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二下暑假作業 14023 2019-08-30 16:02:46
二年級下學期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科別:護理科 班級:乙班
學號:1065101073 姓名:王思婷
書名1:有效降低血糖值的70個方法 作者:李久霖 出版社:台北縣新店市 出版年月:2002 年 06 月 索書號:085935 ISBN:957-776-321-9
書名2:人際關係與溝通 作者:毛青華 李美華 吳怡萱 出版社:松根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1 年 09 月 索書號:092134 ISBN:978-957-784-375-3
書名3:血糖飆升,百病叢生-糖尿病常見關鍵101問 作者:謝勝湖 出版社:大中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2 年 04 月 索書號:066191 ISBN:978-986-87194-8-4
[選寫心得書名]:有效降低血糖值的70個方法
[本書閱讀心得感想500字]:
本身家中也有家人患有糖尿病這疾病,藉由這本書,讓我更了解糖尿病和如何吃能有效控制血糖值在正常範圍內,並且幫助家人有效的控制血糖值,我家的阿嬤患有糖尿病,曾經有訪問過阿嬤為什麼會得到糖尿病,他和我說,是因為他媽媽,也就是我的祖母患有此疾病,所以因遺傳,阿嬤他就中了, 他說他在30幾歲才發現到,現在,他藉由飲食管控與定期回診和藥物來控制好他的血糖值,我一開始以為糖尿病顧名思義就是要少吃糖類食物,但是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不只要少吃糖,還要少吃五穀根莖澱粉類、水果和牛奶等食物,因為它們都含有豐富的醣, 連日常生活中每餐必食的米飯也都含有醣,那我就在想,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那到底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啥?! 看完這本書後才了解,原來患有糖尿病的人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吃,只不過要控制份量就是了,而且要懂的食物代換,例如:吃了一根冰棒,則飯要少吃半碗,諮詢醫院的營養師,營養師能夠精確的算出你一天各量食物可食的份量, 把食物代換原則學起來,以求營養均衡,並能有效地控制好自兒的血糖值, 再來就是靠藥物來控制了,家中阿嬤,每一天的早上與晚上都會注射兩支的胰島素, 一支是長效期,另一支則是短效期,胰島素可以促進肝臟細胞和肌肉細胞將葡萄糖轉換為糖原,胰島素水平的降低將會導致肝臟細胞將糖原轉化為葡萄糖, 並釋放葡萄糖到血液中,來降低血糖值, 家中阿嬤因年長了,所以很少運動,但還是希望如有患有糖尿病的人希望也能藉由運動來改善血糖值。
|
暑假讀書心得 13956 2019-08-30 15:49:20
書名:我想傾聽你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傾聽是一件罕見的事。這是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想法,以前的我是認為只要聽
了,就是傾聽。但現在,在我心中傾聽是傾聽者不帶任何情緒與偏見的聽,因為這樣才能真正從說者
的角度去理解。聽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不論有無聽進,都是在聽,只是在於聽完後要如何去總
結,歸納整理不讓自己也掉入說者的深淵。也不去幫對方做決定。
說話是一門學問,也是我一直想學但學不來的一門課,該如何有自信的說出口?
