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二年級 暑假作業 14662 2019-08-30 16:57:4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乙
學號 1075101055 姓名 林禹涵
書名 夜班急診室 作者 布萊恩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年月 2015年5月27日
索書號 BGH160 ISBN 978-986-320-734-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把每個病人視為自己的家人對待
2.做任何事不要總是要求回報
3.在每次的失敗中學會到的才會成為能增進自己的力量
4.要尊重每個病人的決定
5.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急診室即是生死一線之隔的地方,也是醫療糾紛的是非之地,每個夜晚都在這上演悲歡離合的人生戲劇,有時以喜劇收場,有時以悲傷收場。在這本書裡面有許多作者在急診室遇到的案例,他在急診室工作了20年了,讓他一直待在這的原因是每當他幫病人治療痊癒時病人帶給他的感謝和感動,正是讓他繼續在急診室幫助更多人的動力,雖然每天接觸許多的病人非常辛苦他也有想過要放棄,但是他都堅持下來了,這是我們現在許多人做不到的地方,所以我想要向他學習像他一樣有這樣堅持的心,不要半途而廢。在這本書裡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搶救一位得了腦瘤的7歲小女孩,他敘述當天小女孩被送到急診室的時候呈現昏迷不醒,因為情況很危急所以只能馬上進行手術,手術的風險很高因為瘤是長在腦幹附近所以只要一出錯影響到的全身,收束很順利地結束小女孩也慢慢地恢復,小女孩出院當天自己畫了作者,還把自己最喜歡的娃娃送給他讓作者覺得非常感動也很開心能就到這麼懂事的小女孩。看完了這本書讓我學習到了許多在臨床當病人突然發生一些情況時能用什麼方式急救挽回病人的生命,也了解了如何當一位優秀的護理師!
|
108暑假作業 13473 2019-08-30 16:54:55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庚
學號 1055101335 姓名 林維珊
作者姓名 孫建安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乳癌的初段預防 從認識乳癌的危險因素著手
期刊名稱I 健康世界 卷(期) 477
起訖頁數 041-044
作者姓名 陳啟明
西元出版年 2004年 文章標題 認識乳癌
期刊名稱II 和信醫院與您 卷(期) 22
起訖頁數 023-024
作者姓名 王佩玲
西元出版年 2007年 文章標題
從環境荷爾蒙談乳癌的飲食預防
期刊名稱III 致理通識學報 卷(期) 1
起訖頁數 193-199
【自訂一主題】:預防乳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看完這些相關的文章之後它讓我了解到了初段的乳癌是指針對會增加罹患疾病風險的危險因子來預防,而乳癌可以從年齡、家族史與遺傳因素以及高風險基因來瞭解基因因素;而與乳癌發生有關的環境因素,有內源性荷爾蒙、外源性荷爾蒙、肥胖、身體活動量、飲食、攝取酒精等。而現在台灣地區的生活環境中,存在著許多會干擾荷爾蒙運作的化學物質,再加上飲食太過於精緻和油脂的攝取不當等,使得女性荷爾蒙在體內不斷被刺激分泌,造成罹患乳癌的人數急劇增加。看過這些文章後可以歸納出一些健康的飲食模式,藉著攝取適合的脂肪酸及蔬果、全穀類及乾豆類得到纖維等,來達到飲食防癌的效果,還有我們也可以透過定期檢查來追蹤是否有乳癌的徵兆,目前國際上最具醫學證實,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根據研究顯示,50歲以上婦女每1-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3成;鑒於45-69歲婦女為我國婦女罹患乳癌的高峰,因此,國民健康署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等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進行1次乳房的X光攝影檢查,使婦女朋友們能夠定期接受檢查, 以降低乳癌對大眾女性生命的威脅。
|
107暑假作業 13246 2019-08-30 16:52:57
文章標題: 運用Orem理倫照護一位糖尿病足部潰瘍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志為護理 作者: 江秀娟、劉雲鳳、張素嫻
出版年: 2007年 卷(期): 6(6) 頁數:127-135
文章標題: 一位糖尿病併發壞死性筋膜炎病患之照護經驗
期刊名稱: 志為護理 作者: 張鶯蘭、曾瓊誼
出版年: 2017年 卷(期): 16(4) 頁數:108-118
