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解剖學心得 14080 2019-04-25 20:55:37
https://1drv.ms/u/s!Aun4FYbX51PlgQoZNMchQdb-VtZO
|
參訪大體 14272 2019-04-25 20:23:41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謝謝大體老師願意將你們的身體捐獻出來讓我們助於學習,謝謝你們的偉大,這點是我們值得向你們尊敬的,因為能夠像你們這樣捐獻自己大體出來的人應該不多,謝謝你們讓我們有這個機會看到和摸到實際的器官。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我從來沒想過我能夠看到和摸到真實的腦、心臟、肝、腎等等的器官和構造,腦摸起來真的比想像中還要來的軟,感覺就好像只要一不小心太大力那個腦就會破裂一樣,肝臟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大很多又硬,腎臟也會因為疾病的關係來影響它的大小,我記得男大體老師的腎臟大於女大體老師,腎臟摸起來的感覺是有點硬的,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舌頭的厚度,我們一直都以為舌頭是很薄的,但我們誤會了,其實舌頭的厚度比我們想像中來的還要厚,我記得我們當下看到大體老師的舌頭時,我們都自己檢查自己的舌頭才恍然大悟,原來舌頭有這麼的厚,我還記得實習老師在跟我們講解腦的12對腦神經,那每一條的神經都非常的細小,雖然我分不出來哪條神經、哪條血管等等的,但經過這次的大體參訪我有更瞭解我們身體的器官和構造。
(2)我覺得這次是個非常特別的經驗,因為我從來沒想過我會有機會能夠實際參訪大體甚至是親手去感覺每一個器官,能夠有這個機會也要謝謝那些願意捐獻自己大體出來貢獻給我們學習的大體老師們,雖然不知道大體老師們當初怎麼會想要把自己的身體捐獻出來,但我覺得祂們的這份心意我們要好好的感恩和尊敬,謝謝你們。
(3)當初在一年級時就有聽說到時候二年級會有一個校外教學那就是參訪大體,從那一刻我們就一直很期待這次的校外教學,在一開始聽他們說得好像很可怕一樣,但我覺得其實沒有像他們說得可怕也沒有什麼好怕的,畢竟大體老師能夠將祂們的大體捐獻出來讓我們學習就已經是個很偉大值得我們尊敬的事了。福馬林的味道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難聞很刺鼻,只是一開始進去時不太習慣而已後來聞久就習慣了。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 14252 2019-04-25 20:11:0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
班級:五護二庚 學號:1065101291 姓名:楊靖婷 教師姓名:郭宇嫻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覺得比起捐贈大體的老師,我比較佩服大體老師的家屬。有大多數的家屬都希望死去的人可以有完美無缺的體態,所以能願意將大體捐贈出來的老師以及家屬都非常值得敬佩呢!我是非常支持大體捐贈的,但我希望我可以將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參訪完之後,很謝謝大體老師將他們的身體捐贈出來,讓很多解剖科的老師和學生可以深入暸解人體的器官。
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那天在參訪時,終於把解剖課本上的抽象圖片轉變成了具體且摸的到的實體器官,當初在學心血管系統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了解老師講的實體位置在哪裡,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將自己的心臟取出來看,經過這次參訪,我終於知道動脈靜脈在不同地方的樣子,摸起來的感覺也很新鮮,能夠分辨動脈較有彈性;靜脈較無彈性。印象深刻的是神經系統,課本上的神經系統摸不到也沒有辦法看到,但那天看到的神經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了,那麼多的神經擠在同一個孔怎麼都不會打結,但很可惜的是我沒有機會去仔細觀察12條腦神經。
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敢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我很感動的是我終於摸到了我沒有辦法理解的抽象圖片,雖然學校有很多模型,但看到真正的身體就有一種很專業的感覺。而且大體老師都要長時間浸泡在福馬林裡,很多血管內的充氧血與缺氧血都已經看不到了,所以如果沒有認真聽老師講課的話真的會找不出來哪條是動脈哪條是靜脈。我覺得要去大體解剖參訪的任何人,都應該要熟讀課本內的字字句句,要不然到現場真的會一問三不知呢。
Now What(我可以如何做?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參訪完之後,我期許自己要認真讀書,將自己學到的東西運用在任何地方,不管是未來實習或是未來的學校中,而且學習東西不要用死背的,必須要了解那東西真正的作用,如果有不懂得要找時間去問老師,不能被動的學習。
