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3552 2019-08-19 10:46:05
篇名:一位糖尿病足潰瘍面臨截肢病人之照護經驗
心得:糖尿病最常見的合併症是糖尿病足感染,嚴重會導致截肢。本文探討一位正值中年期面臨反覆糖尿病足感染,接受數次清創手術後,仍面臨截肢之照護經驗。護理期間由2016年1月19日至2016年1月26日,以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藉由會談、觀察、實際照護、查閱病歷及溝通方式收集資料,針對個案有無效性自我健康管理、急性疼痛及身體心像改變三項護理問題進行討論。照護期間利用護理專業知識結合跨團隊資源,教導個案正確胰島素注射及飲食指導,提升個案對糖尿病自我管理認知及自我照護行為,有效的執行自我健康管理。配合止痛藥物使用,協助個案彈繃加壓、冰敷減少患肢腫脹;藉由轉移注意力、按摩及電療等非藥物輔助療法,緩解其疼痛問題。與個案共同策劃復健運動增強肌力,教導使用助行器及肢體移位方式,提升自我照顧能力,並提供輔具之社會資源,幫助個案日常生活活動便利;運用傾聽、鼓勵及同理心,引導個案表達截肢後感受,漸進式引導個案正視傷口並參與照護,給予個案心理支持,協助個案心理調適,正向接受身體改變並面對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鄭曉青 、 李彩緣 、 陳宥蓁(2019) • 一位糖尿病足潰瘍面臨截肢病人之照護經驗 •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5(3),045-053。
徐彩琪 、 吳素綿(2019) • ㄧ位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外傷之護理經驗 •彰化護理,26(1),084-096。doi:10.6647/CN.201903_26(1).0011
蘇家慧 、 鍾玉珠(2017) • 一位酗酒個案初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之護理經驗 • 彰化護理,24(3),106-117。doi:10.6647/CN.24.03.14
|
2019暑假作業 13540 2019-08-19 10:26:4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辛
學號 1055101402 姓名 陳珮瑄
作者姓名 吳嫚庭 、 賴維淑 、 方素瓔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癌症病人對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之需要
期刊名稱I 臺灣醫學 卷(期) 23:4
起訖頁數 529-541
作者姓名 陳貞秀 、 劉滄梧 、 蔡來蔭 、 劉憶萍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臺灣非安寧照顧下末期癌症疼痛處置的適當性
期刊名稱II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雜誌 卷(期) 22:1
起訖頁數 001-029
作者姓名 周佩君 、 林素珍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提供一位癌症末期病人安寧療護之經驗
期刊名稱III 護理雜誌 卷(期) 65:5
起訖頁數 105-111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選擇這一篇文章的原因是因為這篇文章裡面有明確說到,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四大層面進進行整
體性的護理評估。其中本文探討一位57歲晚期唾液腺癌個案安寧療護之照護經驗,護理期間自2017
年6月1日至6月28日,依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四大層面進行整體性的護理評估,確認個案主
要有慢性疼痛、家庭運作過程失常與靈性困擾等三項健康問題。照護過程運用有效的疼痛處置穩定病
人的身體狀況,轉介安寧共同照護團隊共同合作,協助個案與家人修復家庭關係,並協助完成眼角膜
捐贈心願,尋找存在的意義並達成善終的過程。在臨床實務上建議可將眼角膜捐贈說明納入常規安寧
照護衛教指導中,而對於照護方面,建議護理人員遇到類似個案除適時轉介相關醫療團隊外,平常亦
可多參與器官捐贈的相關課程,培養正向態度及哀傷輔導技巧,以具備足夠的專業、信心、耐心及器
官捐贈勸募技巧來照護此類病人,提升末期照護品質。期望藉此護理經驗分享,提供護理人員日後照
顧癌症末期病人之參考。不管身罹何種疾病,所有患者到了生命末期,對安寧緩和醫療的需求差異並
不大;以癌末患者呼吸困難、喘、疼痛等問題來說,在其他末期患者身上也十分常見,尤其是老化所
造成器官慢性退化的非癌患者,長時間面對身體不可逆衰老退化所引起的憂鬱、焦慮和情緒壓力,除
