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109-1(2) 14683 2019-08-24 16:49:0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09-1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科別:護理科 班級:三年乙班
學號:1075101076 姓名:杜佩儀
篇名Ⅱ 你準備好了嗎?談學生實習
卷期 6:6
並列篇名 Are You Ready for Clinical Practices?
作者 劉長安
頁次 30-33
出刊日期 200712
【撰寫心得篇名】: 你準備好了嗎?談學生實習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500字)】:只要是醫療科系專業的學生,應該都逃不過實習的魔掌了吧! 護理專業中臨床實習是養成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節,讀到了三年級,也有一次基本護理學的實習經驗,雖說只有一次的實習經驗,但這卻不影響問題的多寡及嚴重性呢!文章中的七大困難,看了頗有感觸,以文章中的例子來說:
1. 護理記錄好難 2. 延遲下班、時間分配與管理 3. 感覺所學不足 4. 個案的分派 5. 工作環境氣氛 6. 同理心的養成 7. 實習目標及進度 ,這些點真的是很大的困擾,由於我們是護生的關係,對醫院不熟悉,何況是第一次去實習,很多東西是需要時間去適應,也是需要花時間去學習的,再來我還發現了幾個點:
1 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初次接觸到病人,與病人溝通的能力並不是特別的厲害,需透過不斷的練習。實習中透過老師的指導,更能讓我們與病人達到有效的溝通。
2 技術的學習:對我們護生而言,每一個基本護理技術都是第一次執行在病人身上,第一次難免會生疏,每次的學習都是新的經驗,經過多次的練習下,以及老師的協助,可以看見自我的成長。
3. 負向的態度: 大部分是因對技術或是學理能力不足,感到很挫折;其次,實習老師及單位學姐的言行舉止、態度反應都會深刻的影響我們,甚至會影響護生的狀況。
這幾個點都是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值得探討的一個點,猶如文章所說,實習中發現學生的問題,澄清學生的疑慮或協助學生克服生理、 心理的障礙,是實習指導教師與學姊應重視的問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準備一個好的實習環境氣氛,適時地給予學生讚美和鼓勵,同時老師也應該調適好自己,去迎接每個到來的護生。
|
暑假作業(三下-)個案報告心得 13474 2019-08-24 16:14:32
護理科 護四庚 1055101336 吳宜庭
作者姓名:葉秀鈴 、施麗香、陳宥蓁
西元出版年:2014年01
文章標題:照護一位肝癌末期病人面對死亡恐懼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卷(期):10(1)
起訖頁數 :05-061
作者姓名:吳佳鉛、賴霈妤、柯文謙、李欣純、柯乃熒
西元出版年:2007年06
文章標題 :一位愛滋末期病患及其家庭之安寧療護經驗
期刊名稱:護理雜誌
卷(期):54(3)
起訖頁數: 103-109
作者姓名 :許正眉、李雅文
西元出版年:2006年06
文章標題:一位卵巢癌末期病患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長庚護理
卷(期):17(2)
起訖頁數:216-223
【自訂一主題】: 末期病患心理層面及家庭問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三篇文章都與末期患者的家庭和心理層面有關係,末期患者,無論是哪一種疾病被醫生告知日子時間並不多時可發現他們的心理以及生活都被重重打擊以及改變,我對照護一位肝癌末期病人面對死亡恐懼之護理經驗的文章印象深刻,照護者是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為評估,發現個案有的問題1.組織灌流失效—腸胃;2.慢性疼痛;3.無望感;4.死亡恐懼。
死亡恐懼在這三篇中個案都有提到,對別人來說死亡像是他們對疾病的一種解脫,但對患者來說卻是一種未知的恐懼,不知自己會到哪裡以及要離開本身最熟悉的環境,以及身邊放不下的重擔-家人,有些因為經濟而困擾著,原本是家中的支柱他生病後家人的生活開始要以他圍繞,家裡的金錢開始大家都要幫忙分擔,小孩也被迫成長,原本熟悉的一切在一夕之間全部改變,最容易看見的改變而是他每況愈下的身體,漸漸地發覺人生的道路因為疾病而讓他走到了較短的分岔路,那種不知道要走到哪裡的無助,以及恐懼也慢慢襲擊而來,在照護中面對安寧病人最主要是傾聽以及陪伴,舒緩他的恐懼,以及使用藥物能減輕疼痛也能稍微舒緩他心中的不安,在愛滋末期病患那篇比較特別的是因為他的疾病,讓家人感受到蒙羞,自己也因為愛滋病而無法正視以及面對,更無法面對其他親戚的疑問及質疑,也要慢慢去做溝通以及開導去解決他們家庭中的紛爭以及問題,在離開之前照護者都希望夠坦然接受,以及有尊嚴安詳離世。
