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24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44][1245][1246][1247][1248][1249][1250][1251][1252][125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55101271 廖品涵 護四己 個案報告  13410  2019-08-19 21:27:50

1.台灣職能治療:於慢行下背痛個案 -楊尚育、林宗瑩、傅士豪、黃月珠•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慢性下背痛(11):2•120-129 2.應用加拿大職能表現模式於中風患者:個案報告-楊尚育、林宗瑩•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中風患者(11):2•109-119 3.針對腦傷患者所設計之可調式腰部固定帶:個案報告-陳明義、蔡君男•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腦傷患者之可調式腰部固定帶(11):2•130-137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不管是護理師、農夫、漁夫、工程師、服務業、家庭主婦等等都會有職業的傷害,久坐、久站、長期在外日曬、輻射線等等的都是傷害身體的來源,影響身體功能、情緒與社交活動。 所以我覺得能治療這種身體的職業傷害是很重要的,沒有治療只會讓身體越來越差,也會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就類似現代人文明病,下背痛。 背痛是常見的職業傷害,然後職能治療師就會針對個案在活動日常生活的動作跟表現,接著就教導個案使用適當的身體力學和替代技術,在工作或家裡時可以保護他們免於下背痛 我看的這篇文章主要是應用加拿大職能表現測量為評估工具於下背痛患者的報告,運用他設計一個個別化的治療方案,涵蓋了個案的生理及心理各方面,只是這篇的缺點是治療介入時間似乎不足(僅維持兩個月)還有未使用標準化工具來評估介入結果。 作者也自己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提供較長的介入。還有一種也常見的是姿勢不良,這篇是因為腦外傷而合併的姿勢不良,運用骨盆姿勢調整帶,他主要是由一條主帶與兩條輔助側帶,然後環繞在骨盆處在調整平衡位置。 個案為28歲因腦外傷造成站立時會偏向患側,經過一段期間真的有效控制,以免以後的加重傷害。 職業治療真的不能一拖在拖,能治療就盡快,身體是自己的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才有辦法賺錢養家,供自己吃喝。
      
暑假作業  13220  2019-08-19 21:13:16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55101083 姓名 羅以沁 作者姓名 鍾明勳 、 杜家興 、 吳秀琴 、 林姵瑩 、 蘇意婷 、 郭建成 、 張達人 西元出版年 2011年 文章標題 動力取向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I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 卷(期) 17:2 起訖頁數 029-040 作者姓名 蕭雅竹 、 陳素惠 、 李香君 、 蔣宜倩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靈性概念於護理個案報告應用之文獻評析 期刊名稱II 長庚護理 卷(期) 25:1=85 起訖頁數 015-026 作者姓名 呂孟真 西元出版年 2013年 文章標題 強迫症心理治療-漸進式暴露不反應法的介入成效_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III 臨床心理學刊 卷(期) 7:1 起訖頁數 020-020 【自訂一主題】:人際關係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事業成敗的關鍵;但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俗話說:「處事容易,做人難!」。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好壞,要看人與人之間衝突的多寡而定;衝突越少,人際關係越好,工作適應也較佳;不過人際關係衝突的多少則視個人的溝通方式、溝通技巧、人格特質,以及待人處世的態度而定。閱讀完三篇文章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想法以及相處的人與環境都大不相同,甚至是身上的疾病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用說的很簡單,但真正遇到的時候就不一樣了,能在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發生爭執,理性和平的溝通,是需要學習也要練習的,比如當我們照顧的個案性情較激動,就要小心自己說話的語氣、用詞,不能輕易刺激他,以免影響病情穩定度,或是內心比較封閉的個案,可能就要去了解他過去的事情經驗、成長背景,耐心關懷,取得信任,得到解決方法,明白了提供靈性照護內容以協助病人獲得宗教資源、人際關係的維持與重建、生命意義的追尋為主,護理方式主要為「以關懷之心陪伴病人」及「鼓勵從事靈性與宗教活動」。靈性是全人照護重要一環,靈性議題於護理個案報告已逐漸受到重視,多數護理人員肯定靈性照護的價值。未來應提供實用靈性評估指引與靈性相關的在職教育,以充實護理人員靈性照護能力。也警惕自己要努力準備好自己,在往後的職場、生活都是非常有幫助!
      
