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大體心得 14583 2019-05-18 16:34:23
這是一場終身難忘的課程,解剖,本非我們能接觸到的經驗,在老師們的用心規劃下,我們才有近距離看見大體老師的機會。死亡本身,是如此真實、醜陋,我們就算竭盡所能地避而不談,仍舊不得不面對它的殘酷、看清它的本質。儘管我們費心地為死者更衣換洗裝扮、以鮮花裝飾、安置於雕刻精美的棺木、舉行盛大隆重的告別式,最終,肉體仍將敗壞腐朽。大體老師,因為全身經過防腐處理,皮膚、肌肉都能長久存放,防腐之後,肉體便不再腐敗;然而兩年防腐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提供醫學院學生解剖教學使用。最終教學完成,才將大體老師縫合、纏裹,予以火化。腐敗的肉體,令人掩鼻躲避、慘不忍睹;那麼經過防腐,又是什麼樣的樣貌? 我們看到的大體老師,由於解剖的需要,皮膚在大三角切劃的刀法下,向兩側掀開;皮膚下的肌肉組織,從臉部到腰部,毫不保留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老師掀開大體老師身上白布以後的那一幕,至今仍清晰無比。大體老師讓我明白,不論是億萬富翁、街上遊民、俊男美女、抑或平凡如己,當生命離開肉體,都是一樣的不堪,那是人們可以否認迴避、卻永遠不會改變的真實殘酷。避而不談,無法改變生命向死之本質;遮掩不看,不會讓死亡變得迷人可愛。大體老師生前願意簽署捐贈同意書,必然擁有超越的生死觀。
否則,誰能忍受赤裸裸地讓一群陌生人在自己身上切割研究,直到全身皮綻肉開。儘管,近年來對於大體的認知已從「教材」晉升為「老師」,但大體老師的使命對於常人而言,仍是沉重不堪。對我們而言,赤裸裸地躺在醫生面前接受手術是出於無奈、情非得已,就算麻痺後全身無知覺,仍需要對醫生的完全信任,才能將自己交在醫生手中;儘管生命結束後,人們對肉體毫無知覺,若醫學院學生是抱著輕率玩笑的心情進行解剖作業,大體老師的承諾與行動,最終只是被踐踏而已。因此,我極為肯定老師在解剖實驗課程中所做的努力,改善實驗室的設備、照明、與過往積習,
並讓學生與大體老師的家屬進行訪談,讓學生對大體老師有多一些的了解;如此一來,學生面對大體老師時,便能收斂玩笑氣息、多一些謹慎與感恩。
|
大體解頗心得 14023 2019-05-16 22:22:2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乙 學號:1065101073
姓名:王思婷 教師姓名:羅惠敏
一. 給 大 體 老 師的 一 封 信 :
很感謝這些大體老師的奉獻,讓我們大能開開眼界,能對各器官都有更進步的了解,從課本中,雖然也能看見這些,但這次不一樣,每樣器官都是貨真價實的,他們願意將自己捐出來讓我們觀察及研究,所以我們心中都要以心存感激的心態來面對每一位大體老師,這次收穫滿滿,這些都要謝謝這些大體老師們。
二. 學 習 過 程 中 的 自 我 省 思 & 收 穫 :
(1)What?(我學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新鮮的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在這次與大體老師們和台大老師們的互動學習下,我真的學到了好多以前不太清楚或甚至不知道的一些事情,像是心臟不只是只有一顆拳頭大而已,很多我們學校的老師都跟我們說心臟只有一顆拳頭大而已,如果超過的話,就算是心臟肥大了,可是台大的燒跟我們說,這位大體老師,在先前沒有心臟肥大的紀錄,台大老師說:他在生前時常運動跟和勞動,所以心臟才那麼大,還有很多器官的樣子大小都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真的很謝謝大體老師們的奉獻。
(2)So What?(所以,為什麼)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很感謝大體老師們的奉獻,也很謝謝台大的老師們的解說,有些台大老師都跟我們說有些器官拉位子在什麼什麼考試有出現過,叫我們注意一下,其實剛開始我都是以興奮好奇的心態來到這裡,進到解剖教室內,打開布袋的那一刻,中有些無比的害怕,但後來慢慢地開始好奇去摸摸看,聽著台大老師們的解說,讓我不自覺的也想趕快去觸摸看看,雖然我中途有因為身體的不適,而到休息室休息片刻,但,好了後,又繼續與老師們學習,從這次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也可能是人生中唯一一次去參觀大體老師,這也是自己人生中成長的一部分。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作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從這次的參訪學習中我是收穫滿滿的,讓我知道大體老師其實沒有那麼恐怖,也讓我覺得大體老師很偉大,去看大體的時候要心存感激,並且也不要嘻嘻哈哈的,要尊重大體老師與台大授課老師,所以,不管是以後遇到什麼疾病的病人都要尊重他們,他們來醫院也是給自己學習的機會,所以任何人都要學會尊重與互相學習。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 14013 2019-05-16 21:10:39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這次的參訪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大體老師,又加上三月份剛辦完奶奶的喪禮,我以為說大體老師會像一般的屍體一樣擁有完整的五官、頭髮,以及皮膚,或者是像解剖教室裡的福馬林標本一樣是分開各個器官做展示。
