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303/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01][1302][1303][1304][1305][1306][1307][1308][1309][131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  14189  2019-04-26 07:28:44

1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一進聖護的時候就有聽說專二的時候會有去參觀大體,當下的心情期待又害怕但竟然都進護理科了就必須克服恐懼覺得大體老師很偉大,因為有他們的犧牲才能讓我們看到我們人體內裡所有的構造也因為他們醫學院的人才有東西可以研究,真的很偉大 雖然我一進去得時候還滿怕的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和收獲 其實一下的時候我的解剖學沒好好學 很多部位都不知道叫什麽 但親眼看了大體老師之後好像比在書本上的還要了解但還是覺得有點浪費那天的黃金時間也有點對不起大體老師 我解剖學應該先學好去了才不會一問不知 那天也看了很多我從來沒親眼看過的部位 印象深刻的是十二指腸 終於看到人的腸子了 原來是長這樣 還有福馬林 哇那味道我真得不行 我一直流眼淚還一直聞別人的衣服 3收穫 改變 未來如何運用所學 謝謝大體老師讓我有機會可以看到人體內所有的一切構造 讓我更明白 這次真的改好好反省自己 我讀的是護理科 不該再這麼頹廢 現在在這麼的放縱自己 以後受的苦一定會受不了 不如現在苦一點 以後對自己也好 現在的我必須好好學習 謝謝大體老師的付出 讓我有這麼好的經驗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14184  2019-04-26 03:06:19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戊 學號:1065101226 姓名:林高志 教師姓名:吳芳德 心得報告: 1.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這次的校外教學讓我對捐贈大體的那些老師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我一開始以為能捐贈大體的只有那些自然死亡跟器官還有點正常的人才能捐贈,我覺得這些老師們他們願意死後捐出自己的身體真的是一件很偉大的事,不僅能讓我們護理科的學生更了解人體解剖構造,也能給醫學系的學生解剖上課。在上課前老師要我們默默禱告一分鐘,我覺得這是我們對大體老師們的一個尊重,當然不單單只是一般的尊重而是由心底的尊重與感謝。即使福馬林的味道再怎麼的難聞,我也不會在老師面前表現的很難聞,我覺得這是對大體老的一種尊重,還有課程結束要離開前也要跟授課的那些助教跟實習的學長姐們和大體老師們說謝謝,尤其是對大體老師是十分的感謝他的捐贈才能讓我上到這們寶貴的一課。 2.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與收穫: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位腎癌去世的老師為我們上了一課,老師讓我們知道了正常的腎與癌症的腎的大異,當然去那裏不只是只有這位老師為我們上課,我們還遇到一位心臟很大顆的老師,授課老師為我們解釋道大體老師的心臟之所以那麼大,有可能這位大體老師在世時是位運動,這讓我大開眼界了,運動員他們不只是呼吸會變深又慢,竟然連心臟的大小都會跟著改變,在當我就在想的如果都不運動那心臟是否也會變換大小,竟然連我們在一年級背的十二對腦神經都能看的這們清楚,讓我更驚訝的是第二對視神經它是如此的嬌小感覺他隨時都會斷掉似的,在那學習學到了一些課本所沒教到的事,像我們也在消化系統那學到膽囊跟膽囊管走過的地方會呈現出綠色的,而在呼吸系統我們又學到肺裡淋巴結所在的位置也是綠色的,還有我們的肺絕對不可能完全是乾淨的,就算是活在人們口中所說的空氣乾淨的花蓮我也覺得我們的肺也是會那們黑的,讓我覺得我能有這樣的機會來到這裡學習已經是很幸運的事,而我死後我也要把我所還能用的器官給捐給需要的人。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153  2019-04-26 03:00:1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 護二戊 學號 1065101195 姓名 陳柔安 教師姓名 吳芳德 回想起參觀大體的那天, 收穫豐富,心中感覺也五味雜陳。當時還在想,面對一位極其陌生的大體老師,就立馬要窺視他最私密的軀體,使我感到些微的不知所措。當時心中百感交集也是因為自己首次赤裸裸的接觸死亡。看了許多捐贈者的大體,從一開始的默禱、掀開黃袋到撲面而來的福馬林味迎面而來,種種過程都讓我有些措手不及地望著大體老師。那是一具中年的大體,不胖不瘦,蓋頭的黃袋底下是一張安詳寧靜的表情。在一具沒有顏色的大體下,我詢問助教老師,他們都是如何區分神經和血管呢?他們要我親手觸摸,親身感受一下兩者的不同之處,然而我發現血管較有彈性,且它是空心,相較之下,神經則略缺乏彈性,它為實心。哇!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過去的我坐在課桌上,呆若木雞的看著單調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自以為已深入了解解剖的奧妙,只是沒想到我不過就像隻井底之蛙,只領悟解剖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參觀大體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排泄系統及骨骼系統的大體老師。印象中,整個看起來好多器官根本就是全部塞在一塊,有種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感覺,另外,我也發現那位大體老師的腎左右不同大小,後來經過老師詳細解說後,才得知原來是得了腎癌,雖然聽了感到很抑鬱,但想想也多虧了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才讓我有機會見到癌症的面目!接著見到中軸及附肢骨骼布天蓋地整齊地擺放在桌面上,助教老師井然有序地為我們講解!我睜大眼睛一一細看每個切跡、凸起、孔洞等,就想深入了解這206塊的神奇之處,為什麼能夠支撐起整個身體?