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4/19校外教學參訪 14239 2019-04-22 00:56:3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65101279
姓名:李映萱 教師姓名:許麗敏
1-對大體捐贈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之感想、應如何表達捐贈者的尊重?
尊重個人意願是否要捐贈大體,每個人看法不同,有人覺得過世了就不要被解剖,捐贈大體是想貢獻自己的身體讓醫學的學生有學習的機會,我覺得捐贈大體是一件很偉大的事,他願意讓自己的身體被解剖,但如果沒有他們這樣就沒辦法讓醫學學生知道怎麼開刀
或是正確位置之類的,很謝謝大體老師讓我們能學習到很多知識,自己看了很心酸 覺得他們很偉大
為什麼過世了,身體要給我們學習,真的很感謝
也因為這次看了大體老師後悔自己的解剖沒有學的很紮實,很認真的在聽老師說明但有些卻不知道名稱
蠻可惜的,總之真的謝謝大體老師
2-學習過程中自我省思和收穫
(1)什麼?(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什麼新鮮事?
接觸到什麼問題?
學習到真正人體器官的位置,感覺真正與人體有差
看了覺得原來有些器官比想像中的大,覺得人體
裡面怎麼能放下卻又感受不到有重量,在學腦的時候
以為很聰明人腦袋皺摺很多,老師說這個判斷錯誤
不是這樣去看的,但自己一直以為是這樣很疑惑
老師們都講解的很詳細也很細心的說明
當老師在反問我們的時候,我們卻說不出來就感到很愧疚。
(2)(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在上消化系統時也是我們第一站學習的時候,那位老師說了很多英文有關系統的,但我們卻有聽沒有懂老師也讓我們思考一下,但還是回答不出來瞬間尷尬
也很抱歉也突然覺得我們跟台大的學生資質差很多
很謝謝老師努力的想中文讓我們知道讓我們了解,
讓我知道原來他們讀書是很認真讀英文也讀中文
(3)(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些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因為這次機會讓我學習到真正的人體構造,覺得捐大體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如果不想捐大體會想過捐器官,可以救很多人,讓我覺得人真的要好好認真過每一天不要辜負別人的期望,經過這次的學習
讓我能觸摸到大體無論是心臟還是消化生殖系統
讓我大概知道是什麼位置了,以前都拿著課本這樣背
背到不知道正確位置,希望這次的學習能讓我們班
更加油努力學習。
|
4/19校外教學參訪 14239 2019-04-22 00:55: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65101279
姓名:李映萱 教師姓名:許麗敏
1-對大體捐贈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之感想、應如何表達捐贈者的尊重?
尊重個人意願是否要捐贈大體,每個人看法不同,有人覺得過世了就不要被解剖,捐贈大體是想貢獻自己的身體讓醫學的學生有學習的機會,我覺得捐贈大體是一件很偉大的事,他願意讓自己的身體被解剖,但如果沒有他們這樣就沒辦法讓醫學學生知道怎麼開刀
或是正確位置之類的,很謝謝大體老師讓我們能學習到很多知識,自己看了很心酸 覺得他們很偉大
為什麼過世了,身體要給我們學習,真的很感謝
也因為這次看了大體老師後悔自己的解剖沒有學的很紮實,很認真的在聽老師說明但有些卻不知道名稱
蠻可惜的,總之真的謝謝大體老師
2-學習過程中自我省思和收穫
(1)什麼?(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什麼新鮮事?
接觸到什麼問題?
學習到真正人體器官的位置,感覺真正與人體有差
看了覺得原來有些器官比想像中的大,覺得人體
裡面怎麼能放下卻又感受不到有重量,在學腦的時候
以為很聰明人腦袋皺摺很多,老師說這個判斷錯誤
不是這樣去看的,但自己一直以為是這樣很疑惑
老師們都講解的很詳細也很細心的說明
當老師在反問我們的時候,我們卻說不出來就感到很愧疚。
(2)(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在上消化系統時也是我們第一站學習的時候,那位老師說了很多英文有關系統的,但我們卻有聽沒有懂老師也讓我們思考一下,但還是回答不出來瞬間尷尬
也很抱歉也突然覺得我們跟台大的學生資質差很多
很謝謝老師努力的想中文讓我們知道讓我們了解,
讓我知道原來他們讀書是很認真讀英文也讀中文
(3)(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些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因為這次機會讓我學習到真正的人體構造,覺得捐大體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如果不想捐大體會想過捐器官,可以救很多人,讓我覺得人真的要好好認真過每一天不要辜負別人的期望,經過這次的學習
讓我能觸摸到大體無論是心臟還是消化生殖系統
讓我大概知道是什麼位置了,以前都拿著課本這樣背
