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三下暑假作業文章心得 13450 2019-08-20 02:29:20
本文是描述一位因下背痛導致雙腳無力個案卻初次診斷出罹患肺結核之護理經驗。運用歐倫自我照顧理論照護直接護理,藉由訪談、觀察、身體評估、 病歷查閱、訪視等方式收集資料,確立個案主要健康問題共四項:服藥不遵從、焦慮、社交隔離 及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等。經由護理系統之完全代償、部份代償、支持教育性護理概念提供相關護 理措施,在護理過程中藉由深入的評估,給予個別性、整體且連續性的護理,建立個案對疾病療 程、藥物治療的正確觀念作用,包括利用桌曆記錄服藥成效等策略,提升個案對疾病治療及藥物 遵從性。第二篇,而隨著醫療技術與微創手術的進步發展出的達文西系統,更將手術的危險性與病人 的不適感大幅改善。隨著時代與醫療科技的進步,外科手術的方式從第一代用肉眼直觀的傳統開腹式手術,提升至第二代腹腔鏡2D平面影像手術,再進化到現今第三代機器人輔助3D立體手術視野微創手術,不僅能夠解決腹腔鏡手術的困難,也提供病人更好更精細的治療結果,對病人而言確實是一大福音,也是醫學領域一大進步。胸腔微創手術的產生使胸腔手術演進至另一個階段,相對於傳統開胸的胸腔手術,胸腔鏡手術是合適且安全的另一種選擇。除此之外更有住院天數縮短、手術後疼痛程度減輕、發炎物質釋出量的減少、術後肺功能較佳、恢復較佳及術後追加治療忍受度較高等優勢。這篇文章在過去台大醫院接受機器人輔助行胸腔外科手術(包含胸腺、食道、肺切除)的病患。進一步分析期間內被確診為肺癌並進行手術的病患,並和近年內國外資料比較。結果發現機器人輔助系統於胸腔外科手術是安全且可行的,進一步分析台大醫院早期或晚期肺癌病人接機器人輔助手術的結果,獲得機器人輔助手術可行於晚期肺癌。
|
三年級暑假作業 13224 2019-08-20 01:24:12
篇名:照顧一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併發痙攣年輕女性之護理經驗 作者:鐘欣伶、陳亞伶、李慧伶
篇名:照顧一位子宮頸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術的護理經驗 作者:吳秀嬌
篇名:照顧一位安胎失敗之產婦面臨周產期失落哀傷歷程之護理經驗 作者:陳雅萍
【讀後心得】
看完這三篇個案報告文章後,我覺得大多都會以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型態進行整體性評估,以觀察、會談、諮詢及身體評估等方式收集個案的資料,它可以歸納出個案的健康問題,無論是身、心、靈各方面都可以。
因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併發痙攣而造成身體肥胖、焦慮、身體心像紊亂,像是現在大多人都因為過重或愛美而亂節食亂吃減肥藥,導致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節食或亂吃藥不僅會使更多的疾病產生也會使心理層面出現問題,因此飲食控制、規律運動之減重衛教就非常重要,能使個案了解其重要相關性又能有效的讓個案調適身體外觀變化的衝擊。
這是一篇在探討因罹患癌症住院接受治療而產生手術疼痛、焦慮、感染、身體心像紊亂等問題,現在的癌症病患有些需要做化療、放療或其他切除手術,都會面臨到一些身體外觀的改變,像是頭髮掉光或是乳房剩一邊等變化,但…即使是變化也是有辦法來解決的,像是假髮、乳房重建手術的義乳等,都有可以使你看起來像個”一般人“的辦法。
這是一篇在敘述一位安胎失敗之產婦產生哀傷、情境性低自尊等健康問題,相信每位即將成為媽媽或已經有母親這個角色的人都能理解,如果失去腹中胎兒,那心中無法言喻的痛該如何面對及走出,又或者是因為無法達成守護胎兒的母性任務而有所自責,我們可以協助個案藉由實際行動接受失去胎兒的現實感,從中鼓勵適度表達發洩失落的情感,使得哀傷父母能以正向健康的態度度過危機。
|
暑假作業5 13523 2019-08-20 00:20:1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辛
學號 1055101385 姓名 林生宜
作者姓名 潘雪幸 、 丘周萍
西元出版年 2004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鼻咽癌病患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15:1=45
起訖頁數 80-89
作者姓名 林姿吟 、 周香吟 、 廖婉君
西元出版年 2012年 文章標題 照護一位鼻咽癌末期患者面臨死亡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安泰醫護雜誌 卷(期) 18:3
起訖頁數 001-016
作者姓名 洪維真 、 傅家芸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應用「靈性照護」於一位鼻咽癌末期年輕女性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I 安泰醫護雜誌 卷(期) 24:2
起訖頁數 017-032
【自訂一主題】:鼻咽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我對於鼻咽癌的印象是蠻恐怖的,因為看過有很多都到末期
才治療的,就開刀切掉有癌細胞的部分,結果整個臉部就還蠻糟的,還記得之前上內外,老師給我們
看開刀過後鼻咽癌病人的影片,那真的是很糟,無論是生理、心理、家庭社會上都是,需要承受多大
的壓力,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對於「死亡」一事看得非常淡然。「當罹患癌症時,不只是你朝著人
生終點走去,也是終點向你走過來。」這就是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影響對身體傷害大也對日常呼吸功
能受到影響,因此心理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做好心理護理,也要做好鼻咽癌患者及家屬的安慰、
解釋,關心和體貼病人,滿足其合理需求。對於患者的嘮叨,也要耐心聆聽。談話過程也不能著急打斷,必須要正確的引導,讓患者充分了解這疾病的性質,讓患者鼓起勇氣,應付疾病的信心。當鼻咽
癌患者感覺到疼痛主要是癌腫壓迫神經,神經血管反射而引起的,所以可採取藥物或非藥物止痛法,
