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解剖心得 14288 2019-04-29 01:39:37
1.-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
者的尊重
對捐贈的看法是有些是把自己好的給需要的人或是有缺陷的人,幫助他們不足
的地方,讓不足的人有足夠的生理,而大體老師是把全部所有的身體給予我們
,讓我們有近距離的機會去認識人體的構造,所以我們要有感謝的心去謝謝大
體老師給予我們好的課程,感謝大體老師給我們授課,讓我們在解剖課程上有
很大的幫助。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在這堂課中我看到器官的樣子及學到各各部位的位子,覺得最難的地方是腦部
的構造因為很多細節在裡面很複雜,其實在看器官時比在課本上有很大的差距
,因為比起圖片覺得真實的樣子會更加讓我們知道器官的模樣及部位,除了這
些我們還有去試著體驗觸感,每個器官摸起來的感覺有些不同,有的是軟的而
有的是硬的,但是有了這些器官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
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這些器官是大體老師他們所付出的,在最後一刻了,還要去想是否捐贈的問題
,心裡也可能是很困惑很複雜,但看到了大體老師的付出,覺得他們很有勇氣
為醫院帶給醫療的幫助,這要有多大的決心和勇氣才能付出自己的全部,除了
觀察外,對自己的勇氣有提升起來,當時的我是很緊張害怕不敢去觸摸,但是
後面有慢慢去試著靠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也有近距離的看器官的樣
子,然後也會去問講解老師問題很順利的把這堂課上完了,這門課除了觀察器
官外,對自己的勇氣有提升起來,很感謝大體老師的貢獻和這門課程的安排,
讓我有成長了一些對於人事物的看法及勇敢。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
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有了大體老師的付出讓我們有這樣的體驗其實很難得,我們應該要好好感謝大
體老師得心意和付出,在面對其他不管是身體特殊的或是缺陷和已經離世的病
患,我們應該要去尊重和去幫助需要的病患,讓他們在過程中感受有被關愛的
感覺,然後要有穩重的心理及慎重的態度面對,看待事情也是如此,因為自己
所做的事是面對有生命的個體,我們應要用良好的態度去做事,所以在每個細
節裡都要抱有謹慎的態度,這堂課讓我學到很多勇氣和深深了解個體的結構
外,也讓我明白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各種人事物,這是一個很棒的課程,也讓
很多護理屆的學生有這樣的學習經歷覺得很不錯。
|
1065101363童文信-大體參訪心得 14577 2019-04-29 00:01:41
班級:護二丙、學號:1065101363、姓名:童文信、教師姓名:曾惠盈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老師你好~首先我要先謝謝你可以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可以這樣子學習,探究人體裡的奧秘及組成,仔細的看許多器官及組織。我覺得當初你下這個捐出身體的決定應該也花了很大的勇氣,才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捐出來給大家觀摩,赤裸裸在大家面前讓大家可以看看裏頭的臟器,以及人體的神秘。
我覺得大體老師在解剖學方面的貢獻很大,而這已經不是能以言語來形容的偉大了,能超脫對死亡的認知,並捐出自己的身體讓大家進行學習,剖開他們的身體來探究裏頭的神經血管、那些臟器及許多人體內的組織,很謝謝您能讓我們有這樣的機會學習,能那麼清楚、詳細的對那些器官進行更深入的認知及探討。我在這趟旅程裡看到了更多原本只能在書本亦或是影片上看到的圖像或影像,跳脫出了課本及影片的器官,我看到了真實的心臟、胃、膀胱等等……在剛進入解剖實驗室時,福馬林及油脂的味道迎面而來,但和想像中的比起來真的不刺鼻很多,我以為在進入解剖實驗室後會有很重的化學刺鼻味,但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雖然空氣中還是聞的到一些化學的味道但不至於覺得刺鼻,進去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慢慢習慣,在這趟大體參訪之旅真的幫我們複習了很多在以前解剖學及生理學裏頭的課程,也讓我們更加地瞭解人體的運作,還有一些細微的結構及其運作。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218 2019-04-29 00:01:26
班級:五護二己、學號:1065101258、姓名:夏元儒、教師:許麗敏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謝謝大體老師願意在老一輩保留全屍的想法下,還願意捐獻自己的大體供我們學習,其實我很難想像您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與家人溝通這件事。
從老師您的身上學習,讓我的解剖學知識並不侷限在課本與講義圖上,現在各個肌肉血管神經器官我能更加精確的知道他們的位置,與各個器官之間的影響。我們在參訪時都應該要打起12分的精神上課與認真地聽各個老師講解,因為這樣才能對得起大體老師,這樣的上課方式才是最尊重大體老師的。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What?
