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4764 2019-08-16 18:26:38
1.書名:照顧父母不讓父母的小病痛,變成大危機
作者:張勝南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索書號:419.71 1174 2016
ISBN:9789864060689
2.書名:疾病的前兆 作者:鐘歆
出版社:貓咪予花兒工作室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索書號:415.208 82072015 ISBN:9789869223287
3.書名: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 長照 財務 法律知識 作者:康哲偉 出版社: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索書號:544.83 00522015 ISBN:9789861342634
讀書心得:照顧父母不讓父母的小病痛,變成大危機
在這本書裡,張勝南醫生整理了許多在照顧年長者可能遇到的情況,藉由他臨床上的親身經歷來說明,了解每個問題的重點,提供正確的觀念,讓讀者們對長輩的病痛或徵兆及早預防或處理,才不會讓長輩原先以為不起眼的小毛病變成大毛病。
我很贊成張勝南醫生這麼做,尤其是現在台灣已經漸漸邁入初老社會,要如何正確而且妥善的照顧身邊的長者,已經變成大部分的人們都有可能遇到的難題。這本書一定可以幫助到很多為了正確照顧長者而困擾的人們,而且年長者本人也可以藉由閱讀這本書而獲得新的啟發,重新留意以往所忽略的事物,並且解決心中的疑惑。
在照顧年長者的時候,常常會遇到許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很多時候,就算只是小事,但是當照顧者臨時找不到對的人去詢問要怎麼處理,有時輕忽了,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處理錯誤了,到最後甚至會落得很難收尾。例如:小感冒卻造成呼吸衰竭——有一名七十五歲的男性病人,原以為只是普通的小感冒,卻因為咳嗽、發燒、左下葉肺炎、呼吸衰竭,而被送進加護病房。還有胃食道逆流卻演變成食道癌……等等。
作者還在本書中例舉一些老人常見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洗腎及癌症,除了詳加說明這些疾病的問題細節,並指引出如果父母親因這些疾病需要住院時,照顧的家人面對種種住院環節,該如何應付面對,才不至於驚慌失措。
我很感謝這本書能給我這麼多收穫,正好家裡有年長者需要我們照顧,多虧作者張勝南醫生寫了這本書,我們才能用正確的方式照顧長輩。
|
108年 暑假功課 13419 2019-08-16 17:22:12
學號:10551112810 班級:護四己 姓名:游心儀
作者:李佩芳/吳月珠/賴鬱菁
文章: 從獨白對話-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演變/老年二型婦女面對生活與疾病經驗/第II型糖尿病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之探討之II型糖尿病的患者體力活動生活質量
主題:第二型糖尿病
心得感想: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常見症狀有容易口渴、頻尿、
、體重減輕,還可能有多食、疲倦、或有酸痛,這些症狀都會慢慢出現,另外高血糖也高血糖帶來
長期併發症包刮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可能導致失明、腎臟衰竭、甚至四肢不順而需
要截肢,第二型糖尿病可能突然會發生高滲性高血糖狀態,但卻不太會併發糖尿病酮酸血症。選擇與
糖尿病相關的文章是因為以前我阿嬤也有過糖尿病,所以想了解糖尿病的照護方式,第二型糖
尿病很多都是常規的檢查才會發現,所以很容易就被輕忽,因此應該養成好定時去檢查的習慣,不要
覺得糖尿病離自己很遠沒關係,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的潛在因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保持好良好的
運動習慣,控制好自己的體重,降低每個罹患的風險,而一旦罹患糖尿病的話,除了一輩子的胰島素
治療,也包刮日常生活的永遠改變。糖尿病的照護治療和衛教課程雙管齊下,才能使糖尿病可以自行
照護自己,過著精彩的人生。
|
護四己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14520 2019-08-16 16:15:44
看完這三篇個案報告之後的心得分為三個部份分別是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癌末病人感染肺外結核的治療與安寧療護以及重症肌無力的個案報告。
第一篇有關人際關係團體心裡治療的心得團體心理治療是以精神動力為導向,以人際關係為介入點的團體 治療,這篇報告是有關一位患有重鬱症之已婚中年男性參與本團體之變化。個案在成長背景中, 父親為相當權威的角色,因而造成個案平日在人際上,與父親及職場上司相處時慼到畏 懼,產生困難。在團體進行過程中,個案由於對治療者的移情關係,投射權威父親至治 療者,故在圑體早期呈現害怕逃避治療者之現象;經由再度的嘗試,個案發現治療者並 未如想像中權威,進而轉變畏懼面對權威人物之内在客體;最終,將此經驗帶回生活中, 重新嘗試與父親的互動,建立新的父子關係。
