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22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26][1227][1228][1229][1230][1231][1232][1233][1234][123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7年度暑假作業心得  13266  2019-08-26 19:37:00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護理科 護四丙 1055101129 王品惠 作者姓名 劉孟琪、柯識鴻、葉淑梅、陳紀雯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急性住院幼兒壓力反應及護理人員之因應行為 期刊名稱I 輔仁醫學期刊 卷(期) 8(4) 起訖頁數 P235~243 作者姓名 王靜慧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探討幼兒住院行為反應與主要照顧者焦慮程度之相關研究 期刊名稱II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卷(期) 7(1) 起訖頁數 P60~67 作者姓名 林嘉慧、蘇淑芳、蘇梅鳳、游淑英 西元出版年 2009年 文章標題 一位肺炎合併肺膿瘍接受手術之學齡前期兒童的照護經驗 期刊名稱III 弘光學報 卷(期) 59期 起訖頁數 P1~12 【自訂一主題】: 兒童住院壓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看了這三篇文獻,都是在說兒童的住院壓力,會有心理及生理的反應,例如分離焦慮、疼痛、身體傷害以及喪失控制力等的住院壓力。所以這些病童可能會有退化性行為、攻擊行為或逃避行為,例如不理別人、逃避、哭泣或沉默。很多人到了一個陌生環境會有莫名的害怕和恐懼,畢竟這些環境以及人、事、物等都是以前沒有見過的,都是有可能會造成他們的壓力來源。所以我們更要去聆聽他們的想法、支持以及減輕他們的壓力,看了這三篇,能夠知道護理人員的態度是如此的重要,保持適當的態度,依據病童的身心壓力狀況提供有效的因應策略,將有助於孩童紓解住院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及讓孩童接受治療與護理,也讓他不要有嚴重的住院壓力。主要照顧者一方面扮演照顧的角色,在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承擔兒童的情緒反應及可能會產生的行為問題,也會在無形之中都在讓照兒童的照顧者產生照護的壓力。所以我們應該要了解怎麼做可以讓病童對醫護人員有信任感及維持良好的護病關係,也可以跟他們一起玩治療性遊戲,讓他們轉移注意力,使這些小孩可以在住院時能夠好好的放鬆和減輕他們的住院壓力,讓他們在陌生環境中獲得安全感,能夠好好的在醫院接受治療,健康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1下暑假作業  14750  2019-08-26 16:49:2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丁 學號 1075101145 姓名 陳柏安 書名I 醫龍物語 作者 劉育志 出版社 活字出版 出版年月 2015年 3 月 索書號 089564 ISBN 978-986-91580-0-8 書名II 在我離去之前 作者 楊育正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年月 2014年 12 月 索書號 086065 ISBN 978-986-5896-93-5 書名III 大醫師范鳳龍 作者 羅東聖母醫院口述歷史小組 出版社 光啟文化 出版年月 2011年 12 月 索書號 092072 ISBN 978-957-546-713-5 【撰寫心得書名】:醫龍物語 鮮血、腎上腺素與說不完的故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本書講述現代醫學雖然越來越發達,但現代人的想法及行 為卻總是讓醫學的存在變得沒有價值。有的年輕醫師為了升等,每天不分日夜的上刀,結果因為壓力 開始使用毒品,讓自己丟了工作,還可能因此丟了命,就是為了多賺點錢,結果在體制下犧牲的年輕 醫生。老醫師呢? 總是說著多年前沒有影像技術的協助下,自己如何靠雙手診斷病人的癌症,殊不知 那只是當年沒有影像技術,故也無法求證,再不然就是病人的癌症已經非常末期了,但還是很多前輩 常常以此自居,抨擊年輕醫師只會靠電腦,浪費資金。現代保養品流行,胎盤粉是很多女生的選 擇,說是本草綱目紀載的,但同為本草綱目紀載的多種藥方,因為是用雞屎、童子尿等製成,卻沒有 人喜愛,但其實這些藥方的效果我們都不知道,只是靠自己對藥材的喜好就決定藥方有沒有效果,最 後獲利的總是廠商,而我們總成為最後大輸家。同樣是藥,很多老病人總是要求醫生開貴的藥物, 就算不是對當下的症狀最好的,還是覺得貴的藥物一定最好,還會告訴年輕醫師,說:「老教授都開 這種藥物,如果不照開就讓他難看…」之類的話,讓很多剛獨立的醫師兩難,也因為這樣失去熱情。 醫學在近百年內快速進步,多了很多新的藥物,也有很多新的器材,但所有醫師最害怕的,卻是現代 人面對這些進步的態度,有的人想要最貴的、有的人每天到急診報到、還有的人去了醫院卻和醫師討 價還價,覺得自己最專業,讓醫學就算進步了,卻還是治不好人的自私。
      
