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3226 2019-08-19 20:27:20
邱麗蓉、謝佳容、蔡欣(200709)。精神衛生護理雜誌。失智症病患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源、評價和因應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
黃美蓉、賴倩瑜、陳正生、陳孝範、林佑蓉(201512)。精神衛生護理雜誌。居家護理諮商對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成效
蕭亞欣、徐少慧(201504)。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照顧一位血液透析合併失智症末期老年患者之護理經驗
本文為協助一位血液透析合併失智症末期患者改善照護品質,增進家屬及外籍看護對疾病及照護認知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自2013年07月18日至11月18日,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形態評估、電訪及會談進行評估,發現問題有疼痛、皮膚完整性受損及照顧者無力感。筆者整合醫療資源,與家屬及照護者共擬照護方針,因應衰老與病情惡化問題,提供舒適護理,減輕疼痛;採漸進式衛教,累積外籍看護對疾病與營養認知,促進傷口癒合;提供轉介與協商分擔照顧工作,降低負荷。外籍看護照護高齡者日益普遍,期藉由本文護理經驗,提供日後照護此類個案及家屬參考。
|
暑假作業-4年級 13217 2019-08-19 20:16:3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促進是指促使人們提高與改善健康狀態的過程。健康促進計劃的制定
和實施與其他的規劃一樣,需要理論和實際結合。理論是前人在經驗和教訓之上總結出來的。但不是
每次的情況都相同,所以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將各種理論結合,再做出具體的微調是制定一個健康促
進計劃的標準模式!現今健康促進概念強調在自然和人為建設的環境中取得平衡,同時,健康促進的
實務與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強調多學科合作、關注健康不平等與弱勢族群,因此健康促進專業人員必
需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以因應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帶來的多方面衝擊。
在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們,過的生活可說是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幸福,在樣樣都滿足的情況下,我們就
會想更進一步的去了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健康,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人會這麼注重健康的原因。
在身體還沒發出警告前先把身體養好,身體好了生活也會變得更美好更多采多姿!
我讀完這三篇文章後深刻覺得「健康促進」是一件做起來平凡卻可以影響很大的事情!也因為這陣子
家人的身體情況出現一些問題,讓我對「健康促進」這個主題更有進一步的了解!相信在未來會有更
多地方需要用到「健康促進」,也希望我能把對於健康促進有效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
108年暑假作業三升四 13431 2019-08-19 20:15:28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55101292 姓名 廖辰安
作者姓名 姜中信 彭雅凌 江淑蓉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中低功能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介入
期刊名稱I 卷(期) 23卷1期
起訖頁數 125 - 151
作者姓名 黃鈺菁、鳳華
西元出版年 2007年 文章標題 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學習成效初探之研究
期刊名稱II 特殊教育學刊 卷(期) 32卷1期
起訖頁數 121-141
作者姓名 劉文英、林初穗、潘惠銘
西元出版年 2005年 文章標題 主要照護者實施回應式互動對自閉症孩童溝通行為影響之研究
期刊名稱III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卷(期) 14卷
