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310/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08][1309][1310][1311][1312][1313][1314][1315][1316][131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大體解剖心得報告  14135  2019-04-25 21:34:33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報告 班級:五護二丁姓名:林宜君學號:1065101180導師:張凱喬 4月19日是我們全二年級大體參訪校外教學的日子,就在校外教學前一個禮拜,我就非常的期待期中考,這是我有史以來這麼期待期中考的到來,雖然期中考都要一直熬夜讀書又超痛苦的,但是還是想趕快期中考。於是,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期中考的到來!!!都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哈哈哈,當期中考接近尾聲時,我這身心靈疲憊又感覺快爆肝的身體,終於有放鬆的機會了。然後考完試的夜晚來了,這個夜晚好像特別的漫長,好像永遠都不甦醒一樣,然後,太陽公公終於像風箏一樣高高掛在天邊了,到了教室,眼前看到的是一大片大家臉上的笑容,可能是期中考考完所綻放的笑容,又或者是參訪大體那心中壓抑不住的興奮感吧。上了遊覽車,沒過幾分鐘大家就都睡成一片,就連老師也一樣,一路上看著外面的藍天白雲心情超好,但是一聽說要考解剖心情馬上就墜入谷底,所以我還是補眠好了哈哈哈。終於到達目的地___台大,下車點完名、上個廁所後就開始我們今天的課程囉。一開始我們先默禱1分鐘,算是對老師的一種尊敬吧,結束之後,開始我們的課,首先先教我們的是身體骨頭的構造,那個老師一路講到尾,手一直拼命的抖,可能第一次見到我們有點緊張吧,但我不得不說,那個老師長的有點可愛又有點帥哈哈哈,然後有進行下一個關卡,開始看到大體了!原本以為很可怕又很噁心,其實也還好,沒有說很可怕,當我走進大體時,我突然覺得好香噢,有點像肉乾或者是臘肉的味道,但是過沒幾分鐘,就開始覺得頭有點暈又有點想吐所以就退後一點,我們一站一站的換,時間也一點一滴的消逝,然而我們比不過時間的腳步,已經快一點了,過得超級快,有點捨不得離開的感覺,但又不得不離開,坐上車子回學校後就解散啦~對於大體參訪學到的東西是蠻多的啦,但是有些還是搞不太懂,尤其是神經,每條幾乎都長得一模一樣到底要怎麼分辨,老師真厲害,都分得出來,希望往後還能有這類型的活動,我一定參加!
      
大體心得  14101  2019-04-25 21:28:02

班級:五護二丁 學號:1065101146 姓名:李依潔 教師姓名:張凱喬 1.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有好多好多的東西,以前我總覺得那些東西是上蒼賜與人類的,但那天我知道那是屬於自己的,我一個人的。 我從沒換想過一句句大體老師擺在我面前,那是遙不可及的。 那一刻我心中思緒萬千,突然覺得人生短暫。他們躺在冰冷的鐵車上,已被福馬林侵蝕數年那會有多大的勇氣,才會把自己的身體捐獻給醫學界,做研究。覺得他們很偉大,捐獻大體是可以讓我們學習到醫學有關的可以更熟悉人體,非常感謝他們捐獻自己讓我可以先看到不用到臨床時那麼慌亂,感謝他們的捐贈我們不會辜負 2.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和收穫: 淋巴球是黑色的,我之前看到課本上的都是白色或綠色,當時講課的老師問我們,由於都不知道大家一片安靜,不然就回答不知道,老師讓我們猜猜看,但大家都沒猜到,老師公布是淋巴球時大家瞬間都頓了一下,跟認知不一樣所以很特別,還有一個很特別,就是肺臟,他摸起來非常像摸豬肝的感覺 3. 心得: 尊重每個人的生命是必要的,我們在每一天裡重新誕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學好眼前的知識,運用護理的專業為未來的醫學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把握現在,活在當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辜負大體老師所做出的貢獻。
      