|
暑假作業心得-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14574 2019-08-24 16:14:0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三丁
學號 1065101350 姓名 彭羿綺
書名I 高血壓預防與治療 作者 長谷川武志
出版社 輕舟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98年 1 月
索書號 415.332 ISBN 957-0461-78-0
書名II 與失智共舞 作者 潘秀霞
出版社 好人出版 出版年月 2016年 9月
索書號 415.934 ISBN 978-986-92751-2-5
書名III 中西醫會診痛風 作者 李信興●廖貴聲
出版社 書泉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2年 5月
索書號 415.276 ISBN 986-121-098-9
【撰寫心得書名】:中西醫會診痛風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急性發展期,尿酸鹽在關節內沉積逐漸增多,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縮短,受累關節增多,疼痛加劇,
炎症不能完全消退,並出現下列慢性症狀:1.痛風石2.關節破壞及變形3.腎臟病變;無症狀期-檢查
血中尿酸值測定、X光線檢查、急性發作期關節腔穿刺、痛風石的特殊檢查、一般檢查。痛風大多在
吃完大餐或喝酒應酬後發作。起初在關節出有紅腫熱痛的症狀。初次發作的患者多不以為意,但如不
治療,會於24小時內轉為劇烈疼痛,甚至無法走動。痛風的患者也要隨時注意飲食,所以說適當的
飲食是很重要的,酸性的食物對健康有不好的影響,盡量要吃鹼性的食物例如:牛蒡、海帶、蕨類等
等。痛風的早期治療是很重要的,不但要注意反覆發作的治療,最重要的是不要隨意的相信偏方,因
為每個人的症狀不一樣何況嚴重程度也不同,所以如果要吃藥物的時候還是去給醫生看比較能對症下
藥,也能夠隨時的追蹤病情。高血尿三症最常見的臨床疾病是痛風,第二個是腎臟病;每個人的體內
都有尿酸,而痛風的病人有過多的尿酸,期淵因不是尿酸製造過多,就是尿酸排泄不良造成的。
|
1072暑假作業(個案報告) 13478 2019-08-24 14:56:24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庚
學號 1055101340 姓名 彭惠萱
作者姓名 林宏隆、蔡政勳、爐士哲、黃尚志、林明彥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以針灸療法治療末期糖尿病腎病變的中醫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I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 卷(期) 22(1)
起訖頁數 31-38
作者姓名 蘇家龍、蔡崇煌、廖重佳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右側髂腰肌膿瘍合併糖尿病酮酸中毒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II 家庭醫學與基層療法 卷(期) 31(2)
起訖頁數 52-58
作者姓名 林亞發、黃如薏、柯月桂
西元出版年 2011年 文章標題 應用高風險家庭評估模式於糖尿病截肢之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III 家庭醫學與基層療法 卷(期) 26(4)
起訖頁數 177-185
