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8暑假作業 14212 2019-07-02 13:42:4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65101252
姓名
李晴羽
書名
樂活護理人
作者
慈濟醫療志業護理同仁
出版社
經典雜誌
出版年月
2011年8月出版
索書號
092250
ISBN
978-986-6292-10-1
書名
一個安寧醫生的手札
作者
許禮安
出版社
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2年5月1日
索書號
0167
ISBN
957-9218-60-9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這本書裡頭談到了許醫師在心蓮病房裡面對的各種不一樣的
生命啟示,住進安寧病房的病人,從一、二歲的嬰兒到幾十歲的成人都有,面對的病痛與心靈的
疼痛也有不同層度的差異,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書中的〈每一分鐘的希望〉主角如真自從
知道自己得到了癌症之後,努力追求靈性的成長,為了不讓別人發現她的病,她和女兒常常如同姐
妹的妝扮在逛街。後來住進了心蓮病房仍然每天打扮,也從來不穿病人服。她曾說過:「活一分
鐘,就有一分鐘的希望。」一直以來都以為病人會抱著某種程度的絕望住進了心靈病房,也以為是
不斷的朝向死亡邁進,而且應該認命於老天爺的安排,但其實他們和健康的人一樣對生命抱著希望,
種希望也許在健康的人們是無法想像的無法體會的,因為我們總是以為明天一定會再來。像這樣得
了癌症的病人,或許都要隨時提醒自己可能沒有明天,所以時時刻刻的當下產生真真切切的希望,對
於所有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都可以成為他們那微小又卑微的希望。常常病人怕家人知道後
無法接受,怕家人朋友擔心,所以假裝不知情;家人也擔心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後萬一想不開或者
喪失求生意志,於是當家人與病人僅存的那些相聚的時光就在互相假裝、互相演戲,到最後病人的
心願、心事、後事都無法與家人坦誠。有時候病人會試探性的提起後事,但此時家屬往往會立 刻
阻止病人繼續說下去,而對他說:「你會好起來的!講這些幹嘛!」的這些話。
得癌症的病人,卻因為身體藏著一個炸彈,隨時提醒自己可能會沒有明天,所以在時時刻刻
的當下產生真真切切的希望,對所有我們認為理 所當然的事情,產生不確定無常是否如常的希望
,希望自己晚上可以入睡、早上可以醒來、可以看見明天的太陽,可以吃得下、喝得下、大便拉
得出來、小便解得出 來,如此卑微而真實的希望。
|
2020暑假作業 14614 2019-07-01 10:24:01
書名:有一天,你也會遇到
作者:久坂部羊
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
出版年月:2018/3
索書號:861.57 2408 2018 095105
ISBN:978-986-95993-3-7
[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
1.死亡是不講道理又冰冷的
2.即便沒有有效的治療,我們醫護人員也不能臨陣脫逃,因為最痛苦的終究是病人阿!
3.醫護人員即使遭遇挫折,面對痛苦和悲慘帶來內心的沮喪也不可逃避,扔須接近全力。因為現實不會因此停滯不前
[ 本書悅讀後心得感想 ]
一本來自關於日本醫生的在宅醫療自身經歷,以自身經歷
在書中描寫出兩位醫生皆是自己的現實投射,書中兩位醫生一位經驗老到的「一瀨醫師」創辦『羅漢柏』在宅醫療診所,另一位在職的則是28歲的「三澤醫師」。
書中所說的六篇經歷最有印想的篇是【總有一天,你也會遇到.......】
一位從精神科轉至『羅漢柏』診所的女孩「北水麗子」,一瀨醫師是第四位主治醫生,前幾位醫師給他的診斷疑似思覺失調。
起初在她家房間的治療看起來沒什麼大礙,但日後伴隨一瀨醫師的護理師中嶋小姐發現在身體檢查後離開前,麗子小姐在口中念著:「總有一天,你也會...」在此自己看了毛骨悚然,也是這部分令我最印象深刻,原來麗子小姐在詛咒中嶋護理師總有一天也會像她這樣,在這之前已精湛演技騙取中嶋小姐的手帕來下蠱。
一瀨每次檢查中麗子小姐總故意露出胸部,在某次檢查她竟騙中嶋小姐呼叫媽媽的鈴壞掉了,需要中嶋小姐去叫媽媽,為了繼續配合檢查一瀨醫生叫中嶋小姐去吧,在中嶋小姐找到麗子母親美砂子女士時,麗子卻大叫著:「阿!住手,媽媽,救命阿」
此刻媽媽正不知手挫的看著一瀨醫師和自己女兒,女兒哭訴是醫生將她內褲內衣脫下要媽媽趕緊報警,不料媽媽打了女兒一巴掌:「你別太過分了」,隨即醫師和護理師離開了..
