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5027 2019-04-25 23:59:28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大體捐贈除了幫助我們護理 醫學科系學生等學習人體構造 病理解剖等等...還可以幫助那些需要移植或是缺少這些器官的人。對捐贈者之感想:讓自己的身體遺愛人間這種無私奉獻是大愛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種奉獻捐贈。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在我們即將要解剖他(她)的身體前請先默禱,和踏入解剖室的環境裡不要有不好的心態 語言 表情等....已表示對大體老師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比起課本上的文字讓我們實際去接觸人體內部器官、構造、循環連接...等,我們器官都存在於體內在活體上平常根本無法碰觸及觀察,藉由大體老師的大體讓我們進一步去探討內部。接觸到什麼問題?:基於自己是轉學生在2上班上同學有學過解剖學,而很多的構造專有名詞可能在聽那裡的解剖老師講解會有專有名詞的疑慮。
(2)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嗎?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之前在看某個影片的時候有位老師說過:「捐贈自己的大體,寧可學生在我的大體劃過千千萬萬的刀痕學習,也不要在活生生的病患有任何出錯的機會。會讓人很感些這位老師。
3.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人事物每天都在改變,我們也無法預測自己的生死,人生無常,我想未來我們應該思考在結束生命前要不要去簽器官捐贈這樣的同意書,不用到大體捐贈...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學習這些未來在臨床可以更活用更了解人體。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557 2019-04-25 23:55:07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我記得國中的時候有發一張死亡後願意捐贈器官的卡,當時的我也不太了解那是什麼,後來聽老師講解才知道假如自己過世後身上的器官保持得很良好的話就可以拿去給需要的人做更換,給他們一次重生的機會。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當我進到了解剖室 周邊的氛圍是如此的莊重 沒有任何人敢嬉鬧,從一開始的禱告到認識每位大體老師的身軀 都是很認真 嚴肅的,因為我知道願意將身軀捐出來讓世人觀摩的人並不多 所以我非常珍惜這一次的參訪。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當我真的接觸到大體老師時,心裡湧出了許多的千言萬語 當下的感動不是用說就能表達的,不論是大腦的紋路或是神經與血管一旦觸碰就感到無比的興奮,真的就如書所說的一樣動脈是如此的有彈性,所有的神經與血管都處理得很乾淨,讓我更驚訝的是我們的人體說實在也沒有到很大 但為甚麼可以塞那麼多臟器在裡面,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讓我不禁感嘆人類真的是個很奇妙的生物。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這次的參訪我覺得護理這條路不僅僅是死讀課本內容就好,而是要親自去看和感受 才能了解病人的感覺,我很慶幸有去觀摩各個大體老師,也謝謝大體老師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教的知識,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原本的我也想說:「為甚麼要捐贈器官?死後不是應該要保留全屍嗎?」但是幸好當時的老師糾正了我的想法,不然我也不可能簽下願意捐贈,我覺得願意把自己的身體捐出來這件事真的很偉大,願意把在這世界帶不走的身軀留下來分享 讓許多人都受到了恩惠,且讓醫學界觀摩並找尋了許多未知的疾病和預防方式,讓我們人類
能夠一直向前進,我會帶走所學得一切並正確的應用在護理的這條路上。謝謝所有的大體老師,也謝謝當天在場的所有講解老師和聖母專校的老師們,辛苦了!
"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001 2019-04-25 23:54:1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乙、學號:1065101051、姓名:曾培禎
一、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以前常常聽到捐眼角膜、捐腎臟、捐心臟...各式各樣的器官捐贈,但是在進來聖母的前兩個月,我聽到了個不熟悉的名詞-大體老師。
二年級段考的最後一天,我們去到了台大,和大體老師見面。
一開始心理是害怕的,畢竟我從小到大連喪禮都沒有看過一次,對死亡是不了解的,不過當布掀開的那一剎那,我好像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害怕,解剖科的老師們開始仔細的講解,讓我們看到人體更多不同的風貌。
大體老師,很感謝你為了很多人而成為了老師,或許你並不知道你可以幫到多少人,不過你還是做了,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你們,我們或許不能學到這麼多。課本上的圖片,說實在在看到真的實體之前,我真的不了解他。
謝謝你們,你們真的很偉大。
二、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台大的解剖科的各個老師講解的內容器官部位都不盡相同,不過一個一個的接觸,我受益良多,一開始我是不敢碰的,當時真的覺得自己非常的不尊敬大體老師,為了世人奉獻身體,卻因為一時的害怕,不敢做接觸,不過我們的這組裡,有個年紀比較大的姐姐,她說「不要怕,碰一下而已,你平時不是說要摸就摸得到的,來都來了,不接觸一下,怎麼划算。」雖然是帶了些調皮的語氣說的,不過也因為這句話,我的害怕就消散了一大半。
一組一組的進行解說,有點像是闖關,不同的大體老師、不同的解剖方式、不同的解說內容,我的勇氣也就這麼一點一滴的在增加,最後我成功做到了。
而老師在解說時,我看見了平時課本裡看過的不同部位,例如說神經、馬尾、肌肉...跟課本上學到的不完全一樣,課本為了讓我們看清楚放大,而事實上,那個部位只有我們的小拇指頭大小......。