起訖頁數 85-102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一)社會性互動障礙;(二)溝通障礙;(三)刻板的行為、興趣與活動。此外,參照國內行政院衛生署(2002)制定的身心障礙等級中,自閉症合併有認知功能、語言功能、及人際社會溝通等方面之特殊精神病理。李玠芬(2014)指出,適度地身體活動可以改善睡眠品質的問題,許景林(2012)在研究身體適能、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關係之內容中,顯示身體活動量的增加,對於睡眠品質有正向的影響,建議應該學習藉由身體活動來改善睡眠品質。近年來,探討自閉症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動作技巧相關的研究日益增多,例如Pan(2008)比較台灣國小自閉症兒童與一般兒童在課間休息的身體活動量之差異;謝凱玟(2011)探討自閉症學生動作能力發展與相關改善策略,又如有些研究在於探討適應體育教學之實務應用(李亞霖、潘倩玉,2012)等,多為探討身體活動或動作技巧之改善是否能提升自閉症兒童社交行為活動,進而增進同儕互動關係並且改善身心健康。 此外,研究者搜尋國內近五年有關自閉症兒童身體活動的研究文獻中,運用游泳的課程或技巧改善自閉症兒童身心理的比例並不高,也尚未發現有針對改善睡眠障礙為研究目的進行探討之文獻。分析國內身體活動對自閉症兒童影響之文獻,運用游泳方式所進行相關研究可歸類兩個方面:(一)課程教學的實施,如林容(2012)提到有關國民中小學特教班適應體育游泳教學實施現況與困難,針對游泳教學在特教班級上的實施進行研究。(二)動作技巧與學習成效的改善,如黃誌楦(2012)進行水療課程對自閉症學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探討自閉症學童在游泳動作技能、人際關係、情緒管理以及身體適能學習成效表現。綜合以上所述,由於在目前國內文獻中缺少探討身體活動量與自閉症兒童睡眠品質關係之研究,加上以游泳為主要改變因子之資料更是缺乏。因此讀書會成員認為透過游泳活動的介入提升身體活動量進而探討是否能因此影響自閉症兒童之睡眠品質,對於未來改善自閉症童之認知學習、生活作息與發展障礙能有所幫助。 此外,讀書會在探討文獻回顧的資料時,也發現2016年11月時,由劉芯綺、黃崇儒在運動心理學報發表了運動介入自閉症類群之文獻回顧這一篇論文,藉由搜尋了四個資料庫的方式,整理出1990-2014間21篇有關運動介入自閉症類群的相關文獻,以此顯示此類文獻不多,未來仍有發展研究探討的空間。
|
暑假作業1055101101 13238 2019-08-19 20:07:47
氣胸的症狀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所以有這些症狀時就要及時送醫,氣胸的人盡量不要久坐不動會使氣管不通、熬夜、喝冰水會對氣管不好、還有不要有太激烈的運動,在手術的過程中在清醒期適時提供現實認知與心理支持,有些人還要接導尿管,會覺得不舒服或是要拔導尿管時會覺得很害羞 ,癒合時就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盡量要復發,要多休息嚴重的人要吸氧氣還要狀況也可以做肺功能訓練還有咳嗽訓練,如果有抽菸的話要戒菸出院後要每個月到醫院複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讓空氣可以通風,保持空氣的流通,:運用羅氏適應模式進行整體性評估,確立包含低效性呼吸型態、急性混亂、營養少於身體所需、高危險性感染、睡眠紊亂、活動無耐力、家庭運作功能改變等護理照護問題;並運用按摩、觸摸放鬆技巧與集中照護,安排安全與舒適的環境,提升急性混亂期之睡眠品質;做好預防的話就可以減少病發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好好地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要讓心情保持愉悅,氣胸如果持續3到6個月可以局部熱敷和口服止痛藥來改善,氣胸要多補充充足的蛋白質,還有水果,維生素不挑食不偏食,適當食用出纖維素食物,增加基底抵抗,自己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就要主動地跟醫生講,不要拖到病情很嚴重才要處理。
|
人際溝通 13990 2019-08-19 19:24:31
人際溝通
定義:
雙方互相了解、互相回應期待由溝通的行為,建立接納及共識。
自我溝通:
個人內心進行自我對話。
人際溝通:
與其他人由不同訊息管道,進行訊息的交換與互動。
大眾溝通:
傳播媒體的協助,以多對多的方式溝通或進行不同文化的溝通。
溝通的重要性
蒐集不同的意見。 交換意見的互動。 試圖影響他人,也被他人所影響。
溝通的意義
互動性:
有來有往,不是單方向的行為表現。
過程:
持續一段時間有目的地進行的行為。
有意義的:
溝通行為包含內容、意圖、價值。
創造性:
透過溝通,雙方形成對方之心理感受,創造出新的交往或互動關係。
對於人際溝通的經驗與心得,當我越說話越會溝通,我將變的越來越虛偽,自己總是無形中在算計,算計自己如何取得優勢、算計別人何時暴露缺點,當我對人開口,已經大腦思考,對話過程中腦子未停過,不能說是專長的訓練,只能說是必備的條件。
我擅長用言語交朋友,因為我知道,自我揭露是拉進人與人距離最快方法。不過就上述而言,我的自我揭露其實越來越虛偽,但是別人看不到,所以大家很容易跟我當知心朋友。可是在我心理呢?卻很難把人當好朋友,因為我有非常強烈的主觀意識…
我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朋友呢?還是有啦,畢竟人的情感都是需要出口,不然思想與情緒如果無法舒發,早就像汽球一樣,吸太多氣然後爆炸!
人際溝通每個人都進行的活動,溝通是人際關係重要的一部分,人與人之間傳遞情感、態度的過程,不是你一人在發表演說、對牛彈琴,而是用心去聽對方說什麼?了解對方想什麼?對方什麼感受?把自己想法回饋給對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