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閱讀心得 14203 2019-07-22 22:44:23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己
學號 1065101243 姓名 楊若以
書名I 癌症常見關鍵101問 作者 蕭千祐
出版社 大中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2年 6 月
索書號 066181 ISBN 978-986-88220-1-6
書名II 給癌症家屬的第一本書 作者 埴輪君子
出版社 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1年 3 月
索書號 065885 ISBN 978-986-251-425-2
書名III 陪他走更遠 作者 今井幸充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6年 6 月
索書號 999430 ISBN 978-957-13-6620-3
【撰寫心得書名】:陪他走更遠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是在講關於失智症的書,說明失智症有可能的病因、會有什麼症狀、如何延緩、適合吃什麼還有該怎麼和他們相處。看完這本書我學到很多和失智症病患相處及溝通的方法,例如他們說話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讓對方清楚的感受到我正在跟你說話,面對面看著他們的雙眼,視線保持在同一高度,壓低聲音慢慢說,不可以太大聲,也不要突然從後方叫住換者。失智症診斷會先以問診的方式,再來是診察,檢查病患的發聲、聽力、手腳是否麻痺和步行狀態,再來是檢查,利用影像檢查來檢查患者的大腦狀態,CT、MRI、MRA可以了解腦部梗塞和萎縮狀態,而SPECT、PET可以診斷出早期阿茲海默型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不可治癒的病,所以和其他病人的照顧有所不同,家屬最需要瞭解的照顧重點不在於治療及用藥,更重要的應該是「陪伴」,而陪伴可能只有短短的一、兩年,也有可能長達一、二十年,沒有人可以預知時間長短,所以我們更應該要常常陪伴他們, 對他們要有耐心,不要用斥責的方式,也不要一直反駁他們,這樣只會達到反效果,應該要以溫和的方式來對他們說話,讓他們冷靜一點,如果患者很執著某一件事,可以以轉移話題的方式,讓他們不要執著於同一件事上。如果有發現家人有奇怪的舉動或是常常忘記事情,就要趕快去醫院檢查,不要想說可能只是一般老年人退化,等到嚴重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
107年第二學期暑假作業 14276 2019-07-21 23:26:5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庚
學號 1065101315 姓名 簡睿瑜
書名I 日本溝通大師教你生氣的技術 作者 福田健著
出版社 商業周刊出版
出版年月 104年 3 月
索書號 176.56 ISBN 9789866032868
書名II 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話說對了,事就成了。公司裡該怎麼說話?麻煩就沒了 作者 李勁著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年月 107年 7 月
索書號 192.32 ISBN 9789579164337
書名III FBI超強讀心術:職場的身體語言密碼 作者 夏德忠作
出版社 悅讀名品 出版年月 102年 5 月
索書號 494.35 ISBN 9789865971274
【撰寫心得書名】:日本溝通大師教你生氣的技術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對「生氣不是好事」的說法,我想提出我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不生氣,就不知道結果是好事是壞,
即使無法改變結果,但在還沒嘗試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結果是好是壞、順不順利,試了才知道。
我們習慣了舒適、便利的生活,很希望保持舒服、愉快的感覺。因此,只要是未知的事情,都會避免
去做。做之前會先計畫、充分準備,以求事情能按計畫進行。這樣比較安全、事情也比較能順利完
成。「生氣不是好事」的說法,前提是「生氣不會有好處」,到底有沒有好處,也得試了才知道。
「生氣」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溝通管道,生氣也有技巧,在這裡舉例了6個:
1.弄清楚為何事生氣。2.先知道自己的脾氣。3.就算第一句是生氣的語氣,第二句就冷靜下來。4.從
小事開始,習慣生氣。5.用普通的音量慢慢說6.不要發完就算了,記得善後。
