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2019暑假作業 14262 2019-09-15 22:39:44
【撰寫心得書名】:白色危機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詳盡而且精采,幾乎涵蓋了台灣近代醫療的種種危機和困境,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醫療政策改革者、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準備報考或正在就讀醫學院學生的好書。周恬弘總監學養豐富,提出了細膩且全方位的分析,對於基層醫療、分級醫療、偏鄉醫療、長期照護、醫療史、宗教哲學和生命倫理學都有獨到的見解;對於醫療管理實務與健保改革方向,讀者也可以得到很多啟發。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造就了在國際上相當傲人的醫療環境,但是,當我們隨時可以享用物美價廉的醫療,且社會輿論氣氛傾向保障病人權益之時,可曾想過這些事第一個醫療訴訟:將近九成的受訪醫師會採取「防禦性醫療」來自保,執行比臨床必要更多的檢查,反而增加了病人診療過程的風險以及醫療成本。甚至,醫師為了避免遇到醫療糾紛的麻煩,而不願治療高風險的病人。第二個專科醫師缺人:年輕一輩醫師不願意走內、外、婦、兒與急診這五大專科,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大科醫師處理的病情多半比較複雜,臨床責任較重,生活品質較差,但健保給付卻相對少。此外,五大科醫師面臨愈來愈頻繁的醫療糾紛風險,也是讓資深醫師萌生離意,使年輕醫師望之卻步的主要原因。第三個錯失救人機會:二十年前的醫師在尚未拿到家屬同意書之前,會擔心超過黃金治療期,因此冒險搶救。現在的醫師,「可沒有那麼勇敢了,否則出了什麼問題,不就倒霉挨告了嗎?」第四個濫用急診:因為急診很便宜,有個貴婦帶著母親來急診,竟然是想來做「全身檢查」,原因是「急診檢查快多了,而且我們有健保!」第五個加護病房:加護病房是臨時場所還是臨終場所?理論上加護病房是為了協助病患度過危險期的場所,應該只是住上幾天,但現在許多病患動輒住上數週到數月。醫療技術的進步,讓我們擁有更多延長壽命的方法,但是,有時我們也要抑制醫療的衝動。第六個醫療有其極限:現代社會已忘了衰老、疾病和死亡其實是自然的過程,如果我們努力延長生命的同時,只是增加許多不必要、甚至是無法忍受的痛苦,這是否是我們想要的?或許,我們都應該提早思考「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這是我在書裡看到的幾個層面也讓我覺得很有道理,跟大家推薦這本書
|
過度診斷 14725 2019-09-15 22:15:2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 班級 二丙
學號 1075101120 姓名 劉書語
書名 過度診斷 作者 H.吉爾伯特.威爾奇
麗莎.舒華茲 史蒂芬.沃洛
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出版年月 2019/09/12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病,也許是自己「醫」出來的。
重新思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由於現在醫療科技發達,健康檢查也越來越精密但一有問題時,大家的第一件事情是?
