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33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32][1333][1334][1335][1336][1337][1338][1339][1340][134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044  2019-04-21 18:45:5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乙 學號:1065101094 姓名:鄭育舜 教師姓名:林美好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一開始接觸大體老師們,我們都不太敢去觸摸它,直到醫學院的老師們的解說,我們才有勇氣去摸它們。大體捐贈這件事情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有的家屬很反對也有家屬會去支持捐贈者,反對的原因應該是教學結束後,家屬會看到捐贈者的身上都是學生們一刀一刀劃過的痕跡,心中難免一些不舒服。我對捐贈者們的感想,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它們在往生之前願意再為這個世界貢獻,只有它們的無私的奉獻,我們才能從教科書外學到更多的東西。要問如何對捐贈者的尊重?我只能說要把握能仔細學習的時機,如果你不把握增廣見聞的機會,那不就是浪費了大體老師們的貢獻了嗎?我們認真的了解大體的構造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我在泌尿系統的大體老師,我現在才了解到得了腎臟癌的腎臟竟然比正常的腎臟還要大,大到可以跟拳頭一樣大。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在神經系統,如果沒有在學校上過,也許我們現在根本就不知道哪個區在大腦的哪個部位。要不是課本裡的圖片界線著色,我們也不知道髓質和皮質得見現在哪,在現場我們實際所看得跟課本大部分都不一樣,我很感謝學校讓我們有這機會到台大醫學院參觀大體老師們。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未來在臨床我們都會碰到生老病死,尤其是死亡,病人在臨走前一定會有很多痛苦在身上,家屬也想要急救讓他(她)有繼續存活的機會,但我們都沒想過我們這樣做只是讓他更加的痛苦,與其痛苦還不如讓他不帶著病痛的離去,或許這是我們對生命的一個尊重。
      
107-2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113  2019-04-21 15:29:58

我覺得長久以來,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頭,留得全屍而死可以說一直都是被人所希望的,願意在自己過世之後,將自己的遺體交給一群自己所不認識的人,為了以後更多的人的生命健康而犧牲,真的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自有醫學教育以來,已經有無數的人都做出了和老師一樣的決定,捐出自己的軀體,作為醫學教學的使用,但是對我來說,老師就是唯一的一個,和其他的每個人都不相同,獨一無二的一個。在旁人的眼中看來,或許都是一樣的,差別就只有在名字而以,但是對我來說,只有老師您一個,佔有我的心中,最為崇高的地位。 從老師的身上學習,我的解剖學知識從原本僅存於講義圖譜及模糊的概念上,但透過這堂課,每個部位、器官,能用手體驗的我都盡可能地去摸,現在各個肌肉血管神經器官我能大概的知道他們的位置,其實觸感並不可怕,而且味道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就像是摸雞肉豬肉的那種感覺,我知道我這樣說對大體老師很抱歉,但我是真的很用心地去體會,非常謝謝大體老師的身體。 在觸摸大體老師的身體時,其實會想到這些大體老師,心裡有種怪怪的感覺,但他們真的很偉大,願意捐出他們身體讓學生體會人的裡頭的各個器官組織,其中有看到癌細胞的大體老師,這時想到我的家人,覺得身體真的很重要,要好好珍惜好好的使用,包括我的也是,未來的我要好好的保護我的身體,要不然壞了是很難恢復到最原本的樣貌了。 真的很謝謝您,大體老師。我打從心底覺得您這樣的貢獻很偉大,讓我們這些醫學生從您身體上學習,每一片切開的皮膚,每一塊切開的肌肉血管神經都讓我們更了解身體裡的組織器官。經過這次的課程我告訴自己要認真的學習,要尊重珍惜,我也盡力的去做到。謝謝你這樣的犧牲,讓我們得以邁向逐漸成熟的護理師,也在將來用不同的方式來回饋給社會。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  14105  2019-04-21 15:14:21

