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16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67][1168][1169][1170][1171][1172][1173][1174][1175][117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讀書心得學習單  14229  2019-09-05 20:40:37

讀書心得 班級:護三己 學號:1065101269 姓名:潘思妤 書名: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作者:Julia T.Wood 著;游梓翔,溫偉群,劉文英譯 出版社: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出版社:雙葉書廊總經銷 出版年:2012 索書號:177.1 ISBN:9866121844 心得:在讀完人際關係的書之後,使我有很大的收穫,不但讓我挖掘出內心封閉已久的心靈,也讓我對自己內心的深處有了更加的認識,也感觸了有前所未有的體會。這讓我了解溝通的重要性,無論是現在的學生生活,或者是未來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家庭生活,「溝通」在此刻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溝通的時間與方法,也決定了關係好壞的關鍵。就拿我們最親密的家人來說,我們可能因為太常在一起,而有許多事情並沒有去溝通,或許你以為對方應該知道或者他們一定知道的事情,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是你,並無法完全了解你心中的想法。「溝通」在此時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一個良好的溝通可以讓兩者的關係更加親密,讓彼此都了解對方心中的想法,也多為對方想一想,如此就可以化解許多不必要的衝突,也不會讓關係一天一天不斷地惡化下去,最後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事業成敗的關鍵;但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俗話說:「處事容易,做人難!」。人與人之間 關係的好壞,要看人與人之間衝突的多寡而定;衝突越少,人際關係越好,工作適應也較佳;不過人際關係衝突的多少則視個人的溝通方式、溝通技巧、人格特質,以及待人處世的態度而定。
      
讀書心得哦  14230  2019-09-05 20:37:39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林家瑜 1065101270 -------------------------------------------------- 1.書名:當呼吸化為空氣 作者:保羅•卡拉尼提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6年7月 索書號:089566 ISBN:978-957-13-6728-6 感想:在這本書中有一句讓我很印象深刻的話,「死亡,什麼也沒改變,也改變了一切;我必須學會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視死神為令人肅然的巡迴訪客,即使心中了然我終將一死,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保羅•卡拉尼提。在這一生中我總是想著,在死亡面前,是什麼讓人值得一活?當人生未來變成有限的現在式,你選擇如何活?當生命逐漸消逝,迎接新生命的降臨,意義何在?誰都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怎麼樣,到了那時候我們又該怎麼面對死亡與疾病,保羅醫生原本醉心文學在確診自己罹患末期疾病後,這位才華洋溢的年輕神經外科醫師從醫師、病人、兒子、伴侶、父親等不同身分,審視自己37年的生命歷程,思索生命與死亡的意義。面對未知與隨時可能降臨的人生終點! -------------------------------------------------- 2.書名:高血壓與中風 作者:王麗芬 出版社:國家出版社 出版年月:77年5月 索書號:002948 感想:血壓高會衝擊、傷害腦頸動脈壁。血壓很高時,就可能使腦動脈壁破裂而導致腦出血。因此,高血壓症可說是腦出血最常見、最重要的原因。有高血壓症的人,除了平日應規則、按時吃降血壓藥外,也應隨時注意避免會使血壓升高的行為和狀況等。有高血壓症的人也容易發生腦缺血、梗塞,其理由如下:長期的血壓偏高會慢性、持續地傷害腦頸動脈的內壁,使其逐漸產生硬化、狹窄。後者就會妨礙該處的血流,因而易發生腦缺血、梗塞。已有腦頸動脈硬化、狹窄的病人,應隨時注意避免會引發腦缺血的急性誘因哦! -------------------------------------------------- 3.書名:偽善的醫療 作者:凱蒂•巴特勒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年月:2014年4月 索書號:082263 ISBN:978-986-344-072-7 感想:這本書是她經歷父母親的病痛、失能、衰老、照顧到死亡整個過程中,對現代醫療所做的沉痛反思。雖然是從一個病人和家庭的經歷,回來省察醫療產業的運作、醫療保險制度、醫病關係、長期照顧與生命末期照護等諸多重要議題,不過由於這是現代社會與醫療體制下許多人的共同遭遇,因此特別能夠引起共鳴,而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意涵也就更值得大家重視。作者在這本書中充分展現一位專業記者探究問題與真相的功力,對現代醫療的演變,尤其是醫療科技產業的發展邏輯、與其背後醫療健保制度和政治運作的脈絡加以抽絲剝繭,向我們指出,現代醫療某種程度上已經失控,超出其人道的本質,過度干預生命的進程,使得衰老和死亡不再是自然的一環,不僅對病人和家屬造成難以承受的折磨,也大幅加重了整個社會的負擔。
      
