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30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05][1306][1307][1308][1309][1310][1311][1312][1313][131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大體心得  14166  2019-04-25 22:59:43

大體心得 護二戊 1065101208 20號 曾立諭 吳芳德 在我還沒去台大上大體老師的課時,我其實我是覺得我可能會怕,當天到了解剖室時,雖然一開始進去會覺得有點冷冰冰的,但我突然覺得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尤其是在台大那邊的老師說他們在看大體老師時,他們都會有一個特別的儀式是「默禱」,我原本以為這個儀式是要講一些感恩的話,之後老師就說雙手放鬆,頭稍為低低的就好了,當我在默禱時我就在心裡說一些感謝的話。 看時是輪流看的,所以我看的第一個是「肌肉」,當蓋在大體老師身上的布棚掀起來時我有一點嚇一跳,因為我原本以為老師會一邊解剖一邊講解,沒想到是已經解剖好的,當老師開始講課時我發現原來真的肌肉紋理並沒有課本上這麼的明顯只有淺淺的而以,當老師講完時我會讓我們摸摸看,讓我們知道是甚麼樣的觸感,剛開始我還不敢去觸碰因為這是第一次看解剖過的大體,後來我想了一下這個機會搞不好只有一次,所以我就試著觸摸看看了,原來肌肉摸起來沒有想像中的硬;第二個看的是「腸胃系統」,以前就一直聽說小腸很長看到後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真的很長,膽裡面摸起來居然是粗粗的觸感,胰臟跟脂肪圍裙蠻像的如果沒有看仔細的話還真的會分不出來,還有居然是直腸是硬的我以為只要是腸子都是軟的,還有胃只是一個囊袋而以並沒有像課本上那樣紅紅彎彎的;第三個「神經」大腦裡的神經真的跟縫衣服的線一樣細,布洛卡氏區是表達性失語症,就是聽得懂人講話,但回答不了;第四個「臉部器官」喉咽的會厭軟骨蠻有趣的,不過它的矢狀切有一點下到我,還有它的眼睛後面的肌肉真的很難分;第五個「腦」它真的蠻重的應該有3、4公斤,可是在自己身體上卻沒什麼感覺真是神奇;第六個「心臟」左心室的裡面是平滑的,右心的肌心較大;第七個「生殖泌尿系統」我對男性生殖器官有著近一步的認知,知道了器官的排序是尿道跟輸精管是一起的然護是肛門,我對女性生殖器官也有更一步的認知,知道了器官的排序是先尿道、子宮、肛門;第八個「骨頭」它摸起來也很特別滑滑的。 最後我想說願意過世後捐出大體的人們真的很偉大,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在自己死後讓別人去看去摸的,而且還有實驗人員會用手術刀一刀一刀的解剖著它的身體,我很感謝每個大體老師他們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也讓我知道了原來有些器官並不是課本的那樣,現在那些知識再也不是死板板的知識,而是活生生的知識了。感謝。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152  2019-04-25 22:59:1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戊 學號:1065101194 姓名:陳又嘉

 

  大體捐贈在以前對我來說很陌生,直到知道要去大體解剖參訪,我才開始查有關於大體老師的資料。查了資料之後,了解了許多關於大體捐贈的事情。

我覺得大體老師很偉大,在死後捐贈出自己的大體,做為教學用。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在講大體捐贈,而文章裡有這麼一段讓我印象深刻:「有一位捐贈者說過:『我寧願你們在我身上劃錯千千萬萬刀,也不要未來在病人身上切錯任何一刀』。」

  大多數人應該都會想要自己最後的樣子是完整的,只能說大體老師很偉大,捐贈出自己的身體,放心的交給捐贈單位處理,作為大體老師的家屬應該也要承受著不同於其他人的感受,倘若我是家屬我肯定會很驕傲,自己的家人捐贈出自己的身體做為教學用,即使到了最後也在造福這社會。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尊重與感恩以及學以致用,在心中緬懷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今天我們才能學習那麼多。

 

  在去大體解剖參訪前一直都抱著一個有點不安的心情,畢竟要進去看到的不是一個活體,當進去要開始上課前聽著指令,所有的人閉著眼睛默禱一分鐘,

那時候的心情其實很複雜,因為馬上就要看到大體老師了,還有心中真的很感謝大體老師的付出。

  平常都只能在課本上看到的那些肌肉.神經.骨骼.血管等等…這些都在眼前真實的呈現了,心中感到的只有震撼,原來這些跟想像中的差很多,每個都在身體扮演著不同的腳色,維持著身體運作。

  聽著老師細心的講解各個器官各個部位,因為真實的看到,讓我更能了解身體各個系統是怎麼運轉的。

  很感謝能有這次大體解剖參訪的機會,這種機會真的很難得,學到了很多,也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將來能夠造福更多人!


