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三下暑假心得 13263 2019-08-31 10:24:52
第一篇 :
一位乳癌病人行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之護理經驗 記錄於民國97年
民國100年四月 高雄護理雜誌
第二篇 :
一位年輕女性乳癌術後之恢復室護理經驗 記錄於民國103年
民國105年一月 志為護理第15卷的四期
第三篇 :
照護初診斷乳癌行全乳根除併立即性自體組織重建病人之護理經驗
記錄於民國101年
民國103年七月 馬階護理雜誌 第八卷的二期
心得 :
現今的衛生福利部在2018年統計全國癌症中,女性乳癌排名第四。
裡面我最喜歡第二篇「一位年輕女性乳癌術後之恢復室護理經驗 」,首先不看內容說什麼,就先依據她找得理論中,都是在5年以內的,算是有效證明。再來,這就是我喜歡的主要原因了,是他有提及術後24小時內會出現的症候群,名為手術後的噁心嘔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 PONV),雖然說作者在後面有說,這是大約有20~30%的病患會發生的問題,而如果大量使用止痛藥,如鴉片或是術後揮發性麻醉劑,長達1小時以上,其發生N/V可能性更為增加。
在第一篇跟第二篇中,使用的是疼痛指數,而第三篇則是視覺類比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除了最後一篇,其餘疼痛指數都在6~7分,嚴重妨礙到睡眠,甚至無法入睡的可能。原先我覺得很詭異,為什麼同樣是乳癌切除,為何術後給人的感覺卻不一樣呢?仔細一比對,發現到是不是全乳切除會連帶神經也一起切除?最先我的想法只有不同的手術方式有不同的術後合併症照護。突然驚覺我的思考能力還待加強。
在三年級下學期有教到N3個案報告,我一打開文章第一個想法是看有沒有把時間性、依據性寫出來,或是護理問題依嚴重性來排順序。也許當時的個案報告已經與現今的寫法有不同之處了。
|
107暑假作業心得 13986 2019-08-31 09:18:44
書名:我是護理師
作者:金炫我
出版社:春光出版
出版日期:2019.05初版
心得:以前可能大家都稱護士但現在已經變成護理師,這本書再說護理師在職場上遇到的事包括不講理的家屬工作上五花八門的事情都會出現真的有好多好多事情忙不完也會有學姊的欺壓、職場霸凌等等,讓我想到我自己的實習時也是好難受也許是必經的過程但是家屬看妳的眼神肯定不一樣就會說欸學生可以嗎甚至說會不會用死我等話...但是我覺得沒有關係以後我也是會變成很厲害的人這只是我的開始,至於學姊們是我們一進去實習的時候她們本來就不理我們所以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自己怎麼排解那些壓力跟難受,這本書的作者她工作的地方是加護病房更加的讓人提心吊膽也許一個疏忽一個生命就不見了,這裡也是很訓練自己的一個地方每天很繁忙病人來來去去又要跟生死打交道,她也曾經在韓國MERS爆發時在第一線ICU擔任護理師目睹兵荒馬亂的時候雖然說每個工作大家都很忙但護理師們背負的責任跟壓力真的很大,一天下來雖然三班制但是加上交班等等下來加總有時候會上10多個小時,有些護理師也許會因為太忙了忘了要微笑但是不要怪她們辛苦她們了,也提醒我自己不管以後在這條路上不要因為遇到挫折跟困難就忘了自己的初衷為什麼喜歡護理為什麼走這條路,常跟自己說擇己所愛、愛己所選如果妳選擇了就不要那麼輕易放棄這條路有無限的可能和發展。
|
107暑假作業 13460 2019-08-31 08:44:03
作者姓名:陳建志、劉智仰、陳瑞昌、楊菁華、陳登郎
西元出版年:2010年
文章標題:消化性潰瘍所致之陣發性頭暈之病例報告
期刊名稱I:中山醫學雜誌
卷(期):21(2)
起訖頁數:201-208
作者姓名:周欣穎、吳麗真、張明利
西元出版年:2008年
文章標題:一位消化潰瘍出血的老年病人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新臺北護理期刊
卷(期):10(2)
起訖頁數:97-104
作者姓名:李冠東、黃升騰、盧政男、洪裕強、沈哲民
西元出版年:2011年
文章標題:
胃食道逆流合併慢性胃炎中醫治療經驗-病例報告
期刊名稱III:中醫藥雜誌
卷(期):22(3)
起訖頁數:231-237
【自訂一主題】:消化性潰瘍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消化性潰瘍包括了食道、胃、十二指腸等潰瘍,三篇文章裡有一個十二指腸潰瘍、二個胃潰瘍,兩者差異在於胃酸的分泌量,胃潰瘍是指胃酸分泌量正常或減少,所以大概在進食後半小時,因為胃酸消耗減少,造成不足,使食物無法消耗,導致上腹疼痛;十二指腸是指胃酸分泌過多,在饑餓時沒有食物可以消耗胃酸,胃酸過多造成腐蝕,導致上腹疼痛,所以可以藉由吃東西來消耗胃酸,讓胃酸變少,避免腐蝕造成的疼痛。以上是我自內外課、網路、文章看完學習後消化出來的白話文,會選擇消化性潰瘍來作為主題是因為上內外時對潰瘍印象特別深刻,我到現在還記得有張兩者比較的ppt~ 我喜歡有互相比較的疾病,比較好記,也較有趣!再加上老師一直重複強調不記得也難啦哈哈!