生氣有可能是失敗的、危險的溝通方式。如果對人說「你搞錯了」、「你這樣做很奇怪」、「請改正」之
類的話,就有逼迫對方的意思。對方會認為你反對他,忽略了你請他「改正」的重要事情,只想到你
是個「囉嗦的人」。你很可能會遭敵視、被敬而遠之。
「生氣」是任何人都會產生的情緒,無關好壞。「責罵」是以教育他人為目的,「生氣」則是為了
堅持自我,對他人的「不當行為」、「任性的要求」、「不履行約定」、「傷人的言論」,要求改善與理解
跟道歉。
所以真正的生氣應該是「在該生氣的時候傳達憤怒的情緒,獲得對方的認同,以求解決問題」。
我們必須要注意,不要因為一時生氣而大發雷霆,這樣既不是「責罵」,也不是「生氣」。
最後我覺得不要隨便生氣,要學習「生氣的技巧」,「在該生氣的時候好好的生氣」
|
2019暑假作業 護三己27號 13428 2019-07-20 18:31:06
個案報告閱讀心得
讀完三篇個案報告的文章後,使我對個案報告的格式更加的了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是我看的
第一篇文章,標題是「協助一位糖尿病血液透析病人面臨再次截肢後身體心像紊亂之護理經驗」,因
為剛好三年級下學期的內外科護理學有教到洗腎,加上台灣有很多人洗腎,所以我對洗腎更加的印象
深刻。此篇文章的個案在接受治療期間因左腳糖尿病足傷口感染壞死,於 2013 年 11 月 5 日行左
膝下截肢,隔年右足底水泡綠膿桿菌感染,於 2014 年 12 月 8 日行右膝下截肢,一年內雙腿先後
截肢,面對身體功能受損及心理衝擊。作者運用直接護理、觀察會談、傾聽、病歷查閱等方式收集資
料,依據Gordon 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個案,並確立個案的護理問題。作者藉由主動關懷與個
案建立信任關係,提供個別性護理措施,包括按摩、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放鬆技巧,配合藥物使用
來緩解疼痛;讓家屬共同參與照護活動,藉由家屬及團體的鼓勵與支持,幫助個案接受身體結構功能
的改變,使個案更快適應截肢後生活,重拾自信。裡面運用到的評估方式是以Gordon 十一項評估,
使我對個案的身體狀況、家族遺傳疾病…等各方面有更多的了解。
|
暑假作業107-2 14666 2019-07-20 14:14:01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乙
學號 1075101059
姓名 黃亭榕
書名 ER男丁格爾
作者 李彥範
出版社 經典雜誌
出版年月 2012年 5 月
索書號 855 4008 2012 c.2 095097
ISBN 978-986-6292-29-3
書名 遠離健忘和失智:
日本腦外科醫師教你的腦內活化術
作者 主婦之友社
出版社 太雅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年 8 月
索書號 411.19 0434 2017 094011
ISBN 978-986-336-186-2
書名 轉背,最強鬆筋解痛法
作者 石坦英俊
出版社 采實文化
出版年月 2018年 3 月
索書號 411.75 1442 2018 095
ISBN 978-957-8950-15-3
【撰寫心得書名】:遠離健忘和失智:日本腦外科醫師教你的腦內活化術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上,或者是在電視新聞上,甚至是在自己的親戚朋友,我們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一些患有失智症的人,在還沒有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失智症是一種無藥可醫的疾病,但在看完了這一本書之後,我不僅知道了「健忘」和「失智」是不一樣的,健忘是記憶力差,遇到事情容易忘記, 但失智可就不一樣了,失智症是因為腦神經細胞的網路結構弱化、損傷所引起的,但是如果能夠活化腦神經細胞,並且逐漸建立起新的神經網路的話,就能夠改善失智症的症狀了,而且根據不同種類的失症,有不同的藥物能夠治療,雖然不是每一種的失智症都有藥物能夠治療,但我們還是能夠透過別種方式來做治療,有研究中心表示可以透過一天30分鐘的快走、輕度的肌肉訓練和鍛鍊記憶力的簡單遊戲等3種活動的交互運用來提供患者的認知能力,健忘和失智症在症狀上有甚麼差異呢?我們可以透過以下這6點來確認,第一點.健忘的頻率比以往都還要高,而且已經是嚴重到會影響工作或日常生活。 第二點.走起路來越來越緩慢,有時候走起路來蹣跚穩。(綠燈時難以走過行人穿越道)第三點.對於外出或者是與人們交際會覺得麻煩。 第四點.對於外在打扮顯得漠不關心,毫不在意。第五點.去外面吃飯時,會懶得去尋找沒有去過的餐廳,或者是懶得挑戰沒有之前嘗試過的新菜色。第六點.出門購物的時候,變得不擅長計算零錢,用大鈔找付帳找零的情形變得比以往都還要多了。