隨後參觀結束,心中突然湧出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大體老師真的好偉大,他們放棄了人最後一絲的尊嚴,在我們面前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展現自己的身軀,由內而外,就像是在對我們訴說著他們歲月的故事,他們用最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最了不起的老師!此刻我覺得,我們活著的人真的是一具完美的「機器人」,不需電源、汽油,只需依靠大自然的陽光、食物、水,即可自動補充能源!而在面對死神時,生命有如燭火一樣,一吹熄,火苗就消失不見!這讓我想起,韶光一去不復返,好好珍惜現有的一切,莫要貪心。其實古人有云:“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自己要保有一顆惜福的心並且珍惜生活上的一切。若我們放縱欲望,把幸福享用殆盡,那麼幸福愉悅的泉源便會被我們取用枯竭。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159  2019-04-26 02:47:1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戊 學號:1065101201 姓名:宋冠潔 教師姓名:吳芳德 很榮幸這次能和同學老師們一起來參訪大體解剖,進入解剖室撲鼻而來的福馬林,使我沉澱了心情並且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每一位大體老師學習,第一站要學習的是我最不擅長的心血管系統頓時我陷入了難題,人體內複雜的血管路徑又再一次的使我大腦打結了,成千上萬條的血管遍佈在我們的人體內,不管是動脈還是靜脈或者只是一條細小的微血管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或缺也是非常重要的,祈禱完後老師掀開袋子的那一瞬間我驚慌失措的凝視著大體老師此時的心情非常震撼,我呆滯了好幾分鐘後終於回過神來並且決定要打起精神好好向大體老師學習,而臺大老師也依序為我們講解各部位的血管,但只用肉眼去分辨神經跟血管是一件蠻困難的事,因為人體的血管跟神經長得很相似,所以我也嘗試去觸碰大體老師的血管,後來才發現血管摸起來是空心的而神經摸起來則會是實心,我也觸摸了負責將我們血液送出心臟的主動脈它跟一般的動脈比較之下管徑相對大了點然後也比較有彈性,最後我拿起了我們人體中最要的器官也是扮演整個心血管系統的主角“心臟”浸泡過福馬林的心臟顯得比較大一些,不像我們形容的拳頭般大小一樣。但還有一站也另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生殖系統,我們各別向一位男大體老師和一位女大體老師學習不同性別的生殖系統和功能,在男大體老師身上我看見了男性的生殖構造例如製造精子的睪丸,而在女性大體老師的身上看見了子宮的構造跟位置,當然還有在其他大體老師的身上學習到不同的器官和構造。在這短短四個小時所學習到的一切深深地烙印在我記憶裡真是刻骨銘心,而當我向每一位大體老師學習時也會想去了解大體老師生前是個什麼樣的人?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和緣分讓他們願意將自己的身體捐贈給醫學系的學生們學習,也幫助我們在醫學研究方面能更加進步和造福社會,經過這次大體老師的指導下讓我更熟悉人體的器官,所以我不想辜負每一位老師的付出和教導,而最重要的是在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好多在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和態度,這點也讓我非常敬佩和感謝每一位大體老師。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13973  2019-04-26 00:39:35

在4月19號那天我們去參觀了台大醫學院的解剖實驗室,當天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大體老師,心裡那種期待的感覺已經在我內心蠢蠢欲動,到了醫學院之後,下車走進走廊之後,我內心在也隱藏不住對於大體老師的好奇心,當我踏進了實驗室的時候,就能馬上聞到福馬林的味道,並且看到了大體老師一一躺在實驗室的解剖台上,過沒多久我們開始上課,當我看到大體老師的時候,我內心突然變得好緊張,但聽完老師的講說之後,那種緊張的感覺就漸漸消失了. 我對於捐贈大體擔任大體老師的想法讓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為什麼有人會願意捐贈自己的大體來讓其他人做實驗. 我覺得把大體老師的身體去好好地做實驗就是對於他們捐贈者的一個尊重,因為他們當初會捐贈大體就是想把大愛遺留在人間讓那些有需求的人去做實驗,讓那些需要做實驗的人把大體好好的保存到有需要的時候,這種精神真的讓我感到非常偉大. 從這次得參訪,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說每個身體真正的長相,但是那種近距離觀看器官的長相其實跟課本有一段差距,並不是長的一樣,還有就是實際上觸摸器官的感覺就跟課本上的感覺是一樣的.另外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假如說今天沒有人要捐贈大體大體老師的時候這個實驗該如何進行下去,這個問題值得探討下去.但現階段沒有這個問題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 對於這次的參訪我覺得非常值得持續下去,因為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每個人都學到很多東西,並且更了解大體老師這樣的一個人物是一個怎麼的存在,只希望以後還會有更多像這種類似的活動可以讓我學到更多有知識性的東西. 還有這次的參訪讓我成長了很多,因為那些大體老師的精神讓我知道了要完成一個實驗給我們參訪需要花很多力氣跟時間.所以讓我知道以後不管在任何方面我都需要更有耐心的去面對跟解決不要輕易的放棄.
目前第1303/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01][1302][1303][1304][1305][1306][1307][1308][1309][131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