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27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77][1278][1279][1280][1281][1282][1283][1284][1285][128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14000  2019-07-17 11:39:41

這次是在護理之家實習,年齡層偏高,大多都是老人,遇到患有失智症的個案機率也偏高,老了的確會造成健忘,但是失智症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失智症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會出現判斷能力、注意力、思考能力……等各方面的退化,還有可能會有個性上的改變,嚴重一點會出現幻覺的症狀,比較常看見的症狀例如完全想不起來剛剛發生什麼事或是忘記生活瑣事,再來嚴重一點就是會出現反覆問同一件事情的狀況,晚期症狀就是已經喪失分辨時間、地點、人的能力,即使是最親的家人或是最熟悉的回家的路,也不一定認得出來……這就是我認為失智症最可怕的原因,就算有再多不想忘掉的記憶回憶那些,都會隨著病情的惡化而逐漸淡忘,這些個案看多了,其實自己也會心疼,中老年人都必需要好好保養身體,我上網找了一些資料,有些食物對於中老年人健康是最有幫助的,老人常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狀有良好的食療作用,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會小非常多,還有大蒜不僅能夠預防感冒,還能降低胃癌、腸癌風險,增強消化功能,大蒜還有一個很好的作用就是能夠很好地凈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還能有效預防血管疾病,希望我們去實習阿公阿嬤都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
      
二年級暑假  14009  2019-07-17 11:38:34

書名:不需要一個人獨自承擔 : 愛長照寫給照顧者的照護專書 作者: 朱偉仁著 讀後心得:讀完這本書,我很心疼照顧者。他們並不適專業的照顧人員,突如其來的事情,使他們一定要背下這個責任。不論中風還是失智其他等疾病,對一個從來沒學過怎麼照顧的家屬一定很慌。他們面對著自己的父母親患病這件事情,是多方面的壓力及擔心,如今角色互換,變成他們要照顧父母,也許他們同時也要照顧自己的小孩,還有他們的事業..等等。使他們變成「三明治族」承受著多方面的壓力,自己的情緒完全無處可發洩。他們時時刻刻都繃緊了神經,哪怕她一個失神,就會發生遺憾!他們也是一個人,他們的情緒壓力也需要被抒發,需要時間放鬆下來休息。如果照顧者倒下了,那家中會多一個負擔..這樣的惡性循環是不好的。我看了很多的案例,家中對每個人都是最自在的地方,大家一定都希望被自己的子孫照顧,也不希望自己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養病,可是有時會就是沒辦法,要獨自背負著這麼多的壓力很難,有一個案例的照顧者就是因心肌梗塞離開的,當年才五十六歲。他承受著工作上的壓力和官司還要照顧失智的爸爸,是把自己硬撐到不行了,才這麼突然的走了..照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多心力、耐心、愛去包容被照顧者的一切。生病一定不是自己要的,但是在照顧的同時也要照顧自己的心緒,我很難過看到每一個案例的照顧者全心全力的透入,卻忘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都把自己當成了超人,一直的付出著。希望所有的照顧者可以停下腳步,看看自己的需要,關心一下自己的心緒。
      
二年級暑假作業  14024  2019-07-17 11:29:31

這次實習的單位是護理之家,平均年齡都偏大多多少少都有失智的現象,照護失智症患者的主要目標,在於維持病人「能」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其免於進一步的退化,這過程既艱辛又漫長,所以需要家人相當大且持續的愛及耐心才能勝任。失智症的照護有別於一般失能老人的照護,需儘可能了解病人問題行為的成因,建立出一個符合病人生活個別需求的常規,因為太多的改變容易造成病人生活狀況產生混亂,同時也必須注意讓所有的常規都盡量符合病患原有的生活方式,這樣可以減少病人日常生活產生混亂的狀況。診斷為失智症的病人往往在住院初期時易出現環境混淆的症狀。病人也可能因其他藥物、手術、感染、睡眠不足、飲食不正常、脫水、換住處或是個人危機而有心智改變之症狀。症狀類似精神病(譫妄)或失智症。這些都是失智症的前兆例如:忘記已經吃過飯或已經吃飽,即使重複提醒但在短 時間之內很快又忘記,因此失智老人會不斷要食物吃, 吵著要吃東西,此行為反應在每天會重複出現。  失智老人不會分辨或不知道自己有無吃飽、該吃多少, 看到食物就吃,若無限制則一直吃,對吃無法自我控制。不會分辨自己或他人的食物,在家裡會亂翻東西來吃, 不會辨別可食或不可食的食物 。 到了中老年都需要好好保養身體,這些食物對於中老年人健康是最有幫助的,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要小得多大蒜不僅能夠防治感冒,還能降低胃癌、腸癌風險,增強消化功能。另外大蒜還能很好地凈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預防血管疾病。希望我們去實習阿公阿嬤都能健健康康的~
      
