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26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64][1265][1266][1267][1268][1269][1270][1271][1272][127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讀書心得  13980  2019-08-09 16:54:26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甲 學號 1065101033 姓名 莊琳潔 1書名: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5月初版 2書名:關於愛的十二堂課 作者:蔡玲玲 出版單位: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4年8月 3書名:睡眠健康養生法 作者:家庭醫學保健編輯群 出版單位: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 【撰寫心得書名】: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簡單的一個動作──說話,卻也成了一門每個人必修的學問。過去社會新聞中總是報導著人們因為爆粗口而鬧上法院,輕則賠錢了事,重則還可能因此惹上牢獄之災;再者,大多數父母親在教育孩子上,每當孩子做錯事,不分青紅皂白,就先入為主的怒罵、批評孩子,嚇得孩子爾後犯錯時,不敢向父母親坦白,甚至更落得孤助無援的窘境,造成兩代之間溝通上無形的代溝,都是因為不懂得「說話之道」而造成的結果。仔細讀完這本「說話攻略」,我也思考著我的說話之道:「絕對不說粗話,多一點稱讚、鼓勵,少一點批評、辱罵」。現今社會中習慣說粗話的人早已與日俱增,但對於說粗話這種司空見慣的負面現象,我堅持不同流合汙、出淤泥而不染。當別人犯錯時,捨棄一味的批評、辱罵;當別人成功時,絕不吝嗇給予稱讚與鼓勵。因為我相信,稱讚與鼓勵隱藏著溫煦太陽般的正面力量,可以使人更有勇氣面對難關。若只有冷酷無情的責備,不僅是落井下石,更是不懂得「說話之道」的最佳寫照。然而說話之道,並不單只是「說好」「說壞」,還要「說的精」「說的妙」!如書中所舉的例子來說:當你去面試一份工作,老闆問你是哪間大學畢業的,若只是平淡無奇的說出你從哪間學校畢業,無法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說話,最初的用意就是使人們可以透過溝通來連結彼此、表達情緒。有些人即使伶牙俐齒、口才極佳,有時候卻會因為心直口快,不在乎他人的感受而遭受排斥;然而有些人即使說話期期艾艾、並非能言善道,但感受到出自於他那真誠的心所說出的肺腑之言,人們也會給予尊重、包容。因此說話之道,也是待人處事的相處之道。
      
108暑假作業  14809  2019-08-09 15:44:32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戊 學號:1075101207 姓名:蔡湘瑩 書名I 走出陰霾 抑鬱無懼 作者:朱維達 出版社: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5年 7 月 ISBN:978-962-14-5812-4 書名II 幸福死 作者:石賀丈士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7年 9 月 ISBN:978-957-13-7082-8 書名III 竹內失智症照護指南 作者:竹內孝仁 出版社:原水文化 出版年月:2015年 9 月 ISBN:978-986-5853-79-2 【撰寫心得書名】:竹內失智症照護指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剛開始對失智症沒有很瞭解,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瞭解了失智症原來有那麼多種類型,每種類型的照護方式也不盡相同,面對失智症患者,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安撫他們當下的情緒,並且以輕鬆的對話方式,瞭解他們的過去或現在的感受,如果他們常常忘記生活中的大小事,可以利用便條紙提醒他們該吃藥了、鑰匙記得帶等……如果怕他們忘了回家的路,準備一個小包包,裡面寫著地址、電話、名字,就算他們真的都不記得了,旁人看到紙條也能夠給予幫助,畢竟患者本身的記憶力已經不可靠了,使用一些讓一般人能夠看得懂的字條我想會對病患比較有幫助。也因為書中詳細的介紹,了解到要照顧失智症患者需要比照顧一般的病患更多的心力,因為患者的常常忘記而導致旁人容易失去耐心,面對失智症患者我想我們應該把他當成孩童照顧,或許換個心態也比較不會讓照顧者失去耐心,也更能夠拿出更多耐心與關心去照護病患,尤其很多關於失智症的醫療糾紛起因都是源自於病痛對彼此耐心的消磨而造成的,以正面、樂觀的心態去陪伴每一個需要照護的病患我想是很重要的!我知道失智症的病患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極大的負擔,尤其現繁忙代社會環境,忙碌最容易消磨耐心,但病患最需要的也就是家屬們,畢竟只有他們的陪伴與鼓勵才正是醫療機構所沒辦法給予的,同時尋求專業的醫療照護,讓失智症患者的病癥能有所改善。
      
