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大體參訪心得 14134 2019-04-30 19:56:5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 級 護二丁 學 號1065101179
姓 名 陳善宇 教 師姓名 張凱喬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當我默禱的那一分鐘時,心裡是感謝的,也覺得大體老師真的很偉大,讓我們可以學習,當我看到大體老師並不會覺得害怕,畢竟對我來說我們一樣是人,這也是每個人會經歷的過程,近距離的學習讓每個人都能從這些偉大的大體老師身上學習到更多,這次的參訪很有意義,我們可以不是只透過書上的圖來學習,而是真實的在大體老師身上真的看到我們體內的器官有那些,在那些器官上有什麼功能,大體老師為了我們學生而奉獻身體給我們學習,還要這樣被解剖又縫合的,想必在這些老師身上可以看見老師的慈悲與勇氣,在實驗室裡學習到的很多,在每一站的大體老師真的很謝謝也辛苦了。
自我深思與收穫:
中華民國2019年4月19日天氣晴的這一天心情算是期待的但也有些緊張,畢竟這是要近距離學習的一項體驗,當我進入實驗室的那一刻真的覺得太刺激了,感覺就像在冒險一樣,我坐在我們分組的位子上第一站我們學的是骨骼,我真的覺得講解的老師蠻有趣的,看得出來他還蠻緊張的,但至少他的講解都有讓我們學習到,第二站我們近距離的與大體老師開始有接觸了,第二站主要講的是神經,我覺得人的神經真的很奇妙,很有彈性摸起來滑滑的很舒服,老師講的很仔細,第三站是講解消化系統的部分,總共有八站,在這每一站我很都很像問了很無厘頭的問題,但還好講解的老師都特別有善跟耐心的教導我們,在過程中由於我太愛問這些無厘頭的問題,同學都笑的很無奈,但說真的我不是故意的啦,我真的是不知道才問的,而且老師也說多發問很好啊,到消化系統的那一站的老師跟我們說終於遇到一組是蠻愛發問也不會排斥的一組了,當下老師講解完我們也仔細的去體驗默那些器官後,我們都是跟老師聊有關在消化上的問題,老師因為我們這些好奇與學習的態度覺得我們真的很認真學習,到最後結束時,我們這組的都跟我說真的是每一站老師只關注在你身上欸,也許可能就是我的問題太多,老師都慢慢的和我們講解,但我覺得我的問題至少也能幫助其他人吧,而且不問的不見得都會啊,如果我在學校學習也能像去參訪的時候一樣,我大概不會的都能學會了,這一次我學習的很開心也領悟很多,也謝謝原本回程是該在三星下車的我讓我順利的改到羅東下車的凱喬老師,辛苦妳了❤
|
大體心得 14158 2019-04-29 23:19:57
1.
Dear大体老師
謝謝您捐贈大体給醫院,讓我們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例如:各器官的位置,或是肌肉分別在哪裡有什麼功用…等,學到了這麼多的知識當然要感謝您~如果沒有您我們怎麼可能會立即性的學習到,除了感謝之外我也很佩服您,因為能捐贈自己的身体是很不簡單的事,因為之前只要想到要把自己的大體剖開給不認識的人看就覺得很害怕,還要躺在燈光下臺子上給別人研究內部構造,心裡多少有點疙瘩,但自從去了台大看到了那麼多的大体老師,心中有種衝動,想要去簽大体捐贈書,事後回家我確實也問過家人,可是他們回覆我的確是不要不行之類拒絕的話語,不過我覺得沒關係,雖然說現在不行,但之後只要我多講多勸,相信家人也會慢慢的開始接受,並認同我說的話。最後真的很感謝各位的大体老師,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也讓我開始考慮了以前從不會想做的事。
2.
