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4105 2019-09-19 18:37:16
書名:台灣醫療文選。
作者:焦桐。
出版年:2005年3月。
出版書局: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內容摘要
本書將歷年各作家所撰寫之醫療相關的文章收集成冊,以人文之筆描述醫療專業領域。文中有感慨與省思、有對生命的感動與珍惜,將作者的經驗和心路歷程以文字與讀者達到共鳴。
高木友之先生(賴和):敘述作者時代台灣醫學校長高木友之先生的軼事,敘述先生與其他公學校老師的與眾不同,學生對它的信服與尊敬,以及高木友之先生對學生的訓話中所表達一位醫生應該有的信念。
懶雲做城隍(一剛):介紹懶雲生前懸壺濟世以及他在文學上的貢獻。歿世後,甚至出現先也傳說,將之視為神一般的人物,可見其生前度鄕裡的貢獻。
臨床講義-對名叫台灣的患者的診斷(蔣渭水):以病例診斷的方式,描寫台灣目前社會現象的病態,文末爲診斷寫下治療方法,並期許台灣改善進步。
繭-自閉症(游乾桂):簡述自閉症兒童與正常兒童的異同,以及臨床上的症狀。並強調父母的教導與陪伴,開發兒童潛能。
鮮血帶來的悸動(王溢嘉):回憶作者身為實習醫生時所得到的感觸,在一場肝切除手術中,對生命突然感受神來一筆的震撼與感恩的交錯情感。
百合病人(王浩威):以譬喻法形容住院病患如百合花一般,用優雅而脫塵俗般的面貌送往迎來探病的客人。在一陣白天的交際應酬後,作者反而將晚間的時光以真正的吵雜作為對比,寫出外在的寧靜反而反映出相中的焦慮與無奈。
台灣媳婦的心願(拓拔斯.塔瑪匹瑪):以離島醫師的身分寫下深秋的夜晚接生的故事。故事因為嬰兒臍帶繞頸的驚險而達到高潮,又因醫生的危機處理而化解,並感受生命誕生的喜悅。
瞳眸四季(陳偉勵):以四季:春雷、夏雨、秋霜、冬雪,寫下四個關於眼睛的故事。
病人、醫師、教科書、誰是我的老師?(黃達夫):打破傳統學生時代對「知識」一詞的迷失。學習以病人為單位的讀書方法,將病人個體化、診斷多元化、治療人性化。
醫師的誓約與醫學倫理(黃勝雄):討論古代、希臘文化、東方印度、猶太人醫、美國醫學聯盟等醫師誓約,並在文末建議台灣醫師所應有的誓約。
大國手(侯文詠):寫出在醫師道德上與病患意願拔河的矛盾與無奈,在醫師不停忙碌過程以病患所贈與的「大國手」匾額,暗自嘲諷。
蔥花迷航記(林文斌):文章中驚悚的告知讀者在病患子宮中遇見蔥花的存在,另讀者錯愕之於,佩服醫生的緊急判斷力和措施處理。
面壁消遙遊(荘裕安):以文章幽默的自我調侃,想像SARS流行期間收到居家隔離的通知。帶出「十日談」等與疾病具有相關性的文學作品,希望在隔離期間能夠细细的閱讀。
非典型會員-防SARS委員會實錄(李明亮):詳細實錄台灣SARS期間,倉卒成軍的抗SARS委員會執行的工作,一群背後默默貢獻的無名英雄。
在天堂與地獄之間(畢柳鶯):有人說復健醫院是地獄、有人說是天堂。在醫師進入臨床後發現與原本的預期有所落差,卻也同時在臨床中發現生命的希望。
眾裡尋他千百度(江自得):作者在醫學領域中以文學的詩闡發世界與生命的對話。
白色巨塔裡的呼喊-從人球事件看台灣醫療改革:邱小妹妹人球案帶給社會莫大的震撼,作者呼籲大眾不能愛心只在沸點時刻,除了對事件保持持續性的關心,更應該以正面的角度看待並檢討醫療制度與醫療糾紛的根本錯誤。
二十號病房散記(呂欣蒼): 以許多抽象和意象的手法描繪精神病患一天的生活。使用第一人稱帶領讀者更貼近病患的立場。
病房散記(馬逢華):敘述作者自身住院的經驗,詳細交代入院的原因、醫院內部狀態、醫療人員的工作。
來不及長大(蘇偉真):敘述兒童病房中患有重症的兒童,住院初期到坐後逝世的過程,和家人心靈的成長。
致弗瑞德.雪曼醫師(李黎):孩子因為醫師好友的誤診去世五年,放下心中的愛恨情仇,迎接身體中新的生命,並感傷人生無常。
