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臨床生理學 14017 2019-09-16 00:25:44
生命這個議題一直都是現代人最關心的,雖然我尚未在臨床單位實習過,但我曾經在病房照顧我阿嬤直到她躺在病床上無法下床,當時的我完全不懂為什麼醫護人員要時時刻刻都關注著一位病人,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忙進忙出的,直到我真正讀了護理之後我才完全了解跟體會到醫護人員的重要以及他們的辛苦,對於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我想我說再多的感謝也不夠,但我還是要說他們真的辛苦了。
這本書我停留最久的一章是”臨終生命品質照護”,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讓我停留在這章重複地翻著、讀著,因為我覺得臨終的照護真的很重要,當下家屬得知自己家人已經去世的消息,那種情緒對於家屬來說是最直面衝擊的,而醫護人員要忍住自己的情緒去安慰家屬還要保持理智去處理臨終者的事情,最有印象的一件事是醫護人員跟家屬說要在臨終者的耳邊輕輕說:手、腳要放軟一點,因為我們要幫您擦拭身體,會在臨終者的耳邊說話是因為聽覺是最後消失的,所以我覺得要在臨床上處理臨終是很偉大的一件事,也是我們應該要學會控制情緒跟慢慢釋懷的一件事。
|
當最愛的人失智 14096 2019-09-16 00:10:19
護三丙 1065101345 50 曾郁涵
書名:當最愛的人失智
作者:蔡佳芬
我覺得看完這本書以後我的感觸很深,或許我們重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如果那天我們身邊最愛的人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突然失智了那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是否能像平常一樣過接下來的生活你就打 失智可能是一般人最難接受的事 隨著時間開始忘掉身邊的人 甚至到後面忘記最重要的親人 就連自己該怎麼走回家該做什麼都沒辦法記得本來一個那麼懂你的人轉眼間變成一個你必須花很多耐心去指導他 每天提醒她我是誰該做什麼,況且那個人還是你最愛的人更難以讓人接受,曾經互相扶持、陪著妳成長曾經那個最了解你什麼都能為了你打抱不平的人如今卻成為了我最應該照顧的對象但我想有些人可能因此離開 而有些人卻還是堅強的活了下來 ,縱使受傷的是他 但我相信我最痛苦的不是我們而是當事人 他盡力做好每件事卻也每件事都做不好,漸漸的對自己沒有信心開始討厭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命運失智不是他的錯因此我們也不能因為他失智 而拋棄他 因為他依舊渴望著家人朋友間的愛,他也是人我們無法剝奪他愛與被愛的權力,我們只能給予他們信心讓她知道其實他跟我們沒有不同並且包容疾病產生的所有症狀,因為他們比我們還害怕自己推累到家人。照顧一位失智患者我們必須花更多的心思去對待她,把他當作一個人而不是當成一個病,即使她忘記你,但他仍然記得怎麼去愛,而你也成為了她最大的依靠。
|
暑假作業 14030 2019-09-15 23:21:15
書名:憂鬱風悄悄蔓延
首先我會選這本書,是因為我比較喜歡心理學類的,所以就選了這本,想知道憂鬱的人的心情跟想法,想知道他們為什麼憂鬱?
在還沒看完前,應該說看不到一半,我的想法完全改變,我真的完全沒想到,憂鬱的人的心境跟我想像中的差了好幾倍,可能上千倍。
雖然我在看的過程中還是不太懂,可能我沒有過,所以才不太懂?
不過我能知道這本書,正在對我們這些讀者說他的心境是怎麼樣的, 所以我們可以從他的文字敘述來想像,雖然想像的沒有比他那時還要痛苦,但至少我們可以多少知道一些。
看完之後,我的想法是想在多去了解一些,也許我以後可以往心理諮詢師的方向走,來幫助那些痛苦的人,幫他們解苦解憂,不過這工作挑戰蠻大的,因為每個人的適應能力跟抗壓力還有接受度不同,所以還要站在他人方向思考要怎麼解決,我覺得是這樣啦!不過我不知道真正的心理諮詢師,是怎麼來幫助那些人的?而且我覺得我應該不太行!因為家人想要我拿的是護理師的證照,而不是心理諮詢師,所以可能先把護理師證照拿到,然後再讀心理諮詢的吧!也可能不會讀!畢竟我不太喜歡讀書,不過未來的事沒有人知道?