其實在去看大体老師的時候我們就有上過解剖學這門課,裡頭器官的圖片跟大体老師的很相似,但課本沒有實際看到的真,而且我認為自己這天所學到的東西比我看課本看了一年學到的還多很多,像是心臟、腎那些器官,課本畫得很大,但實際看到比課本小很多,也因為這樣讓我知道自己的心臟、血管、膜那些都很細小很脆弱,沒有課本畫得那麼粗壯,所以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不要受傷。這次參訪中讓我蠻意外的是,原本去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敢去看也不敢去摸甚至聞到福馬林身體會沒辦法接受,但禱告結束後我覺得身邊有種安心的感覺就好像有什麼東西守護著自己一樣,從一開始的擔憂漸漸變成尊敬的心態。很謝謝大体老師及學校和台大讓我們學習到很多課本上所學不到所看不到的事物。
|
大體解剖心得❤️ 14281 2019-04-29 22:29:3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
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心得單
班級:護二庚 學號:1065101320
姓名:吳佳真 教師姓名:郭宇嫻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一年級進到護理科就聽學長姐說會有參訪台大醫院看大體老師的體驗活動,時間咻的一下不知不覺明天就要去參訪了!
很怕會做出或是說出對大體老師不禮貌的言語和行為的舉止,為了避免事前上網查詢有什麼禁忌不能觸犯,避免大聲喧嘩、嬉戲玩耍、也不能亂說話,當天早餐也不要吃太飽,怕聞到福馬琳的味道會噁心想吐,不舒服要趕快告知老師,千萬不能在大體老師面前嘔吐,以上都是避免不尊敬大體老師的動作。
到了台大醫院,內心心情複雜..
又驚又喜的畢竟人生第一次
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大體老師
但不太理解的是為什麼要捐獻自己的身體呢?
生前的想法又是怎麼想的
畢竟要被解剖各個器官組織等等
還要讓好幾萬個學生觸摸身上個人隱私部位
雖然老一輩的人,覺得死了就要好好的安息,安置在靈骨塔或是墳墓等等⋯
不過沒有大體老師的捐獻,我們醫學方面也不會進步,如果是我..不知道自己願不願意接受捐贈自己身上每一個部位,畢竟人都會有心理恐懼的問題,但世界上有許多在等待器官捐贈移植手術,都是在等待有心人能夠把愛傳下去,真的覺得那些人很有愛心願意把自己身上的器官給別人生存的機會真的很偉大!
學習過程中自我省思&收穫
(發現了什麼新鮮的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因為在學校上課都是紙本沒真的看過
都需要用假想來拼湊出來
這次能去台大看真實的器官與構造及真的很難得有這個機會
當看到大體老師的任何器官
在任何器官真的沒看過真的不會知道長這樣
因為心臟不是小小一顆,竟然有兩隻手掌一樣大欸!
也還有許多無法透過課本準確的血管與組織等等蛋餅
原來人真的很值得去研究,所謂人體的奧秘。
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
(這些感動和感想有什麼讓我們想法或成長)
能體驗到人生的無常,大體老師奉獻無私的愛與精神
願意奉獻自己身上的任何器官,讓我們這些學生明白人體各個器官與部位神經動脈靜脈肌肉等等,真的很大開眼介,與課本和腦中想的不一樣,
還有那些器官捐贈的人都很偉大,願意把自己小小的力量,變成讓人活下去的機會。
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
我們/想要/應該/可以怎麼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所學?
這次體驗的大體老師的活動
其實蠻有感觸的,我們生與死都無法去掌握自己的人生長短
但我們能掌握的是現在活著能做很多事情沒有什麼理由去逃避
所有事情都必須嘗試看看,心情交雜很多,很希望謝謝大體老師捐贈自己的身體讓醫學研究,雖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一樣能捐贈自己的身體,但如果真的有那個勇氣,我願意捐贈器官給有需要幫助的人,能幫助一個人就就是一條生命能繼續延續。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173 2019-04-29 19:21:3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戊、學號:1065101215、姓名:游采媚、教師姓名:吳芳德
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體驗,所以相當的好奇和期待,聽學長姐說去參觀之後會很累,所以要保留體力,然後也會收穫滿滿的,在我心中大體老師的樣子就像是泡在玻璃冰箱中的形象,然後可以拿出來現場解剖,我想願意捐獻自己身體的人都很偉大,因為要任人解剖,還能看見自己的身體構造、器官、神經等…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我想祂們捐獻的目的是為了人們的未來以及讓有研究這部分的老師能夠發掘之前學者未發現的地方,以及更了解人體構造,到了目的地以後,也要將頭髮綁起來,以防頭髮掉落,在這邊都很注意禮貌及儀容,整隊進入置放大體的地方後,可以看見牆上掛著感謝祂們的獎狀,我也很感謝祂們能願意捐獻身軀提供讓我們學習,一開始都是用防塵袋蓋起來,接著祈禱及尊重祂們,感謝祂們的捐獻,祈禱完後,老師就接著從消化系統開始說明,拿出他的腎臟、肝臟、
