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17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72][1173][1174][1175][1176][1177][1178][1179][1180][118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三升四年級(107學年度)暑假作業  13281  2019-09-03 23:31:4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四年級 學號 1055101144 姓名 王彥妤 作者姓名 陳美帆、梁惠芳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照護一位藥物戒斷症候群新生兒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運用羅氏適應模式照護一位術後之尿道下裂幼兒及其照顧者 卷(期) 26 起訖頁數 103-118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本文根據羅氏適應模式照顧一位患有尿道下裂幼童術後的照護經驗,而在過程中以觀察、會談、身體評估等方式收集個案資料,爾後可確立的護理健康問題分別為:急性疼痛、潛在性危險性感染、照顧者角色緊張。 尿道下裂為男性先天性尿道發育異常的疾病。下裂指的則是陰莖的腹面有異常開口,導致陰莖勃起時會向下彎曲,若開口較大,則容易造成尿路的逆行性感染問題,甚至患者如廁時只能蹲著或坐著。而尿道下裂主要的治療方法為尿道重建手術,也就是把異常開口縫合,在重建一個人工的正常開口。在治療的期間,患者需常需暴露生殖器官,以利檢查與治療,長期下來導致患者心理上的壓力遽增及精神上的傷害,患者可能較顯為孤獨、害羞。既然尿道下裂為先天性結構異常,治療時間理當應在大小便訓練前完成,為避免錯失、延誤訓練時間,早期治療也可避免患者產生不好的經驗或印象,進而影響心理發展。對於主要照顧者,得知孩子罹患尿道下裂,心裡難免會有不少罪惡感,深怕自己是否在孕期時出過差錯。尿道下裂成因可能是雄激素代謝途徑中的基因缺陷,但也不盡然全是—對於汙染物的來源,在現今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有極大機會排入大自然的雌激素樣活性物質。例如:殺蟲劑、藥物、塑膠製品副產品、食品工業的易拉罐等。都被認為含有雌激素的成分,而這些物質最終都流於江河湖海中。日積月累,濃縮於有機食物鏈中,對此飲食習慣也有其影響。 而在護理的照顧上,需以患者及患者家庭為中心。家屬產生的緊張及心理罪惡是一定的,從中應去鼓勵患者及家屬說出心裡所擔憂的,並告訴家屬此疾病屬先天性的尿道結構異常,若在大小便訓練前完成治療,對於未來生育沒有太大影響,另外也可安排成功的病友經驗交流,給予他們更多支持與資源。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14560  2019-09-03 23:27:0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班級: 護三己 姓名: 陳聖汶 座號: 54 書名: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作著: 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心得: 全書一共40篇短文,每篇其實都是一個故事。書中的蔡康永說話一針見血,但卻可以將人深深吸引住。 說話本無道,有心便有道。 只要不是啞巴,開口說話並不是一件難事。但總會有人說的話讓人開心,有人說的話卻讓人難堪。在生活中難免還是會遇到「大忙人」當你說話的時候難免會不認真聽,遇到這樣的人說話者的心情當然有所不好。將心比心,要麼不聽,要麼請認真聽。 多聽少說,比少聽多說好。 很多時候,朋友向你抱怨並不是想得到你的同情或是想從你這裡得到建議,而只是單純地想讓你暫時當他的垃圾桶好好發洩一下。好多次和朋友對話,他們都還沒說完,我就會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觀點,有時還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並認為自己這樣是為他好。到頭來朋友的情緒沒有得到完整的發泄,反而又多了一個抱怨者。 每一次說話都是一次練習。 平時私底下說話都覺得無所謂,只要公眾場合講話時注意點就行了。結果發現,不論在飯桌上,還是在別的公眾場合,往往不知道要說甚麼,一些社交禮儀也做得不是很好。雖然不用說一定要到最好,但是基本的客氣話也不太會說,反而覺得自己很失禮。有時還會不經意的說出不是那麼好聽的話,家裡的妹妹一聽就記住了,做了很多壞的榜樣。 說話之道是教我與人相處時如何讓溝通變得更愉快,可以給別人溫暖的感覺。你說什麼樣的話,別人就可以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總喜歡說我們的不幸都是上天對我們的不公平,然後對自己各種失望還為自己的軟弱、慵懶、無知找各種藉口。語言的美妙在於它可以讓兩個陌生的人慢慢了解對方。人與人之間只有真誠以待,才能創造世界最美麗的東西,這就是古人說: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
      
107(2)暑假作業  14197  2019-09-03 23:01:43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65101237

姓名

陳薇

 

 

書名I

癌症護理學

作者

陳敏鋑等作

出版社

    華杏

出版年月

2012年  05

索書號

417.8

ISBN

9789861942391

 

 

書名II

癌症康復完全手冊

作者

劉接寶

出版社

立得出版

出版年月

2012年   07

索書號

    415.271

ISBN

9789867436658

 

 

書名III

給癌症病人一本很重要的書 : 醫生沒講的全在裡面

作者

王琰等

出版社

    合記

出版年月

2013年  01

索書號

    417.8

ISBN

9789861268965

 

 

