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3298 2019-09-01 02:03:11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55101161 姓名 張智亘
作者姓名 馬真德、黃鈺婷 、 黃照雅 、 蘇綉雅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醫療人員執行呼吸器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正確性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65:3
起訖頁數 071-079
作者姓名 閻雲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生病也不是一件壞事!
期刊名稱II 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 卷(期) 148
起訖頁數 060-062
作者姓名 蔡政道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生病是咒詛嗎?
期刊名稱III 新使者 卷(期) 140
起訖頁數 023-026
【自訂一主題】: 病者生存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想到甚麼我就會不由自主的去尋找答案,雖然有意點神經病
但也不一定只有壞處,突然間的一個想法幫我想到了這個主題,生病難道只有壞處嗎??
沙倫•莫勒姆美國著名的遺傳學家,手上有19項專利的他出過一本書 {病者生存} 無意間的看到這本
書讓我有不一樣思考,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這是遺傳和生物學不變的開頭, 有利於個體的將保留反
之則淘汰 ,但在內外課本中許許多多的疾病有很多都是由基因而起的 ,這大大的違反了適者生存的
規定,如此不變的規定為何會有疾病能夠逃過一劫,難道這些疾病有利於個體?
是的真實是如此沒錯的 ,我是也是如此地認為的,而閱讀完一些相關書籍和期刊也證實了有些疾病
確實能夠幫助到人類的生存, 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補充) 人因生病而痛苦.人們會很自然的將
錯誤歸結於病因但當我們將一切追根究柢後會發現事情不完全是他表面的那樣, 也就是因為有了那
麼多的變化性,人類 生物 進化跟護理才會顯得不同跟奇妙,雖然我覺得護理是所學科當中跟生死無
比進的科目, 無論是歷史上的生離死別還是物理化學中生命的奇蹟都沒有護理來的那麼的近 ,而我
們真正能在這個界線上做到的事十分的少,很多是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將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做好就不
會愧對護理這份職業了,我們雖然微小而不可言之但正因為能做到的事情有限才值得去拚上全力.
(補充) 冰芯證據證明,1萬多年前曾經有一場突如其來的晚冰期,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就席捲全球。
這次冰期導致全球溫度下降2℃,海平面下降幾百米,森林和草地變成了荒漠和峭壁。
氣候如此迅速的變化把歐洲變成了一個冰窖。這對習慣了溫暖的人類來說顯然是非常危險的。
不過人類很幸運,因為我們的祖先很快就發展出了一系列應對嚴寒氣候的適應機制:
適應機制I.頻繁排尿
身體應對寒冷的一種反應。排尿會幫助我們減少體內的水分,防止結冰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適應機制II.提高血糖的濃度
燃燒過剩的糖分可以產生熱量;更重要的是,糖是一種天然的防凍劑,糖分越高,血液越不容易結
冰(冰點越低)。
仔細想想上面這些適應機制:頻繁排尿、高血糖,不就是糖尿病的症狀麼
當然了,這些症狀放在現在的環境下,幾乎可以說是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利,非常不利於生存繁衍。
但是在晚冰期這個特殊的時期,暫時性的糖尿病症狀對於急需抵禦寒冷的人類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顯示,糖尿病似乎確實和寒冷之間存在著深層次的聯繫:
在一項對28萬糖尿病患者的調查中,患者的血糖水平總是在冬天迅速飆升,而在夏天達到低谷;在
寒冷地區,較冷月份中糖尿病的患病人數明顯增多。
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很可能正是這種“糖尿病”適應機制,幫助人類的某些祖先在晚冰期生存了下來。
換個角度說,不能產生“糖尿病”機制的那些人類祖先,可能很多根本就沒熬過晚冰期,被凍死了;
能產生“糖尿病”機制的祖先,才是最後能倖存下來的人。
而我們正是這些倖存者的後代。
“血色病”是一種在歐洲後裔中非常常見的遺傳病。
這種病的患者體內積累了過多的鐵元素,又無法代謝,如果不加治療的話,會導致肝髒病變、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血色病的致病基因,在現在看來也不利於生存和繁衍,但它為什麼也至今都沒有被淘汰呢?
