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14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47][1148][1149][1150][1151][1152][1153][1154][1155][115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15046  2019-09-18 12:16:0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乙 學號 1075101295 姓名 林以涵 書名I 綠色療癒力 作者 沈瑞琳 出版社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年 11 月 索書號 061881 ISBN 978-986-6322-73-0 書名II 子宮頸癌 作者 林政道,吳宜鴻 出版社 書泉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9年 12 月 索書號 059743 ISBN 978-986-121-543-3 書名III 自癒力 作者 Andrew Well, M. D.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9年 6 月 索書號 054954 ISBN 978-957-32-6440-8 【撰寫心得書名】:自癒力 作者是一位哈佛大學的醫學士,他接受傳統西方醫學的對抗式療法,但是在了解其限制之後,走向一個整合包括各種另類療法、自然療法、中醫、印度醫學、心理和身體相關聯的療法等等。 因此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只指出西方醫學限制,然後一昧歌頌其他療法的書籍。這本書,就和多數能夠在美國書籍市場暢銷良久的書籍一樣,內容結構嚴整,論述清晰,舉證說明,有條有理,非常能夠令人信服的一本書籍。作者明確建議,何時應該使用西方醫學,而還有什麼狀況下時可以考慮使用其他何種療法等等。 書中訊息豐富,相當dense所以可以討論的地方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但是閱讀完成以後非常讚嘆,真的讓我認為,任何一位想對自己身體更加多了解的或者希望能夠保健身體和恢復健康的人,都是非常值得讀一讀 真心的推薦這本書。 或許對於醫生而言更是如此。不過,作者對西方醫學是否能夠接受思惟上的改革表示悲觀。然而,患者沒有悲觀的權利,也就是說,未來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都必須要負起責任,尋求更適合自己狀況的醫療,而不能夠一昧的去依賴傳統的西醫。所以在醫療這麼發達的現代,生物體仍然可以仰賴自我修復的機制,抵禦造成損傷和疾病的力量,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作息開始調整,例如注意飲食中的總熱量、脂肪、蛋白質、蔬果、纖維的攝取,還有適量的運動和充分的休息、認識並正確使用滋補品,當然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心情也一定要保持正面能量的好心情,這樣才會像書中所說的找到自己的啟動自發性痊癒之鑰匙,便可開啟通往健康之門。
      
暑假作業2019  14709  2019-09-18 11:55:22

端粒效應 人類的老化、疾病都來自於 DNA 的損傷,而端粒正是保護 DNA 重要的結構。大家可以把 DNA 想像成鞋帶,端粒就是:『鞋帶兩端負責固定鞋帶棉線鬆脫的塑膠箍,這個塑膠箍越長,就越不會磨損,鞋帶 本身越不會受傷』。 本書的副標題是『諾貝爾獎得主破解老化之秘,傳授真正有效的逆齡養生術』。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更健康,更年輕,體力更好吧!如何長保健康我們平時也多有所聞,什麼吃的營養健康,多運動,充足優質的睡眠還有正面思考等等,這些老生常談都對嗎?根據的是什麼呢?本書從最微觀的分子生物學角度切入,讀完你就知道為什麼這樣的做法對健康是好或是不好,算是本有憑有據的書!同時這也是一本優質的教養書!從端粒角度,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樣的做法對孩子長期而言是好的,夫妻間該怎麼做,書中也都有答案! 因為作者之一的伊莉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是 2009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他的得獎原因就是對端粒研究的貢獻。這世界上找不到比他更了解端粒的其他人了! 大家也可以去google一下作者照片跟TED上的演講,她今年已經 70 歲了,不過精神狀態氣色膚況都非常好,這樣專業又活生生的逆齡作者真是讓這本書更具說服力啊。
      