大部份的人再發覺到自己的健康有異狀時,就會選擇馬上去醫院進行檢查或是去其他家醫院再做一次檢查直到確診為止,這段時間總是讓人很痛苦。
這些行為在「早期發洩、早期治療」的觀點是正常的但是這些行為可能會造成「過渡診斷」!這兩件事都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因此作者運用自己幾十年臨床經歷,為我們解讀這些對我們的影響。
|
107年度暑假作業 14194 2019-09-15 22:11:24
書名:一次一點,反轉憂鬱
心得:看完這本書後,在人際關係裡面的壓力是一個很難講的煩惱,只能跟最親的家人或最要好的朋友訴說,甚至是都不講讓自己吞下去。這本書就在講,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憂鬱傾向。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是不是一定要去迎合一個人,才可以吸引對方來了解你。但我會覺得並不一定要這麼做,一段正向的關係是有互相交流的,很難以單方面付出為開頭,不要為了去討好對方而討好。有一句話說:「你不喜歡我沒關係,我喜歡我自己。」,人不用這麼犯賤,天天怕得罪人。最後我想說,平時我們安於現狀的時候可能會,我就是我啊,部用做什麼改變,但其實當我們羨慕別人時,餒新其實是渴望改變的。做自己雖然重要,但如果我們把它當作停滯不前的藉口時可能讓自己更加憂鬱,如果能讓自己漂漂亮亮的不是會讓心情更好嗎?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最喜歡的自己。
|
暑假作業 14018 2019-09-15 22:10:10
書名I:紓解壓力,自己就是關鍵 作者:保羅•麥肯納/譯者:胡洲賢
書名II:情緒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作者:康武思
書名III:幹麼活得那麼累 作者:Chikirin/譯者:李伊芳
【撰寫心得書名】:幹嘛活的那麼累
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生活遇到困境或者正迷失在人生道路上的人閱讀,這本書講述了很多不論是從簡
單的生活,甚至大於買房工作等等的啟發。拿買衣服的例子來說好了,隨著科技的發達網購越來越盛行
,有些人買的衣服可能只是一時覺得它很好看而買下來,而當它真正到手後,卻無來由地感覺家中滿是
用不著的東西。既然要買,為何不買個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呢?買了自己喜歡的物品,不僅自己能
讓自己的心情變好,還不會有用不到的感覺!
這本書講述了很多現實面,人們總在追求自由、追求快樂,但往往卻搞得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其實自
由和快樂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其實就在於你怎麼想而已。以前的我總是很在意別人看待我的眼光,深怕
會被嘲笑身材不好、長得不漂亮等等的,所以我活得很不快樂。直到我換了個環境生活,改變了我這個
想法,自己就漸漸開朗起來,也變得愛笑許多!很多人都告訴我做自己就好,不要在意旁人說什麼,如今
我終於懂這句話的意思了,原來做自己是一件這麼舒心的事啊!
其實快樂和自由並不難,即使是每天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用不同角度、不同心情去看待同一件事,也
會從中發現隱藏的樂趣所在。就像第一名的牛排雖然很貴但不一定吃得飽,跟平價的牛排比雖然便宜
卻可以吃得很飽,那為何不去嘗試平價一點的食物,或許第二次再嘗試的時候,你會覺得它就是你眼中
的高級牛排也說不定。
人生不要活得那麼累,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就讓自己時刻保持一顆開朗快樂的心,我想
即使是不順心的事,也能迎刃而解的。
|
108暑假作業閱讀心得 14703 2019-09-15 19:57:42
作者以一位女醫師的角度,從醫師養成之路和職場第一手觀察切入,省思社會大眾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道盡台灣醫界不可說的祕密。
醫療前線,專業沒有位階。有時看護士辦活動,把護理和犧牲奉獻的形象綁在一起,她心裡也有焦急,「護理界的性別議題,好像還沒有機會翻轉更多。其實護理人員不需要一直用『南丁格爾』的符號,或訴諸女性特質,把自己和愛心、犧牲奉獻綁死,這無助於這個行業的性別平權。」她不甘心,「不是男人從事的工作才可以和專業綁在一起。我奇怪了,護理人員也是專業啊,我們應該去強調護理的專業性,把女人的地位提升上來!」
此次讀的是診間裡的女人,述說的是一間大型醫院裡的婦產科,一位不服輸的女醫師,
在她的診間和病房裡,有各種的女人及女孩到來。
她們是來看病,還是看心?
二十七件個案,是二十七個真實深刻的人生故事
很多知識並非教科書上的一板一眼,婦產科病人有許多心事隱藏在疾病之下,而為病因。
而多數為產科,陪伴照顧其家庭在人生非常重要的時期,參與其家庭的重要時刻。
裡面各個故事看似荒唐,但卻像是社會事件充斥著我們,沒有知識,沒有知識及被傳統愚鈍思想影響導致各種悲劇,所以女性要懂得保護自己,多充實自己,看到女性在家庭跟伴侶間的隱忍跟犧牲,真的很多不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