【自訂一主題】:糖尿病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次選擇訂定糖尿病主題的原因是發現糖尿病其實現在是很普遍的疾病,像是我在實習時,遇到很多帶有糖尿病的個案,而測驗血糖也是一個常規的護理技術,所以這個主題對我來說不陌生,也可以透過閱讀這三篇個案報告能夠更加了解這項疾病。我讀了這三篇個案報告之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台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的以針灸療法治療末期糖尿病腎病變的中醫個案報告這篇個案報告,因為我其實很少遇到身邊的人還是實習時有運用中醫療法的病人,所以覺得相當的感興趣,文章裡說明糖尿病他是一個導致末期腎臟病最主要的原因,而這名個案是59歲的一位男性,他是ㄧ位有糖尿病末期腎臟病的病人,當初是因為低血糖才去醫院就診並住院,並且選擇接受中醫針灸治療,中醫四診診斷為脾腎陽虛證,並以中脘,關元,腎俞,足三里,太溪,委中,三陰交等穴位之針灸法。同時病人的腎臟功能也有改善,蛋白尿症狀也獲得舒緩。這次透過了做這作葉,讓我更加了解糖尿病這項疾病,也閱讀了三種不同的個案報告,讓我透過這份作業增廣見聞了!還有其實糖尿病可能引起很多疾病,而且他需要長時間的控制飲食來治療它,不然就是靠注射藥物或口服藥物以及運動來調配它,當發現有糖尿病時,就應該更加謹慎地去治療它,才不會去危害到身體的健康,而且它的發病年齡不單單只是年長的人,也有可能是年輕人或是孩子,發病原因可能是受遺傳、環境以及化學毒物引起的。當我在實習時,我當時就發現其實糖尿病的發病率蠻高的,印象深刻的是20幾歲就罹患糖尿病的!所以我讀完了這三篇個案報告發現,我們平常就應該更警覺的去預防,並且不要疏忽自己的血糖值!
|
一年級升二年級(107級)暑假作業 14895 2019-08-23 23:44:0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五護一丁 學號:1075101294
姓名:鄒叡俞
書名I:醫路向西非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海外醫療之路
作者:陳建豪 王馨儀 出版社:遠見雜誌
出版年月:2018年10月 索書號:998103
ISBN:987-986-479-555-0
書名II: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作者:王振坤 王壽椿
出版社: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78年1月 索書號:*005256*
ISBN:957-638-037-5
書名III: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 作者:陳秀丹
出版社: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1年3月 索書號:061957
ISBN:978-986-229-365-2
【撰寫心得書名】:醫路向西非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海外醫療之路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本書固然是以王馨儀醫師為主角,描述她如何從原本工作的舒適圈踏入一個超出預期挑戰的新環境,先從適應自我身體開始,到一切得靠自己的情況下在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環境中探索重建的感人故事,書中除了充分描述在西非的王醫師他遇到了困難有甚麼?然後王醫師如何克服這些問題或是怎麼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王醫師背後所支持他幫助他的家人及團隊,還包括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的黃瑞仁院長、馬惠明副院長及所有夥伴參與的軌跡,充分反映一個後援支持專業團隊的重要性,但是王醫師一開始跟他家人說他要去西非的時候,他的家人並不同意,他家人擔心他一個女孩子跑那麼遠的國家然後資源不多而且語言也不同會很辛苦,但在王醫師的堅持和溝通下,他家人最終決定讓王醫師去西非,然後讓王醫師正式開啟前往西非的醫療活動,王醫師說剛到西非的布吉納法索那一周看到了太多太多的震撼景象,像是他們的救護車是由摩托車所改裝的,但是救護車裡除了一張床和兩張椅子以外,並無其他的醫療用品,而且摩托救護車車內空無一物,這景象嗆力衝擊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等人的內心,還有像是布吉納法索當地貧窮的人民三餐不繼,兒童死亡率很高,愛滋病盛行,還有當地人民壽命短暫等等,讓他們產生的第一個念頭是挽起袖子留在布吉納法索行醫救人,後來他們還發現,當地醫療資源匱乏只是國家問題的冰山一角,在西非曾經受到歐美的金援然後當地曾興建一條高速公路,但是後來由於人民太過於貧窮,導致高速公路最後被人民一一拆去換錢買他們賴以維生的食物和水,這些很多在台灣難以想像的事物,都是在貧窮國家血淋淋的真實寫照,最後在書中有一段話,深深打動著我:「在貧窮的布國,看見台灣的貧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