107學年度暑假作業  13151  2019-08-08 14:47:09

護三甲 林以婕 1055101015 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大多人都期許一個家庭及一個自己的小孩,都覺得子宮、卵巢是身為女人很重要的部分,沒錯,它是很重要,是培育一個新生命的地方,也是會影響女性生理分泌的身體機構。但其實對現代人來說,可能因經濟狀況吧,降低了不少婦女生小孩的想法,養得起自己就不容易了,再多一個生命就更是不容易! 文章裡,分享不孕婦女、人工受孕以及流產各方面的護理經驗,一個女性準備好孕育新生命至懷胎十個月再到分娩,對我來說是件覺得很偉大的事,畢竟身心理的影響都極大,而對於這些個案而言,他們想生卻因身體狀況而無法正常懷胎,需要藉由醫療技術來進行生產,他們的心理壓力更大,人工受孕造成的影響也很多,早期破水、早產、流產等等…她們面臨的是自己的期望是家人的期望以及一個孩子所造成的身理影響,懷胎過程所承受的壓力比誰都大,對不孕症婦女來說,能成功的孕育一個小孩,可能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機會,這麼大的壓力,生產過程會快樂嗎?我想很難吧,身為一個護理人員,這也是我們的責任之一,如何讓婦女擁有好心情進行生產?如何降低他們的疼痛?如何減輕壓力?這些都是我該學習的。其實我很擔心實習時,遇上不幸運的產婦,畢竟沒有接觸過的經驗,不知道如何去接受他們的負面情緒,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也擔心自己無意的話語而傷害到他人,他們面臨上的所有都是我無法想像的遭遇,就算將心比心的同理他們,似乎也毫無作用。 黃韋庭、陳文純、蔡麗紅、戴秀珍(2016)‧接受人工受孕婦女住院安胎至生產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27(2),230-239。 張書璦(2018).照顧一位不孕症孕婦罹患急性闌尾炎抉擇終止妊娠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17(2),87-96。 陳雅萍(2014).照顧一位安胎失敗之產婦面臨周產期失落哀傷歷程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25(2),201-212。
      
護三戊暑假作業心得  14186  2019-08-07 15:31:2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戊 學號 1065101228 姓名 張宇欣 書名I 卡內基教你跟誰都能做朋友 作者 戴爾·卡內基 出版社 野人 出版年月 2017年 10 月 索書號 ISBN 書名II 操縱人心說話術 作者 陶然 出版社 普天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9年 8 月 索書號 ISBN 書名III 把話說進對方的心坎裡 作者 林裕峯 , 清水建二 出版社 今周刊 出版年月 2009年 8月 索書號 ISBN 【撰寫心得書名】: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美國最具個人魅力的總統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也曾說:「卡內基倡導的個人成功學,已 經為全世界的有志青年搭起邁向成功的階梯,甚至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在書中,卡內基開宗明義地說 :「我傳授的社交高手準則,不是在教導讀者五花八門的話術,而是宣導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因為『成 功的人際關係是一種慣性的養成』!」你只要培養好一股熱切的渴望,願意日復一日地檢討反省、學習更 極的態度,更容易獲得他人由衷的合作;發現自己待人接物、圓融處事的能力有極大幅度的提升;站在 對方的角度,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英國作家吉普林曾說:「語言,是人類所使用的最有效的藥方。」無論遭 遇的情況多麼糟糕,只要妥善運用語言的力量,就一定會出現驚人的「療效」。擅長操縱人心的人,必定 懂得發揮語言的威力,讓自己無往不利。我們不難見到,無論是政界、商場、學界,或是其他領域,最受 人歡迎的,永遠都是善於運用言語力量的佼佼者。
      
個案報告心得  13434  2019-08-07 10:29:11

我這次找的是關於「血液透析」的個案報告。因為台灣人口老化,有慢性病的病患越來越多,腎臟不好的病患也不在少數,根據統計資料,台灣的洗腎率位居世界第一。 血液透析是將血液抽出體外,經過血液透析機,清理血液中的廢物和雜質,再將乾淨的血液輸送回體內,就是俗稱的「洗腎」。而標準的血液透析為一週3次,一次為4小時,而一週3次的原因是為了減少長期的併發症。 造成需要洗腎的原因除了慢性病以外,還有因為台灣的健保關係或是電視、網路等的媒體傳播,有很多老年人喜歡服用藥物來養身治病,甚至是來路不明、未經合格驗證的藥物,導致不僅對身體無益,還造成腎臟的負擔,讓台灣腎病的人數日益增生。 這三篇文章中,有兩篇是關於協助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和壓力調適的護理經驗。利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藉由觀察、訪談、傾聽和身體評估等技巧收集資料,而後加強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的建立,使個案發展正向的人際互動和能力,提升自我價值以及對血液透析因應能力。還有協助個案對CKD有正確的認知,並藉由舉例使個案了解CKD併發症的嚴重性,進而促進個案採取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自我監測血壓等健康促進行為。 另一篇則是因飲食控制不良導致高血鉀,誘發致命性心律不整,面臨死亡焦慮的護理過程。藉由密切監測生命徵象及血液動力學變化,教導飲食控制,改善危害健康的飲食行為,並持續給予關懷、鼓勵及支持,使個案能產生正向因應行為,緩解死亡的焦慮。 岳芳如、顏妙芬(2014)‧應用健康信念模式照顧一位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之 護理經驗‧台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3(3),57-68。 林明慧、陳秋惠(2015)‧協助一位青年接受初次血液透析壓力調適之護理經 驗‧台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4(3),76-87。 林帝芬、張家淇(2016)‧血液透析病人面臨致命性心律不整之護理經驗-個案報 告‧北市醫學雜誌,13(2),226-235。
目前第126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64][1265][1266][1267][1268][1269][1270][1271][1272][127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