      
參訪大體老師的心得報告  14017  2019-04-25 22:53:00

剛開始知道要去看大體老師的時候,帶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當我踏進大體老師的教室忽然發現福馬林的味道沒有我想像中的味道那麼重,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剛號是下午場的關係;而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心裡覺得哇〜大體老師怎麼那麼多,也發現這些大體老師幾乎都是男生居多,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我一直覺得大體老師是女生居多,我們也透過解說老師才知道這些大體老師不一定都是老人家,年輕人也有,最小的大體老師有十幾歲的,但不多見,大部分還是中年人跟老年人居多,而且大體老師也分成很多部份,例如有觀察骨頭、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生殖系統等,我們第一個觀察到的是骨頭,雖然看到大體老師的時候有點害怕,但當我觸摸到大體老師的骨頭時,我發現其實摸起來的感覺跟我們人摸起來的感覺是差不多的,我覺得最大的差別就是大體老師摸起來是冰冷的而已,後來我們到了消化道系統,當解說老師為我們開始解說的時候,我突然發覺胃的大小跟我平常在課本裡的有點不一樣,一開始我還蠻不喜歡消化道裡面的東西,但它卻是我們人體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當我聽完解說老師解說完的時候,我覺得消化道其實也沒有像課本上說得死死的那樣,我覺得還蠻有趣的,後來我們陸陸續續到了心血管系統、大腦等。這次的大體參訪讓我發現了很多原本在課本上所學習到的東西,也透過了這次的參訪讓我更深刻的瞭解人體的奧妙,當然要先謝謝為我們辛苦解說的解說老師,也謝謝讓我們可以探討我們平常所探討不到的大體老師,我希望未來我也有那種勇氣當大體老師,我真的很佩服這些大體老師的勇氣,因為這次的參訪讓我更有決心如果以後身體真的完好無缺,沒有任何的傳染疾病,我願意簽器官捐贈同意書,我認為如果有好的身體,並且在家屬以及醫師的同意之下,把身上的某些有用的地方捐給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把大愛遺留在這裡,讓它們繼續傳下去,這也是我選擇護理的其中一個原因,雖然這次的提前功課不是做得很好,但解說老師還是很有耐心地為我們解說,真的很謝謝他們的解說,謝謝大體老師的勇氣。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210  2019-04-25 22:52:18

1.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以前我對大體老師的瞭解僅限於老師們課堂上的經驗分享,經由這次的活動讓我對大體老師有更深入的了解及體驗,大體捐贈無私的奉獻讓我深深感動,大體捐贈是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實際的看到與學習,對於捐贈者的奉獻的回報除了認真學習的心,更需要對大體捐贈的老師們保有禮貌,除不嘻笑外更需帶著感恩與謙卑的態度,來謝謝他們的付出。 2.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及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面對著過世的人,內心其實是很緊張,一開始老師們帶著我們默禱,接下來就把白布掀開,就看到了大體老師,撲鼻而來的福馬林味也接著傳出,上完課也覺得味道讓我有點頭暈,不過過程中我學到了各個生理解剖系統的實務如神經、肌肉、骨骼、器官的真實狀態及相對位置;在觸摸大體老師的過程,其實與課本上的描述有些不太一樣,如肺部比我想像中的大、神經系統的龐大、肌肉系統的真實觸感,也令我大開眼界,面對老師授教的過程其實也發現自己在生理解剖的學習上有待加強。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在上大體老師的課時因為味道頭暈的關係讓我後半段的學習沒有很認真,除了心中也有些許的後悔,因為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努力的不夠,未來如何面對真實的病人,如何對他們負責任,其實只要多點用心和努力學習相信自己會更好。 (3) 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如果更能在校外教學時,先複習生理解剖各系統,相信自己所獲得的收穫一定會更多更充實。此次的校外教學更讓我體驗到尊重生命,為自己負責,並且將所學的學以致用,回饋給需要照顧的病人。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155  2019-04-25 22:50:1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戊、學號:1065101197、姓名:陳思妤

 

1.大體捐贈是一件非常讓我尊敬的事情,將自己的身體給醫學系(未來醫生們)                做解剖。

這些大體老師們真的很犧牲奉獻,為了醫學的更加進步捐獻了自己的身體。在大體老師面前就懷著感恩的心,不要亂講話。

2.大體老師跟課本上的真的很不一樣,自己想像的跟真實的身體也很不一樣,看        到真實的各個器官肌肉神經真的很震撼,有些神經真的是超級的細小,但是又非常重要!過程中老師也問了一些的問題,才發現自己原來有那麼多地方都沒有了解到。

在看大體老師的過程中因為自己身體不舒服,導致有一些部分沒有看到,覺得是蠻可惜的。

看了才知道原來大體老師不一定都是健康的身體,有的可能有一些疾病。

要離開的時候門口都有那些大體老師的名字,但很多老師其實都沒有放自己的照片。

看大體老師其實也是很難得的機會,感謝這些大體老師的捐贈讓我們有機會上這個特別的一課。也聽說近幾年大體捐贈的人數變少了,希望能有更多願意犧牲奉獻的人出現!

3.希望之後能更了解身體解剖,看到真實的器官也覺得我們護理真的不好讀,真的要努力一點。也希望自己能更積極向上學習,能有更好的成績。


目前第1307/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05][1306][1307][1308][1309][1310][1311][1312][1313][131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