真正判別是不是有「患病」,仍然是要以”第一點”的「嚴重到會影響工作或者是日常生活」來判別,剩下的情況頂多只能夠用於輔助判別而已,總歸而言,第二點到第六點或多或少都比較偏向於伴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而造成的精神狀,但是如果第一點到第六點似乎都有符合的話,請前往醫院的記憶門診就醫或者是諮詢腦科醫生,如果沒有完全符合以上第一點到第六點的話,則不妨可以試試看各種腦內活化術,看完了這一本書後,我學習到了很多對身體好、對身體有幫助的知識,也知道了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多一個小步驟,就可以預防很多種疾病,有一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有時候只要改變一下原本我們習慣的方式,就可以達到大腦活化的效果,我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是書裡面介紹的各種小遊戲,那些小遊戲看似好像很簡單,但其實做起來卻是超乎想像的難,我覺得裡面最有趣的遊戲就是:單人猜拳遊戲,這個遊戲我玩了很久,還是沒有辦法每次都成功,而且我玩的速度也很慢,但跟最一開始比起來我還是有進步的,現在玩起來感覺也不會像一開始那樣那麼混亂了, 除了小遊戲之外,書裡面也有提供許多不同種類的題目,可以讓我們練習,有提供觀察力、提供想像力、提供推理力、提供邏輯力、洞察力等等,還有許多的按摩方式和各種運動、各種動作等等,這些不只可以幫助我們活化大腦,也可以預防健忘、預防失智症、鍛鍊觸覺、鍛鍊理解力、維持全身血管年輕度和柔軟、提高記憶力,不過我覺得最能夠讓人持之以恆堅持下去的,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消除自己本身的壓力,這樣就能夠夠使腦細胞復原,並且再次活躍,失智症的大敵人其實就是過度的壓力刺激,一旦持續的處於壓力的狀況,長時間下來腦細胞就會損壞,整個大腦也會因為這樣而逐漸萎縮,所以我們必須要找到消除自己壓力的方法,我自己覺得最好、有效的方式,就是去找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然後讓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在其中,只要能夠投入在有別於平時的事情之中,就能夠不可思議地紓解壓力,如果在工作、課業、人際關係上有一些煩惱一直在腦中揮之不去的時候,與其休息放鬆,什麼事情都不做,倒不如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無關的事情,反而更能夠紓解自己的壓力,例如:跑步跑到汗流浹背、去KTV放聲高歌、去看場電影盡情地大笑,或者是大哭,這些都能夠使得自己本身的壓力得到紓解,所以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妨抽出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變,就能夠達到大腦活化的效果喔!
|
190719一年級暑假閱讀作業 14808 2019-07-19 22:43:57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這本書一看到名稱及前傳,就知道這本一定是非常生動及充滿醫院裡的互動故事,一閱讀不得了,學習到很多小劉醫生幫病患開刀的歷程。
「人人都有需要『看醫生』的時候,但你可曾看過醫生的內心?」-往往身心感受到痛苦的時候,都會想去尋求醫生的幫助,他們專業的外表下有著什麼樣生活紀律?我常常思考著,醫生們也跟一般人一樣,是需要感受到愛的!最討厭有些無理取鬧的病患,很常會發生醫療糾紛,也因為這樣的關係,讓小劉醫師決定前往偏鄉醫院服務,覺得鄉下人的樸素可以治癒她疲累的身心。除了逃避、內疚、更多的是想要喘息,第八十四頁有說到,離開了大城市、鄉下地方的生命力都很強,這句話讓我省思:貧富差距大,城市與鄉下的資源很不平均!但鄉下的人是怎麼靠著生命力活下去的?靠著樸素單純,且有力量的生活下去,想著可能是常常做農,需要種田種水果,要花很大的力氣,每天運動,就不會常常生病啦!這麼堅強的熱情,是小劉醫師繼續在偏鄉工作的動力,也是我之後嚮往的工作環境。再來是近年大家關注的議題:健保,台灣健保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不需要太多錢也可以看醫生,反觀外國想要花大錢,看醫生還要排隊登時間!但是常看到新聞寫道,病患對醫生的不禮貌,甚至對醫生動手動腳,明明都是人,而且還要幫病人服務,為什麼可以這樣對待醫生呢?健保給你的優惠不是拿來糟蹋的!看完這本書,關於外科的人力一直在流失,感到非常難過,外科的處理的病人必須更為謹慎,也希望將來的實習醫生能充實的更多並繼續留下來服務,而我也會從小劉醫師的親身經歷,去關心照顧我的醫生,一來是給他們加油打氣,二來是不想給疲勞的醫生開刀照顧,怕會有二次的傷害,希望我這小小的關心,足以給他們大大的窩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