文章裡的個案是一位老年人因為消化性潰瘍導致胃出血,院方採用了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會診等方法,發現病患有體液容積缺失、淺在危險性跌倒、無效性健康維護能力等問題,給予了支持性療法、密切的評估出血的狀況,並給予了一些衛教,教導如何預防疾病的再次復發。看到這裡突然很感謝老師讓我們分組學習Gordon,至少讓我看得懂這篇文章的在講什麼,雖然當初做得很痛苦,但至少比輕鬆卻什麼都沒學到敷衍了事好。感謝班導的重複強調讓我稍微查查訊息就恢復了對消化性潰瘍的記憶,讓我找主題很快就知道找什麼哈哈~♥
|
1072暑假作業文獻心得 13355 2019-08-31 02:28:0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戊
學號 1055101216 姓名 張熠菱
作者姓名 林素如 、 周佩樺 、 王婉璇
西元出版年 2003年 文章標題 促進高血壓老年人服藥遵從性之家庭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14:4=44
起訖頁數 421-427
作者姓名 楊芷華 、 王秀禾 、 吳素綿
西元出版年 2012年 文章標題 一位高血壓腎病變合併肺水腫患者接受血液透析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卷(期) 11:2
起訖頁數 86-99
作者姓名 劉舒倫 、 鍾玉珠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一位妊娠高血壓初產婦剖腹產後出血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I 彰化護理 卷(期) 24:2
起訖頁數 048-059
【自訂一主題】:高血壓與家父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高血壓在我的家族中是一個常見的現象,自己明確表示自己
有此症狀的就佔了家族數的一半,所以高血壓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且在家中最常看到的就是家父下
班回到家就會揉著頭說頭痛,或者前一天沒睡好覺要上班時會覺得有東西再衝撞自己的血管等等,以
前的我會覺得這是常態性地所以也沒特別說什麼,但就在前陣子我敬愛的三姑姑因為死於出血性腦中
風,讓我不得不開始緊張爸爸的身體,並且在上完三年級內外科護理學後才發現高血壓是會引起如此
多的併發症,讓我深感後怕。為此我開始請家父要定期追蹤血壓值,並固定到醫院做個健康檢查,
起初家父認為沒有那個必要且浪費社會資源,但因家中孩子的盼求才做了一次全身性的檢查,報告出來後那數據著實嚇人已超出正常值的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許多,這次的結果最受震驚的是
家父自己,他說:「時隔5年血壓竟然高出這麼多,平常忍著也就習慣了沒想到還好做了這次檢查不
然就真的來不及控制了呢!」回到家後家父漸漸地開始運動,也盡量把工作提早結束早早回家休息,
並在我們孩子的提醒下定時服藥,或許美好的成效並不會那麼快地被看見,但我們相信只要繼續堅持
就會慢慢地達到理想數值的。家父的身體代表著家中的支柱,沒有梁柱的房子如何被撐起,只有家父
家母的健康才能使我們家庭完整美滿。
|
108暑假作業 13328 2019-08-31 02:10:3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丁
學號 1055101191 姓名 張芳瑜
作者姓名 龔曉萍
西元出版年 1998年02月1日 文章標題 心肺復甦(CPR)記錄改善個案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45(1)
起訖頁數 57-62
作者姓名 邱俊仁、程俊傑、吳鋼治、邱浩彰、楊國卿、侯勝茂
西元出版年 2012年01月01日 文章標題 院內心肺復甦(CPR)之成效
期刊名稱II 台灣醫學 卷(期) 16(1)
起訖頁數 34-39
作者姓名 馬家芬
西元出版年 2018年01月25日 文章標題 心臟驟廷心肺復甦成功病例的護理配合
期刊名稱III 家庭醫藥 卷(期) 09
起訖頁數 137
【自訂一主題】:心肺復甦術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文章中提到如何有效地進行有效的心肺復甦,才能把需要立
即搶救的危急瀕死之病患,提高他們的存活率。覺得在看到不管是電視上還是真實看到醫護人員在幫
危及的個案做心肺復甦術時都要有很大的勇氣,而且我覺得在實施心肺復甦術時所有的步驟都要很有
規律,因為有可能你的一個小失誤而造成個案的受損,所以在這三篇文章中有提到有效的護理配合是
心肺復甦成功的基礎為加强病情觀察以及熟悉心肺復甦操作,急救用药護理,指導臨床、在第一時間
做出最好的判斷。有的醫院也有建立院內急救監督小組、院內急救規章及急救權責規範之建立、院內
急救電腦登錄作業之進行、院內臨床警示系統合併病房交班作業之執行、及定期院內急救監督小組及
醫療品質病人安全委員會檢討改進等措施之執行,使近年來醫院內發生實施心肺復甦術的死亡率逐年
的下降救活的機率有大概百分之70 啪,我覺得這也代表我的醫療是有在一直的有在進步。而我覺得不
只有醫院在進步就連在普通的學校不管是國中高中學校都有教我們一些的心肺復甦術要怎麼樣得去
執行,雖然教的不是很專業,但是也可以在一個人突然有情況時第一時間得去幫助到他,直到醫護人員
到場時,說不定就因為有幫助而讓他的存活率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