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3319 2019-09-01 17:41:0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107年三年級升四年級(105級)暑假作業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丁
學號 1055101182 姓名 林峙廷
作者姓名 鍾明勳 、 杜家興 、 吳秀琴 、 林姵瑩 、 蘇意婷 、 郭建成 、 張達人
西元出版年 201106
文章標題
動力取向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1
卷(期) 17:2
起訖頁數 029-040
作者姓名 陳明義 、 蔡君男
西元出版年 201512
文章標題 針對腦傷患者所設計之可調式腰部固定帶: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2
卷(期) 11:2
起訖頁數 130-137
作者姓名 林明珍 、 陳芳巧 、 郭春花 、 藺寶珍 、 鄭?絨
西元出版年 201106
文章標題 動力取向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3
卷(期) 17:2
起訖頁數 029-040
[自訂一主題]:臨床上運用在檢驗數值的方法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寫這個報告之前 先為自己構想完成一份怎麼樣的報告 意思是 對於哪一類的疾病或系統有興趣 然後擅長哪類的健康評估工具 以及最終啟發妳/你選題的原因. 我選擇了一個新穎的題目 尤其近期guidelines 更新或實證 我最擅長Gordon 十一項健康評估
因為指引顛覆以前護理所學 所以我想寫這份報告,有種以後大家想到這類疾病會想看我這一份的感覺 說服自己為什麼要寫這報告 已經選了一個你很有興趣的個案,
抓緊新穎或guideline 更新 實證護理的地方放大並且針對去寫
評估工具要 用你最擅長的評估方式或理論,就算是高登也沒關係。 雖然高登健康評估很普,但最擅長 另一方面 不想要因為理論 而掩蓋掉我想闡述的重點 用不擅長的評估模式我怕弄巧成拙 基本上,在最一開始的構想如果夠明確 就已經符合很多指導老師想說的 現在個案報告要通過 除非題目很新,再者理論模式吸引人 開始前,也許太久沒寫報告 對於語感跟段落分佈以及健康評估 可能有些陌生或或模糊了些,
所以先把想要寫個個案的疾病,這五年內 有人寫過的期刊都下載下來看過 之後評估一下,對他有興趣的這點,是不是有人寫過,或者是很相近,還是目前找不到有人寫。如果剛好沒有人寫過,恭喜你🎊,請把持住這點往這個方向寫下去。那如果你有興趣的地方有人寫過了,請特別注意,跟他有無不同,要小心抄襲的部分⁉️。看完後,這五年內有文章中的那幾篇 讓您有印象的文章 不管是學理寫得前顯易懂 還是護理問題很有印象 還是護理措施寫的很有個別性 把那幾篇都印下來吧
之後 思考自己要下什麼護理問題 跟這幾篇護理問題一樣嗎 如果一樣護理計劃或措施的部分 有沒有什麼不一樣 照理說一定會有些不一樣 因為一開始點了,有興趣的點
更新的guideline 或實證護理的結論 如果都好了,整理一下, 完成初步文獻查證
建議分三部分1.先闡述相關疾病的概念2.闡述新穎或guideline 更新實證護理等3.疾病照護可能造成身心靈層面的部分 初步大概有自己文獻查證的初稿 可以休息個一下,然後 把自己簡單的文獻查證先騰上去了 寫個案報告的順序 先寫護理過程
1.個案簡介
2.入院及治療過程
當你這些部份都完成了 這時候再去寫 你的護理評估部分或是理論,但因為其實已經知道 要寫哪幾個護理問題, 所以有問題的那個評估可以最後寫,所以我是先完成其他八項 這時候再回頭看,其實個案報告已經完成一半了。不過說實在這樣感覺寫報告很偷吃步,但是大家相信目標一致 就是花最少錢然後走對短的路就好 休息個幾天,是休息不打報告,但是可以回頭看看 當初你找的那幾篇 跟您疾病相同的個報寫得護理問題,在這些護理問題中 是如何撰寫護理評估都怎麼強調,怎麼發現問題的
休息完後,再把自己 有護理問題的那三個護理評估寫完 這時候其實可以寫結論了,
可以再次強調對這個有興趣的地方,Guideline 的改變,實證的結果,而為什麼要撰寫她,然後最讓你感動的事情,或是遺憾的事情或做不到的事情(當作是限制與討論)然後可以在休息不打報告的幾天,休息這幾天,看看護理學會的APA格式
你覺得有印象跟你報告很合的那幾篇報告 拿出來,對照跟避免抄襲,可以開始寫計畫了,護理計劃三篇,就根據學校以前學的,「目標要夠具體且有時效性可量化」
例如:在急診期間,疼痛指數從8分降到4分.措施要文獻查證有提到,如果沒提到但又是很重要的護理措施,建議在每寫完一個計畫後,「拉回初步文獻查證的內容做增添及修改」這樣重複來回三次‼️‼️建議一個護理計劃的完成⁉️中間不要被打亂思緒