並枕憐柔(王秋蓉):自述身有殘疾的自己,與丈夫共同患難享樂,克服心俚語外在環境上的障礙歷程。
驚悚的轉捩(謝坤山):因為職業傷害只剩下左腳的作者,在他人的鄙視和父母親的疼惜下,重新在逆境中找回希望與自尊。
雞同鴨講的笑話(陳宏):大病造成他的語言溝通上的障礙,發生許多雞同鴨講的笑話,許多無奈事件的發生它一一堅強克服,最後受到護理人員的細心關懷而感動
誰要早療(劉碧玲):母親一開始無法接受女兒的智力不足,在一連串盲目的行動下不但無法讓女兒有所改善,反而讓它對學習恐懼。最後得到修女的幫助與開導,調適心境後,終能用正確的方式治療女兒並開發它的能力。
你在我胃裡(李欣倫):奇特的觀點講述愛情與消化道的關係,對於失戀者容易厭食或是暴食,有著特別的觀點與解釋。
我要的真的不多-關於牙醫的「信任」習題(夏瑞紅):初診後在也沒有回診的牙醫診所,多年後終於再度回診。經由與醫生的談話,探討究竟為什麼對牙醫產生信任於不信任感,以及身為一名病患最想要的基本的需求是什麼。
讀後心得
高木友之先生(賴和):「要做醫生之前,必須做成了人,沒有完成的人格,不能盡醫生的責務。」這句話不只能用在醫生上,所有醫療團隊的人員都應該將這句話奉為圭臬。我想這除了是高木友之先生的人生哲學,也是他為什麼受到敬重的原因。一個人的人格,是身為人最重要的條件,不論此人的出身、職業或是才藝,更遑論以「人」為照護對象的工作者。醫者,乃以醫治人為目的,在一個做人的道德上,我們應該在重視技術同時也應該重視病人的權力。病人有之的權力、有隱私的權力、有決定的權力…。所以,先懂得如何有完全的人格去對待你的病患,你才有辦法在身、心、靈上給它完整的醫護。
鮮血帶來的悸動(王溢嘉):身為一個醫護人員,面臨他人的血光之災是無可避免的。如何在面對他人的不幸下而有正確的想法和觀念、心情的調適,也是醫護人員要面臨的課題。作者在手術台上初次面臨肝臟切除手術,興奮之餘,更得到了無價之寶:一顆感恩的心。
百合病人(王浩威):這篇文章認我們能夠細微的觀察到一位住院病患的心情故事。住院病患心中的寂寞與焦慮,在夜晚的寧靜下更顯得敏感脆弱。身為護理人員如何藉由外在的觀察,發現病患內心的不安?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於病患在生理層次外,更深層了解的文章。
台灣媳婦的心願(拓拔斯.塔瑪匹瑪):一位醫生在醫療資源不足的離島,它的決定可以影響一切。不論是醫生還是護理人員,病患的生命有時掌握在我們的手上,這個沉重的負擔提醒我們應該要嚴謹慎重。文末嬰兒順利的誕生,讓人感到生命的強韌以及甜美,這是每個醫護人員希望自己的病患擁有的故事結局。
病人、醫師、教科書、誰是我的老師?(黃達夫):作者說:「很少有病例是一成不變的符合教科書上的記載,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動態的,由於個別的變化而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這就好像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現在學校交教是一回事,而到了臨床上工作,又是那麼一回事了。」究竟我們要相信誰呢?我想,我們相信教科書、相信前輩、相信病人。因為,教科書是基本,我們需要他來教育我們;前輩是時間的累積,我們需要從那裡汲取我們所沒有的經驗;病人是你的課題,它所擁有的特質是獨一無二的。文中也談到「視病如親」的意義何在。我和作者的意見相同,我不認為真的能夠將病患真的是為自己的父母。因為孔子也曾經說過,愛是有分等級的,弟子規也是這樣說。我認為所謂「視病如親」的真意,應該是指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想:如果今天我得了這樣的病,我認為最好的處置是什麼?我會如何決定呢?