背到不知道正確位置,希望這次的學習能讓我們班
更加油努力學習。
|
解剖校外教學心得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212 2019-04-21 23:52:2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解剖校外教學心得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首先要先謝謝偉大的大體老師捐贈了自己的身軀讓我們學習 我對捐贈大體這件事情感到蠻多的疑慮在生前如果老師們和家人討論要捐贈自己的身體供人學習家人不願意了那這些老師要如何去說服家人們同意又或者家人一開始就答應了,而為什麼需要大體捐贈,大體捐贈可以提供醫學院解剖人體,學習人體的構造或是做解剖研究等等...像是學習的人體模型和實際情況還是有些許的落差所以有了大體老師能讓我們更了解人體器官。對捐贈者的感想是真的覺得他們很偉大也很勇敢在生前就有勇氣的簽下這份同意書讓自己往生後的身軀在一個像手術台上的檯子提供研究者解剖研究人體的每一個細微的器官,在每一個解剖檯上都是一位曾經被伴侶家人兒女所愛的親人在他們願意讓自己所愛的人讓我們這些學生學習時我們就該感恩也要好好的對待他們因為他們都曾是別人心愛的也許在我們解剖他時他的家人還沒有辦法接受他的離去可現在他成了一位良師來讓我們學習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尊重他好好的謝謝他及他的家人。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學到每一個器官健康與不健康的差別還有與在學校上課時所看到的圖像及人體模型圖大大的不同就連比例都非常的不一樣,在講解及觸摸的過程中我發現了 雖然一開始不敢觸摸也怕自己這麼摸是不是有尊重到老師?最後也是伸手摸了每一位老師的器官,在觸摸的過程中第一個的困難是我沒有找到腸繫膜 而原因是那時候我所看到的老師是腸繫膜上面的脂肪還沒有處理過所以看到的都是脂肪 第二個則是沒有找到膽 看到後面的老師才真正找到膽 而胰臟也沒有找到在我的思想裡一直覺得胰臟就是一個殊不知是像片狀般的攀附在上面當時在那裡的疑惑也都在那問了老師了。看完了每一位大體老師都讓我有不一樣的感受 第一位則是腎臟有癌細胞的侵襲兩科腎臟腫大上面還長滿了紅點和其他老師的腎臟對比就能發現他的和正常腎臟有絕大的不一樣 雖然不是腎臟引發的癌症但生前應該也受了不少癌細胞侵襲化療的痛苦 經歷了那麼多的痛苦最後雖沒熬過但現在也成了一位良師 謝謝祂 第二位則是一位老師的頸靜脈上塞滿了一大塊的血塊一開始觸摸了血塊的感覺就是非常非常的像石頭一樣摸著摸著觀察到血塊旁邊有根突出白白的東西,就用手套觸摸看看那個東西,軟軟的像傳輸線一樣就好奇的問了旁邊的老師 和老師一起觀察到的則是大體老師生前是插著靜脈導管的 當時的我腦海浮現著,一根管子插在靜脈上是讓人多難受的 生前不知道和多少病魔一起抗戰最後也沒能撐過病魔但至少現在做了一位老師 讓我學習謝謝牠。看了因為不同疾病而死亡的老師們真的讓我感觸很深人的健康一半能自己照顧一半卻是靠著命運來幫助你在每一秒的呼吸中我們都不會知道接下來我們還能呼吸多久總是在安樂的時候不知道該知足,能有健康的身體是一件非常非常需要感謝的事情沒有健康什麼都將失去,而每個人也都有生老病死一旦生了病也不知道醫生能否救自己,在自己知道生病時我們也就要更珍惜能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時候也沒有時間能抱怨人世間的種種事情唯有讓自己快樂的過完人生後半部才是重要的,看完大體老師我想在他們生前的後半段應該都是熬著病魔的度過,真的辛苦祂們了謝謝祂們。
對於我們的未來也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度過如果有能力有辦法也能讓自己簽下那份同意書供未來的醫學生能在我們身上學到不是課本裡的死知識而是在我們身體裡挖掘不一樣奧秘。
|
大體參訪 14200 2019-04-21 23:32:5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65101240 姓名:蔡佩妤
1、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謝謝你們捐贈了自己的身體供我們教學使用,現在台灣對於大體捐贈的想法其實不是那麼的開放,你們做了這麼偉大的舉動來讓我們學習有關醫療的課題,真的非常的感謝。我們雖然還沒有成為真正的醫護人員,但你們在我們對護理的道路上,上了一課非常重要的課程,這種機會非常的難得、也很可貴。感謝你們成就了未來的護理人員。
2、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進到教室的那個瞬間,其實味道並不是很重,也並沒有像人家形容的「福馬林的味道會撲鼻而來」,後來休息的時候我坐在前面休息,老師還問我有沒有不習慣或者是沒辦法接受這個味道,我立刻回答沒有,因為教室真的沒有什麼味道,但我們在看心臟的時候有個味道比較重,我就偷偷的趁休息問老師說「
為什麼胸腔那個部分的味道比較重一點?那個是福馬林的味道嗎?」老師回答我說「其實那並不是福馬林的味道,那其實老師身上脂肪的味道,因為胸腔、腹腔、頭部浸泡福馬林的時候會因為它們本身是容納器官的部分所以福馬林會更多,在解剖的時候味道會更重,但是現在你們在教學的時候其實會到消散很多了」。