107學年暑假心得  13256  2019-08-26 16:15:09

文章:照顧一位塵爆燒傷個案之加護經驗 APA: 鄭皓云(2018)‧照顧一位塵爆燒傷個案之加護經驗‧志為護理,17(6),117-126。 文章: 一位學齡前期兒童燙傷清創手術後之恢復室照護經驗 APA: 邱琪偵、方雅晶(2018)‧一位學齡前期兒童燙傷清創手術後之恢復室照護經驗‧志為護理,17(3),123-133。 文章: 一位燒傷患者急性疼痛之照顧經驗 APA: 林雅娟、張峰玉‧一位燒傷患者急性疼痛之照顧經驗‧志為護理,17(3),112-122。 心得: 燒傷是指接觸到火焰、強光、熱液、電流等物造成皮膚傷害,依其深度分為:一度至三度,燒傷通常到深度的二度燒傷時就可能需要植皮了,而且傷口照顧起來也會變的很不容易,要時常注意傷口是否有惡化、是否有細菌感染、還要隨時補充電解質、蛋白質…來促進傷口增生。燒傷所帶來的痛苦有疼痛、身體心像的改變、肢體活動受限制等。然而出院後並非痊癒或治療終止,需要面對自我照護及日常生活調適,並且需長時間復健,以及因改變而產生社會適應問題。燒燙傷疤痕通常會造成外觀明顯的改變,常是造成病人內心感受與真實身體心像改變的重大壓力,因為怕被大家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又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可憐,我想不管是誰都不想被這樣對待吧,畢竟自己是歷經了很長一段的痛苦地恢復期及漫長的復健,如果是我我也不希望被人用這種眼光來看待。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去感受他們的傷口到底有多痛,但是是自己的家人遭遇這種事,自己也會覺得心很痛彷彿有塊巨大的岩石壓在胸口處,看到他們因為傷口的疼痛在哀號時,都希望能幫他們分擔一些痛處,讓他們不要這麼痛。雖然我們無法幫他們分擔一些痛苦,但是我們可以陪伴在他們的身旁,給予他們支持及鼓勵陪他們一起走過人生的低潮。
      
暑假作業  13482  2019-08-26 15:35:46

作者姓名:朱婕綾、朱羽莛、康瑞蘭 西元出版年:2018年 文章標題:照護一位青少年下肢創傷合併腓神經受損個案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新臺北護理 卷(期):12(1) 起訖頁:89-98 作者姓名:張書瑗 西元出版年:2018年 文章標題:照顧一位不孕症孕婦罹患急性闌尾炎抉擇終止姙娠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志為護理 卷(期):17(2) 起訖頁數:87-96 作者姓名:黃婕榕、黃姿菁、杜慧茹、陳宜欣、蔡宜蓁 西元出版年:2017年 文章標題:肺癌病人首次化學治療不慎藥物外滲之照護經驗 期刊名稱III:長庚護理 卷(期):28(4) 起訖頁數:665-675 【自訂一主題】:各種病人相關照護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讀了這三篇個案報告,我最感興趣的是:“照顧一位不孕症孕婦罹患急性闌尾炎抉擇終止姙娠之護理經驗”,本篇在描述一位不孕症婦女接受多次人工生殖後成功懷孕8週,但因為急性闌尾炎需面臨抉擇終止姙娠,進而產生哀傷和失落之照護經驗。這是一件非常難接受的事,畢竟這位婦女本身就不容易懷孕了,做了好幾次的人工生殖,好不容易受孕了,卻罹患急性闌尾炎,失去胎兒會是媽媽一輩子的痛,命運在捉弄這位媽媽吧?其實讀完這篇個案報告心裡還蠻難過的,一個新生命的的生成本來就不容易了,都還來不及擁有,就要馬上面對失去的痛,這位媽媽的心理衝擊應該很大吧,也需要花非常多的時間走出傷痛,站在護理的角度就是需要陪伴這位媽媽,當好一個傾聽、陪伴及心理支持的角色,陪伴媽媽走出哀傷,之所以選這篇文章是因為身邊的人也有發生過相似的事,比較不一樣的是在腹中就沒有了心跳,但一樣都是失去胎兒,所以特別能體會,像這種哀傷的個案都需要長時間持續性的照護,但在臨床護理師需要一次照顧很多個病人,所以在種種限制下,導致無法深入了解這種個案,所以這是一件需要去重視的事,才能讓這種個案在臨床上得到更好的照護,若無法好好走出哀傷,會導致這樣的個案沒有勇氣再受孕,害怕一樣的事又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對這種個案來說陪伴真的很重要。
      
