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81暑假作業 13317 2019-09-01 00:32:01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55101180 姓名 廖姿雅
作者姓名 俞克弘
西元出版年 2008年 文章標題 以護理個案報告為例
期刊名稱I 護理經驗的知識擷取 卷(期) 20 卷3 期
起訖頁數 1-78
作者姓名 黃其晟
西元出版年 2009年 文章標題 醫院乳癌監測的效果分析
期刊名稱II 醫院乳癌監測的效果分析 卷(期) 第十二卷第二期
起訖頁數 1-80
作者姓名 白欣宜
西元出版年 2006年 文章標題 乳癌個案
研究之探討
期刊名稱III 疾患認知表徵、調適目標、及生活目標之關聯性 卷(期) 65 卷3 期
起訖頁數 1-95
【自訂一主題】:乳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我相信只要是女性聽到乳癌這兩個字,一定都人心惶惶的。根據衛生署近年的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於台灣已逐年上升,逐漸成為婦女最重要的健康議題之ㄧ。目前乳癌位居台灣婦女好發癌症第二位。究竟乳癌是一種甚麼樣的病,能讓大家都這麼畏懼。
乳癌是由乳房組織發展成的癌症。乳癌的徵象包括乳房腫塊、乳房形狀改變、皮膚凹陷、乳頭分泌物或是皮膚出現紅色鱗屑狀斑塊。而出現遠端轉移的病患,可能會有骨痛、淋巴結腫大、呼吸困難或黃疸的情形。
乳癌的風險因子包含了:肥胖症、缺乏運動、飲酒、更年期時的激素替代療法、游離輻射、初經提早開始與晚生或不生育。大約5至10%的病例是因父母親的遺傳而發生。這些遺傳因子包含了BRCA1、BRCA2與其他因子。乳癌最常發生於供應母乳的乳腺或乳葉內側。如果發生在乳腺,則稱做乳癌,發生在乳葉的則稱為乳葉癌。此外,乳癌還分成18個子類型。部分乳癌會先從癌前狀態開始發展,例如原位導管癌。診斷方面,通常會針對腫瘤進行活體組織切片來確診。如果確診,就會進行進一步檢測,確認乳癌是否發生擴散與治療方式。
乳癌說來可怕,但其實只要平時定期乳房自我檢查,並配合政府提供的免費x光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的機率是可以大大的提升。但礙於國人個性保守跟其他國家比較起來,早期發現的機率確實低了許多,說實在的乳癌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勇氣去面對,而白白斷送本來可以美麗健康、長命百歲的機會。所以我想告訴各位阿姨、媽媽們事不宜遲,愛自己從乳房自我檢查開始,拒絕乳癌。
疾患認知表徵、調適目標、及生活目標之關聯性-乳癌個案研究之探討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1-0807201314424000
醫院乳癌監測的效果分析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1-2307200622071800
護理經驗的知識擷取-以護理個案報告為例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7-2607200808543900
|
個案報告 心得 13253 2019-09-01 00:31:17
文章名:一位腹膜透析個案面對無力感之護理經驗
作者:潘美援,黃雯嵐
卷期:10:6
頁次:118-128
出刊日期:201112
文章名:照顧一位性行為感染愛滋病個案的護理經驗
作者:劉淑惠,謝素真
卷期:20:4=68
頁次:540-549
出刊日期:200912
文章名:照護一位青少年創傷膝上截肢之護理經驗
作者:陳彥伶,蕭伊汝,李采緣
卷期:23:1
頁次:029-042
出刊日期:201706
心得:看完這幾篇個案報告,我覺得寫個案報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關卡,不僅僅是考驗撰寫能力更凸顯的是護理專業,也是要升N3的必備條件。在書寫的過程中是要一步一步計畫好的,從做開始的評估個案到最後做評值,這些都是需要相對應符合的,從這三篇可以看出作者是否有讓前後文相對應,裡面所闡述的內容調理又或者是字數比例有沒有符合,是什麼樣的問題造成病患的狀況,怎麼樣能改善這些狀況,可以讓我們從整篇文章找到一個方向,然後學習如何照顧這類患者,也能從中找出改善的地方,找出更好的方式並提供最好的照護。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花時間去研究去探討的,雖然絞盡腦汁,但是更能增加自己的能力,也更增進與病患的關係。每一位即將成為護理師的人,都一定會走到這關,除非不幹了,所以真的要好好的讀書,個案報告分析要好好的上,對未來有很大的幫助,不是說現在就要多厲害,基礎底打好,根紮好,以後才學的快,不會背負更重,反而是幫到自己。
|
好睡,新的睡眠科學與醫學 13982 2019-09-01 00:22:25
護三甲 陳品蓁 1065101035
書名:好睡,新的睡眠科學與醫學
作者:楊定一 出版社:康健出版 2019 1/23
心得:
我們一般人都不曉得,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很難稱得上正常或均衡。前面也提過,我們五官隨時都受到過度的刺激。我們要明白——再怎麼去追求資訊,還是需要適時踩剎車。倒不是不斷地認為五官要受到愈多刺激才好,甚至還認為沒有刺激就是無聊。
我們仔細觀察,現代的社會,不光是人和人的互動加快,就連從電視、廣播、各種媒體加上網路來的資訊,都太多太快了,而且只會愈來愈快。這種速度,不光讓我們跟不上,還帶來一些負面的情緒刺激,可能讓我們進一步反彈。
甚至,就連到了晚上,我們還是不肯消停。還要拿這沒剩多少的休息時間,用各種資訊刺激頭腦,也難怪睡眠不會安穩。我們很難想像自己可以把一切擺到旁邊,交給睡眠。
睡眠的重要性和恢復力,其實倒不需要科學研究才能讓我們明白,而是每個人自己都體驗過的。任何人只要一個晚上沒睡好,都會感到不對勁,容易煩躁,坐立難安。如果能很快地補眠,這些不爽快也就自然消失。但是,科學最可愛的地方,也就是要把這些我們認為再明白不過的常識,都透過妥當的實驗設計來檢驗,還要發表一篇又一篇的論文,來證明我們本來就知道,再明白不過的事實。
當然,在睡眠的領域,也有些發現,並不是那麼直接了當。舉例來說,我們真的需要睡足八小時嗎?是不是需要一次連續睡上多長時間,才算正常?假如需要那麼多睡眠,那麼,睡愈多,是不是對慢性病、健康、壽命都有好的影響?我們需不需要用藥物來幫助入睡?
|
關於愛的十二堂課 13982 2019-09-01 00:21:39
護三甲 陳品蓁 1065101035
書名:關於愛的十二堂課 作者:蔡玲玲 藍琴臺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04 7月26
心得: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從緬甸來的女孩-蔡玲玲,敘述了她從小在緬甸的生活、來台之後的求學甘苦、考上大學後的新生活和發病後的煎熬。書本的架構是穿插著玲玲她自己的口述與一位名叫藍琴臺對於蔡玲玲發病後的生活描述,藍琴臺是蔡玲玲在陽明醫學院大體解剖學的老師,她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有蔡玲玲這個緬甸來的小女生,學校餐廳的巧遇使她得知玲玲的病情,在深入瞭解她的病情後,藍老師就開始照顧玲玲,並且不時的關心她。「我不會在說要回到過去的話,我要接受現在的自己繼續活下去」、「疾病不是懲罰,死亡不是失敗,活著也不是一項獎賞」,這些文章與戲劇提供了我們無數對生命的箴言,第一句是一公升的眼淚的女主角說的,第二句是這本書的蔡玲玲說的,我覺得都很棒,其實這些話並不是要等到我們死之前才說出來安慰自己的,而是在我們健康、快樂時就要能把握住我們生命的美好,這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能把握住自己是非常美好的事情,生命對世界來說其實是個奇蹟,這樣的奇蹟真的是得來不易,所以當然更該加以珍惜。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13982 2019-09-01 00:20:45
護三甲 陳品蓁 1065101035
書名: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0.5月
心得:
在書的序中,蔡康永就一針見血:把說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報告、開會、道歉、要求加薪、演講、傾聽訴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關,就是你會不會說話,知不知道聽你講話的人想聽到什麼。賣了這樣的一個關子,確實能把人吸引住,引發讀者繼續閱讀下去的興趣。看來,深諳“說話之道”的作者果然功力不淺,很會抓住人心。
整本書字數不多,讀來比較輕鬆。讀罷,不禁反思起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幾個說話錯誤。
“說話本無道,有心便有道”。只要不是啞巴,開口說話並不是一件難事。但總會有人說的話讓人開心,有人說的話卻讓人難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忙人”,當你和他講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心思不在這裡,當你問他“怎麼樣?”時,他往往會說“你剛才說了什麼?”遇到這樣的人,說話者的心一定會涼半截。因此,將心比心,當我們手頭正在忙事情,無暇顧及身邊想要向你傾述的朋友時,請及時告訴他“稍等”。但如果這個朋友是個有自殺傾向的人,那就應該立即停下手頭的工作,耐下心來聽聽他的話。也就是說,要麼不聽,要聽就請認真聽。
“多聽少說,比少聽多說好”。很多時候,朋友向你抱怨並不是想得到你的同情或是想從你這裡得到建議,而只是單純地想讓你聽他說完。回顧我的八卦生涯,好多次與朋友談話,還沒等他們說完,我就會迫不及待地拋出自己的觀點,還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並且認為自己這樣是為他好,自己是萬能的知心姐姐。到頭來朋友的情緒沒有得到完整的發泄,這個世上反而又多了一個抱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