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7-2暑假作業 13493 2019-09-02 20:57:20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庚
學號 1055101355 姓名 賴庭瑩
作者姓名 李婉瑜 、 陳金凰 、 石惠美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罹患大腸癌東南亞籍喪偶女性的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26:1=89
起訖頁數 101-111
作者姓名 翁憶萍 、 徐玲蕙 、 康琇菱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運用舒適護理於大腸癌合併庫肯勃氏腫瘤臨終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長庚護理 卷(期) 27:2=94
起訖頁數 296-305
作者姓名 王玉真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照護一位大腸癌末期病人行緩和鎭靜治療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I 彰化護理 卷(期) 25:2
起訖頁數 093-104
【自訂一主題】:大腸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我覺得外籍女性來台需要時間及勇氣去適應與自己從小到大不一樣的地方而且又喪失配偶並且又罹
患大腸癌,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非常痛苦並且會對人生沒有希望我自己也包括在內,這位女性在疾病上
有知識缺失,並且也有焦慮及疼痛的護理問題,作者很用心的把中文翻譯成這位外籍女性的母語讓她
能夠更了解自己的疾病並且願意接受手術治療,作者不但有照顧到這位女性同時也有讓她的女兒了解
到這時候他母親很需要他的陪伴也讓他瞭繳到讓她媽媽的疾病並且讓她願意照顧她媽媽,作者這樣做使得病患減輕身體與心靈的壓力並且增進了她們母女倆的感情能讓病患安心接受治療,這篇文章讓我
感受到護理人員到重要,讓我了解到護理人員不僅僅是照顧病患也更是讓病患與家人能夠加深感情協
助病患減輕壓力的一位重要的角色,我很佩服這位護理人員,能夠用她能幫助的一切去幫助這對母女,
並且還很用心的去翻譯使病患能夠更加了解。
在一個年輕能夠好好的坐在辦公室爬事業巔峰時竟然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接受治療並且知道自己大限
將至,我想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沒有辦法接受吧,明明有更好的人生能夠去發展但卻得到這種消息,如
果是我一定不能接受也不會想繼續接受病痛的折磨我一定會了解自己的生命,這位女性她面臨著病痛
與死亡威脅的衝擊讓她衍生身心靈社會整體焦慮不適及痛苦,作者在照顧她運用了按摩、音樂治療和
讓她多接觸大自然使她能夠減輕整體的不適感,我認為如果照顧面臨一位臨終的年輕病患來說要滿足
她的生活品質這樣能讓她獲得整體安寧滿足,能讓她慢慢的接受自己即將死亡的結果不會再強烈的抗
拒或者擁有想自殺的念頭,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深感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態度並且充足的經驗與知
識,一不小心可能說錯話導致病人一整天或者一整個星期的壞心情。
對待一位臨終的病患可以運用宗教、水晶音樂、嗅吸檀香芳療及冥想等方法來分散病人對疼痛的注意
力及引導病人放鬆,可以讓她回憶起生命中所有的事情及跟病患聊起他的過去以緩解病患的死亡焦
慮。
APA: 李婉瑜、陳金凰、石惠美 (2015)。照顧一位罹患大腸癌東南亞及喪偶女性的護理經驗。長庚護
理,26(1),101-111。
翁憶萍、徐玲蕙、康琇菱 (2016)。運用舒適護理於大腸癌合併庫肯勃氏腫瘤臨終患者之護理經驗。
長庚護理,27(2),296-305。
王玉真 (2018)。照護一位大腸癌末期病人行緩和鎮靜治療之護理經驗。彰化護理,25(2),93-104。
|
老人用藥適當性之現況與展望 15099 2019-09-02 20:52:31
當我們老了以後,因為生理上的變化得到慢性病的機率就會上升,當得到了慢性病後,就會必須要服
用需多的藥物來控制疾病,但現在的老人有些可能不識字、或是看不清、在藥物方面的知識缺失,也
有可能是因為相同的疾病在不同診所或是醫院看診,醫生開了相同的藥物,老人因不會分辨兒都同時
服用相同藥物,那這樣就會造成藥物濃度過量,每個藥物過量的反應是不同的,但有些藥物過量可能
就會造成生命上的危險。有些時候會是因為服用過多的藥物,而造成藥物間的交互作用,產生了藥物的不良反應,這樣就沒辦法讓藥效正常的發揮,那老人就會反應用藥無效等等。有些老人也會因為自
覺的疾病好了,就自行減藥或是停藥,如果是服用抗生素,如果多次減藥或是停藥會有抗生素濫用的
問題產生。現在的網路越來越發達,有些人會因為自己得了疾病但可能是經濟、行動不便等等因素而
不願意去看診,就聽從鄰居、朋友、地下電台而去購買了沒有認證過的藥物服用,服用長時間後,可
能造成其他臟器受損,必須畫費更多的錢去接受治療。所以我們平時與老人居住時,每次老人在服藥
或是看診回來,可以先幫他們檢查藥包,查看有沒有重複藥物,也能陪老人去回診,協助告知醫生病
患的用藥紀錄,以免重複給藥,或是給予有交互作用的藥物。如果是獨居老人,可以按照服藥時間至
老人家中監督並查看要藥物的完整性。
|
暑假讀書心得 14624 2019-09-02 20:24:17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甲