讀書心得 心理學與生活  14561  2019-09-05 20:34:20

書名:心理學與生活 作者: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護三己 53號 王靖茹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裡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係、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裡他們將開疆辟壤,施展抱負,為人類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裡,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為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讀書心得  14561  2019-09-05 20:31:22

讀書心得 班級:護三己 學號:1065101269 姓名:潘思妤 書名: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作者:Julia T.Wood 著;游梓翔,溫偉群,劉文英譯 出版社: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出版社:雙葉書廊總經銷 出版年:2012 索書號:177.1 ISBN:9866121844 心得:在讀完人際關係的書之後,使我有很大的收穫,不但讓我挖掘出內心封閉已久的心靈,也讓我對自己內心的深處有了更加的認識,也感觸了有前所未有的體會。這讓我了解溝通的重要性,無論是現在的學生生活,或者是未來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家庭生活,「溝通」在此刻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溝通的時間與方法,也決定了關係好壞的關鍵。就拿我們最親密的家人來說,我們可能因為太常在一起,而有許多事情並沒有去溝通,或許你以為對方應該知道或者他們一定知道的事情,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是你,並無法完全了解你心中的想法。「溝通」在此時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一個良好的溝通可以讓兩者的關係更加親密,讓彼此都了解對方心中的想法,也多為對方想一想,如此就可以化解許多不必要的衝突,也不會讓關係一天一天不斷地惡化下去,最後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事業成敗的關鍵;但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俗話說:「處事容易,做人難!」。人與人之間 關係的好壞,要看人與人之間衝突的多寡而定;衝突越少,人際關係越好,工作適應也較佳;不過人際關係衝突的多少則視個人的溝通方式、溝通技巧、人格特質,以及待人處世的態度而定。
      
暑假作業  14208  2019-09-05 20:30:01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65101248 姓名 陳若瑄 書名I 生命這堂課 作者 陳永儀 出版社 三采文化 出版年月 2018年 3 月 索書號 095297 ISBN 978-986-342-945-8 書名II 一看就懂!卡內基人溝通術 作者 沉零 出版社 漢皇國際文化 出版年月 2010年 月 索書號 ISBN 9789866590283 書名III 0~7歲自閉兒的教養 作者 石井葉 出版社 新苗文化 出版年月 2006年 月 索書號 ISBN 9789574512751 【撰寫心得書名】:生命這堂課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一般人面對生離死別 不是自身體驗 就是當個旁聽者聽親朋好友的自身經歷 目前還只是學 生的我或許未來才會較常面臨生離死別 但身為心裡學家的作者卻有難得的"臥底"經驗 讓 他參與 直擊許多人生死離別的這齣戲劇。 作者用臥底形容自己 是因為 從小對醫學感到好奇 但讀醫科要學習的科目他完全學不來 不過他沒有放棄 在美國唸心理學研究所時透過在醫院擔任關懷師 以及之後自己在大學教 職之餘 進修急救訓練的專科學位 取得了緊急救護技術員的證照為 因這兩個身份 讓作者 能"臥底" 在各種醫療急救現場 觀看生死交關口 明白傾聽和溝通的重要 傾聽溝通是那麼日常的事 到底哪裡重要了? 作者透過他的經歷告訴我們 把這兩件事情做 好 還真不容易 作者透過旁觀他人在生死交關時的反應 感受到"很多困難決定的答案 常常是不必費心思搜 尋 我們要的 只需要一些空間 答案 就會慢慢浮現" 但作者說困難的是 往往無法騰出空間 作者說:「我們其實很缺乏留給彼此wonder(發想)、醞釀答案的時間 尤其愈親近的人愈來 難以做到傾聽對方 留給對方空白這件事。」困難的點是在於你們的關係越是親近越是想伸出 手幫忙或是提供一個建議 常常做不到 不帶評價的去聽對方面對生命關卡時的感受
目前第116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67][1168][1169][1170][1171][1172][1173][1174][1175][117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