了家屬和照顧者的理解、支持外,更需借重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專業,協助患者渡過難關。
文章資料出處:
吳嫚庭 、 賴維淑 、 方素瓔(2017) .癌症病人對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之需要.臺灣醫學, 23(4)
,529-541。
陳貞秀 、 劉滄梧 、 蔡來蔭 、 劉憶萍(2016) .臺灣非安寧照顧下末期癌症疼痛處置的適當性.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雜誌,22(1) ,001-029。
周佩君 、 林素珍(2018) .提供一位癌症末期病人安寧療護之經驗.護理雜誌,65(5),105-111。
|
醫院自殺防治業務之推動 13435 2019-08-19 07:35:50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就像這篇文章的內文所說的,自殺是可以避免與預防的。
醫院病患的自殺防範是優先監護的重要病安問題。在個案的住院期間,他們可能受盡病魔的折磨,每天都病懨懨的,吃飯也好無力氣,就連上廁所也要有人在旁攙扶他,還有些在做化療的人也拼命地在掉頭髮,每天都在為藥物的副作用瘋狂地嘔吐,假如換做是我活下來還有什麼意義?活下來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活下去的意義是為了甚麼?講到這裡就已經切入我們的主題有關於自殺,自殺往往是衝動之下的行為,渡過最危險的前幾分鐘是關鍵,了解一個人如何從有自殺念頭到實際企圖自殺,也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可以如何介入這個過程。有時候,想要自殺的人,需要的不是別人告訴他怎麼做,而是多一些理解。理解不是認同,而是讓他有被了解、不孤單的感覺。有些人可能因為尼的一句話而放他想自殺的念頭,又有些人也可能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想去自殺,這是一件非常兩極化的事,在面對這種人我們講話要委婉婉轉去關懷他而不適講話去諷刺他讓他感覺不受尊重,這也是我們面對病人所需要的一種態度。在文刊上,心理治療有個概念「痛苦承受力」練習 (distress tolerance skills) 是個值得推廣的議題。「痛苦承受力」源自辯證式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意思是:即便在極高的痛苦之下,透過增加「痛苦承受力」的練習,讓痛苦待在「可以忍受」的範圍,而不會有傷害自己的衝動,安全渡過痛苦高峰期。所謂「忍受」痛苦,並不是「喜歡」或「接受」痛苦,也不是在鼓勵人「吃苦」,更不是指投降、放棄。增加「痛苦承受力」的意義,是透過改變情緒的生心理機制,幫助自己渡過痛苦的尖峰。
|
三升四暑假作業 13543 2019-08-19 03:15:5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辛
學號 1055101405 姓名 游天賜
作者姓名 莊孟昀 、 陳麗月
西元出版年 201706年 文章標題 提昇外傷科病人出院前傷口自我照護正確率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28:2=98
起訖頁數 229-241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64251&dtd_id=3&q_key=提昇外傷科病人出院前傷口自我照護正確率&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作者姓名 黃喬欣 、 林碧珠 、 張媚 、 李碧霞
西元出版年 201702年 文章標題 糖尿病病人自我照護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
期刊名稱II 護理雜誌 卷(期) 64:1
起訖頁數 061-069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42700&dtd_id=3&q_key=糖尿病病人自我照護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作者姓名 王淑麗 、 陳慈徽 、 龔蘭芳 、 邱啟潤 、 林明彥
西元出版年 201803年 文章標題 整體照護計畫對慢性腎臟病病人自我照顧行為與腎功能之影響
期刊名稱III 長庚護理 卷(期) 29:1=101
起訖頁數 001-016
http://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494205&dtd_id=3&q_key=自我照顧&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TI&q_field2=TI&q_field3=TI&q_field4=TI