大國手(侯文詠):醫護人員面臨的矛盾在這篇文章中被放到最大倍數。病患、家屬的心願與醫療道德的違背,生命與意願的抉擇。夾雜在心理的糾纏,最後還是要做下決定。因此,充實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夠在當下讓你做出更好、更正確的判斷,即使生命沒有正確或是不正確的標準答案。
蔥花迷航記(林文斌):在病患的子宮中發現蔥花,你當下的反應是什麼?一個臨時的狀況考驗醫護人員的臨場反應,能不能在當下學以致用呢?老話一句:病患的生命在信任的基礎上交付在我們的手上。
病房散記(馬逢華):大多數的人都要親身經歷在能體會許多情境,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一位好的護理人員它能夠對病患有多少的影響和感動。雖然醫屬是由醫生所下的,但是時時刻刻陪伴在病患身邊的卻是護理人員,病人最即時的情況由我們來掌握,這難道不是一個高貴的工作嗎?
並枕憐柔(王秋蓉):人都會對自己的缺陷感到自卑,更何況是身體有殘缺的人?我們要如何陪伴一位殘疾的病患度過心靈的調適期,讓它能夠擁有完整的心靈,再做身體上的復健。作者給了我們最活生生的例子,它的堅強直得學習。
雞同鴨講的笑話(陳宏):當我們無法溝通時會有多麼難過呢?雖然作者以鬧「笑話」一詞帶過,但是心中的無奈與悲哀又豈止是僅僅兩個字可以形容的,就像是掛在嘴上的那一抹苦笑一樣。照護它的護理人員,細心的觀察到那些微的無奈流露在無法言語的嘴角,給病患無限的感動:即使再無法言語的時刻,卻能夠如此體貼的貼近我的心。
|
暑假作業 14257 2019-09-19 18:25: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三庚
學號 1065101296 姓名 陳禹丞
書名I 一般外科 作者 游憲章
出版社 華成出版 出版年月 92年
索書號 018895 ISBN 957-640-665-X
書名II 健康管理 作者 方郁文
出版社 全華圖書 出版年月 103年
索書號 998812 ISBN 978-957-21-8723-4
書名III 關懷與溝通 作者 張婷
出版社 華杏出版 出版年月 98年
索書號 062048 ISBN 978-935-194-116-5
【撰寫心得書名】:關懷與溝通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有良好的溝通,我認為需要真誠的
關心別人,要愛朋友,就像愛自己一樣。關懷是在小地方我們要去注意、去關心。另外真誠的讚美、
善意的批判也是需要的,不論是同學或朋友,都應適時的給予讚美,讚美是一種重視對方的存在的表
現,但也需要發自內心真誠的讚美。多與人溝通,人際關係往往是沒有溝通造成誤解而發生衝突,能
有效的溝通,使對方可以了解你,而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與他人溝通可以聽聽他人的意見,不
能太自我和固執,堅持自己是對的,否則他不會去認同你,採納你的意見,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
聆聽他人的表達,要肯定他人的想法,再委婉的把自己不同的看法表達出來,一起討論出共同的結論,
否則自己覺得再好的看法,因你不認同他的想法而拒絕,小地方的東西不要太計較,要往更遙遠的未
來看,把大原則給掌握住,有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幽默感也是很好的辦法,適當的幽默感可使你我之間
的距離更近一步。關懷與溝通不只是對朋友、家人,也要對一些弱勢族群,那些因身體缺陷或不敢與
他人溝通而被排擠的族群,要有一顆同理心去關懷他們並與他們溝通,是否會因趣味相投而做了朋友,
希望可以去注意一般人不會去注意的地方,關懷弱勢族群不是用嘴巴講講就可以的。
|
暑假 13490 2019-09-19 13:00:09
我覺得麻醉在手術上真的很重要。它可以保護病患,讓病患在手術的過程不會因為疼痛去影響到手術的進行。但如果是用在媽媽在生孩子我就不能認同了。在自然產的過程中,因為疼痛媽媽才會清醒並且用力,如果今天打了麻醉媽媽感受不到疼痛,那就不會去用盡全力想讓寶寶出來了!就算用力也不會是最大的力氣,這樣可能導致寶寶卡在裡面太久缺氧或是生出來時因為沒有適當的壓力而更加脆弱!所以我不支持生產時打麻醉。而且生產,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是一件令人期待而歡欣的事,產婦為了孕育胎兒,受自身荷爾蒙的影響,會產生諸多生理上的變化,來調節身體的機能,以提供一個胎兒可以生長的環境,而這些變化使得孕婦本身的生理跟一般人不一樣,而使得產婦的麻醉變為更複雜,更難處理,一個產婦代表著兩個生命,若在生產的過程中發生意外,都將是極大的災難,所以在面對生產的不確定性,麻醉科醫師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這樣可能會一屍兩命的事也會讓麻醉科有著極大的壓力,做對了母子平安健康,但如果一步錯了,可能就失去了所有一切了!原可以讓一個新生兒健康順利的誕生,我覺得如果是我非到必要時候我覺得不會想要麻醉,那樣風險真的太大了!楊曜臨. (2005). 產科麻醉.慈濟醫學雜誌, 17(6),37-42
