傷口 或大的傷口都不能忽視,雖說大的傷口比較有可能發炎,就會只顧大傷口,小傷口卻忽視,但每個傷口都需要用 心的照護,一定要做好消毒,上藥,有必要還要用紗布包紮,以免感染,細心與用心是護理師必備的原則,這次 的作業讓我對傷口的照護越來越盡心,不像以往都放者不管,這是一種很棒的成長。

      
109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321  2020-07-26 12:30:09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護理科

五護一丁

1085101215

蔡詠霖

 

I

長期照顧:跨專業綜論

 

 

盧美秀 陳靜敏

 

華杏出版社

2018年

2月

98653

I

S

B

N

978-986-194-471-5

 

  • 【撰寫心得書名】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

照護,這個詞源自於人類濟弱扶傾的想法。在禮記禮運大同篇即記載:「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而全世界人口老化的共同現象,長期照顧需求大幅增加,社會除應設計符合老年、中年、及幼年人口需求之相應福利,並且針對弱勢族群,如生病、失能、無謀生能力或缺乏照顧者,照護制度更有存在的必要。在2020的寒假,我和班上的同學去做了志工的服務,而我們選擇的志工服務單位就是位於冬山的杏林長期照顧中心,記得那短短的五天學習到的所有知識,不管是書本上的、操作上的依然記憶猶新。長期照顧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需要尊嚴的。當時有一個個案從小就有一種罕見的疾病,疾病的名稱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那是一種無法說話的疾病,和病人說說話它只會對著你一直傻笑,完全無法自理生活上的所有是,平常我們做事情像吃東西、爬樓梯、洗澡······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願望。身為一個護生,也是未來即將成為護理師的我,不是只有學習書本上的資訊,我該學習的事情是如何包容與關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像馬斯洛的需要階層理論,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滿足他們最基本、最強烈最明顯的需要。最後想分享布魯恩(Bruhn)1977年說的一段話:「涵蓋社會層面的美滿狀態才是真正的健康。」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長期照顧為提供缺乏自我照顧能力者相關的健康、個人與社會照顧的服務,且該服務通常需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並受到含括生理、情緒、自我照顧能力、認知、環境、社會及支持系統的負荷等多重因素影響。關於這段文字內容是我想要擷取的,因為我認為這是長期照顧最基本的認知。因為知道我的病人無法從事生活上的大小事,所以我才更需要幫助他。文字當中說的「該服務通常需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且因為許多因素可能讓患者有多重壓力。」沒錯所以身為一為護生從現在開始不管是不是長期照顧,都應該學習站在和病人同個角度去想,有時候並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就可以,試著換個角度,將心比心,有著這樣的心態。

  So What 學習要點:

團隊」是我想說的學習要點,我選擇的這本長期照顧,在臨床上必須要有很強烈的團隊凝聚力。在醫療體系上,你從來不是一個人,學習團隊合作,才有辦法把這份護理的責任做到最好,不要想著只有自己一人想要獨自完成。

  Now What 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學習護理的知識已經一年了,關於護理這份工作和學習我常常在思考,擔心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完美,但是從現在起我告訴我自己,不要害怕勇於嘗試,我要知道這是一份令人尊敬的職業,也許過程我會跌到很多次,但是我要越挫越勇,相信自己在未來的道路上,會更加的成功。

 