還有一篇關於幸吉先生和安子女士,安子女是卵巢癌,而幸吉先生有時會相信一耶偏方而反覆問醫師可否使用殺死癌症細胞之類的,過了幾周幸吉先生覺得自己老婆好了很多在老婆面前和醫師說可以驗看看癌症細胞指數,沒想到一驗之下指數和先前的250可說是直線上升是779,由於此原因幸吉先生求醫師隱瞞此事,但誰知道這先生是在自己七子面前提出此提議的,不告訴妻子對醫師來說不管幸及先生再怎麼求,基於誠實原則和自己醫師的道德,三澤醫師最後還是告知了安子女士。
一個月後某通電話得知,三澤醫師傻住了,沒想到先離開人世的是安吉先生,壓力太大而暈倒四天推測蜘蛛下腔出血而過世。
還有幾篇其實擔很有在宅醫療特點,一些精神病患,臨終,安樂死,失智症家屬照顧壓力,還有一些大體處理的議題,是這位作者想表達的問題,其中一篇中也是因為家屬自己母親快斷氣了而醫師正好在遙遠之處要趕上也要一段時間,所以說在宅醫療的麻煩之處非常之多,而護理師和醫師時常因為家屬的要求陷入兩難的泥沼,一方面是許多道德,一方面是如何尊重家屬的意見。
第一次碰到這類的書,非常特別也知道自己未來或許可能多多少少會碰到的情況,這位醫師的經驗蠻酷的雖然他書中說到開了死亡證明有180幾張可見做這行看見家屬和家人間的生離死別之多,我覺得沒有神麼仙丹可以治百病,也不是每種方式都能兩全其美的解決,人世間的生離死別或許真的殘酷但也都是人之常情,最後一句就是書中的醫護人員即使遭遇挫折,面對痛苦和悲慘帶來內心的沮喪也不可逃避,扔須接近全力。因為現實不會因此停滯不前
這句真的非常優美阿,我時常想假使自己顧到的病人最後還是無力回天的話我會怎樣難過怎樣挫折,但我想我會記住這句話朝向我的護理之路!
|
讀書心得 14791 2019-06-30 21:49:5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丁
學號 1075101188 姓名 陳宜嫻
書名I 當最愛的人失智 作者 蔡佳芬
出版社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7年4月
索書號 415.934
4424
2017
095916
ISBN 978-986-406-083-2
書名II 提高自癒力
比吃藥有效 作者 殷允芃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出版年月 2018年3月
索書號 418.9
3628
2018
095890
ISBN 978-986-398-331-6
書名III 我對安寧療護的顛覆思考與經驗談 作者 許禮安
出版社 海鴿文化 出版年月 2018年1月
索書號 419.825
0833
2018
096092
ISBN 978-986-392-117-2
【撰寫心得書名】:1.當最愛的人失智 2.提高自癒力 比吃藥更有效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隨著年齡的越大 生病的機率就越高,但其中失智可能是最難受的吧!就跟失去記憶一樣,忘了很多
東西,隨著時間失智的人可能連最親的親人都忘記了,甚至可能不認得你了會覺得你會害他把你當成
仇人來看待,時間久他就像小孩一樣很多能力都下降, 唯一的差別就是小孩會一天一天地長大,但他
卻會一天一天地老去,但失智並不是他想要的 誰都不想遇到,即使失智仍希望被當成「一個人」而非
只是「一個病」對待,但當是你最愛的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像有一位醫師,在有一次的心肌梗塞雖
然被搶救回來,但卻只計的他當過醫生,忘了身邊最愛他的妻子 連自己為什麼被fire都不記得了傷害
最大的卻是親人,變得不是原來認識的他,你這一秒跟他說的事下一秒可能就忘了,最常說的話卻變成
不記得了,連自己的老婆都忘記,甚至連有小孩都不知道,失智對我來說可能是最不想面對的事了。
很多人認為很多病只要吃藥,開刀就會好,但其實吃藥並不是一件好事,更容易把自己變成藥罐子,依
賴藥,有藥就什麼問題都沒了一樣,藥只能緩解痛苦而已,像癌症我認為如果真的得了我也不會接受
再多的治療,反而會用剩下的時間好好珍惜,去做想做的事,因為人總是會走到死亡,只是早晚發生而
已但這就是命運吧!像豬哥亮自己得了大腸癌,他也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或化學治療,結果也是快樂的
活了兩年,癌症生病並不可怕,而是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多餘的治療不如讓自己接下來的日子過得快樂
這不就是人生嗎?珍惜接下來的日子,做還想做的事不要後悔就好,多運動接觸大自然,睡眠充足,營養
均衡,增加自己的抵抗力比吃藥更有效。
|
暑假讀書心得 14706 2019-06-29 13:53:32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一丙 學號:1075101101姓名:林銘萱
書名:夜班急診室 作者:Brain Goldman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 出版年月:2015年5月
索書號:415.220026104 ISBN:978-986-320-734-4
書名:來自星星的孩子 作者:克莉絲汀‧巴奈特
出版社:皇冠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4年9月
索書號:415.9887742103 ISBN:978-957-803-919-3
書名:馬拉松小子 作者:朴美景
出版社:大田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5年10月
