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22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25][1226][1227][1228][1229][1230][1231][1232][1233][123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7學年度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13465  2019-08-26 21:47:52

看完了三篇的個案報告之後,我覺得要寫出一篇個案報告真的很困難,因為要寫出一篇個案報告一定要很了解那位病人發生的事,而且也要很了解那個疾病的原因、過程、如何治療、護理措施等等,我們在三年級下學期的時候也有上過個案報告的撰寫,在上的時候都覺得很難,我以後一定寫不出來,但是後來看了很多篇個案報告之後,發現只要循序漸進的照著每個標題寫,我應該也是可以寫出來的,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一篇寫缺氧性腦病變的個案報告,那篇個案報告講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因為意外造成腦部缺氧,他們用音樂治療讓這位女孩從原本一直在昏迷的狀態下,慢慢的治療,後來女孩在治療的過程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行為,但是因為還沒有被研究出真的有用,所以也只能做一些推測,但我覺得這樣的治療很好,利用聽覺刺激,讓個案有感覺,如果是個案有興趣的治療方式,也許真的能透過這些治療方法讓他們有所改善,就像我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想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放鬆壓力之類的。 還有一篇是一位中年婦女得到直腸癌已經末期了,作者也有運用到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評估作為工具來收集資料,並且了解病人的生活,裡面有說到,作者跟團隊一開始和病人的關係沒有建立的很良好,所以病人不是很相信他們,但是慢慢的培養之後,就有了良好的護病關係和信任感,我覺得護病關係跟信任感也很重要,我之前在實習的時候也是努力的跟個案建立良好的關係,他才願意跟我分享他的經驗,我也因此才能收集到個案報告需要的東西,我覺得那位作者做的很好,因為他不只讓團隊能更順利的進行下去,也讓個案願意相信他們的團隊。
      
羅式適應模式  13527  2019-08-26 20:30:16

閱讀完三篇個案報告,找到的期刊都是使用羅式適應模式方法來評估,所以就決定使用羅氏來當主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篇「一位胎死腹中婦女引產之護理經驗」內容主要是在探討一位懷孕40週胎死腹中的婦女,於產房引產之護理經驗來進行第一層次與第二層次,筆者在民國90年12月12日至90年12月14日護理期間,以羅氏適應模式進行護理評估,發現個案有,急性疼痛、哀傷、焦慮、罪惡感等護理問題。經由護理過程,運用接受性態度、傾聽、資訊提供、陪伴待產、促進舒適等護理措施以協助個案渡過哀傷、釋放憤怒及罪惡感之情緒,經評估,發現個案除了生理上有急性疼痛等問題,而在心理上也有些身體心像紊亂的問題。筆者在照顧過程中也有主動關懷、情緒支持、鼓勵個案正視身體的改變,來面對這件事實,筆者寫到,在住院期間,護理重點為提供支持性的環境、傾聽並鼓勵個案表達內心感受,以同理心、不批判的態度接受其情緒反應,以協助個案度過哀傷過程,並藉此次之護理經驗,期望日後護理同仁照顧相關個案時,亦能順利協助個案調適哀傷過程,逐漸走出失去胎兒的傷痛。進而讓個案及家屬有正向積極的態度,更對引產後照護有正確的認知,進而採取正確的健康維護行為。也提昇其對刺激的調適能力,期望藉此護理經驗之分。 【參考資料】: 李幼華、林淑珊、邱致中(2004)•一位胎死腹中婦女引產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15(2=46),209-217。 楊謹(2016)‧一位年輕女性罹鼻咽癌接受同步放射化學治療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15(3),113-122。 蔡芳玲、蔡碧雀(2011)‧照顧一位青少年因意外創傷致膝下截肢的護理經驗‧志為護理,10(2), 110-119。
      