【撰寫心得書名】:給癌症病人一本很重要的書 : 醫生沒講的全在裡面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距離發現腫瘤已經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但是對於腫瘤的治療方面,現在好像還不到能夠對抗所有腫瘤的能力,台灣2017年時就有4.8萬人死於癌症,比較2016年時上升了15%,癌症也已經連續35年在台灣的十大死因中,排行榜首, 看到這龐大的數據,讓我忍不住借閱了這類的書籍,也讓我進而了解了癌症治療的困難,現在治療癌症的方法有很多種,治療的效果也是有的,但大多的前提都是,在癌症早期時就發現問題並就醫,才能夠治癒,如果晚期才發現的話幾乎就沒有痊癒的可能了。

這本書講述了癌症的各種治療方法以及一些抗癌新藥,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中醫藥抗癌的應用前景,內容提到了中醫藥對於癌症治療的優勢,因為常常癌症的病患都是老年人,而老年人都不太相信西醫,常常在醫院可以看到,就算長輩們住院了,也會常常請假到外面自己信任的中醫診所去拿藥看診,那時我就有為什麼都生重病了,還不配合治療,還去亂吃藥等想法。但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這也是另一種治療的方式,並非只是因為長輩們的固執,也讓我,不認為中醫只是養生的作用而已,甚至認為是騙人的。

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顧問委員會曾認為說:目前的癌症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另外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癒的,最後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經過治療可以延長壽命減輕痛苦。看了這本後才發現有那麼多種治療方法,期待未來的會發現更多好用的辦法,能夠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及壓力。


      
暑假作業  14844  2019-09-03 22:46:58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己 學號 1075101245 姓名 蕭馳逸 書名I 北歐眾神 作者 尼爾•蓋曼 出版社 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8年 7 月 索書號 873.57 ISBN 9789863594079 書名II 荒野之狼 作者 赫曼•赫塞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年月 2017年 10月 索書號 875.57 ISBN 9789864771400 書名III 人文臨床與倫理醫療 作者 余安邦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7年 11月 索書號 178.07 ISBN 9789571193168 【撰寫心得書名】:人文臨床與倫理醫療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閱讀完之後:我了解文化心理學的歷史根源,也大概明白一 些歷史根源。從18世紀直到二十世紀都不間斷有新的發現,跨領域與領域內的各種觀點陸續浮現。 各種本土心理學與文化心理學的集結。在裡面我也學到很多專有名詞;例如:跨文化比較心理學、文 化人類學。書裡還有提到文化與心理學中的象徵與符號還有行動、自我、敘事。翻譯來就是:心理活 動即是意義活動、符號學將是代表文化心理學的各種型態、行動理論與辯證法的交互關係、自我與他 者在行動與故事中的相互建構、精神分析的敘事法。除此之外還有從靈長類研究中再探物質與象徵演 化的問題接著是人類如何透過文化而流動有分為空間流動跟語意流動:就是移民跟說不同的語言。 生活的工具:經濟與象徵資源構成生活的條件,資源匱乏的問題:種族、性別與階級 資源的搶奪跟 風險。有階級之分就一定會有貴族跟高級社會規範:價值的社會文化實踐與道德的發展,價值定奪與 道德扭曲的觀念代代相傳。平民為了在生活中找尋安慰而相信神學:東方稱為神明 西方稱為上帝 而第三世界較慢接受開發,他們自己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釋稱為巫術 通常跟大自然有關。教育體制作 為社會關係與畫與實踐的橋樑。學校是為文化實踐中的機構而人有貴賤之分當然學校也是一樣私立 學校通常會更容易獲得更好的資源,但價錢當然也更高。從這本書我收益良多,雖然一個人的力量很 微不足道但是有一群人為了同一個理念去努力的結果就會讓人意想不到。
      
二升三暑假作業  13974  2019-09-03 22:32:59

班級:護三甲 姓名:柯孟筠 座號:27 書名:健康花園 作者:麥基卓,黃喚詳 譯者:魯宓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6 年 06 月 01 日 內容簡介   你是不是一直覺得自己孤單、憂鬱、不滿足與無所依靠?為了想讓自己過得健康快樂,你也許已經向外嘗試不同的解決之道。但是,其實你不需要改變外在的世界就可以活得更健康,關鍵在於,你要能夠改變內在的你自己。   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與人際、親密關係的品質有直接的關係;孤立或沒有良好親密關係的人似乎比較容易生病。   如果我們的健康快樂跟建立並維持人際關係有關,那麼為何人人都覺得這是一大挑戰?根本的問題常常在於人的封閉與防衛傾向,這通常也是我們之所以會生病的原因。深入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能找出疾病與健康的關連。   人們在親密關係裡可以更健康、更快樂、更完滿,但這需要努力、決心與技巧,我們需要深入地自我覺察,才能瞭解自己為何要防衛,以及有什麼方法能開放自己,讓自我成長,讓生命的能量自由流動。一旦我們的能量能夠和諧地自由流動,我們就會覺得快樂、健康與完滿;相反地,若是我們的能量固著、阻塞,我們就會失去動力、變得鬱鬱寡歡,而這些「固著、阻塞」即會以疾病的方式呈顯出來。但只要讓固著的能量再度流通,症狀自然就會減輕,甚至消失。這樣的觀念深植於中國傳統醫學:生命能量的流動只要受到限制,就會產生疾病;所以當人的整體狀態都平衡和諧時,自然能夠過得健康、活得快樂。
目前第117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72][1173][1174][1175][1176][1177][1178][1179][1180][118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