第二篇是有關重症肌無力患者的報告的心得,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係自體免疫疾病,即自身產生抗體,破壞乙醯膽鹼接受器,導致神經肌肉聯合處的接受器對乙醯膽鹼之接收減少,以致神經衝動的傳導產生障礙。病患在疾病發生過程中因傳導障礙,常出塊低效性呼吸型態、高危險性肺吸入及活動無耐力等問題,不僅危害生命,更造成病患心理及社會各方面的衝擊。本文描述筆者在照顧一位重症肌無力患者之主護護理期間,藉由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進行護理評估,分析歸納個案六項主要護理問題,包括高危險性肺吸入、活動無耐力、知識缺乏、無力感、低效性呼吸型態及高危險性損傷,藉由多項護理措施的介入,終使得個案的不適症狀能獲得緩解,並提升個案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及照顧能力,進而改善其生活品質。
最後一篇:有關安寧療護方面的心得:人生來除了生理需求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層面的需求,一般健康的人來說可能覺得稀鬆平常,但對於癌末的病人來說已經無法自主行動,對於每天意識不清、臥床、四肢攣縮、使用呼吸器、插著尿管和鼻胃管、身體多處有褥瘡,還有週被推去洗腎……這樣的人生真實存在著,不禁讓人感慨什麼是活著?誰想這樣活著?在這篇報告裡面就是告訴我們當護理人員面對這些癌末病人的時候如何去幫助他們,而安寧療護的目的是能夠以安寧團隊的專業,協助病人緩和疼痛與不適,有尊嚴的、自然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
心得作業(暑假) 14777 2019-08-16 11:07:37
讀完《我只是在不同的道路上》喬瑟夫的自傳,讓我更了解患有自閉症從小到大的成長
過程。
在喬瑟夫6歲前,是還不會說話的,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不相信他得了「永久性精神創傷」
,反而很細心的照顧他,讓他順利完成巴黎政治學院大學學位外,還是一位懂多國語言的
哲學博士。
在他6、7歲的時候,只有他的父母和姊姊,聽的懂他在說什麼,其他的人很聽得懂他在
說什麼,書裡面的例子:有個人為了要聽懂他在說什麼,讓他重複一次又一次的,最後轉向
他的家人請他們「翻譯」。
還有走路也對喬瑟夫來說是很複雜的動作,也對他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他很晚才學走路
,他的父母曾嘗試拉著他的手臂,但是他只是把他的兩條腿盪來盪去,沒辦法很連貫的像一
般人 這樣走,他到現在走路的樣子還是怪怪的。
在人際關係,他以前一直是很孤單的。他在學校的生活過得很不幸,他每天都會被挨揍。
有些團體遊戲,會故意採用出氣的方式進行,他認為不是再壞的學校就會有這
種事發生,好的學校也會有。因為上的學校都是小型的學校,評價很好。那時學校完全沒有
想到要注意,不要發生有小孩被欺負的事。糟糕的是,處在有障礙的狀況的他認為,所有倒
楣的社交結果,當然看成是他的錯。
我覺得不管在學校或是醫院看到身上有殘缺的人,不要用嘲笑或讓他人覺得不開心、不
舒服,反而要在他需要人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也可以適時的給他鼓勵。很多身上有殘缺的
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都不被尊重,他們只是一些地方與一般人不一樣,但他們也跟我們一
樣也是人,因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特別的。
我也覺得喬瑟夫真的很勇敢的去面對患有自閉症的自己,也沒有放棄自己,反而上了大學,
也得了博士的學位。
看完這本書我學到的事,每件事都有解決方法,但遇到困難就是不要放棄要堅持,撐過了之
後得到的就是自己的。
|
107-2暑假閱讀心得 14206 2019-08-16 01:06:4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65101246 姓名 康芳瑜
書名I 擺脫旋轉門 作者 林瓊珠
出版社 記憶工程 出版年月 2006年 9 月
索書號 053502 ISBN 9572916564
書名II 藍色病毒12個抗憂解鬱的處方箋 作者 陸汝斌
出版社 台灣商務 出版年月 2010年 1 月
索書號 057463 ISBN 9789570524222
書名III 關於長期照護三十四十五十歲最該關心的9件事 作者 商業周刊
出版社 商業周刊 出版年月 2016年 3 月
索書號 085091 ISBN 9789869283526
【撰寫心得書名】:關於長期照護三十四十五十歲最該關心的9件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老,是一個即使你不想面對,也會到來的現實,不管是父母、或是自己,只有提早做準備,才能因應。
台灣高齡化時代來臨,30、40、50世代該如何面對?「長期照顧」是什麼?為什麼要關心這個議題?
根據調查,超過九成受訪者認同未來可能面臨長期照顧需求,其中七成五不會主動搜尋長照資訊,且
六成受訪者認為自己不需要、也不做任何準備。
別以為現在自己年紀還輕、父母的身體也健康硬朗,就完全沒有必要了解長期照顧這個議題,其實以
下議題已經逼近眼前:
1.人口急速老化,扶老比大幅攀升
2.年齡越大,失能失智問題日益嚴重
3.一旦需要長期照顧,平均時間約七?三年
4.失能後須有人照顧,花費成為不可承受的重
5.照顧人手嚴重短缺,外籍看護緩不濟急
6.失能,不再只是老年人專利
7.在危機來臨之前,預先做好因應措施
8.自助人助,先從自己做起
這本書以三十、四十、五十,三個世代的觀點與需求,搭配實際案例,提出在老化的生命過程,可能
面臨的失能失智風險和因應之道。披露實際面臨的現實和狀況,提出最實用的建議與協助。從建立基
礎觀念到著手預作規畫,帶你檢視政府資源、評估三大長照類保險,以實用案例提供認識長期照顧的
新角度,教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