該如何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怎麼樣才不會讓情緒帶著自己的話語因為一時的衝動,
傷到別人也導致後悔的事情發生,從這本書我學習到了也許在生氣時難過時先試著把自己的心靜下來
去思考自己為什麼難過生氣,要怎麼有理的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冷戰,這是我在家中最容易發生的事情,因為我很容易自己生悶氣,就是不明白為什麼父母不懂
自己的點,但有時候想想我何嘗也是不能理解他們,因為生活的環境,以及年齡的差距,導致想法上
的落差,偏偏父母又是工作忙碌,連談天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最後就把事情藏在心中,等到導火點
著了,就爆炸了。但要如何解決還沒有尋找到方法。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我能找到和父母相處的模式
這是作者說的一句話: 「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也不行,還有未來。」作者說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別人
說,也要和自己說。
接情緒的人很倒楣,這事書中的一篇章節。接情緒的人真的很倒楣,人要面對好多好多的情緒,隨
著角色的多寡和接受情緒的機會事成正比的,現在的我最常接到的就是父母的情緒,他們吵架了,
錯的人感覺是我因為被罵的是我,真是莫名其妙(心中都會這樣想著)憑什麼我要這樣無緣無故的就被
責罵,我難道這麼差勁嗎? 即便年齡增長受到父母責備時我的第一個念頭都還是如此。
只是偶爾聰明一點會躲開,就不會去掃到俗稱的颱風尾了。
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吵架嗎?書中提到如果是良性的溝通和商量事給孩子很好的學習經驗,
但如果是大吵就比較不適當了,因為人在生氣事會口無遮攔地說出難聽的話,會使孩子進而學習以及
模仿。所以在看這本書時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它可以從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也
從父母的角度去看,讓我能套用在現在自己的年齡思想上,也能去思考自己將來有家庭時要如何去面
對。當你聽到父母在吵架時,不要去偷聽因為你也沒辦法解決只會讓自己也陷進去,不如做好自己的
事避免被罵的風險,這事書中其中之一的生存法則我覺得還蠻受用的。
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文章讓我看完時鼻頭酸了眼眶也紅了,是一篇媽媽寫給女兒的信,書中的媽媽和
我的媽媽說出的話有八成是一模一樣的。但看完這篇文章我依舊無法認同這位媽媽的說法。
就像我無法認同我的媽媽。像是「我是你媽媽我當然會照顧你,而且把你養大了,但是你好像不知道,
你也要對我好,給我安全感,讓我知道我可以依靠你」我不太清楚媽媽們為什麼會這樣說,
我自己認為父母老了我肯定會顧著他們畢竟是我的爸爸媽媽,但為什麼他們都不相信我們會,
總覺得他們老了我們就會棄置不管,就是一直重複這個話題,有時候太生氣,一瞬間心中就會蹦出不
想照顧他們的想法,雖然我清楚地明白我是不會這麼做的。
總結出來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傾聽和溝通都是困難的事,但要能做的這兩樣那在關係當中也不會如此
殘破不堪,因為我覺得我會傾聽你和好好的溝通是因為我在乎你我想要解決我們之間的問題讓我們能
舒舒服服,坦坦蕩蕩的過日子,不需要任何的猜忌。
|
暑假作業 個案心得報告學習單「 一位長期皮膚搔癢之中風老人合併低自尊之護理經驗」 13358 2019-08-30 15:01:39
一位長期皮膚搔癢之中風老人合併低自尊之護理經驗
作者姓名 陳雅貞 、 余美蓮
西元出版年 2012
期刊名稱III 泰安醫護雜誌 卷(期) 18:1
起訖頁數 047-058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文中運用關懷、傾聽、訪談及同理心等方式,收集主、客觀資料,針對個案身體、生理、心理及社會
等方面作整體性評估,應用Gorde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作為導引,確立主要健康問題。
我認為照顧老人的確是需要大量的傾聽與陪伴,這樣做不只讓他們信任你,也會知道他們生理與心理
上的狀況,這篇文章個案的主要問題第一個是失眠,作者寫出與皮膚乾癢、環境吵雜以及燈光刺眼有關,第二個問題是身體活動上的障礙,個案的左側肢體關節活動度受限制,第三個問題是潛在危