人際關係  13964  2019-08-19 20:46:43

人際關係 我個性爽直單純,不喜歡和別人囉嗦,與人交談是屬於選擇性的傾聽,對我有益的我會注意聆聽,表面上會假裝在聽,但往往心不在焉,我就會積極的聆聽,並積極參予。 我會有這小毛病,想起來應該是從親戚家人那學來的,他們都很年長,說話及待人處世都比較不分輕重,不太理聽者的感受,在耳濡目染下,形成對人際關係方面的事物無法用同理心去平等對待,才會造成朋友對我的誤解。 你有機會成為優秀的領袖,人們樂意協助你。 你能把智慧、精力集中在具創造性的建設上。 你對自己較有自信,自我形像較佳。 你會是快樂的人,心理比較健康。 你擁有較佳的成功因素。 因為我待人方式,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會竭盡所能的幫他們。別人給予善意的回應時,我往往心直口快的表達,常常讓周遭的朋友誤會,以為無法了解她們的善意。 其實我知道朋友們對我都很關心及照顧,只是我對他們表達方式讓她們覺得我誤會他們。每次回答他們的問題都是無心順口說出,態度上似有若無的輕慢,會造成他們的不悅。常為了一些小事,因為語言表達上的不恰當而產生誤解。 「遞名片」這個動作,我的觀念裡,不就是我拿給你,或是你遞給我,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其實解說中,有深奧的涵義在內,必須要雙手平齊奉上自我的名片,並誠心的雙手接過對方的名片,默念對方的名字,以免日後見面。 人際關係經營必須花時間、用心思去經營,建立「我好你也好」的態度,抱持著喜歡自己、喜歡別人的態度。了解真實的自我,不會以自己的偏見去看別人,尊敬別人,也會受到別人的尊敬。
      
暑假作業  13226  2019-08-19 20:27:20

邱麗蓉、謝佳容、蔡欣(200709)。精神衛生護理雜誌。失智症病患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源、評價和因應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 黃美蓉、賴倩瑜、陳正生、陳孝範、林佑蓉(201512)。精神衛生護理雜誌。居家護理諮商對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成效 蕭亞欣、徐少慧(201504)。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照顧一位血液透析合併失智症末期老年患者之護理經驗 本文為協助一位血液透析合併失智症末期患者改善照護品質,增進家屬及外籍看護對疾病及照護認知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自2013年07月18日至11月18日,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形態評估、電訪及會談進行評估,發現問題有疼痛、皮膚完整性受損及照顧者無力感。筆者整合醫療資源,與家屬及照護者共擬照護方針,因應衰老與病情惡化問題,提供舒適護理,減輕疼痛;採漸進式衛教,累積外籍看護對疾病與營養認知,促進傷口癒合;提供轉介與協商分擔照顧工作,降低負荷。外籍看護照護高齡者日益普遍,期藉由本文護理經驗,提供日後照護此類個案及家屬參考。
      
暑假作業-4年級  13217  2019-08-19 20:16:3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促進是指促使人們提高與改善健康狀態的過程。健康促進計劃的制定 和實施與其他的規劃一樣,需要理論和實際結合。理論是前人在經驗和教訓之上總結出來的。但不是 每次的情況都相同,所以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將各種理論結合,再做出具體的微調是制定一個健康促 進計劃的標準模式!現今健康促進概念強調在自然和人為建設的環境中取得平衡,同時,健康促進的 實務與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強調多學科合作、關注健康不平等與弱勢族群,因此健康促進專業人員必 需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以因應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帶來的多方面衝擊。 在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們,過的生活可說是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幸福,在樣樣都滿足的情況下,我們就 會想更進一步的去了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健康,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人會這麼注重健康的原因。 在身體還沒發出警告前先把身體養好,身體好了生活也會變得更美好更多采多姿! 我讀完這三篇文章後深刻覺得「健康促進」是一件做起來平凡卻可以影響很大的事情!也因為這陣子 家人的身體情況出現一些問題,讓我對「健康促進」這個主題更有進一步的了解!相信在未來會有更 多地方需要用到「健康促進」,也希望我能把對於健康促進有效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目前第124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44][1245][1246][1247][1248][1249][1250][1251][1252][125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