其實,和血色病相關的基因突變,曾經幫助人類抵禦了橫掃歐洲的鼠疫。
14到19世紀期間,大規模的鼠疫週期性爆發,整個歐洲橫屍遍野、人心惶惶。
而血色病患者體內的鐵元素在哪裡都多,就是在巨噬細胞裡不多。
而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細菌被巨噬細胞團團圍住之後,如果巨噬細胞中鐵元素充足,細菌還有可能靠這些鐵元素活下來;
但如果像血色病患者一樣,巨噬細胞中缺乏鐵元素,細菌還沒來得及吸收,就先被活活餓死了。
結果經過這一系列空前絕後的悲劇之後,雖然整個歐洲失去了至少1/3的人口,但很多有血色病基因的人卻倖免於難,他們佔歐洲人口的比例也不斷增加。
現在,每10個北歐人裡就有1個人有和血色病相關的基因突變。可以說整個歐洲的人口結構就這麼被幾場瘟疫徹底改變了。
“疾病”在人類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其實是非常立體的、多面的,而不只是我們印像中這麼單一。
只不過,當年那一代人的進化優勢,現在卻成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進化難題。
我們只能說,進化是偉大的,但它並不總是那麼完美。
馬真德、黃鈺婷、黃照雅與蘇綉雅(2018) 。 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醫療人員執行呼吸器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正確性。護理雜誌,65:3,071-079。
閻雲(2016)。生病也不是一件壞事!。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 。148,060-062。
蔡政道(2014)。生病是咒詛嗎?。新使者。140,023-026。
運用醫療團隊資源管理提升新生兒加護病房醫療人員執行呼吸器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正確性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93639&dtd_id=3&q_key=%E9%81%8B%E7%94%A8%E9%86%AB%E7%99%82%E5%9C%98%E9%9A%8A%E8%B3%87%E6%BA%90%E7%AE%A1%E7%90%86%E6%8F%90%E5%8D%87%E6%96%B0%E7%94%9F%E5%85%92%E5%8A%A0%E8%AD%B7%E7%97%85%E6%88%BF%E9%86%AB%E7%99%82%E4%BA%BA%E5%93%A1%E5%9F%B7%E8%A1%8C%E5%91%BC%E5%90%B8%E5%99%A8%E7%9B%B8%E9%97%9C%E6%80%A7%E8%82%BA%E7%82%8E%E9%A0%90%E9%98%B2%E6%8E%AA%E6%96%BD%E6%AD%A3%E7%A2%BA%E6%80%A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生病也不是一件壞事!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17797&dtd_id=3&q_key=%E7%94%9F%E7%97%85&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生病是咒詛嗎?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93432&dtd_id=3&q_key=%E7%94%9F%E7%97%85&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
1072暑假閱讀心得 14615 2019-09-01 00:48:3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甲
學號 1075101008 姓名 游佳謹
書名 少女心缺乏症候群 作者 蘭緗
出版社 城邦原創
出版年月 106年9月
索書號 857.7 ISBN 978986952993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什麼事都自己做得好好的,難道就不是女人了嗎?
2 大家都想與眾不同,卻不肯當個奇怪的人,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3 人一生總要瘋狂幾次,既然知道這是對的,就要勇敢去做。
4 這是場漫長而艱辛的馬拉松,跑道上佈滿荊棘,可是只要持續向前,總會有抵達終點的那一天。
5 沒有人可以規定我們該是什麼樣子。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一個女人粗魯點就是男人婆,大家都覺得女生就該溫柔賢淑優雅端莊,是
誰這麼規定的。
這本少女心缺乏症候群,故事裡訴說的女主角她就是一位女漢子,她沒有
少女心,不知道戀愛的感覺,也不會像一般女生努力的打扮、保養自己但
她的工作能力彪悍,責任心也強,對於一件事要做到好才行,但這樣的女
性卻被人嫌棄,女人像漢子有什麼不好的。因為社會刻板印像,讓大家都
覺得這樣的女漢子不是一位女性,都會有些異樣的眼光。女生自立自強也
是好的,就不會像古代女主內男主外,感覺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品,什麼
都要依男人為主。看現在的台灣出了一位女總統,誰還能看不起女生,我
們也是有能力能闖出一片天。
男人女人不一定就是要大家想像中的那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就像
女人有女漢子,男人也是可以有少女心,要尊重每個人,不要用異樣的眼
觀看待她/他,沒有什麼不一樣的,一樣都是人。尊重、友善、包容是我們
都需要學習的特質。
|
讀護理的同學一定會常常被問的一個問題: 13485 2019-09-01 00:38:0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護理科 四年級 暑假作業
【自訂一主題】:讀護理的同學一定會常常被問的一個問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讀護理的同學一定會常常被問的一個問題:欸欸欸同學同學
你為什麼要讀護理,欸欸欸同學同學讀護理幹嘛!讀這個又累又沒有什麼人會尊重你,欸欸欸同學同
學讀護理喔啊你就是那個當那個護士的嘛!之類的問題
這些問題我被問了三年,即將邁向第四年,其實每個時期我的答案其實都不太一樣,剛開始進來的時
候我的回答是之後的經濟穩定,之前的想法是撐個五年之後去工作之後不管怎樣都因為有專業所以不
太會被取代,之後過一段時間去基護實習完後我的回答變成是因為看到個案那種感謝你的笑容以及臨
床的感覺很不一樣,我遇到的基護老師非常的天使,用愛在包容我們,會明確的指引我們方向讓我們
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所以對臨床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基護實習前說真的是心理滿忐忑的但老師的溫
柔讓我們在一開始的關卡中能平安的度過。
時間也一點一點的往前. 世界也一點一點的在改變. 我的想法也改變了
我們班雖然是下學期實習但我現在的想法就是撐到畢業拿到護理師執照去臨床兩年有臨床經驗之後
轉考空姐的部分,我知道很多人的想法是你這樣是不務正業呀!浪費讀護理的這段時光呀什麼的但
是讀護理是讀護理是不是走在臨床又是另外一回事看到一些護理人員照顧個案的經驗分享後說真的
讓我有一種是不是到時候繼續走臨床下去才會有回饋的感覺呢?!