      
閱讀心得(108-2)  14608  2020-07-22 19:01:1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01 姓名:蘇儒奕 書名:一公升的眼淚 與頑症對抗的少女亞也的日記 作者:木藤亞也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高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9年8月出版 索書號:861.6 8744 ISBN:9789867088291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將手貼近胸口,聽見撲通撲通的心跳 ,好開心,因為我還活著。 2.與其追求已經失去的東西,不如好好珍惜現在還擁有的事物。 3.就是因為痛苦才能使人成長,只要挺過艱難的今天,一定能迎接明天晴朗的早晨。 4.想要不遺悔恨地珍惜這青春的始端。 5.跌倒後可以順便仰望一下天空,藍藍的天啊,今天也在無限延伸朝著我微笑,我還活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夠算是真正的生存著呢? 在尚未看前,自己認為的價值是:未來只要能成為更好的人就好了吧,但發現一切的一切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我就像個小朋友一樣,淨是說著童言童語,然而卻還沒有真正的去體會過,什麼是現實,什麼是成熟...看完後的我,感覺心態似乎有些微的不同,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真的有吸收成長?大概,還有時間能慢慢探索吧?不過可惜的是,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而不曉得的是,究竟是明天先到來,還是...意外?或許,我們只能盡所能去找尋答案了吧。 小的時候的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趕快成為大人,就能什麼事都做得到,進而對"未來"懷著深切的期待,但好像並非如此,有時被突如其來的事情給擊垮,比如成長時得承受無形有形的一些同儕、家庭、學校及自我期許的壓力,比如面對社會真實面貌,眼睜睜看著有資源有人緣的人路總走得較為順遂,卻僅能靜靜看著,比如面對無預警的逝去,卻不知道自己能夠為他或為自己做些什麼;雖感到無奈,但平凡的生活也許也是不錯的吧,靠著自己的一步一步往前進,即使前頭是大風大浪,仍不畏懼仍努力踏著堅定步伐,回頭看看,會感覺那為了自己努力的自己很帥氣也會感到感謝,有了先前的努力,有了現在擁有的一切吧?是不是因為人們的眼太常看見失去什麼,是不是因為人們太常對生活自怨自艾,才會不斷地感到失望呢?提醒了自己,不要總是等到自己失去了什麼,才明白自己擁有的那些寶藏有多麼多、多麼美好,一定要好好地珍惜身邊所有的人、事、物。 想要更瞭解對亞也的詮釋,也看完了電視及電影版本,共同的是,都使人更正向,也提醒人要溫暖地感染他人,亞也是個善解人意的人,雖然身上有越來越多的不便,流了成千上萬次淚,依然努力要活下去;有時,人們好差勁好差勁,為什麼愛檢討生病的人或是受害者(ex:他們就是因為...才會...啦),無論他們是多努力不把自己當成病患,希望自己也能如"正常"般活動自如、暢所欲言,卻好像怎麼努力,大家也不會知道,好希望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能擁有同理心,因為那些異樣的眼光,有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什麼是我? 或許就是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所以才更要努力的活著,不要總是徒留遺憾,想要什麼就盡力去爭取,成為更好的自己,才不負活了這些年的自己,才不負總是羨慕他人背影的自己,趁著自己還年輕去闖闖,別畏畏縮縮擔心顧慮"太"多,那會錯失好多好多得來不易的機會,能做的就是鋪陳準備,畢竟機會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然而就像不朽說的「一輩子如此短暫,別總是在遺憾裡輾轉。」也別總說是做不到,在沒嘗試前就說著放棄、會失敗,才是真正的失敗者,對自己都沒了動力沒了期待,只怕也沒人能夠給予你了,能阻礙你向前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跌倒了,沒關係的,還能爬起來呀,若覺得自己很懦弱只敢緊盯著地面沒有自信,那麼會錯過好多事的,像是草原、天空、大海甚至是人們;誰沒有跌過一跤,就看你要怎麼想,這個挫折是轉捩點能讓你更茁壯呢?還是這個挫折讓這個世界全毀了;當然,用說的每個人都能講得很好聽,希望假如有天自己也再遇上挫折能夠成熟的面對,而不是一貫的逃避。
      
107學年度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14764  2020-07-22 17:52:52

書名: 緊急醫療照護之壓力處理 What文章摘要: 不管是緊急醫療救護人員、急診醫護人員、119勤務中心人員、消防隊員或是其他醫療救護相關人員,無論是白天、晚上,甚至是假日,都要在第一線提供他人協助,照顧他人健康。但是,要由誰來照顧醫療人員呢?在照顧病患的同時,應該也要維持自身的健康,這樣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讓自己擁有強壯的身體,也可以更好的為工作付出。 So What學習要點: 對付壓力這個可怕的隱形殺手,我們要知道甚麼是壓力、甚麼是慢性壓力、壓力的影響、處理壓力的技巧、放鬆的技巧……等等。好的壓力管理技能除了可以讓你在工作上得心應手,提供病患更好的服務,在個人生活領域中也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相反的,沒有足夠的壓力管理技巧,不但不能提供他人協助,連自己的健康也可能賠了進去。 No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現在還沒有開始進入到正職的醫護人員、急救人員的工作,就已經覺得讀書的壓力偏大,要開始慢慢學習自我調適,將自己的抗壓性提高,這樣之後進入真正的醫護、急救環境才可以臨危不亂,並做好份內工作及事物。 讀書心得: 壓力其實每個人都有,只是多與寡因人而異,而在醫護方面壓力往往是最大的,因為一個失手一個失誤都可能導致病人的生與死或是傷口、癌症的擴大和減少,而醫護人員要如何去控管自己的抗壓性,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一個課題。 讀完了這本書,我了解壓力分為四種:好的、壞的、急性的、慢性的。通常好的壞的還有急性的較為明顯且常見,就像讀書壓力就是這三種的綜合體,但醫護和急救壓力是以上四種的綜合體。因為醫護人員的壓力還有多一個慢性壓力。慢性壓力非常的讓人折磨是因為這是一個長久的抗爭,你不知道病患甚麼時候會康復、甚麼時候會惡化,心理的壓力都會一直在那裡懸掛,但是要如何去了解壓力底下的人的反應、狀況、症狀,這也是我們當下要去學習的,因為如果身邊有遇到壓力過大的醫護人員我們就可以立即給予協助。 當壓力過大的人有時候會出現最常見的跑廁所、拉肚子等症狀,因為緊張會促進腸胃絞痛,然後會冒冷汗、焦躁不安,情緒也會變的非常不穩定,這就是壓力過大的人會發生的狀況。當發現時請先坐著休息一下或是冷靜下來好好思考就會比較緩解、舒服。 其實壓力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有些人認為在有壓力的狀態下做事效率速度就會提升,也有些人認為不要給予太多的壓力,以免會導致反效果。各有各的說詞,所以壓力這種東西無法用太明顯的詞來表達。
目前第1109/7773頁 [首頁][上一頁][1107][1108][1109][1110][1111][1112][1113][1114][1115][111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