在知道要去臺大醫院看大體後,既期待又害怕,我們不斷的打聽消息,希望自己能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觀看。一進去才知道,原來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怖反而覺得應該要好好把握這次學習機會,這次不僅讓我學到許多課本上沒講清楚和圖沒標明確的部位,更學到了課本中學不到的精神, 記得第一次接觸大體老師時,雖然味道不好聞,但要用尊敬的心情、卻又有點興奮好奇的那天日子。不過老實說,聽完老師的講解以後,所認知到的也僅止於一些規定上的要求,當然還有一些關於態度上的叮嚀。或許那是讓我自己去思考和體會的空間,面對一個還那麼陌生的大體老師,就馬上要接觸他最私密的身體,讓我感到些的錯愕。看著一個個大體老師的名字及他們的死因,試著揣想他們生前的模樣;想像他們本人或是他們的親屬,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和想法同意捐贈大體。
So What?
這次的參訪對我最有感觸的是,在休息時間時,我在門口看到各個大體老師的鳴子、照片與人生經歷,原來他們的有著不同的疾病每一位老師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Now What對我最大的收穫不僅僅在解剖學上,還有對任何人事物都要抱持著尊敬的態度。非常感謝學校給了我這麼寶貴的機會
|
台大參訪心得 14119 2019-04-28 23:40:41
在還沒去台大參訪前,我的腦袋就一直在模擬大體老師們的樣子,還有實驗室的環境,內心充滿了期待還帶有一些緊張感,剛開始進到實驗室的時候我很緊張,因為我以為我自己會昏倒但幸好沒有,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雖然參訪結束後會一直聞到福馬林的味道。在課堂上還重新學到了有關解剖的東西,更加熟悉人體內器官的構造及功能,親眼看見器官的實體才會覺得很震撼,會發現很多器官的大小外觀跟自己之前認為的有很大的差異,覺得捐贈大體是一件很有勇氣的事情,在台灣的觀念裡,對死亡這件事是非常忌諱,更何況要捐大體,我相信大體老師們一定經過了許多掙扎,還有跟家人朋友們的爭執後才做出了這個非凡的決定,大體老師們的奉獻對醫學上是頗有幫助的,能夠讓我們看到人類身體內器官的實體,我覺得大體老師們很偉大,他們不害怕死亡,反而還顛覆了我對死亡的看法,我以為去世後人就只能入土埋葬。 在那一天的參訪時候,我學到了更多對護理有幫助的知識,也謝謝大體老師們的貢獻,讓我不再那麼害怕死亡,希望自己能夠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當一位稱職的護理師。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251 2019-04-28 22:56:5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_五護二庚_ 學號_1065101290_ 姓名_劉佳函_ 教師姓名_郭宇嫻_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感謝大體老師的捐贈,因為有你們的大體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人體器官,然後我覺得捐贈大體是件很偉大的事,因為在一個人過世後有哪個家屬不想好好的把過世的親人好好的安葬,怎麼捨得攘他們的身體在過世後還任人切割呢?
所以我真的覺得願意將大體捐出來的人真的很偉大。因為說不定是那些大體老師自己在生前就簽了大體捐贈的同意書了,而死後雖然那些家屬可能也是很不捨但他們還是尊重這些大體老師的決定將大體捐了出來。或者是大體老師的家屬想讓他們在過世後對這社會繼續有所奉獻,所以才決定將大體老師的大體捐出來也不一定。而有他們捐獻的大體,也才有讓我們實際學習、實際體驗及實際去觸摸那些內臟、器官的感覺,所以真的很感謝他們的捐獻讓我們學習。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這次的大體解剖讓我實際看到了其實沒樣東西都不是跟課本長的一樣,例如淋巴它根本就不像課本一樣是綠色的實際上是黑的。
而且在這次的參訪總共有八組大體老師,有觀察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骨骼、肌肉、特殊感覺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等然後分成八組。在參訪的過程中發現了幾位大體老師的腎臟有的特別大有的還有變形,而腎臟上有一部分像油脂的一塊是腎上腺素。有些大體老師的心臟也特別大顆,而且有位大體老師的身體裡還留著一條導管,所以我好奇的問了講解老師,她說可能是這位大體老師生前加藥時用得導管留在身上。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參訪完大體老師後讓我覺得我們更應該要好好的保重身體,避免腎臟變型或是心肌肥大,所以在飲食及運動方面多盡點心保養身體,而且也能讓我們不僅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而是更加得想要去注意身邊與自己相處的人的身體健康。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所以經過這次的參訪我感受到很多之前沒接觸過的觸感和感覺,也讓我複習了以前的解剖學,而且也讓我對人體的奧妙有更深的感觸及了解,甚至對這些大體老師感到致敬,有他們才有未來的我們讓我們更加的了解,而不是只是死板的只認為書的內容才是正確的,要實際的去摸過看過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而在未來的課業、工作以及生活上多少都會有些幫助,就像是替未來的課業及工作提早做了預習。也能對自己及身邊所有的人多點關注,保護自己也保護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