時間飛快,到了離開的時間,我們道別了解剖科的老師以及偉大的大體老師。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能做的事也不多,能走的路很多條,但是沒有回頭路,一條路或許崎嶇、或許長、或許短,或許岔路多、亦或許是斷崖,不斷的走的是我們的人生,而最終所有人都會走的那條叫「離開」,不過離開的方式是岔路,而剩下的是我們的身體,身體一生為人做了很多事,而你的決定会讓他更有意義嗎?這是課題也是難題,不過希望有更多人可以解開這道題。
|
護二庚下學期大體解剖心得 14266 2019-04-25 23:41:2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__五護二庚_______、學號_1065101305________、姓名_廖慧軒____、教師姓名__郭宇嫻___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首先,先要感謝大體老師的捐贈,是您的勇氣您的大方讓我們學習到很多,在還沒去看大體老師之 前我認為捐贈大體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是在現實無法無法想到的事情,但是去看過大體老師之後 我的看法改變了,不但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怕的事情還覺得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讓我們學習到人 體的器官構造跟位置,我很謝謝大體老師,也覺得很感動,所以我們更要努力的觀察學習,不要浪 費每一分每一秒的學習機會,這樣才不會讓大體老師的捐贈感到白費。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 (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1.在進去教室以前我很害怕會有很濃的福馬林味,怕我的臉會不受控制,很不尊重大體老師,但進 去之後我發現根本沒有味道,很靠近才有味道,我也學到原來心臟很大,都是靠後天來的例如:運 動。不然其實心臟跟拳頭一樣大而已,我在剛進去的時候我一直猶豫要碰嗎?因為我很害怕,但最後 我就勇敢地碰了,老師也誇我今天很棒,因為我平常太膽小了什麼都會怕,也會想很多。
2.再去完看大體老師的之後我覺得很新鮮也覺得很棒,我很開心有緣可以看到大體老師們,我很謝 謝大體老師們的勇敢大方,我能學習到這麼多也托大體老師們的大方,我覺得我的心態成長了,從 覺得很可怕都想不懂老師們幹嘛捐大體,但我現在知道了,大體老師們很為我們著想,讓我們學習 讓學者更了解器官位置或器官長怎樣。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 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我很感動大體老師的無私讓我對人的身體構造深刻的了解,我的收穫是,體會到人原來可以這麼的 無私、大方,只為了讓我們學習讓我們成為更專業的人員,以後我們在臨床上就知道哪個器官在哪 裡了?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教育,這些老師們是很好的典範、榜樣。在課本那些平面的圖跟實體比還 是覺得有差異,所以實際的去了解,我相信臨床上還是用的到的!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 14141 2019-04-25 23:35:3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回饋
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丁 學號:1065101186 姓名:周湘芸 教師姓名:張凱喬
壹.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看大體老師的那個禮拜是我們的期中考,我們大家都很期待去看大體老師,我很高興有這個榮幸的去上這堂很有意義的課。或許讀了護理除了實習 另一個就是看大體老師了!小時候我以為人走後可以只有器官捐贈,後來慢慢長大之後,才發現原來不只有可以器官捐贈 連整個身體都可以捐出去,在我們大家的觀念裡一直認為人死後一定要留全屍,但在這幾年來,大家不斷的推廣之後,很多人都拋棄舊觀念,寧願造福社會,也不要有私心,捐贈大體很不容易,很少人會把自己的身體捐贈出來,現在我覺得捐贈大體是一件很偉大的一件事,他們是因為促進醫療的進步 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醫療,不只如此,那些大體老師還讓,但他們的愛依然留在人間,在台大上課的時候,我們看得出來那些老師都有年紀了,我覺得很感人,因為老人家都可以拋棄那些文化禁忌成為大體老師,而我們為什麼不趕上他們的腳步,做一件很偉大的事?進去教室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說頭低下我們為他們默禱一分鐘,我覺得這樣做很好,因為這是尊重大體老師,也感謝大體老師,謝謝他們無私的精神才使我們到台大上課,即使他們沒有了生命,但他們依然是人而不是上課用的教材以及工具而已,我覺得在那邊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胡思亂想,要認真上課,因為他們既然奉獻了自己,為何我們還不認真上課呢?而且例如在上生殖器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這樣是很不尊重大體老師的。
貳.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我學到了全身骨骼、肌肉還有神經系統等等⋯⋯雖然解剖課有上過,但課本內容有些太過於抽象了,直到上了大體老師的課之後,才知道解剖課本上的介紹結構長這樣,那些肌肉和骨骼在哪個位置,像硬腦膜真的有一定的韌度,小腦切開後,像課本上畫的一樣,老師也一一講解頂葉、枕葉、額葉和顳葉的範圍。而在這過程中,我發現每位老師的腎大小都不同,尤其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大體老師,他的腎最大顆,表面看起來很粗糙也有顆粒,那是很明顯的病變,問了老師之後才知道那位大體老師有腎癌,上完每位老師們之後,更知道明白並不是每位大體老師走了之後,被解剖部位差不多,生前的模樣跟身體狀況不同。我們都有很認真的觀察各個器官和認識及辨識各個系統的器官,不懂就問老師,在解剖檯旁邊都有一罐引流桶裡面有黃色液體,老師告訴我們之後才知道那桶是大體老師引流出來的保養液。上完之後,這或許是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