學號:1075101017
姓名:王瑜旻
書名:移動迷宮_焦土試煉
作者:詹姆士·達許納
出版社:三采
出版年月:2012/03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很遺憾,你們每個人都感染了病毒
2活下去是不是那麼重要,死會不會簡單得多
3為了最終結果,每個死亡和犧牲都是值得的。
4人類的未來凌駕一切。
5我想要想起你,想起我們的事。你知道的,就是以前的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世界上最慘的不是你在乎的人死在你面前,而是在你犧牲他終於到達一個安全的地方之後,卻發現這一切只是序幕.... 那時候他們從迷宮成功出來卻發現一切都是假的外面是個實驗室,而實驗室的大家騙著他們假裝他們獲救,但是時候卻並非如此,成功脫離實驗室就因為民豪一個不小心開燈引起喪屍的瘋狂追殺,被咬到的夥伴會和他們一樣成為喪屍,夥伴為你們犧牲只希望可以成功逃離,沒想到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卻被WICKED找到打他們的基地都打了,只有幾個人順利逃脫和主角一行人到了一個小區,那個小區有點小神秘裡面的人都無法分辨真假,不知道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虛幻,最後連湯姆士都差點掉進虛幻裡後來是被水潑醒的,我沒有訴說所有故事這只有一半多一點,但是我想表達的是關關難過關關過,最後他們依然被WICKED抓走,但他們放棄了嗎並沒有,這樣只會讓他們越來越明白這裡的話不能聽,知道這間實驗室知道這裡並非一個迷宮,這些全都是人造的,知道他們身上有可以救人的血液樣本,或許這就是這個實驗的最終目的吧?這樣不知道是好還是壞,可以救人缺傷了人,高層的隱瞞沒人知曉,科學家的背面秘密不敢說清,太多太多的事都是人類自己會怕的,但卻又是人類捅出來的籠子,第三季已經出來了我也看過了,但我想分開寫讀書心得因為移動迷宮真的很好看!!!我是小粉絲,從我第一次看到移動迷宮第一季我就無法自拔了。
|
暑假作業 15043 2019-09-02 20:02:5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075101305 姓名 張捷
書名I 從眼睛虹膜看健康 作者 吳邦新
出版社 日象文化代理經銷 出版年月 2009年9月1
索書號 ISBN • 9789574166800
書名II 醫生沒說的毒與藥的秘密 作者 齋藤勝裕
出版社 遠足文化 出版年月 2009年 9月3
索書號 ISBN • 9789866731631
書名III 人道醫療 作者 瑪麗·翁·澤
出版社 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月 2005年4月
索書號 ISBN 9789576936111
【撰寫心得書名】: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剛開始看到書的標題直接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在檢討醫療環境的缺失、不足或失誤,似乎是在以消費者的立場去嚴厲批判醫療環境中的人、事、物等等。感覺到作者完全以與醫療環境對立的角度來呈現,當醫院以經濟效益為最先考量,受影響的不只是病人、家屬,還有工作超載的醫護人員,在醫院企業化、財團化之下的環境,我們是不是忘了——人道醫療的真諦是「關懷別人,將心比心」。不只希望接受有效率的治療,也期待著人道醫療;我們渴望有表達關切和尊重的眼神、微笑、手勢。會使我們內心深深感到,我們還是人,不是只是生病的軀體。同時她也寫出醫療體系之所以越來越缺乏人性的潛在原因,及醫療人員的苦衷,並遠眺和解互惠的醫病關係。我們可以借鏡瑪麗‧得‧翁澤對於醫療體系的觀察,重新思考台灣的醫療人文教育、醫療體系的運作可以有何改變。
本書的內容可以提供醫療人員及一般大眾,不斷省思人我關係的好書。希望能遇到醫術高超及提供人道醫療的醫護人員,讀完本書,醫療人員會發現將心比心,創造和諧的社會,人人有責。如何來改變現代的醫療體系環境,達到人道醫療的展現,改變大眾凡事責難的作為,成為醫病互信,體諒大於責難的文化,應是大家努力、互勉的目標吧!
|
107暑假作業 14718 2019-09-02 20:02:20
書名I 重構婚姻暴力診療驗傷
作者 黃志中
出版社 韓蘆
出版年 2016
索書號 544.181
ISBN 9789869388504
書名II 0~100歲都需要的咀嚼力
作者 日本顎咬合學會
出版社 天下生活
出版年 2015
索書號 416.9
ISBN 9789570388664
書名III 阿茲海默先生
作者 陳怡潓
出版社 日月文化
出版年2017
索書號
ISBN 9789862486214
【撰寫心得書名】:重構婚姻暴力診療驗傷
在現代社會裡,婚姻與家庭問題很多,也出現了各種婚姻暴力及家庭暴力;以台灣礙於醫療與司法等因素侷限,長久以來仍有許多受虐婦女處於陰影與恐懼環境當中。 台灣社會在婚姻暴力診療驗傷方面,大多是在外科或精神科進行,受虐婦女在遭受婚姻暴力所造成的身體 、心理 等傷害後 ,常求助於醫療院所以獲得驗傷或診療,而護理人員是面對受虐婦女的第一線醫療員。 當婦女受暴後 ,除其身心受創外 ,亦可能在醫療照 護中遭受二度傷害 ,大部分之受暴婦女都感到無助感,也多半只留診斷書或者僅止於完成法律上的責任通報階段,然而這些處理對於身陷於婚暴創傷的受虐婦女,在照護助益上很明顯不足。因此,並從性別教育的觀點切入,書上說應該強調應提升到以家庭為導向的全人醫療照護,並主張透過社區資源的連結,提供受到婚暴的婦女最為符合的照護。 這本書從國內外婚暴考察,切入婚暴的治理與醫療,並採取後現代女性主義的觀點,深入省思受虐婦女的醫療需求,也可以請社工等等長期對受虛婦女關懷、了解她們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