|
三升四暑假作業 13497 2019-09-19 12:44:13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一開始接觸護理的時候以為護理人員只要照顧病人的傷口就好,沒想到護理還包括了許多層面,例如: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等等……。看完這篇文章才知道靈性概念的重要性,因為靈性護理室協助病人,隊個人生存意義看法上的改變為出發點,運用陪伴、分享、引導、宗教、儀式、關懷等方式,由思想的轉變帶動個人態度的轉換,而因此達到心靈安適的目標。現在大多數的護理人員常忽略病人的靈性需求,或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提供靈性需求,但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了解了許多!!!希望之後可以更了解有關靈性這層面更多的相關知識,在臨床肯定有很大的幫助,畢竟如果病護的角色對調我也會希望護理人員可以這樣對待我~我還記得在2018年年初時,我阿公出了車禍臥床很長一段時間沒辦法行動自如,在醫院的時候那裏的護理人員對阿公很沒耐心又很粗魯,結果阿公就很氣餒覺得自己很沒用叫我們不要浪費時間照顧他等等的話,後來是大家努力開導才慢慢地有了笑容,身體也慢慢的康復了!我才知道靈性護理的重要性,我以後當上護理師也會像文章中的作者學習!
|
2升3暑假作業 15031 2019-09-19 12:34:0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庚
學號 1065101387 姓名 林怡雯
書名I
心理學的力量:職場紅人一定都 懂的42個致勝心法
作者 恆言
出版社 波希米亞 出版年月 2013/06/21
索書號 071494 ISBN 494-359-100
書名II
0.1秒,把最糟變最好 : 讓人 生快樂100倍的思考方法
作者
翡翠小太郎著 ; 張佳雯譯
出版社 時報 出版年月
民105[2016]
索書號
177.2
ISBN 9789571367644
書名III
1分鐘掌控情緒微心理 : 練習 不生氣的58種化解方法
作者 倪雪著
出版社 晶冠 出版年月
2013[民102]
索書號 192.1 ISBN 9789865852184
【撰寫心得書名】:0.1秒,把最糟變最好 : 讓人生快樂 100倍的思考方法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本書的前半部是在講遊戲,在講動畫導演宮崎駿的電影,他說製作電影有三大原則有區有價值 還有能夠賺錢。 導演總是說真麻煩很麻煩之類的話,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很不錯,因為前面這樣講,引起了很多年 輕人想要繼續看的目標。 文章的內容提到龍貓是觀眾最少的一部,但是我認識導演就是這部電影開始的,我覺得觀眾少是因 為主要觀眾是小孩子。 我認同作者說的話努力才有意義,也才會讓人覺得享受,而那應該也是麻煩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 麻煩事,對我來講是這樣的。因為很多事情時間要多而且一個不注意可能就要重來了。 很多麻煩事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或許很多人在我們做完事情後會對我們說聲謝謝。 正題之後,有位叫失澤永吉的人,因為太信任部屬了,所以被兩位部屬騙了錢,之後的她每天都覺 得世上沒救了。 可是在某一天,他卻想到如果能把事情當成是部電影就好了,他說雖然很痛苦,但是死了就是死了 ,而且還甚麼都沒有了。 改變觀點就能開心地過生活了,看到這裡我想如果是我,我大概無法跟他一樣吧! 我可能還會是那一個覺得世界沒救了的人吧!我欣賞他的勇氣我也覺得他很棒。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狀況最多的永遠是主角啊!怎摩會是自己身旁的人呢,不是嗎換個想讓自己好 過一吧 主角呢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磨練,最後才能成功的。人生當中誰是我們的觀眾,我覺得啦是自己也 可以是天上的神也可以是身邊的人,不是有據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人生是部電影把自己想成是主角身邊的人都是配角,在自己是主角的情況下就能接受到許多的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