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19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92][1193][1194][1195][1196][1197][1198][1199][1200][120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3下  13504  2019-09-01 18:44:31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五護四庚 學號:1055101366 姓名:魏伶芳 作者姓名:黃惠滿 、 孫凡軻 西元出版年:2014年04月 文章標題:兒科護理人員業務過失有責性之個案研究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卷(期) 61:2 起訖頁數 63-73 作者姓名:黃慧新 、 黃馨慧 、 陳嘉雯 西元出版年:2012年01月 文章標題:護專學生產、兒科護理能力內涵之初探 期刊名稱II 新生學報 卷(期) 9 起訖頁數 031-044 作者姓名:黃立琪 、 孫世恆 、 李若樺 、 張鳳媛 、 鄭睿芬 、 陳麗麗 西元出版年:2011年06月 文章標題:探討兒科護理人員對嬰幼兒發展的認知及發展照護的態度和行為 期刊名稱III 護理雜誌卷(期)58:3起訖頁數 053-063 【自訂一主題】:兒科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在這一年的課程中,我最有興趣的科目一直都是兒科護理,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兒童,喜歡看著他們純真的笑容,看著他們充滿活力的奔跑,等著他們在玩累了找姐姐撒嬌,我很希望未來可以有自己的孩子,看著他們長大,為了更了解如何好好照顧他們,我對兒科護理總是抱持著極大的熱忱,也在暑假閱讀了幾篇和兒科護理有關的文章,希望可以增長知識。 在《護專學生產、兒科護理能力內涵之初探》一文中說到,很多文獻顯示護理教學長期普遍存在護理與實務的差距,護理學校培育出來的畢業生至臨床工作時,護理能力與業界期待的常有一些落差,文中最後列出了八點是護專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在《探討兒科護理人員對嬰幼兒發展的認知及發展照護的態度和行為》一文中,我學到了兒童發展相關課程是影響護理人員對兒童發展照護行為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多參與兒童相關的發展及早療等課程,於護理養成教育中即應涵蓋早療概念和模式的運作;在《兒科護理人員業務過失有責性之個案研究》文中提到了一個兒科照護的法律個案,藉由探討這篇個案的內容,不只讓我們增加了法律素養,也更了解自己的角色和法律責任,聽從研究者的建議,避免更多的涉訟。 看完三篇文章,對於自己能夠汲取更多的知識感到愉悅,文中提到了護理師在畢業進入職場之後,只擁有課本上的知識,並沒有太多的實作經驗,導致剛進入時會碰到很多困難,讓我知道我在課堂上的學習不只是為了考護理師考試,而是為了我未來的工作,在課堂上遇到有實作的機會會主動向老師爭取,並且會在課餘參加更多的演講、課程,培養課本以外的能力,最後也會看各種文章來瞭自己的權利和法律責任,讓自己不要吃虧,希望未來的自己可以記住這份努力向上的精神,成為一個可以幫助很多很多人的護理師,可以把愛傳出去。
      
暑假讀書心得  14861  2019-09-01 18:43:04

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己   學號  1075101262  姓名  陸家綺      書名I  我是誰?  作者  理查.大衛.普列希特   出版社  啟示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0年    9 月   索書號  085653  ISBN  978-986-7470-51-5      書名II  青春期  作者  斯坦利.霍爾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年     1月   索書號  086548  ISBN  978-7-115-38803-2      書名III  犯規心理學  作者  安雅.普菲察   出版社  漫遊者  出版年月  2014年    12 月   索書號  085991  ISBN  978-986-5671-23-5      【撰寫心得書名】:犯規心理學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本書是作者以心理學以及人性的角度去觀察充滿規定的世界,而他意外的發現,如果要追求合理 有規範的生活,不是一味的遵守規定生活,而是去打破規定,但必須是理智的去打破規定,這樣才可以去改變、重新規範和廢除一些不必要的規定。裡面有一則小故事是在說「為甚麼我們經常違規而不自覺?」假如你做錯了一件事,但沒人發現和糾正,而你自己也沒察覺。而投機取巧的人會認為「嗯,既然沒人發現,那因該就是沒問題了」,相反的老實的人可能會慌張,想著要怎麼去彌補這個錯誤。而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們有   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才會沒發覺自己做錯了。而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完全沒有理解規定所規範我們的事情,並沒有完全了解規定所規範的事物,所以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所做所為是符合規定的。其實我覺得凡事都有規定,就像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都是已經被規定好了,但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人   做出讓人錯愕的事情。像是在災難事故現場時總會有許多人會圍在那看熱鬧,擋住救災人員的路,這些就是日常上很容易看到的,但你也不能說他們錯,以車禍為例子好了,像是車禍有人摔倒在地如果沒有人圍著摔倒的人,說不定他會被其他車子給撞到,導致更多的傷害。但也不能說他們對,以火災當例子的話,你們這樣圍觀擋住救災人員,讓他們不能進去救人,導致人死亡或這受傷。所以一件事情其實要用許多方面去思考,不要只聽一方的意見,要聽各種意見及看法,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觀念。
      