|
人生必修的10堂生死課 14016 2019-09-15 22:52:45
你曾經有想過自己為了什麼而活嗎?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甚麼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你,有夢想嗎?生,是死的開始,不管是多麼健康的人,不管是多麼有錢的人,不管是多麼年輕的人,總有一天還是會面臨「死亡」,我們不能選擇生、死,但我們能選擇我們要怎麼去生活。
有一位生命的勇士,因為意外的事故,而造成四肢癱瘓,他一開始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一蹶不振,自暴自棄,認為人生已經沒有任何活下去的意義。某天,一位醫生對他說:「跌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勇氣爬起來。」,於是他展開復健,一切從頭開始,雖然復健的過程中,不是這麼順利,但他還是不放棄的練習,勇敢去面對,要學會走路前,要先學會跌倒,我們人要在不斷的跌倒中學會如何站起來……他的夢想是─繪畫,他因為想要畫畫,所以更努力的去復健,他漸漸的開始拾起畫筆,即使雙手連握筆都還是很困難,但還是一筆一畫的畫出人生的色彩,畫筆帶領他進入從前沒有看過的世界,畫布記錄著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復健或作畫的過程雖然非常辛苦,不過作畫帶給他新的人生希望,也使他自己更肯定自我。
「經歷過生死的瞬間,我們將會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我似乎無法體會,現在的我懵懂無知,從沒想過自己的目標、夢想到底是什麼,甚至連自己想做甚麼,能做什麼都不清楚……我,到底是誰?看完這本書,我想了很多,如果,明天是人生最後一天,我可以毫無遺憾的離去嗎?莫泊桑說:「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如果一個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什麼希望也沒有,他的生命實際上也就停止了。」我活在這個世界到底在幹嘛?我不想每天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我們人活著到底是為了甚麼而活著呢?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已嗎?如果只是想著過一天算一天,這樣不就是海洋中的漂流木,漫無目的的漂流,迷失方向。我正值青春年華,但生命無常,稍縱即逝,我也要把握人生中的黃金歲月,現階段的我,把考上理想的大學為目標,一點一滴累積著基礎,不再空口說白話,努力使我一步一步的離目標更接近。
夢想是我們人類動力的泉源,唯有「生活目標」或者是「夢想」會使人生更有意義,這些值得我們追求的夢想,讓我們有了人生的方向。因為追求夢想,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人的生命價值,重點不在於活得多長多久,而是我們如何使用生命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精神分析家弗蘭克曾說:「活得久,不見得人生充滿意義;短暫而精彩的人生也許遠比漫無目標的漫長人生更具意義。」人生的畫布由我自己來上色,我不願生命只剩下幾天的時候,沒有任何色彩,現在我將不再自我設限,要更肯定自我,去追尋值得我努力的人生目標。
|
別讓焦慮症毀了你 14265 2019-09-15 22:49:58
作者 林子堯 出版社 晨星
出版日期 2015/09 索書號 873.57-4046-2015 ISBN 073120
心得:
事實上,正常的焦慮是輕微、短暫的,對人而言是有利,因為它會讓人為不可預知的未來進行打算及準備。但反之,若焦慮的強度過強或是持續時間過長時,則為病態性焦慮。這種焦慮不但不能讓
人躲避或預防危險,甚至還成了「心智的手鐐腳銬」,使人遭受極大痛苦,間接影響到工作與人際關係,反而還會毀了一個人的生活。因此,為戰勝病魔,讀者一定要先澈底了解焦慮症。焦慮對於一般正常人而言,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種警訊,會使人警覺即將迫近的危險,並讓人得以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處理這個威脅。比如說:嬰兒面對與父母分離的威脅時,會有分離性焦慮;小孩第一天上學;學生準備大考;成人為家中五斗米苦惱;老年人受疾病折磨等,都容易感到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