文章標題: 運用羅式適應模式於初次接受胰島素注射糖尿病個案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志為護理 作者: 張美燕、高玉音、陳怡伶、曹維媛、張淑惠
出版年: 2015年 卷(期): 14(3) 頁數:62-72
糖尿病,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小疾病,似乎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好,但是它其實是個不容小觑的疾病,因為只要稍為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引起身體其他地方產生合併症,還有可能會導致血管、腎臟、神經之類的地方產生病變,而且若是血糖控制的不好還會導致傷口不易癒合,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傷口感染,在嚴重的話可能就會截肢,因此血糖的控制對於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她們必須長期配合藥物治療、飲食及運動去控制自己的血糖,甚至在生活當中她們也要很小心,像是坐姿,要避免翹腳、盤腿坐,以免影響下肢的血夜循環,還有像是穿鞋時要先看看鞋裡有沒有東西、大小合不合適等;而飲食方面則要避免吃油炸食物,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像是用清燉的、水煮的、涼拌的等方法;而運動時,要避免劇烈的運動向是短跑之類的,而剛注射完胰島素的肢體也要避免馬上就運動,以免胰島素被快速的吸收而導致低血糖。而一開始有可能會因為不認識或是不了解這個疾病而對於它的治療方式會感到害怕、焦慮,像是注射胰島,可能光聽到就會覺得不舒服,所以這時就必須好好的跟患者講解、溝通,並且可以適時的鼓勵他們,近而增加他們對於疾病的認識以減少焦慮感,並且學會照顧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才可以適時的去注意自己,減少疾病的合併症。
|
1081暑假作業 13371 2019-08-30 16:44:48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戊
學號 1055101232 姓名 黃昱翔
作者姓名 林宛儀 、 丘彥南 、 楊智涼 、 李素貞 、 蕭媺妮 、 劉有寶 、 黃琳婉 、 郭純雅 、 李姿誼
西元出版年 2015年06 文章標題 輕度自閉症類群障礙年輕成人患者特定日間留院治療方案-三例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I 台灣職能治療 卷(期) 11:1
起訖頁數 059-070
作者姓名 李孟達 、 毛慧芬 、 呂淑貞 、 林克忠
西元出版年 2015年06 文章標題 臺灣精神康復之家發展現況之探討:文獻回顧
期刊名稱II 台灣職能治療 卷(期) 11:1
起訖頁數 033-049
作者姓名 呂淑貞 、 陳妍伶 、 高婷 、 莊堯安 、 潘璦琬
西元出版年 2015年06 文章標題 電腦輔助認知方案對社區思覺失調症患者支復健成效
期刊名稱III 台灣職能治療 卷(期) 11:1
起訖頁數 010-023
【自訂一主題】:神經與精神病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針對輕度自閉症類群障礙年輕成人患者,探討完整的日間留院治療模式,以提升患者人際互動、職業
適應與社區獨立生活功能,進而改善其生活品質。方法:招募輕 度自閉症類群障礙成人患者,進行為
期半年的半天日間留院治療,治療內容包括心理諮 詢、人際互動、工作適應、社區融合、休閒安排、
自我照顧等層面。
針對了自閉症患者到職場上,為了要使個案將來有所結果,有利的因素不只有加入職場生活,也會回
應了家人的期許,也對自己的未來有所目標,有所目的。
復之家是職能治療師幫助精障個案回歸社區的重要工作場域,我國康復之家 各專業的服務情形以及
成效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目的在系統性整理我國康復之家的發 展現況,以作為未來革新方向的參
考。其中所了搜索了華藝線上圖書館 (Airiti Library)、 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CEPS) 與中文電子學
位論文服務 (CETD) 中至西元2014 年5 月以及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NDLTD) 中至民國1
102 學年度上學期之論文, 綜言之,康復之家的數量分布仍有不均與不足之現象,而服務模式尚未能
充分協助精障個 案回歸家庭或社區,且各職類專業人員不一定參與並提供足夠服務;另外,介入成效
的研 究結果趨勢為康復之家住民生活品質有提升且較住院個案優,然其與社區復健中心及居家 治療
個案比較的結果則不一致,而各模式之療效仍待探討。結論:我國康復之家的本土化 研究闕如,對成