107-2暑假作業  14010  2019-09-17 23:56:40

最幸福的離開-心得 作者:平野國美 出版社:三采文化 索書號:419.82516682013 ISBN:978-986-229-823-7 人總是要等到經歷失去家人或至親之後,才會深入思考死亡這件事情。或者該說,人們總是盡量避免思考死亡這件事;也許從某方面來說,這也算是種自然的行為,因為那是件令人不願意去思考的,  但是,在現實中,即將死亡的人裡頭,有八成比例被藥物所纏身、躺在醫院病床上被插滿點滴管。許多患者都是終日昏睡不醒,甚至連意思也無法表達。我希望大家試著在心裡描繪那種景象,並且想像躺在病床上的正是自己最重視的人,在這種想像下我得到了許多啟發,我的阿祖已經90幾歲了對他來說,死亡已經不是那麼遙遠的事,因為已經不是還可以活上三十年了。當被告知罹患致死的疾病時該怎麼辦呢?要治療到什麼程度?要選擇在哪裡臨終?是醫院、照護機構,還是住在習慣的家?要如何因應臨終這都是應該在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就必須思考的事了,如果是我自己等我老了以後我不會選擇待在機構,這樣一來,家人或親戚特地從遠方來探望時,就不能隨意地在這裡過夜、也不能隨便煮我愛吃的東西了,如果是私人公寓,就不會有這些規矩。而且,住在這裡的話,也不必跟自己疼愛的小狗、小貓分開。居民以前養的狗或貓,得到照顧卻失去自由,那不是很苦悶嗎?我很難解釋清楚,我只是在想,那些必須犧牲掉以前那種生活方式的照護機構,真的有為高齡者本人設想嗎?我比較希望的是,可以享受到最普通、最像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我,我會選擇在家裡死去,自由自在不被束縛,也可以在看親人與自己愛的人最後一面,最後一次的道別,慢慢自然死去,那也算是一種很幸福的死亡方式,看完這本「最幸福的離開」讓我對死亡啟發許多,且認識更多有關於安寧的療護,如果大家對臨終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這本書!
      
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護三庚 4號  14249  2019-09-17 22:44:3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庚

學號

1065101288

姓名

李緯育

 

 

書名I

糖尿病治療保健事典

作者

白桂雲

出版社

生活保健

出版年月

93

索書號

027928

ISBN

957-480-780-0

 

 

書名II

承諾,用心守護病人

作者

     丘美珍 

     李桂芬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年月

2010/11/30

索書號

066322

ISBN

978-986-216-650-5

 

 

書名III

關懷與溝通

作者

張婷

出版社

華杏出版

出版年月

98年    

索書號

062048

ISBN

978-935-194-116-5

 

 

【撰寫心得書名】:關懷與溝通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看完這本書後,裡面告訴我們了溝通是甚麼,以及溝通的目的,溝通的目的是傳遞訊息、交換意見、

表達質疑、抒發感覺、表達尊重、傳遞希望與友誼,以及建立彼此共識與化解衝突的一個過程。然而

溝通,不但是人生的必備能力,更是臨床醫療的核心課題。在醫療診斷上,即使我們充份掌握了症狀

,並做了科學的分析與決斷,然而如果無法將這個思考與判斷的過程與結果,出發自關懷,並且站在

同理心的立場上,有技巧並藝術化地協助病患解除其疑惑,病人與家屬將無法體會科學化診斷的意義

,也將無法配合接受最合理最適當的治療;而成功的治療,其實是病人的福氣與醫師衷心期望努力達

成的目標。看完這本書後,我也同時想起了我在基護實習問個案觀察報告的場景,我當時坐在個案旁

邊,我一邊問我需要的資料一邊和我的個案聊天,其實在當中也在訓練我的溝通,怎麼運用溝通的技

巧去讓個案回答出你需要的東西,然後又不讓個案覺得這位護生單純想問事情而已並不是真正發自內

心的去關心。在進行溝通時,最忌諱的就是先入為主這個觀念,舉例來說,有一位病患身上有刺青然

後看起來兇兇的,你就認為他是流氓而對他有不好的想法,不應該是這樣子的,不能肯定的事就不要

輕易有想法。

 

 

 

 


      
暑假作業  14127  2019-09-17 21:53:4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65101172 姓名 吳俐穎 書名 暑假實習心得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暑假實習兩個禮拜13.5天 首先要感謝的是老師與學姐的耐心教導 以及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交 給我們 從一開始的環境介紹到最後自己可以接個案 老師真的都很有耐心專業的教給我們 但是在 臨床上跟在學校做技術是完全不一樣 我很笨手笨腳的 但是畢竟這是活生生的病人可能一個差錯 就完蛋了 但是還好老師和學姐和同伴都願意教導我包容我的笨拙與不靈活 我覺得技術真的是會越 做越熟悉越好越順手 也幸好我遇到的老師和學姐及同伴都很好 很有耐心也很放下心的教給我們做 讓我部會感到壓力 還會鼓勵我們去嘗試一下 在實習這段時間技術學到了很多 也非常有成就感 被 稱讚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又進步了 更有學習的熱忱能繼續朝著護理之路走下去 最後我真的很感謝我們的學姐和老師及同伴 謝謝你們的幫忙和教導我才能進步的這麼快!
目前第114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47][1148][1149][1150][1151][1152][1153][1154][1155][115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