班級:N二丁 學號: 1065101150 姓名:陳以芳 導師:張凱橋 對捐獻的大體老師,心裡滿滿的感動和想謝謝他們,因為他們的捐獻,讓我原本對課本所學習到的知識,多了更確切的了解,不只是看到,也有摸到,起初我還怕怕的不敢摸,後面想到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機會,我就鼓起勇氣去摸了,原本課本讀了就會忘記的地方,也因為這次的學習,讓我印象深刻,不過如果時間能重來我希望我能記得帶綁頭髮,在進行的過程中我的頭髮可能用在大體老師上,讓我蠻後悔的,我原本以為模型會比大體清楚,後面我錯了,大體從肌肉到器官再到神經每個地方都比模型還要清楚。 我從一年即到現在一直有個疑問就是脾臟在哪裡,脾臟長什麼樣子?我只知道脾臟在很深的的地方,看完了大體我對脾臟的疑問就解除了,感覺超好,還有肺臟那裏的淋巴克是畫黃色的,結果大體上的淋巴是綠色的!後面我們看了心臟血管的,那個大體老師的心臟很大,旁邊還有另一個心臟對比,講解老師說,他這個心臟是正常的大小而且因該是有再健身運動,後面我們看了那個大體老師的拳頭,有夠大,跟他心臟差不多大小,後面我們也都握拳,再互相比大小;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們講解的都很順,讓我覺得他們一定花了很多時間再學習才可以教我們教的那麼順,有些老師說得很輕鬆,讓我覺得他學習的方式是靠理解而不是靠死背,讓我對學習又重新找回了個興趣和動力,而且也想重新好好學習自己的破英文,那些講解老師再說的時候都會很習慣的說出英文,音還很標準,讓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得到。
      
參觀大體老師校外教學心得  14132  2019-04-21 14:22:1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一、 班級_____護二丁__、學號__1065101177__、姓名_林俐穎_____、教師姓名__張凱喬_____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我認為大體捐贈是一件很偉大且無私的事情,能在生命的最後做出自我奉獻,遺愛於世間,讓我欽佩不已,人人都愛惜自己的身體,無論是男生女生小孩老人無一是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的,而他們卻可以跨越心理的坎,將自己的身體器官皮膚都獻給我們這些讀醫學 護理類的學生做學習及觀察;就在禮拜五的下午,我帶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出發前往台大醫學院,在遊覽車上我與同學機哩瓜啦的聊個不停頓時忘了那份忐忑不安的情緒,一轉眼就看到了醫學院的大廳,我一下了車先是被這寬大的大廳給震驚住,接下來大家一一戴上手套排隊進入教室,一股撲鼻而來的福馬林味道湧入了我的鼻腔,就位後便開始上課,先是默禱一分鐘以表我們對大體老師的尊重,當下我的心裡真的很感謝大體老師讓我們有這麼好的機會可以學習,在第一組我上到了腦部的解剖位子,非常的有趣以及新鮮可以直接看到真的人腦而不是模型,我還用手去摸摸看真的很酷,當時心裡想著我的大腦是否也有這麼多皺褶,到了第二組是介紹淋巴組織,在當中我學到了原來人的身體充滿了淋巴組織來保護我們,到了第三組則是介紹心臟的組織,一顆心臟直接在我的面前,我想我此生也忘不了,輪完七組把手套拔下來後我的手依舊充滿了福馬林的味道;最後我們集體向教學老師以及大體老師道謝做為畫下這趟教學旅程的句點。 這趟教學旅程對我而言有非常大的意義,它也 許是我這一生唯一一次可以這麼完整地去觀察人體,並且在當中我學習到了解剖人體的器官,神經,血管等等,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人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價值性,我回到家後心裡想著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會去選擇捐獻自己的身體給學習醫學及護理的人做觀察或教材,並且也使我更加下定決心要好好努力成為一個優良的醫護人員利用我所學習到的醫學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14016  2019-04-21 14:22:02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老師: 還記得將要與你初次見面的前一天,我在腦海中想像你的容貌,以及猜測自己見到你那一刻的心情,會是激動嗎?