|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 14151 2019-04-25 20:05:3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一、 班級 護二戊 、學號 1065101193 、姓名 魏恩惠
二、 心得報告格式:A4、標楷體12號字、至少600字。(詳見下表)
1.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我覺得大體老師對這個教育奉獻很大,因為大體捐贈這種事情是生前需要很大的勇氣跟極多的善心,在傳統的社會中有很多父母親想要自己的孩子完完整整的離開不希望醜醜的離開這個世界,在現代社會中應該還是一樣的想法捐贈大體要想很多很多事情跟疑慮。大體捐贈是為了讓醫護學生實際的去學校正確的解剖位置不用一直在教室裡面看抽象的課本圖畫真正在現場看的感覺就很不一樣印象也比較深刻記的也很久。我對於捐贈者的感想就是很謝謝他們願意為了我們的教育捐贈自己的身軀給我們學習,很謝謝他們也很感恩。對捐贈者的尊重就是上課好好的聽老師講解並好好的複習去記好,不要辜負大體老師捐贈自己,也不能評論大體老師長的如何什麼高矮美帥醜都不可以,在那邊好好學習就是對大體老師的最大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1)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識在那邊收穫滿滿的有些器官或者部位跟我們所想像的不太一樣,大小也超出我們的想像,還有有些神經大腦心臟動脈靜脈都可以看得很詳細。
(2在這些新鮮事中,有什麼感想?這些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在這些事中,讓我清清楚楚的明白原來是長這個樣子也讓我對人體感到奇妙,這些事讓我對護理醫學更有興趣了,讓我有動力去學習。
(3)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我們應該改變現在的讀書態度,有些我真的有點不太知道,讓我很後悔都是充滿疑問的上課,所以從現在開始我都會好好認真彌補我過去的不認真將我這些所學到的好好應用在護理上。
|
台大解剖心得 14270 2019-04-25 20:04:52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覺得大體老師真的十分偉大 我無法想像我死後我的軀體還要留在世間 卻無法入土為安的那種感覺 真的是令我十分的尊敬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還記得一開始剛要進入大體解剖實驗室在外面排隊的我們 是十分的緊張 因為是我們第一次要接觸大體老師 還有聞到福馬林的味道 其實老實說還蠻興奮的 直到進入解剖室的那刻 可能是因為緊張的緣故 我的手汗直接狂冒 一進去可以看得到每個實驗桌上都放著蓋著布的大體老師 接著我們替大體老師進行禱告完後 我們的實驗才正式開始 一開始是一個蠻帥的醫生為我們講解人體的構造 他一揭開白布的那刻啟 福馬林的味道直接撲鼻而來 我一開始以為福馬林的味道會很刺鼻什麼的 結果其實還好就是很重的酒精味 還可以撐的住 接著映入眼簾的就是我們的主角 大體老師了 第一次看到大體老師 我以為我會吐阿什麼之類的 結果出乎意料的冷靜 實驗桌上大體老師的各個構造都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才知道解剖書上的各個器官沒有跟上面的一樣 而是跟真正的器官是有差距的 當醫師講解完構造後 說可以觸碰大體老師的時候 我的心震動了一下 我感受的到我手套裡面已經有些許的手汗了還記得我當時第一次觸碰到大體老師的第一個器官是—眼睛 我之前一直以為死人的肉是有點硬的 就算泡過福馬林也是一樣就是爛的的硬肉 但沒有想到是軟軟的觸感 當同學輕輕的將眼輪匝肌(應該是這樣說)交給我時 我第一個反應竟然是“好軟喔”這樣 然後十分小心的翻開眼皮 或是看看三叉神經 視神經 等等之類在課本沒看過的真實神經 我簡直差點沒驚呼了因為我真的是沒看過啦 再來就是我一直以為橫膈膜就是薄薄的一層介於胸膜與腹膜之間而已 因為解剖學課本畫的真的蠻薄的感覺 沒想到是蠻像一層肉的 有點超乎我的想像 還有另一個我最映像深刻的就是我以為女生的子宮很大 然後裝在我們骨盆槍的位子 結果沒想到的是我們的子宮超級小 這真的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可惜的是當我要去看消化系統時 不知道是不是聞太多福馬林的關係 我開始有點頭暈了 我想說都花460了 而且難得可能也只有一次可以這樣看大體 況且今天的旅途也只剩幾個小時了 但是當醫師打開只裝大體老師的大小腸白布時 聞到太重福馬林的我 差點吐出來 我只能趕快坐在旁邊休息 緩解我的情緒 再來的大體老師的器官 我無法學習到 我的腦中只告訴我我快吐了 離大體老師遠一點什麼的 直到出了實驗室的那一刻 我才能大口大口呼吸 身體才感覺漸漸好了起來 還記得那時候跟同學去吃午餐的時候 不知為何我跟同學都有吃到福馬林的味道 要不然就是走路走一走就聞到 我覺得可能是心理因素吧 哈哈 這次的旅程我真的要很謝謝大體老師 因為有你們的貢獻 才能令我們有這一次難忘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