大體老師參訪心得  14103  2019-04-25 21:26:04

我覺得這次參訪完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只是對於解剖的知識,還有如何講解東西的知識,還有一些人體器官的知識…等等,有些器官有特別的功能,有一些卻沒有,有些器官還能同時進行很多的事。在去大體參訪前,也聽說過一些去過的人的心得,雖然講的都不一樣,不過還是真實去後才體驗的到那種感覺,而且實際上看到的那些器官跟課本上的是完全不同的,例如:課本上的淋巴一直都是黃的,到那裡參訪後才知道,原來真實的是黑的,也有可能是把血抽乾了才會這樣,還有摸起來的觸感也很特別,有些摸起來硬硬的有些卻軟軟的,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肝,以為摸起來會很硬,但實際上卻軟軟的,也讓我了解到除了課本的知識外,實際看過的會比課本來的還有有用,因為這樣印象會更深刻,也很感謝那些為了人類的醫學知識而貢獻出的大體老師的身體,多虧了他們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人類的醫學實驗才能慢慢的進步,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在去之前老師也跟我們說了,去那邊要注意的事,例如:去那邊不能化妝不能抹口紅,要對大體老師尊敬,然後不能載口罩…等等,雖然我覺得福馬林的味道沒有很重,不過還是有人會覺得不舒服,同時我也覺得福馬林很厲害可以讓人體的器官暫時不會腐敗,不過這也是因為已經把血抽乾和一些機器作用的功勞。在參訪前的心情是非常期待緊張和敬佩的,參訪完後雖然站了很久腳很酸,但是跟剛開始進去比起來已經沒有這麼緊張了,反而是更敬佩人類的醫學知識,在一年級的解剖課老師是第一次讓我們看跟大體老師有關的影片,雖然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不過人體的器官真的是比課本裡說的知識很要多上很多,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東西。也很感謝那些替我們講課的老師們,他們比我們站著還要辛苦,不只要站還要跟我們講關於這個器官的構造、功能和作用…等等,而且還不只講一次而已。另外我還覺得大體老師他們願意把自己的身體給我們學習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這次去完大體參訪後真的讓我獲益良多,等到下次我們的學弟妹要去的時候,我們還能跟他們講我們去過的心得。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208  2019-04-25 21:17:47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謝謝所有大體老師 如果沒有他們無私的奉獻我們也不可能 看到這些 學到那麼多人體構造的複雜 真的很謝謝老師們! 對大體捐贈感到新奇 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死後能公人觀察 覺得需要捐贈大體或許是因為要觀察人體的構造和疾病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吧 真的很感謝他們 讓我們能更了解自己身體的器官位置和器官長什麼樣子 到了解剖室裡頭 一陣涼意襲來 都起了雞皮疙瘩 但內心滿是驚張和期待 好奇大體老師長什麼樣子 一股奇妙的味道飄散在室內 第一次聞到了福馬林 有些刺鼻呢! 每個人分成一組又一組 圍到了所分配到的大體老師和講解老師前等待著上課 靜靜的聽著注意事項 眼睛不時的東張西望觀察整個教室 當老師們把布掀開的剎那 福馬林的味道瞬間撲鼻而來 嗆的在一旁咳了幾聲 看到大體老師後發現跟自己想像的差上不少 好奇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老師一個個講解 乖巧聽講的眾人 手都有些難耐的搓了搓 期待老師說可以觀察的時刻 老師允許大家可以摸大體老師時 大家紛紛湊上前拿起大體老師的器官觀察 沒想到肺比想像中的還要大 腦比想象中還要有重量摸起來還粉粉的 可惜想繼續摸下去時 手因為潮濕過敏 只好拿下手套 用眼睛觀察 覺得從福馬林桶裡撈出器官觀察的同學膽子真的很大 雖說自己對人體器官感到興趣 但 看到實體還是有點小小的畏懼 不過放膽下去摸 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小體驗 有些多事情 沒有親眼看到 就不該太輕易的相信 有時候現實跟自己想像的可不一樣了呢! 親眼去證實一些事情 別聽信他人言論 因為未必全是正確 別太輕易相信一些事 可能會和所相信的不一樣 親眼見證還比較好 以免無賴了他人 破壞與他人之間的信任 即使所相信的事是如此 但與他人之間的信任遠比自己所相信的還要重要上許多 這次的校外教學 讓我收獲了很多 熟悉了人體也對一些小認知有了改變
      
大體解剖戶外教學心得  14127  2019-04-25 21:07:05

大體解剖戶外教學心得 班級: 五護二丁 . 學號: 1065101172 . 姓名: 吳俐穎 . 教師姓名: 張凱喬 . 捐贈大體是往生者捨己為人、大愛的一種表現,對於我們護理及醫學界更是可以更深入研究人體的一個機會,我很感謝那些大體老師願意捐贈大體讓我們學習更多,同時我也是抱著尊敬莊重且感謝的心態去學習。 一進去解剖教室時陣陣涼意伴隨著福馬林的味道撲鼻而來,看著被白布蓋著的大體老師對於還很菜鳥的我即使不太害怕都有點緊張起來了,站在旁邊默禱完後就開始真正的與大體老師近距離接觸了。 即使隔著,白布掀開的那一刻更多的情緒其實是好奇,聽著講解的老師教學,看著大體老師的器官還可以親手摸器官,這一切對我來講很新奇一點都不害怕,隔著手套還是可以感覺到那微微僵硬冰冷的皮膚及器官和脂肪,連空氣中都充斥著濃濃的福馬林加脂肪的味道,輪完所有的解剖台和一組骨頭模型後,很感謝大家,每個人都辛苦了。 其實大體解剖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恐怖,我摸了很多器官,摸到最後還有一種你有這個器官我也有的感覺,雖然回家之後福馬林的味道感覺還充斥在鼻腔,手上那冰冷的感覺也還未退去,但這是個很難得的體驗,真是奇妙又好玩呢! 最後我想說,人真的要好好把握活著的當下,軀體會隨著我們的年紀和生病而死亡,而愛是無形的,可以多把生活的點點滴滴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對家人或朋友都是永恆的紀念,我死後會想要捐贈器官,我會覺得我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還可以幫助人,非常的有意義﹐人雖然已經死亡但是愛是永遠存在的。
目前第1310/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08][1309][1310][1311][1312][1313][1314][1315][1316][131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