還是興奮?或是比我想像中的平靜呢?這些想法不斷的在我腦中轉來轉去。 你平靜地躺著,就像沒經歷過那幾十年的歲月一般,你的雙腳,走過田埂踏過泥巴,也許你習慣在坐椅子的時候翹個二郎腿。你的雙手,撫摸過情人的秀髮,捧過小孩的臉頰。一個經歷過多少故事的身體,如今卻靜靜地躺在我們眼前,似乎安撫著歷練不多且焦躁緊張的我們。 生、死,那些在課堂上老師們天花亂墜極盡可能的向我們描述的,現在這一瞬間,好像豁然有些瞭解了,又好像更加迷惑了。一個還在學校學習的我,與一個年過半百經歷生老病死的你。你奉獻冰冷的身體,給予素未蒙面的我們,以成就我們的知識學問。 我是一個永遠無法好好報答您宏恩的學生,但我會永遠記住您對我的恩惠與付出,記住這位在我生命中的一個貴人,如果我以後能有什麼小小的成就,也都要歸功於你。謝謝您,我的老師!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和收穫 這是一次終身難忘的課程。 解剖,本非我們能接觸到的經驗, 在老師們的用心規劃下,我們才有近距離看見大體老師的機會。 深刻了解大體老師對醫學院學生的重要性、並對大體老師有這麼多的了解以後, 應能讓人更願意捐獻大體、更放心將自己交給醫學院的學生, 死亡本身,是如此真實、醜陋, 我們就算竭盡所能地避而不談,仍舊不得不面對它的殘酷、看清它的本質。 儘管我們費心地為死者更衣換洗裝扮、 以鮮花裝飾、安置於雕刻精美的棺木、舉行盛大隆重的告別式, 最終,肉體仍將敗壞腐朽。 從小到大,經歷許多親友的離世, 從不認識卻有親戚關係的長輩到最親愛的奶奶, 入殮埋葬、火化現場,我皆親身參與。 當我看見火化後的骨頭被一根一根撿起、折斷放入骨灰甕中, 如餅乾一般壓碎、再壓碎, 人生終局與價值問題便從此烙印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大體老師,因為全身經過防腐處理,皮膚、肌肉都能長久存放,防腐之後,肉體便不再腐敗 然而兩年防腐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提供醫學院學生解剖教學使用。 最後教學完成,才將大體老師縫合、纏裹,予以火化。 腐敗的肉體,令人掩鼻躲避、慘不忍睹;那麼經過防腐,又是什麼樣的樣貌? 我們看到的大體老師,由於解剖的需要,皮膚在大三角切劃的刀法下,向兩側掀開; 皮膚下的肌肉組織,從臉部到腰部,毫不保留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老師掀開大體老師身上白布以後的那一幕,至今仍清晰無比。 大體老師讓我明白,不論是億萬富翁、街上遊民、俊男美女、抑或平凡如己, 當生命離開肉體,都是一樣的不堪, 那是人們可以否認迴避、卻永遠不會改變的真實殘酷。 避而不談,無法改變生命向死之本質;遮掩不看,不會讓死亡變得迷人可愛。 大體老師生前願意簽署捐贈同意書,擁有我們無法超越的生死觀。 否則,誰能忍受赤裸裸地讓一群陌生人在自己身上切割研究,直到全身皮綻肉開。 儘管,近年來對於大體的認知已從「教材」晉升為「老師」, 但大體老師的使命對於常人而言,仍是沉重不堪。 對我們而言,赤裸裸地躺在醫生面前接受手術是出於無奈、情非得已, 就算麻痺後全身無知覺,仍需要對醫生的完全信任,才能將自己交在醫生手中; 儘管生命結束後,人們對肉體毫無知覺, 若醫學院學生是抱著輕率玩笑的心情進行解剖作業, 大體老師的承諾與行動,最終只是被踐踏而已。 因此,我極為肯定老師在解剖實驗課程中所做的努力, 改善實驗室的設備、照明、與過往積習, 並讓學生與大體老師的家屬進行訪談,讓學生對大體老師有多一些的了解 如此一來,學生面對大體老師時,便能收斂玩笑氣息、多一些謹慎與感恩。 大體老師對醫學院學生的期待,不外乎希望醫學院學生能成為好醫生; 但我們從大體老師身上到底看到什麼、學到什麼、想到什麼, 因人而異的想法與成果,才是大體老師帶來的深遠影響。
目前第1334/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32][1333][1334][1335][1336][1337][1338][1339][1340][134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