險性皮膚完整性受損,個案左側肢體關節受到限制,所以個案不太活動,導致壓瘡,第四個問題
就是篇探討的問題,低自尊,也是因為左側偏癱導致長期活動受限,無法完成復健活動項目,所
在這些問題中發現共同的地方都是因為左側偏癱導致的問題,所以作者除了積極改善前面個案皮膚乾
癢所帶來的生理不適外,並加強肢體復健活動及自我照顧能力這樣就可以改善大部分的問題,並進而
進而提升個案的自尊心,也同時增進護病關係的建立,增加個案面對自身疾病的正向態度,就像以前
二年級基護實習老師說的一樣,你怎麼對待個案,個案怎麼對待你,我不保證以後出去工作一定不會
有職業倦怠,記住這句話,或許在工作中會比較有目標吧。
|
三年級暑假作業 13972 2019-08-30 14:53:38
1065101025魏台軒
書名:我是護理師
作者: 金炫我
心得:這是一個韓國護理師所打拼的經歷,金炫我護理師是在加護病房工作,裡頭的病人可能隨時要離開世界,金炫我護理師的動作都可能讓病人兩世界穿梭,在2015中東呼吸道症候群爆發,當時混亂的情況有如台灣的SARS,護理師成為第一線的受害者,爆發期間每個人都要戴口罩,患者要隔離治療,許多醫生跟護理師被緊急召回,穿的N95口罩跟隔離衣一整天,說實在非常的痛苦,許多人都認為醫生才是醫院的主軸護理師只是輔助,但真相是醫生跟護理師要互相搭配,少了一個就無法繼續下去,金炫我護理師在這本書描寫得自己二十一年對病人的愛,如果對人類沒有那麼深的愛不可能堅持下去,尤其是以前不像現代,以前護理師真的大眾都不知道背後的辛酸,雖然照護病人是件好事,但有時候悲劇來的突如其來,
金炫我護理師照護一個病人時,病人病況逐漸好轉但某一瞬間病人就這樣去世了,生前被監禁著,死後也不例外,那樣的畫面淒涼的讓人無法接受,因為是自己的病人所以更加悲痛,護理師這職業是為了病人而存在的,且這份職業是比任何職業都需要勇氣的,因為他是需要護理師細細照料,去守護且挽留病患生命逐漸消逝的職業,但這世界卻沒有那麼多人給護理師勇氣,如果人能多給點同理心,也許就能站在他角度思考,進而理解而體諒.
|
107下3升4暑假作業 13455 2019-08-30 04:09:00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庚
學號 1055101317 姓名 洪以柔
作者姓名 吳佳玟 、 許耀仁 、 羅珮嘉 、 吳炫璋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產後出血、西醫術後之中醫治療病例報告
期刊名稱I 中醫藥雜誌 卷(期) 25卷2期
起訖頁數 229-239
作者姓名 白宗平 、 邵馨慧 、 蘇 軒 、 陳智長 、 黃麗卿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產後婦女的家庭型態與產後照顧及憂鬱症的相關性
期刊名稱II 台灣家庭醫學雜誌 卷(期) 27卷3期
起訖頁數 154-163
作者姓名 周詩卿 、 陳月枝 、 黃靜宜 、 林佳靜 、 蔡鴻德 、 賴妃珍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產後初期母親哺餵母乳自覺成效 之相關因素探討
期刊名稱III 彰化護理 卷(期) 23卷4期
起訖頁數 006-021
【自訂一主題】:產後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生產對於媽媽來說是件耗元氣的事情,所以產後照護對產婦來說是尤其重要的。不僅要密切注意子
宮、傷口及惡露量的變化還要適時的給予子宮按摩,另外還要做利於恢復的運動(ex:凱格爾氏運動
等等)。
但是不僅僅專注在傷口的照護還要關注孕婦的精神狀況,在產後婦女的家庭型態與產後照顧及憂鬱症的相關性這篇文章中也有提到產後突然增加的壓力與負荷可能導致產後憂鬱更甚者產後精神
病(多半有遺傳傾向或憂鬱症病史) 。
我家人之前有分享說親戚的老婆產後回家開始有情緒激動、不
穩定和失眠的狀況,但是隨時間的推進症狀不但沒有減緩甚至到後期有傷害小寶寶的傾向。之後到醫
院做檢查才發現有產後精神病。如文章所說,這時候家人的支持及照顧對產婦病情的好轉真的是非常
重要的。
另外在替產婦做衛教時,要比較全方面的講述關於出院的注意事項,比如惡露的變化和時間點
,需告知惡露輛甚麼時候變淡及停止否則若產後出院回家惡露有異常的情形,可能產婦本身也不自知。
還有在傷口照護這方面,自然產後婦女可能會有輕重不一的撕裂傷所以,產後傷口護理首要注意清
潔,因為傷口可能會沾到惡露,而且會陰也很靠近直腸及尿道。總而言之,產後護理及衛教做得好的
話,可以大大的減低感染的風險、減緩傷口的疼痛及幫助身體的修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