大腸和小腸,跟我們說明它的作用,還可以摸摸看它們的不同,接著看呼吸系統,了解甲狀軟骨跟橫膈膜的重要性,橫膈膜摸起來讓我有點意外,讓我了解到橫膈膜不是膜,而是肌肉,也可以看到左肺跟右肺的差別,接著是腦神經系統,把它剖開,可以看見橋腦、中腦、延腦,有連接著很多的神經,接下來就是看到心臟,這組大體老師的心臟特別大,可以看見它的心房、心室、冠狀動脈、裡面的絨毛很清楚,下一個是泌尿系統,可以看見男生的陰莖切開裡面的海綿體,摸起來是軟的,讓人感到新奇,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女性的卵巢,然後是骨骼系統,就跟解剖教的一樣,但不能直接看大體的,可能會粉碎吧,下個是肌肉系統,也是跟模型一樣,第一次聞到福馬林的味道,感覺也不是那麼難聞,但靠太近聞太久就會有點頭暈,我覺得看完大體後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會,要珍惜每一段緣分,把握每一個機會,生命是無法預知的,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重要。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291 2019-04-29 18:02:47
班級:五護二庚 學號:1065101330 姓名:周明函 教師姓名:郭宇嫻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非常感謝所有的大體老師,因為有你們的貢獻,我們才能在此學習到那麼多。
從老師您的身上學習,我的解剖學知識從原本只有講義及模模糊糊的概念上,比起原本的知識,現在反而覺得自己比以前好很多。畢竟第一次來參訪赤裸裸的大體老師,從畏懼害怕到感恩。有些人都會覺得說為甚麼要把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器官捐出來,我都會想只要是有生命的一定會經過生老病死,當你走到最後一步的時候想帶走也帶不走。換作是我,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也想把自己的器官捐贈出來讓大家做學習。經過這次的參訪,我想對大體老師說辛苦您們了,謝謝您們無私的奉獻。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What? (我學到了哪些?) 發現了甚麼新鮮事?接觸到甚麼問題?
出發前還很緊張,畢竟是第一次要親自接觸到大體老師。剛走進去沒多久就會聞到濃濃的福馬林,開始上課時,講師都會細心地把每一個構造介紹的很清楚,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介紹完之後也讓我們自己去觸摸大體老師的每一個部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我們充滿了許多好奇心,每個部位都小心翼翼地拿起來研究/學習,走到了心血管那邊過後,講師拿了兩組的心臟做對造,平常在課本上看到的心臟都覺得跟拳頭差不多大小的,沒想到竟然比拳頭來的還大。
So What? (所以 為甚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甚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甚麼想法/成長?
我們沒有辦法去預測明天的自己會發生甚麼事,但是可以決定自己想做的事。參訪完大體老師過後心裡只有恐懼,會害怕自己又再度失去最親愛的家人。每個人都說要活在當下,不要浪費時間浪費人生,就像外公死去前後,媽媽都跟我說,要多吃點,能吃就是福,不要像外公一樣甚麼都不能吃,只能用灌食的方式,那真的會很辛苦。我也趁現在還年輕,有時間就到處去玩,到處留下足跡。參訪完大體老師,心裡滿滿的感激,若是沒有他們我們可能都沒有機會去學習。
Now What (我可以如何做?我有甚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甚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甚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這一趟大體解剖校外教學,讓我們收穫了很多,原本不會去接觸到的,竟然在這次的參訪學習到了比課本影片還真實的一課,平常看課本都覺得沒什麼,沒想到實際跟書本上交的差別也蠻大的。從原本的緊張害怕到看完大體老師過後,覺得好像也沒有甚麼害怕的,當作去學習新知識。這幾位大體老師都貢獻了自己的身體器官出來幫助大家,那麼我們也該好好珍惜,參訪當天看到有幾位大體老師已經來了好幾十年了,依然保存得很好,希望之後上課及參訪的學生都能好好地善待他們,畢竟老師們也是肉做的。也希望未來的自己都能記住現在所學的,以防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