面對那些對生命絕望對一切悲觀對世界很負面的個案能夠給他們正向的想法想法給他們最舒適的照
護等的事情是我應該學習的,不論之後我到底怎麼走現在就是還在這條路上就是要對這條路的每一步
負責該走的還是要走完。
|
1081暑假作業 13317 2019-09-01 00:32:01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55101180 姓名 廖姿雅
作者姓名 俞克弘
西元出版年 2008年 文章標題 以護理個案報告為例
期刊名稱I 護理經驗的知識擷取 卷(期) 20 卷3 期
起訖頁數 1-78
作者姓名 黃其晟
西元出版年 2009年 文章標題 醫院乳癌監測的效果分析
期刊名稱II 醫院乳癌監測的效果分析 卷(期) 第十二卷第二期
起訖頁數 1-80
作者姓名 白欣宜
西元出版年 2006年 文章標題 乳癌個案
研究之探討
期刊名稱III 疾患認知表徵、調適目標、及生活目標之關聯性 卷(期) 65 卷3 期
起訖頁數 1-95
【自訂一主題】:乳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我相信只要是女性聽到乳癌這兩個字,一定都人心惶惶的。根據衛生署近年的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於台灣已逐年上升,逐漸成為婦女最重要的健康議題之ㄧ。目前乳癌位居台灣婦女好發癌症第二位。究竟乳癌是一種甚麼樣的病,能讓大家都這麼畏懼。
乳癌是由乳房組織發展成的癌症。乳癌的徵象包括乳房腫塊、乳房形狀改變、皮膚凹陷、乳頭分泌物或是皮膚出現紅色鱗屑狀斑塊。而出現遠端轉移的病患,可能會有骨痛、淋巴結腫大、呼吸困難或黃疸的情形。
乳癌的風險因子包含了:肥胖症、缺乏運動、飲酒、更年期時的激素替代療法、游離輻射、初經提早開始與晚生或不生育。大約5至10%的病例是因父母親的遺傳而發生。這些遺傳因子包含了BRCA1、BRCA2與其他因子。乳癌最常發生於供應母乳的乳腺或乳葉內側。如果發生在乳腺,則稱做乳癌,發生在乳葉的則稱為乳葉癌。此外,乳癌還分成18個子類型。部分乳癌會先從癌前狀態開始發展,例如原位導管癌。診斷方面,通常會針對腫瘤進行活體組織切片來確診。如果確診,就會進行進一步檢測,確認乳癌是否發生擴散與治療方式。
乳癌說來可怕,但其實只要平時定期乳房自我檢查,並配合政府提供的免費x光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的機率是可以大大的提升。但礙於國人個性保守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早期發現的機率確實低了許多,說實在的乳癌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勇氣去面對,而白白斷送本來可以美麗健康、長命百歲的機會。所以我想告訴各位阿姨、媽媽們事不宜遲,愛自己從乳房自我檢查開始,拒絕乳癌。
疾患認知表徵、調適目標、及生活目標之關聯性-乳癌個案研究之探討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1-0807201314424000
醫院乳癌監測的效果分析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1-2307200622071800
護理經驗的知識擷取-以護理個案報告為例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7-2607200808543900
|
個案報告 心得 13253 2019-09-01 00:31:17
文章名:一位腹膜透析個案面對無力感之護理經驗
作者:潘美援,黃雯嵐
卷期:10:6
頁次:118-128
出刊日期:201112
文章名:照顧一位性行為感染愛滋病個案的護理經驗
作者:劉淑惠,謝素真
卷期:20:4=68
頁次:540-549
出刊日期:200912
文章名:照護一位青少年創傷膝上截肢之護理經驗
作者:陳彥伶,蕭伊汝,李采緣
卷期:23:1
頁次:029-042
出刊日期:201706
心得:看完這幾篇個案報告,我覺得寫個案報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關卡,不僅僅是考驗撰寫能力更凸顯的是護理專業,也是要升N3的必備條件。在書寫的過程中是要一步一步計畫好的,從做開始的評估個案到最後做評值,這些都是需要相對應符合的,從這三篇可以看出作者是否有讓前後文相對應,裡面所闡述的內容調理又或者是字數比例有沒有符合,是什麼樣的問題造成病患的狀況,怎麼樣能改善這些狀況,可以讓我們從整篇文章找到一個方向,然後學習如何照顧這類患者,也能從中找出改善的地方,找出更好的方式並提供最好的照護。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花時間去研究去探討的,雖然絞盡腦汁,但是更能增加自己的能力,也更增進與病患的關係。每一位即將成為護理師的人,都一定會走到這關,除非不幹了,所以真的要好好的讀書,個案報告分析要好好的上,對未來有很大的幫助,不是說現在就要多厲害,基礎底打好,根紮好,以後才學的快,不會背負更重,反而是幫到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