一剛開始在看呼吸系統的時候,解說的老師先介紹肋骨跟胸骨,後來可以摸的時候,我把大體老師的那片骨頭拿起來時我發現,原來這片骨頭沒有我自己想像的那麼重,最重的是肺,肺是我們呼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重量大概跟他的重要度成正比吧。
對於老師們捐贈了自己的身體給我們教學這件事其實我非常的尊重也非常的敬佩老師的勇氣。我有看到一位老師的介紹,那位老師好像是老一輩的長者,他願意捐贈身體這件事我覺得老師非常的開明,不會覺得說死亡就一定要落葉歸根土葬或要火葬甚麼的,感覺老師生前就是一位和善的長輩呢。
那天的參訪令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這大概是唯一一次的機會吧?人家都覺得看大體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但其實我個人完全不怕,甚至說很期待去,事後家人問我說看大體可怕嗎?說真的,更多的是尊重吧。畢竟它們算是醫療界的英雄呢。
|
台大解剖校外教學 14214 2019-04-21 23:29:2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五護二己 學號:1065101254 姓名:張舒涵 教師姓名:許麗敏
壹、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在這禮拜的段考,我都是因為星期五能前往台大上大體老師的課而堅持努力著,我非常的期待也非常的高興能上到這堂課。我想這應該是我讀護理除了實習以外最印象深刻也最喜歡的一堂課。人過身後,可以用兩種方式,讓自己的身體在過世後,依然遺愛人間,一種是器官捐贈,另一種就是大體捐贈,但是器捐後就不能大體捐贈,在我們華人文化都認為死後一定要留全屍,但在近幾年,大家的推廣宣傳,讓越來越多人拋棄陳舊的觀念,都在最後一刻選擇要造福社會,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覺得大體捐贈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因為他是最直接促進醫學進步的力量,不但如此,大體老師還讓醫學院的未來醫師能解剖身體學習人體構造,雖然辭世了但依然遺愛人間造福人群,如果是我,我也願意跟大體老師們一樣,捐贈大體回饋社會,我在台大上課時,我看得出來大體老師都是老人家,我覺得很感動,因為老人家都能拋棄那種文化忌諱成為大體老師了,我們這種年輕人怎麼能不跟上,也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呢?我真的覺得很開心能上到這堂課,也覺得大體老師真的太偉大了,除了偉大還是偉大,在那邊我覺得上課前的默禱很好,每一次上大體老師的課我都會默默在心裡向大體老師做感謝,謝謝因為他們無私的精神才能使我們到台大這邊上課,雖然他們沒有生命了,但他們依然是人而不單單只是一個上課的教材與道具,我覺得在那邊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該胡思亂想還有應該認真的上課,因為他們奉獻了自己就是為了讓我們能研究能上課,我們怎能不上課在旁邊聊天呢?而且例如在上生殖系統時,我們也不該以有色眼光去看待,真的很不尊重。在上這堂前,上網查過關於大體老師的事,才知道選擇成為解剖大體老師還要在過世後的24小時之內,或成為手術大體老師則是在8小時之內儘快做處理,在某種層面上對家屬來說很殘忍。除了大體老師本身,家屬也都有一定的慈悲厚愛心,而且通常泡福馬林後,還要靜置在儲存室長達三、四年才得以啟用。
貳、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我學到了關於全身的肌肉以及骨骼還有神經系統之類的,雖然解剖課都有上,但真的太過於抽象,直到上了大體老師的課才知道原來解剖課本上介紹的結構到底長怎樣,到底那些肌肉骨骼在哪個位置,像是原來硬腦膜真的有一定的韌度,還有小腦切開後,真的像課本上畫的一樣,老師還有分別講了頂葉枕葉額葉顳葉的範圍。在我觀察大體老師們發現每位老師的腎大小都不同,最大顆的腎表面上看起來很粗糙有顆粒,明顯就是個有病變的腎,一問之下才得知,那位大體老師有腎癌,上完每位老師們後,更明白並非每位老師過世後,被解剖的狀況都大同小異,每位老師生前的模樣,身體狀況皆不同,都會影響到去世後被解剖的生理問題。還有我都很認真的觀察各個器官,還有認識跟辨識各個系統的器官,不懂的就問老師解答疑惑,還有我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大體老師的血管明顯有黑黑硬硬的東西,我們以為那是什麼器官,沒想到是血塊,我們都替老師覺得擔心,那麼大的血塊對健康沒有疑慮嗎?所以我就私底下自己問老師,老師說雖然我們會先經過一點處置或清理,但是還是會有血管裡面會有一點血漬,之後經過處理加泡福馬林硬掉了,那個血漬就成為了血塊,所以不是老師可能生前血管阻塞之類的,還有在解剖檯旁邊都有一罐引流桶裡面有黃色液體,我也在休息時間問了老師那是什麼,會不會是大體老師的血水之類的,他說那桶引流出來的液體是大體老師的保養液,之後我還問他說:那大體老師經過處理後還會有血水嗎?他說多多少少都還是有,所以我真的覺得這堂課讓我受益良多,這些無語良師不需要言語表達也讓我深深的受益,讓我對解剖更加有概念,關於解剖相關事宜也稍微有一點點小小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