效指標之界定仍不明確,缺乏各專業人員實務介入及其成效探討及成本效 益分析,有待未來研究持續
突破。
本篇由精神疾病的個案,能夠回到一般人的正常生活,搜尋了很多的文章及資料,做了總結是仍不明
確,就可以藉由舊的知識引導我們學找到新的發現,新的治療方式,給我們到職場上能夠找到每個個
案的治療方式。
思覺失調症患者因認知能力不佳,容易阻礙其發揮和貢獻所長並融入社會當中, 也會造成醫療與社會
成本之增加。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認知復健治療加上職業復健以增進 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認知功能,進
而提升其就業競爭力與穩定性。方法:本研究於新北市、 桃園、臺南及高雄四地區收集實驗組共25
人,提供十週的職前訓練團體輔以電腦化認知 復健治療,以增進其注意力、記憶力及邏輯等認知功
能;並於基隆及臺中兩地區收集對照 組23 人,提供職前訓練團體,但不另外施以認知復健治療。且
於治療的前後,研究者評 估受試者各項認知功能表現—包括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功能及症狀。結果:
認知測驗方 面,兩組在記憶表現上在訓練課程後皆達顯著水準 (p < .05 & p < .001),而實驗組成
員則 特別在視覺立即記憶及聽覺記憶的保留表現上達顯著水準 (p < .05)。症狀方面,實驗組的 前
後測結果顯示,負性症狀有改善,特別是身體化症狀之下降 (p < .05) 及憂鬱程度之降 低 (p=
.05)。結論:持續十週、每週一次的職前訓練輔以每週三次的電腦化認知復健治療, 能促進個案的
視覺及聽覺記憶,和試誤學習上的表現,並且可降低個案的負性症狀。職前 訓練本身較無上述方面的
改善。
本篇以目前的新科技,使思覺失調患者感善生活品質,改變了生活品質,即可改變工作效率,工作的
心情…等。簡單且輕鬆的生活品質就可以改變生活上的很多事情了,把能夠解決的事情,馬上解決是
最好的選擇,不要拖延等到了嚴重的事情發生。
|
三升四暑假作業 13462 2019-08-30 16:37:18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庚
學號 1055101324 姓名 張蕙津
作者姓名 蔡秀芬、吳佩妁
西元出版年 2009年 文章標題 運用歐氏理論協助一位早期罹患子宮頸癌病患治療後之居家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新生學報 卷(期) 5
起訖頁數 37-49
作者姓名 鄭惠鑫
西元出版年 2001年 文章標題 一位子宮頸癌病患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長庚護理 卷(期) 12:3=35
起訖頁數 246-251
作者姓名 溫麗芬、洪麗珍、張彩秀
西元出版年 2008年 文章標題 青少年自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意象之相關因素探討
期刊名稱III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卷(期) 27:2
起訖頁數 133-142
【自訂一主題】:女生的常見病-子宮頸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子宮頸癌真的是每個女生都必須得了解的疾病,不是說每個女生都會得到,而是我們因為想要繁延下一代,產生了性交的這個舉動,而性交很容易讓女生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學校的老師也常常教導可以自費去打疫苗,建議媽媽、奶奶去做子宮頸抹片,而我本人也是覺得如果有空可以去打疫苗,能夠阻擋一些風險,何樂而不為,這次也利用了暑假作業去看了一些相關子宮頸癌的資料,在資料裡看到了之前護報老師教得歐式理論還有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歐式理論就是運用觀察、會談、傾聽的方式,先觀察到了個案之護理問題有周邊組織灌流改變、身體活動功能障礙,之後發現這些問題後,再利用定期家訪、電訪,並透過衛教、傾聽及會談方式提供護理措施指導,積椏協助個案學習改善照護習慣,以加強自我照護技能,而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確立其護理問題優先順序爲焦應、高危險性感染、性行爲型態改變,然後作者加強輔導個案,使其幫助減少否認、憤怒之負面情緒。
其實看完了這些資料,才發現老師教的東西果然是經過很多個學者討論研究出來的,真的對患者及護理師是有幫助的,利用了那些理論患者的需求護理師也知道該怎麼處理,就像是兩者之間已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總覺得像詩書沒有白學的感覺,書還是反饋到了自己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