我覺得做大體老師需要很大的勇氣,不怕被分解的痛苦,也不會因為學生害怕及奇異的眼光而難過,願意把自己的身體交給學習中的新手做解剖,光是這些就足以讓我佩服大體老師了。
在參訪的時候我覺得要抱著學習的心態去面對大體老師,不可以因為祂的器官大小而去做批評與嘲笑,更不可以因為受不了福馬林的味道就在大體老師的面前做嘔。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在參觀過程中我學到了身體器官真實的位置與顏色,發現很多東西跟我一剛開始所想的不一樣,例如:原來腎臟與膀胱的距離這麼的遠,主動脈是那麼的粗又長,腫瘤原來真的會讓我們的器官變大變型。
(2)希望我之後從事護理行業的時候,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家人一般來醫治與照顧,能去理解他們的痛苦與不適,而不是站在同情與憐憫的角度來看待他們,我非常希望能進去急診室,因為在急診裡面我也可以成為超人,用我的力量去救活每一位病人,給予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如果可以…請讓我順利畢業拿到執照。
|
大體參訪心得 14000 2019-05-16 19:55:39
還記得一年級就聽過以後會去看大體,那時候聽到是覺得蠻有新鮮感的,因為是真的人給我們看,也知道那邊味道很重,可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想吐,因為福馬林的味道本來就不太好聞,坐一個多小時的車終於到臺大,一開始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一進去每個大體老師身上都是蓋著的,靠近大體老師的時候,有聞到一股鴨肉味,雖然是不好聞可是還是要尊重人家,他們真的很偉大,有多少人會把自己的身體貢獻出來做醫學解剖,老師說可以摸他的身體還有一些器官之類的,因為太害怕所以一開始不太敢去觸摸,後來想想,看的機會只有一次而已,真的很難得,如果不去試試看以後一定會後悔,就鼓起勇氣伸手摸看看,摸起來是冷冰冰的,有點硬,有些器官像是肝還有腎都比我想像中還要大顆,還有大腸的皺褶很多,前前後後拿了好多個器官來看,印象最深刻的是大腦,因為上課的時候總是看課本的圖片,大概知道長什麼樣,可是就是沒看過,第一次看到真實的腦擺在我眼前,試著拿起來看了看,就跟我想的一樣,很大顆,上面有彎彎曲曲的紋路,很有新鮮感。花了幾個小時的參訪,回來之後覺得幸好我有試著伸手去拿起來看,不然我現在一定很後悔,唯一一次機會差點被我搞砸了,如果有第二次還會想再去看看,這次體驗很棒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
大體解剖校外參訪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14029 2019-05-16 19:08:38
班級 護二乙 學號 1065101079 姓名 李巧欣
教師名 林美好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謝謝大體老師能藉由這個機會更了解人的身體構造,無法想像一個人躺在那然後身體被剖開來的樣子,一個本來有溫度的感覺,但碰了卻沒有溫度,冷冰冰的,真的心裡很謝謝大體老師的奉獻。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與收穫
1我學到了什麼? 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我學到了課本上面沒有的東西,課本只是圖片,但人體是很真實的,每個部位課本畫得感覺很清楚,但事實上我自己看真實的看不出來是什麼,我看到以為大體老師身上有刺青我覺得那個很帥,也看到一個腎臟很大顆,很像是癌症,
2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及感想,這些感動及想法讓我有什麼想法及成長?
在第一次接觸真正的大體老師時這是很特別的一次體驗,很謝謝有大體老師的奉獻能讓我們更能清楚大體的位置,也讓我看到一顆很大的腎臟
3我們可以如何做?看到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想要可以做什麼,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我可以將我所看到的學習到的帶到基護實習去,人終究會死亡,我們該尊重人的生命,即使躺在那當大體老師,也要尊重而且是更加的尊重,因為有大體老師醫療才會更加的進步,我們人要珍惜時間不要等到快往生在後悔自己人生沒有做什麼事,因為已經來不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