暑假讀書心得  14115  2019-08-26 14:48:59

書名:存在的離開 : 癌症病房裡的一千零一夜 作者:林怡芳 出版社:博思智庫出版 出版年月:2018年 索書號:417.8 ISBN:9789869629607 書名:1494天我的抗癌日誌 作者:徐千惠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年月:2015年 索書號:417.8 ISBN:9789863581222 書名:天使遺留的筆記 作者:凱斯.德塞里奇(Keith Desserich) ; 布魯克.德塞里奇(Brooke Desserich)著 ; 林雨蒨譯 出版社: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 出版年月:民98年 索書號:- ISBN:9789866572432 【撰寫心得書名】:天使遺留的筆記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一位年僅五歲的小女孩艾蓮娜,竟然在生命正要起步之際罹患了腦幹神經膠質瘤,當我五歲的時候,甚至連一點記憶也沒有,這時候應是生命中最純真、無憂無慮、活蹦亂跳的時期,而這時候的艾蓮娜卻歷經了生命中最大的關卡。艾蓮娜最初也像一般人一樣,有著:「為什麼這種事一定要發生在我身上?」的想法,也會害怕放射性治療、抗拒藥物。我不認為艾蓮娜被醫生宣告的是「剩下的135天」,而一直都是「充滿希望的每一天」,我想大部分的原因是家人給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她的父母從不怨天尤人,她的妹妹葛蕾絲的活潑開朗讓艾蓮娜在對抗病魔之餘,使她得到歡笑,艾蓮娜和她的家人盡心盡力度過每一個難關,不讓她的生命留下任何遺憾,樂觀的陪她度過餘生,他們彼此珍惜和對方在一起的一分一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帶來鼓勵的信件,我想這些都是艾蓮娜復原的原動力,因為如此,艾蓮娜才坦然接受,努力與病魔對抗。 經過了這本書的洗禮,上了艾蓮娜「生命」這門課後,教會了我許多事:艾蓮娜發現腦癌後,她與家人浮現在腦海的不再是「第一次」,取而代之的卻是令人心痛的「最後一次」,使我把每一次的機會都當作是最後一次,人生世事難料,永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艾蓮娜讓我學會珍惜與他人在一起的每一分一秒,讓我把握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艾蓮娜也從不吝嗇對於她身邊的人表達感謝之意,而我應該學習她勇敢把心中對家人的愛表達出來,別人的付出永遠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即時再怎麼小的芝麻小事也是如此,不要吝嗇對任何人說一句「謝謝」,也不要對從小扶持著我長大的父母,吝嗇說一句「我愛你」。 艾蓮娜生病時,對於感到最浪費的,我想莫過於社會新聞上那些不愛惜自己生命的人了吧?明明有著健全的身心靈,可以健康的活下去,卻選擇傷害他人或自己。那些在一般人眼中再平凡不過的事,包括上學、溝通、吃飯、洗澡、睡覺……,無論是對於艾蓮娜,還是其他病人、街友、飢餓的災民來說,都是最頂級的享受,他們讓我更深刻的體悟到生命的可貴。 艾蓮娜用樂觀態度和堅毅的決心面對每一天,把每一秒都當作是一個奇蹟,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他的長度,而在於他的深度,雖然我的年齡比艾蓮娜足足大了十幾來歲,但艾蓮娜生命的意義卻是比我更加深遠,上過了艾蓮娜所教導的「生命」這門課之後,在之後的每一天,都讓我更加珍惜。
目前第122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26][1227][1228][1229][1230][1231][1232][1233][1234][123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