而完成三個護理計劃的來回增修初步文獻查證的內容,也已經變成二次精華文獻查證,厲害的話👏,其實已經做到前後呼應了哦。計畫寫完後,沒事無聊的話 可以準備欣賞自己完成的巨作,然後,你一定對這報告有十足的了解了,
請回去寫前言,前言有點像引言,就是去引導大家慢慢進入
你的準備好的個報你想說的故事,這些都是我以上觀察到的資料再加以分析的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04110&dtd_id=3&q_key=%E5%80%8B%E6%A1%88%E5%A0%B1%E5%91%8A&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95473&dtd_id=3&q_key=%E5%80%8B%E6%A1%88%E5%A0%B1%E5%91%8A&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65191&dtd_id=3&q_key=%E5%80%8B%E6%A1%88%E5%A0%B1%E5%91%8A&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
107學年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13291 2019-09-01 16:39:28
乳癌是很多女生的極大問題,然而會造成乳癌的原因也有很多,最為人知的原因有遺傳或者就是吃一些容易致癌的食物。就像美國有一位女明星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安潔莉納裘莉,她就是因為媽媽也是乳癌,所以遺傳的機率很高,所以她就把兩邊的乳房做切除。我覺得當一個女生要做這種決定是要靠意志力的,兩邊乳房切除,對女生來說傷害很大,像是已婚婦女在切除後肯定會怕自己的丈夫不喜歡她了之類的問題,所以當一位女生要做出切除的決定是很艱難的。在做完乳癌切除後也是要復健的,復健要一天一天的慢慢來,真的很辛苦,在我以前還沒有上護理時,我對乳癌的想法是有點可怕,胸部要切掉,然後也會爛掉(橘子皮)之類的想法,所以那時對乳癌的想法是非常可怕,還想過說沒有胸部會怎麼樣之類的。而讀了護理之後就對乳癌有更多更多的知識,像是乳癌的術後復健、照顧或者會造成乳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現在有那種對一些做乳癌切除後的人做一些藝術上的美觀,例如:刺青那種。還有就是可以拿身體上的某一個部位脂肪較多的地方來做填補又或者外面也有賣一種內衣他裡面有填充物或者胸墊那種,所以現在有很多對乳癌女性的一些幫助,我覺得很不錯。如果要預防乳癌的話,可以在飲食方面做改變,或者多多運動,更重要的是要定期的做乳房檢查,乳房的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
2019年暑假作業 13310 2019-09-01 16:29:29
第一篇護理經驗文章主要探討的是一位46歲胸腺瘤合併純紅血球再生不良患者,在接受術前術後生理及心理上變化的過程,並且在個案住院期間,運用了訪談、觀察、紀錄……等方式收集資料,而我認為在訪談過程中與個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護理人員才可以了解情況,更進一步確立問題,並給予護理指導,同時也要重視個案的身心理,是因為術後常見的心理問題為身體心像改變及焦慮,而過度焦慮會影響傷口癒合速度,導致感染機率增加等問題,會連帶著生理上的狀態,是一體兩面的。最後我們鼓勵個案早日恢復正常作息且有家屬全程陪伴會更好。
第二篇探討一位30歲年輕女性腦瘤術後併放射線治療經驗談,其中看到了因放射線療法後造成頭髮掉落的護理問題與計畫;確實對這位已結婚的女性個案來說外表上很重要,怕被自己的丈夫嫌棄而沒自信,所以要找家屬與個案會談,鼓勵他們表達想法,也要有耐心地為個案解釋頭髮在放射線治療結束後1個月就會長出來,並指導避免以肥皂或刺激性物質清洗頭部,也鼓勵個案可以走出戶外去社交,保持良好的心理層面,是不可疏忽的。
第三篇主要針對一位接受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個案,其裝置護理與返家後的自我照顧,在裝置完最簡單的動作就是換藥,必須採無菌原則,進一步更換靜脈帽與沖灌導管,也要指導病人會觀察傷口情形,且利用錄影帶或光碟教學來幫助換藥的技術,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便居家的照顧防止合併症。
|
讀書心得 13351 2019-09-01 16:20:0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 班級 護四戊
學號 1055101212 姓名 簡芊芊
書名 一位口腔癌合併蕈狀傷口患者之照顧經驗 作者 侯宜均,曾瑛容,高玉鳳
出版社 無 出版年月 105年03 月