藥物止痛法有四種(1)定時定量給藥,避免疼痛反覆(2)根據患者的個人具體情況給予合適的藥物,
合適的劑量(3)口服給藥比較方便,可以及時緩解治療帶來的不適(4)要注意觀察患者使用藥物後
的一個具體情況。非藥物止痛法也就是精神療法,主要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讓患者從精神上緩解疼
痛感。鼻咽癌,屬於惡性腫瘤,治療的效果和治療的時間是息息相關的,越晚治療效果越差,平時一
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如果出現鼻出血、聽力下降、頭痛、頸部淋巴結重大、鼻塞等鼻咽癌症狀,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看診,這也是避免鼻咽癌疼痛的一大方法。
|
2019暑假作業 13430 2019-08-20 00:15:18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55101291 姓名 江晨瑜
作者姓名 施穎銘 、 洪淑淓 、 張純琪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
期刊名稱I 卷(期) 28:5
起訖頁數 271-278
作者姓名 柯獻欽 、 鄭高珍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之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
期刊名稱II 卷(期) 29:3
起訖頁數 143-152
作者姓名 蔡孟修 、 柯獻欽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末期肺癌患者之安寧療護
期刊名稱III 卷(期) 28:6
起訖頁數 325-333
【自訂一主題】:肺癌的晚期治療與照護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肺癌是常見且死亡率很高的癌症,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 107年(2018)癌症死亡人數為4萬8,784
人,占所有死亡人數28.2%,死亡率每十萬人口206.9人,較上年上升1.5%,無論是男性或女性,肺
癌都佔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肺癌在初診斷時,大部分都是屬於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肺癌,治療這
類晚期肺癌病人的目標是在於延長存活期、增進生活品質與減少治療的副作用。最近這幾年對於肺癌
的治療突飛猛進,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的出現,搭配傳統的化學治療,讓人看了都眼花撩亂。許多的
新藥可以提供患者做治療選擇,但是醫療人員都得要跟上治療的新知,要向病人及家屬介紹與建議,同時還要兼顧國情與保險的給付,成為照顧肺癌病人的新挑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高度致命的癌
症,過去治療的選擇都只有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唯一證實有效的免疫治療。
安寧緩和療護就是不刻意去延長生命或改變病程,而是注重在症狀的控制,照顧病人身體、心理、社
會與靈性,與病人及家屬溝通,以病人的舒適為主要照顧,設定為務實可以達成的照護目標。其實有
許多國外的腫瘤醫學會大部分都建議,在病人與醫療團隊抗癌中,緩和醫療的早期介入,其實大部分
都是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是能延長病人的生命。末期肺癌患者的評估會被用來決定安寧
療護介入的時機,積極的疾病治療與緩和的安寧療護,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病人的身心靈及社會的
方面都可以受到很好的照護,能減輕病痛,才是最主要的照護方式。
|
三年級 暑假作業 13509 2019-08-19 23:58:37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辛
學號 1055101371 姓名 楊穎瑩
作者姓名 曾令名
西元出版年 2008年 文章標題 乳癌標靶治療
期刊名稱I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雜誌 卷(期) 24:2
起訖頁數 132¬¬¬¬~138
作者姓名 許莉宛 、 林美娟
西元出版年 2011年 文章標題 照護一位乳癌術後病患定期住院接受化學治療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安泰醫護雜誌 卷(期) 17:3
起訖頁數 027-038
作者姓名 郭淑珍 、 楊雪華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乳癌患者尋求西醫與非西醫治療之醫病關係初探
期刊名稱III 亞東學報 卷(期) 35
起訖頁數 239-249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了解腫瘤在接受標靶治療時分子的改變,瞭解 抗藥性機轉,進而能具以設計治療策略,克服抗藥 性將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腫瘤的致癌途徑常常 是極為複雜且互相影響,並非單一成因,得針對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基因與表現,給予最適合的標靶方式治療與藥物,要的就是治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低的治癌 計畫不再是夢想,可預期的,標靶治療勢將成為腫瘤治療的新趨勢,希望未來再不管是不同的族群或是異地,人們都能有機會得去體認到這世界的進步已經在醫療上有不錯的發展,更好的醫療完善和方法,破解病痛的治療成因
資料出處:
曾令民(2008)˙乳癌標靶治療˙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雜誌,24(2),132¬¬¬¬~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