暑假作業  13356  2019-09-01 18:37:10

這三篇文章都是在探討對精神病患的照護經驗,雖然主角不是同一個人,但他們都有著相同且反覆發生的精神症狀,時而產生幻聽、幻覺,時而情緒高昂,甚至會動手打人,但這些都不是他們願意的, 而是和環境以及心理壓力的造成有關,當個案被診斷出疾病後,通常會需要接受後續的治療。但藥物治療並不是唯一的做法,通常還會配合心理治療的介入,並且在社會的支持以及復健治療的協助下得到幫助,更重要的還是個案與家人能和醫療人員保持完整、密切的溝通,才能共同選擇最好的照護方式。對醫療人員來說,把「疾病治好」,是目標的一部分,但是能夠讓個案順利重返生活、社會,甚至是自己原本的工作,才是主要的目標。要完成這項目標,需要仰賴的是個案、家屬以及社會大眾的共同理解與支持。家屬往往因為不了解個案的行為是因為疾病所導致,而漸漸和個案疏離,但透過護理人員的溝通與幫助下,使家屬能夠將心比心,理解個案的行為,並給予更多關愛,如此一來個案得到家人的溫暖,也能使情緒更穩定,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就更加緊密。社會對不了解的疾病會給予異樣眼光將他們標籤化,這種環境下的高壓、冷漠、疏離,其實造成了許多身體與心理的疾病。每個人都應該放下自己的成見、用更寬廣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將會讓這個世界多一份更美好的力量,而這份力量,或許會在某一天幫助了某個你不認識的人,又或者是你的親友,甚至是你自己。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同理、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更多的誤解、汙名與標籤化。
      
暑假作業  13356  2019-09-01 18:37:07

這三篇文章都是在探討對精神病患的照護經驗,雖然主角不是同一個人,但他們都有著相同且反覆發生的精神症狀,時而產生幻聽、幻覺,時而情緒高昂,甚至會動手打人,但這些都不是他們願意的, 而是和環境以及心理壓力的造成有關,當個案被診斷出疾病後,通常會需要接受後續的治療。但藥物治療並不是唯一的做法,通常還會配合心理治療的介入,並且在社會的支持以及復健治療的協助下得到幫助,更重要的還是個案與家人能和醫療人員保持完整、密切的溝通,才能共同選擇最好的照護方式。對醫療人員來說,把「疾病治好」,是目標的一部分,但是能夠讓個案順利重返生活、社會,甚至是自己原本的工作,才是主要的目標。要完成這項目標,需要仰賴的是個案、家屬以及社會大眾的共同理解與支持。家屬往往因為不了解個案的行為是因為疾病所導致,而漸漸和個案疏離,但透過護理人員的溝通與幫助下,使家屬能夠將心比心,理解個案的行為,並給予更多關愛,如此一來個案得到家人的溫暖,也能使情緒更穩定,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就更加緊密。社會對不了解的疾病會給予異樣眼光將他們標籤化,這種環境下的高壓、冷漠、疏離,其實造成了許多身體與心理的疾病。每個人都應該放下自己的成見、用更寬廣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將會讓這個世界多一份更美好的力量,而這份力量,或許會在某一天幫助了某個你不認識的人,又或者是你的親友,甚至是你自己。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同理、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更多的誤解、汙名與標籤化。
      
108署作  14260  2019-09-01 18:29:2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庚 學號 1065101299 姓名 張于庭 書名 當醫生變成病人 作者 愛德華.羅森邦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年月 2000 年 6 月 索書號 017699 ISBN 419.9528956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我是個這麼好的人,得癌症的人為什麼是我? 2 他的省思包含了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人生問題,而人卻常常在機械化的生活中,失去感覺, 麻木不仁 3 乳果我能從頭來過的話,我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醫,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給人這種重新來過的 機會 4 我能做的,就是告訴你,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希望你我都能從中學到教訓 5 為了自己從別人罹病的不幸來賺錢而感到不安,又以自己獻身於能幫助別人的專業感到自豪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風濕科的醫生,自己得了癌症變成了病人,體會到低品質的醫療服務,治療時所 遭受的難堪與不愉快,總會回憶起過往治療病人的情境,而對過去行醫情況加以檢視和反省的故事 ,這本書裡有對於醫療倫理的深切反思,想重新界塑人與疾病之間、以及病人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關 係的探討,這本書也是作者以第一人稱來進行寫作,這本書還講到了作者如何面對自己得了癌症的 過程,一開始肯定會說為什麼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再到後來自己接觸治療、接觸醫護人員,後來 也就慢慢接受了自己生病的事實,也因為這次生病的關係,讓作者體會到了病人各式各樣的情緒, 體會到了病人是如何面對病情的發生,以及醫護人員的冷漠和粗心對待。在實習的時候,每天都會 各式各樣的人因為不同的病而住進醫院,每天和學姐去查房的時候,學姐都會和病人說早安,病人 或病人家屬有需要的時候,按個鈴或是去護理站叫一下,就會有學姐幫他們,我覺得不論是一大早 的查房還是平時有需要時才請人也好,平時工作沒有那麼忙的時候,也可以找病人聊聊天,了解情 況,還能一起去散步,這些都是與病人增進感情,了解病人的方式,讓病人不會覺得我們很冷漠, 這也是跟作者待的醫院有很大的不一樣,可能是作者那家醫院的政策或是管理出了什麼問題,才導 致醫護人員冷漠和粗心吧!
目前第119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192][1193][1194][1195][1196][1197][1198][1199][1200][120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