閱讀心得  14635  2019-07-16 12:26:5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甲 學號:1075101028 姓名:李宜庭 書名:佐賀的超級阿嬤 作者:島田洋七 出版社:先覺 出版年月:1987年12月 索書號:861.57 8754 ISBN:9861340483 [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 1.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 2.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即使不能達成也無妨,因為終究是夢嘛。 3.夜晚不要講悲傷的故事,等到了白天,再悲傷的事也變得不悲傷了。 4.幸福不是受金錢束縛 , 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的。 5.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 這本書是在說,因為昭廣的媽媽養不起他,所以在8歲那年只好把他送往居住在佐賀的阿嬤家。阿嬤家裡也很貧窮,但她總是樂觀的看待人生也十分的節儉,更教了昭廣許多人生的大道理,也總是告訴昭廣許多的生活絕技,是昭廣心中的超級阿嬤。 有一個橋段是,因為生活貧窮,他們很難得吃到一頓魚肉。每次吃完魚肉後,阿嬤還會叫昭廣把魚骨頭也吃下去,如果有嚼不碎的,就放在碗裡,倒熱開水,沖成骨湯喝下去,剩下的魚骨頭再晒乾,用菜刀剁碎壓成粉,當作雞飼料,看到這裡讓我知道了阿嬤的節儉能力有多強大。還有在阿嬤家前面有一條小河,阿嬤都稱他為「水上超級市場」因為有時都會從上游流下有用的東西,阿嬤都會撿回家利用,這是我看了印象最深刻的兩格橋段。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昭廣的阿嬤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就算家裡貧困也不會消極人生,反而更努力的去生活,也每天帶著樂觀的心情過每一天。阿嬤在書裡說過一句話:「尾端岔開的蘿蔔,切塊煮起來味道都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拌過後味道也都相同。」我覺得這句話是要說,其實我們的人生都一樣,想要不一樣就要看你自己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人生,岔開的蘿蔔,彎曲的小黃瓜你也可以用不同的料理方式讓它變得特別。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很多,不但教我要怎麼樂觀的面對人生,也告訴我就算遇到困難也不要難過,明天有不一樣的一天在等著你。以前的我遇到困難就只會逃避不想去面對,但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就算遇到困難也不要逃避要去解決它,就像那位超級阿嬤說的,每天都要樂觀的去面對人生。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覺得在不一樣的年紀看都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啟示。
      
護一戊 林蓁 46(2019暑假作業)  14838  2019-07-15 08:37:57

班級:護一戊

姓名:林蓁

座號:46

學號:1075101238

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戊

學號

1075101238

姓名

林蓁

 

 

書名I

情緒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作者

康武思

出版社

悅讀名品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年     12月

索書號

085990

ISBN

978-986-5971-79-3

 

 

書名II

舒解壓力,自己就是關鍵

作者

保羅˙麥肯納

出版社

遠流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年    12月

索書號

085988

ISBN

978-957-32-7545-9

 

 

書名III

心理健康的維護和促進

作者

張韌仁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5年    1 月

索書號

086531

ISBN

978-7-03-042848-6

 

 

【撰寫心得書名】:心理健康的維護和促進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在一項對475名高中畢業班學生的研究表明:學習成績並不完全取決於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較智商預期為高)、普通成就者(成績與智商預期相當)、低成就者(成就低於智商預期)差別的產生,與性格特徵有關。高成就者工作習慣較佳,對學業興趣較濃,按時完成作業,關心學習成績,做事認真負責且有計劃。低成就者難自律,難自我規範,較衝動放肆,喜好玩樂,貪圖近利,與同伴關係欠佳,較不合作,較自私,較不尊重權威與傳統,較不合群,在校在家較不快樂,常為己辯護,憤恨他人,對挫折和壓力不知所措,較悲觀。普通組介上下之間,尚屬正常。由此可見,培養積極的情感品質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徵能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寓於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也依賴於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視自我觀念或自我意識,包括對自身形象方面的觀察、概念、看法,關注自己外貌美醜、體能強弱、運動機能優劣等,常將自己的形象與理想中的標準進行比較,或與同輩人進行比較。比較結果,或滿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確對待,也對身體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體健康的心理條件。通過心理教育,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是提供這種心理條件的重要措施。不僅如此,良好心理素質對身體素質的發展、體能的充分發揮也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造型美、生氣美等身體美的各要素還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這些素質的發展無不需要相應的心理條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適於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動,內向性的人完成目標的動機強,適宜進行精細、準確的任務。同時,身體潛能能通過運動技能的提高得到發揮。運動技能是習得的能力,表現於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身體運動之中。運動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與智慧技能有聯繫。運動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動作,也不是如同搖頭那樣簡單的肌肉反應,他受到內部心理過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動作技能,發揮人的的身體潛能,必須依賴於良好的心理素質的發最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質是形成審美素質的基礎和條件。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沒有心理上的修養,審美的修養不可想象。此外,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既是內在美的表現,也是美感素質形成和發展的條件。例如一個人能正確地認識現實,客觀、全面、公允地看待問題,能正確地正視現實,熱愛學習和工作,聰明才智得到正常發揮,有自知之明,對自己能正確評價,行為舉止得體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現。又如對人富有同情心,誠懇,正直,正義,不畏強暴,樂群,對學習與工作勤奮、細心認真、有首創性,不卑不亢,嚴於律己,自信、謙虛,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現。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的這些優良的心理素質,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審美素質形成和發展的條件。

 

 

 

目前第127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277][1278][1279][1280][1281][1282][1283][1284][1285][128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