暑假實習心得  13950  2019-08-26 20:18:34

實習即將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 感謝所有的帶教老師對我們的辛勤教導,讓我們在踏上崗位之前擁有了如此良好的實踐機會。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於護理的工作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於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 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班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護理工作。 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穫: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到病房實習,接觸最多的是病人,瞭解甚深的是各種疾病,掌握透徹的是各項基礎護理操作。 實習的最大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護理工作能力。 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如導尿術、插胃管、床上洗頭、床上擦浴、口腔護理、自動洗胃法、靜脈輸液、各種灌腸法等各種基礎護理操作。 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於不懂的問題虛心的向帶教老師或其它老師請教,做好知識筆記。 同時對病人進行各項健康知識宣教,這樣能鍛煉我們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按照學校和醫院的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了病歷的書寫,這些培養了我們書寫、組織、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整體上說,實習期間的第三個收穫,也是最龐大的收穫:護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認識水平上升,各項護理工作逐漸熟練,在培養優秀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也培養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思考,舉一反三。 我們知道實習期間的收穫將在今後工作中有更好的體現,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紮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三本與醫療照護相關之書籍)  14845  2019-08-26 20:07: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己 學號 1075101246 姓名 羅慕恩 書名I 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 作者 裘凱宇.楊嘉玲 出版社 本事出版 出版年月 2016(民105)年7月 索書號 088015 ISBN 978-986-93143-2-9 書名II 跟自己和好 作者 洪仲清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6年3月3日 索書號 085730 ISBN 978-957-32-7569-5 書名III 跌倒的人,沒有悲傷的理由 作者 邱立屏 出版社 晶冠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2年7月 索書號 085655 ISBN 978-986-6211-74-4 【撰寫心得書名】: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我覺得我在這本書裡面最有感觸的一篇,是第四章:是甚麼阻礙你做出好回應?。讀到這篇時,我覺得這 篇是這本書對我最大感觸的一篇,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自己的關係吧,這篇好像最貼近我的生活…… 這一篇說明了很多有關否定情緒,像第一個講的就是「否定情緒=否定存在價值」。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聽 到對方說的是我們感到不舒服或是我們聽不下去的話時,我們就會選擇離開現場或者是說話反擊回 去,因為情緒就像是大腦的守門員,要讓對方感覺安全沒有威脅性,才能得到對方的合作,進而爭取到 對方的耳朵,聽你往下說,而且情緒也是我們塑造自我價值感的主要成分,若你從小就一直被批評.嫌 棄.冷漠……,那你就會對自己的價值感到質疑,而且對別人的眼光感到非常的介意,也會因為別人的 一個眼神或一句話,就影響你的心情.情緒…, 甚至認為自己是不該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但是我認為 雖然有些大人總是對我們說你是個意外,如果沒有妳我們現在也許就不會這樣…;或者是對我們說如 果你沒出生,我現在可能就有好學歷,或者是嫁了一個好老公…;還有可能說我真得很後悔生下你… 但其實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一句像這樣無心的話,在我們聽起來說真的其實很傷人,雖然我們知道他 們有可能是開玩笑的,但是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這對我們來說造成的是多大的陰影,不要說你們並不知 道,你們也當過小孩,不可能不知道你們一句玩笑話,我們並不會當真,雖然年紀小的我們傻.呆,但這 並不代表我們笨…….很多很多大人們說的事情,其實我們都懂,只是我們都用天真帶過……我覺得這 本書給我的知識讓我更加了解心理學,也知道很多人心裡可能在想甚麼,這本書教了我很多,讓我在未 來如果碰到這種問題時,不會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反而能幫助患者走出心裡的陰影,我很感謝這本書讓 我學到這麼多~~
      
107級暑假作業  14732  2019-08-26 19:49:23

彭惠心 護一丙 1075101127 31 書名:沉默的孩子 讀完這本書後,覺得沉默的孩子這本書背後有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傾聽。那些太快被貼上「病症」標籤的孩子們,我覺得他們真的少了別人傾聽他們的心聲,長期的聆聽與陪伴會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對孩子的愛與關懷。像是有時候與家人的意見不同,有時候被誤會被指責,會想要說出來去解釋,但話卻死死的被壓住,話已經在嘴邊卻又被堵住,自己也有那種經驗,心裡會覺得難受很低落,幾次下來會變成習慣,會造成心理的一個傷害吧。書中也寫到「在我們之中,很多人已經失去在家庭中傾聽以及用愛溝通的能力了」,我也認為其實每個家庭中一定都會碰到這個問題,或許還不到那麼誇張還不到完全失去,像是我的家庭有時也是會因為各自的想法不同脾氣相差大開始大聲起來,有時就算心平氣和地在談,但心裡還是會覺得這之間少了真正的傾聽。有時會懶得去聽有時也會覺得何必去花費時間,但就算是短暫的聆聽,也會讓之間充滿喜悅,也是讓大家知道忽略傾聽的後果,會讓人覺得自己很孤單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但不只是在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間做出抉擇這麼簡單的問題,關鍵在於說出自己的故事。在書的最前面寫說:「傾聽的要件是願意再當下面對艱難、緊繃的情緒,同時傳達安全感,讓對方感受到穩固支持」。書上寫了好多,這種傾聽孩子的方式在發展心理學中稱為「把孩子的心放在心中」。跟我們一年級上學期在上的靈醫人文很像,在課本上學到我們身為護理師該擁有同理心,站在他人的立場想,把他人的心中放在自己的心中。
目前第122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25][1226][1227][1228][1229][1230][1231][1232][1233][123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