【自訂一主題】:自我照護相關文獻閱讀後心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次暑假作業的題目我選擇的是自我照護的相關文獻有外傷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病人具備正確的傷
口自我照護認知及技能,能降低相關合併症,常見臨床護理作業忙碌,加上病人及環境的各種變數,
易使護理人員執行傷口護理衛教不完整。本專案目的為提昇外傷科病 人出院前傷口自我照護之正確
率,現況發現病人出院前傷口自我照護正確率低,主要是提供病人 的衛教資料內容不符合需求、無
病人傷口自我照護指導標準流程及缺乏監控機制。藉由傷口照護手冊結構式的內容,提昇護理人員
執行護理指導的完整性,標準化傷口護理指導標準流程、傷口 護理指導交班查檢表的運用,使病人
能循序漸進的學習傷口照護知識及技能,並訂立評值辦法。 透過改善讓病人出院前傷口自我照護之
正確率由改善前73.8% 提昇至92.7%。糖尿病自我照護行為是糖尿病醫療照護中最重要的一環,然
而,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之糖尿病病人執 行自我照護行為的研究却很少見。糖尿病自我照護行為的得
分百分比為62.93%,其中以藥物行為最好、血糖監測行為最差。糖尿病健 康信念以行動利益性認知
得分最高、行動障礙性認知得分最低。藥物治療方式、加入糖尿病共同照 護網時間、糖尿病行動線
索、年齡及糖尿病自我效能,是影響糖尿病自我照護行為的重要因素,解釋變異量為20.2 %。
糖尿病衛教人員宜重視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病人之自我照護行為及相關因素,本研究結果可提供醫護人
員日後擬定糖尿病健康照護計畫及介入研究之參考。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名列世界前
茅,如何藉有效的醫療、適切的衛教,延緩 疾病慢性腎臟病的惡化成為照護的首要目標在自我照顧
行為方面,有參與照護計畫組的規律服藥、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整體自我照 顧行為平均分數顯著
高於未參與照護計畫組(p < .05)。有參與照護計畫組對於腎功能下降速 率慢的機會為未參與照護計畫
組的2.83 倍(Odds ratio: 2.83, 95% CI:1.59-5.04, p < .001)。 結論/實務應用:本研究證實慢性
腎臟病整體照護計畫可以讓腎臟病病人有較佳的自我照顧行為, 緩慢的腎功能下降速率,建議未來
透過整體照護加強自我照顧行為,以延緩腎臟病病程的進展。
出處: 莊孟昀、陳麗月(2017) •提昇外傷科病人出院前傷口自我照護正確率•長庚護理,28:2=98,229-241。
黃喬欣 、 林碧珠 、 張媚 、 李碧霞(2017)•糖尿病病人自我照護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護理雜誌,64:1,061-069。
王淑麗 、 陳慈徽 、 龔蘭芳 、 邱啟潤 、 林明彥(2018) •整體照護計畫對慢性腎臟病病人自我照顧行為與腎功能之影響•長庚護理,29:1=101,001-016。
|
關於內科的個案報告 ﹝暑假閱讀心得﹞ 13539 2019-08-19 00:24:36
﹝來源:聖母專校,台灣全文資料庫﹞
文章標題:協助一位氣喘併發急性會厭炎患者脫離呼吸器之加護經驗
作者姓名 許倫嘉 、 楊素月
期刊名稱I: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文章標題:一位末期腎病患者面臨透析治療抉擇之護理經驗
陳宏梅 、 陳佳鳳 、 曾秋蘭
期刊名稱II:長庚護理
文章標題:一位妊娠高血壓初產婦剖腹產後出血之護理經驗
作者姓名 劉舒倫 、 鍾玉珠
期刊名稱III:彰化護理
心得:看了這三篇由多人合作寫出來的個案報告,讓我想到專三下學期的個案報告課程;我們要做的是對選出的個案報告做出評析,當時為了那個報告大家都搞得壓力得別大,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意見與觀點,雖然過程中有一些小不愉快,最終還是躡手躡腳的上台把這份報告完成;我想,班上有那麼多個組別,一開始問題最大的大概也就是我們這一組,雖然被老師退回去要求重做的時候內心有很多很多的失落,但也因為這個重來,讓我們真正了解到其中不可缺少的規則與定律,相較原來因為第一次接觸這份報告的茫然與緊張多了某些不可思議的新奇。說到這份暑假作業,我也花了幾天才看完這三篇個案報告的內容,我發現不同於專三下學期課程中的原因是,我終於有了那種看完一篇文章會有自己想法的感覺,想第一次接觸的我,就是心裡千百個不願意,可是礙於學分不看也不行,就像那種感覺好像很認真,但其實有時候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也常常看到文字很多就偷懶跳過。現在真的很認真的看完這三篇文章,我覺得有接觸真的會有成長,就算只有一點點,我覺得我現在也是還有很多很多的不懂,但我相信未來會在這個科系接觸更多相關的課程與報告,相信那些即將要經歷的種種的過程,都是冥冥中為我們每一個人鋪好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