索書號 無 ISBN 無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害怕疾病的的發展,感覺求助無門。
2照顧傷口,讓患者和家屬獲得更舒適的照護。
3蕈狀傷口的處置對患者及家屬是個痛苦而無法逃避的問題。
4執行有效的止痛技巧,才可緩解患者身心方面的痛苦。
5無力感指個體經歷危機,感受沒能力改善現狀潛在問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從此篇個案報告,可以知道照護癌症蕈狀傷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傷口的滲液很多,沒有處理
好,可能傷及大血管,引起大出血,造成病人安全上的危害,而蕈狀傷口顧名思義就像香菇般,好
發的族群為乳癌患者以及此篇文章所探討的口腔癌患者,在三年級下學期時,班上有選修傷口護理
的課程,而在課程中要做一個報告,對著全班講課,很巧的是,我們這一組所抽到的題目是癌症傷
口,事後老師補充講解時,曾說過,當照護的癌症患者出現蕈狀傷口時,代表這位患者可能活不到
三個月了,所以蕈狀傷口的照護要點並不是讓傷口癒合,而是減輕患者的痛苦,在此篇個案報告中
,一開始護理人員用了吸收性的敷料,減輕傷口滲液,而在之後利用一些像是門閥控制理論,藥物
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更提高了患者對於疼痛的閾值,使患者較不易感到疼痛感,輕柔的更換敷料
,不急躁的清潔傷口,都能讓患者減輕疼痛感,更能讓患者覺得自己仍然是受到人尊重,而不是被
當成一件物品,可以隨便恣意的對待,所以對待此類患者重要的是耐心以及同理心。
|
暑假讀書心得 13958 2019-09-01 15:50:16
人終究會走向死亡,然而,絕大多數人對於和死亡相關的問題仍是茫然。究竟什麼是死亡?又是什麼值得我們花上一輩子去追求呢?相信很多人窮其一生思考這些問題仍無法得到解答,更何況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但是,如果我們像「特掃隊長」一樣,真正地看見、面對死亡,答案或許就會非常的明顯。「特殊清掃」的工作讓他看見了無數次的死亡,那些腐爛的屍體、攀附其上的蛆蟲和刺鼻的惡臭令他感到害怕與厭惡,但是從死者生前的故事中,他得到了普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有的經驗和啟發,而我也間接從這本書感受到作者的體悟且深受震撼。
在所有的死亡當中,英年早逝是最令人感到惋惜的一種。一位二十歲的大學運動員在一次手術中休克死亡。雖然在醫學上這是很可能發生的風險,但是對死者的家屬而言,卻是預料之外的「意外死亡」。人生就像是一場難度極高的馬拉松,每一個人的對手都是自己,所跑的路線雖然因人而異,但絕對沒有任何完全平坦、順風的道路,多的是考驗我們的耐力、挑戰我們體能極限的崎嶇道路。不管跑的路程是長是短,只要能完賽,都可以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耀。而這些早逝的人也是如此,或許他們的路程真的非常短,但是只要盡力用自己想要的姿態跑完全程,就絕對不是輸家,也絕對不會比其他人遜色,因此,誠如作者所說:「我們沒有必要為他們嘆息。」
當我們為生命意外早逝而惋惜,有人卻被迫選擇走上絕路。近幾年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上升,不少國家的自殺率也有上升的狀況。「特掃隊長」在處理一件自殺腐屍現場時,不經意地從一旁書櫃上的資料發現死者竟是他認識的人。雖然和死者並不是很熟,但是他知道死者曾是事業非常成功的人,開名車、住豪宅,更喜歡對別人高談自己的豐功偉業,非常的自豪且自信。這樣的人最後卻落得不堪負債而自殺,令人感嘆不已。這一切都印證了「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道理。或許,我們看到事業成功、高收入的人,會心生羨慕之情,但是,這樣的人還是有可能以這種悲慘的方式離開人間。如果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無常、世事難料」這句話不也告訴我們:如果能多撐久一點或是放過自己,或許就會遇見希望的曙光?人生長短無法自己決定,但只要我們努力的活,任何事都有可能,何必走上自殺一途呢?
人終究會走向死亡。我們或許無法回答關於死亡的種種問題,但是「特掃隊長」的經驗卻讓我們更了解怎麼活才不會愧對來此一遭。人生的旅程總有結束的一天,何時結束我們無從得知,但是我們可以決定這一生要如何過。或許,過程中會遭遇讓人感到不得志,甚至心生放棄的念頭的時候。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撐過這些難關,努力讓這個旅程更充實,自然會對自己的一生感到滿意,就不會有人是「人生」這場馬拉松的輸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