索書號:415.94684386 ISBN:957-455-931-9
【撰寫心得書名】:夜班急診室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我會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急診室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跟讀護理的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急診室顧名思義就是以病情緊急,迅速惡化甚至危及性命,優先使用急診室的病人,他們的求診需要多數是突發的,例如交通事故、孕婦早產等之類的,<夜班急診室>這本書把急診室的運作方式寫得一清二楚或許平常我們在電視所看到的肥皂劇情,都有可能在急診室活生生地上演,在我的記憶裡,我只掛過急診一次,是在半夜,好像是半夜突然發高燒的樣子,急診室就是人很多,依照輕重緩急來區分病人醫生及護理師們把握著每一刻搶救著每一條珍貴的生命,他們的辛苦又有多少人看見呢?最常在急診室裡看到的景象是家屬痛哭失聲,甚至是責怪醫護人員,雖然失去家屬是撕心裂肺的痛苦,但是醫生也是盡心盡力的搶救,但仍然是回天乏術,你說醫生不會自責嗎?一定會自責,有多少醫生因為在搶救過程中病人失去心跳,而對自己感到滿滿的不堪,所以我認為學醫的人才願意投入急診室的人少之又少,寧可選擇錢多事少的整形外科或是醫學美容的行業,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沒能力去搶救生命,這本書最讓我有印象的是一名84歲的老人說三個禮拜前曾經絆倒,只是覺得輕微頭痛,後來經過斷層掃描後才發現是硬腦膜下血腫,後來這位老人才承認自從摔倒後的體力就大不如前,由此可知要一個自尊心極度強烈的人親口承認這件事,是很困難的,而在台灣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就打
死不看醫生,直到嚴重的時候才知道後果不堪設想,看醫生一方面為了治療,另一方面則是求安心。
本書作者布萊恩醫師所提到:「我寫這本書是為了你們,你們當中大部分人遲早會需要像我這樣的急診醫師的服務。」他寫這本書是想帶領讀者了解急診是那道玻璃門背後的真相以及面對掛急診的這件事。
我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位護理師寫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話她是這麼說的:「醫護人員雖然犧牲團圓飯、年節娛樂時間,但想到這群需要我們陪伴或是需要我們專業的人們,能即時盡一分心力,最後獲得更多的反而是自己。我身為急診人已逾15年,一直以身為急診人為榮。」這本書指出一名好的急診醫師,需要具備怎樣的觀察力、決斷力和處置力;並且坦誠檢視現代醫學界面臨的諸多問題。
|
暑假作業 14690 2019-06-28 17:56:11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乙班
學號 1075101084 姓名 陳力菁
書名I 因為愛 讓他好好走 作者 黃軒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年月 2015年 10 月
【撰寫心得書名】:因為愛 讓他好好走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當無論如何都要救到底時,那是愛嗎? 當留下摯愛的家人,卻延長他們的痛苦,那是愛嗎? 這本是講述重症病人,家人在面對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對有些人覺得是殘忍,但是誰能想到病人的感受?如果都是說為了他好,那為甚麼還有DNR,有時適當的放手未必是一件壞事,有時候,難以放手或不願放下,讓病人離開的反而是家人。
放棄急救,並不是放棄治療,而是在生命最後的關頭,不再讓生命,受盡人為的摧殘。
醫生看過無數的生離死別,看過無數的家屬在面對DNR,看過無數的私心裂肺,醫生有時未必提出最佳的選擇,但是最適合的作法。從來沒有,或很少陪伴病人的家屬,常
常會在最後一刻,對醫師表達「救到底」的決定,以平撫自己內心的愧疚或虧欠感。
死亡,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當然也包刮了自己我們都該如何面對死亡.....?
這不是一堂課,不是幾個學分,不是經歷一次就能學會的事情第一次遇到的喪禮,是自
己的爺爺,那時候的我,甚麼都不懂,大人要我們跪下,我們就跪下,要我們哭我們就
哭,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懵懵懂懂的還沒發現到,原來爺爺離開了...
這本書讓我想到我爺爺,我爺爺雖然情況跟這本書不大一樣,但我永遠記得我爺爺親自
拔掉自己的管子,我爺爺是重症病患,一直臥床,做什麼事都要別人幫忙,每天要插著無數的管子,以前開朗陪我玩耍的爺爺,如今面無表情,眼裡充滿無助的淚滴,以前的爺爺去哪了?能不能還我那以前面帶笑容的天使,天使如今聽不見我的聲音,而我也看不見天使的笑容,笑容也漸漸得遠離我,孤 獨卻纏上我,我拼命的甩,甩掉僅存得活潑。我也在旁邊默默看護士他們怎麼處理病人,他們很辛苦每天都要固定的時間做同一件事,他們一直跑來跑去,手上的資料多到不行,我真想跟他們說一句:辛苦了,謝謝你們,即時你們很累還是願意為我們的家屬奔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