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33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36][1337][1338][1339][1340][1341][1342][1343][1344][134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聖母S9外科實習  12506  2019-04-02 19:51:37

實習總評值及心得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在一般臨床技能方面,外科的專業知識的認知在學校考試時是那麼的理所當然的送分題、選項,但在我真的動手去做時,卻沒辦法活用這些東西,例如最基本的無菌。在實習過程中就有為病人進行無菌換藥,幫病人環消的時候,就死記著由''由內往外,環形消毒'',然後直接傷口周圍環狀消毒,但中間真正的傷口反而就被輕輕帶過了,之後在觀摩各個學姐換藥,也知道自己的方式是有問題的,所以我覺得在做任何護理之前都要謹記目的,做這個技術的目的是為了達成什麼樣的目的,消毒傷口使病人傷口不感染?那在當下傷口的狀況是乾淨的傷口?有滲血的?有死皮腐肉的? 定准好自己的目的才能配合好狀況,因為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沒有任何一套流程是適用所有事件的。這同樣也能套用在測量深命徵象上,量生命徵象是為了評估病人身體的狀況,數據就是輔助的工具,所以測量出異常的數值才要詢問病人有沒有不舒服、摸額頭。 剛開始機天做技術的時候腦袋會一片空白,在我第一次正確完成技術後我覺得這才是真的學到,還是得實際動手做吧,能夠正確執行護理技術、掌握各項的基礎護理技能操作,動手可以很快發現在腦海中演練想不到的事。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在基礎生物醫學科學方面,我覺得藥物的作用及其應用是很有趣的,藥物都是醫生根據病人狀況開的,所以一定有其作用在,這不但是個案本身疾病的問題,還要考慮其他藥造成的副作用、兩種藥要一起服用,還有藥是藉由其藥物副作用來達到治療效果,向是副作用是嗜睡的藥物,用來治療失眠,但我很快就吃到苦頭了,因為在了解藥物用途之前,吃透病人的健康狀況才是首要的,在不了解病人的狀況下就查作用,是不可能找到的。解釋異常檢驗數值、疾病的生理病理狀態也是同哩,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個案,這是我在這過程中學到的。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意思我理解是,能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反思、評估,臨床是有標準流程的:發現問題、收集資訊、分析數據、評估證據、邏輯推理寫出護理紀錄。我發現這不就是我們寫的DART嗎,發現問題的時候一開始都是報告老師跟學姊,但是選修時是沒有任何外援的,所以才要練習這種思考方式吧,我一開始最先接觸的問題是個案的點滴不滴了,沖管路後還是很慢很慢的滴注,弄了很久最後才發現是點滴架高度不足、還有個案血管會因姿勢問題受壓迫,個案健康問題為什麼會發生,最後還是做錯了就做一個記號,回家找到原因,下次就不會錯了,雖然我在探索問題的時候,常常腦筋轉不過來。 (四)關懷: 在關懷方面,在寫個報的時候就會去找阿罵聊天,一開始是只會問阿罵有關題目的問題,但是就因為要問這些問題,常常會去找阿罵現在在哪裡,就發現不管在哪裡找到阿罵,他都是一個人,跟阿罵聊天的過程中就算是我們問、他答的模式,阿罵都顯得很開心,跟我們說很多話,之後我跟搭檔就算沒有問題要問,也會去跟阿罵打招呼、說說話。我想在在身體的狀況之外,個案的心理也使很重要的吧!根據個案的心理狀況提供心理安慰,發揮出個案的家庭和親友的支持作用也更能促進個案能恢復健康,我照顧的病人在我的照護期間很少看到家屬,所以更需要有其他的人來陪,簡單的幾句話,但這同時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件事。 (五)倫理素養: 在倫理素養方面,我覺得我還是能夠做到道德倫理的,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尊重人的方式,選擇合乎道德規範的行動,尊重別人的價值觀和隱私,銷毀個資、就是保護個案隱私的其中一環,有時回到家會跟家人說到在醫院實習遇到了什麼事,有涉及個案名字資料、隱私的,就必須保密了。在照護個案過程中,還要能尊重病人福利、個案文化的多樣性及信仰。另外不只是對病人,像是在學習過程中,對同學和老師也是如此。 (六)溝通與合作: 在溝通與合作方面,我是話比較少的,一開始我習慣都是自己做事,但是團體生活都需要溝通,何況我們是一起共事的,跟搭檔是從用LINE傳訊息開始的,之後蒐集個案資料時,就合作由我記錄聊天過程中的相關資料,對方和個案聊天,再一起整理內容,雖然我的反應能力可能不是很好,但是能以分工的方式和同學一起參與團體活動,發揮各自的長處達成共同的目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在與病人溝通的時候,必須記得很多我們明白的東西其實病人並不清楚,所以會有疑問,我會習慣在有動作的時候都向病人解釋,否則像是針扎宣導影片,當病人不知道在自己身上即將發生什麼事,可能就會抗拒了,病人有什麼疑問或者想法產生時,要傾聽他的想法,用尊重與包容的態度接受不同的意見。 (七)克盡職責性: 在克盡職責性方面,我認同自己是護理科的實習生角色,自己的個案要自己卡好,剛進去實習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個案的一切問題像是護理措施、點滴,我們是要去追的,一開始連要做什麼都回答不出來,後來就知道要關注時間關注個案了。我的個案行動走路比較慢,有時會寢我幫忙到溫開水,所以照顧個案的需求是有必要的,有時候會有一些事個案無法完成給予幫助,提供符合個案安全的護理照護,雖然我沒有表現出高度的企圖心,但是能在護理工作中表現出符合的道德倫理的。 (八)終身學習: 在終身學習方面,我覺得要先釐清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向我是比較不靈活的沒辦法臨場就發揮的很好,所以用敘述性的文字寫下來看就比較適合我,就比如對點滴、針、藥物的過程:備好點滴架(到期日) > 瓶/藥單 > 瓶/瓶 > 時間> 半勾……這種記錄,在腦海中演練,如果還是出錯一樣寫在本子上,之後回頭看本子的時候就能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響更好的做法。不清楚的地方用藥典查藥物,電腦查資料解決問題,這次實習就發現電腦不只是用來於樂,對於自我學習的影響力與重要性是很大的,幾乎都離不開他。還有實習過程中老師及學姊的指導讓我更好的學,改進自己不足的地方 二、心得 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性吧,因為不只是需要和病人相處、還有自己的團隊,只要有人的地方都離不開。收集個案資料時,不擅常跟個案相處的我,看大家在與自己個案相處,試著把適合自己的套用在自己身上,向是我的搭檔就很喜歡和病人聊天,總是笑笑的聽偶爾回上幾句,就讓我學到至少看著病人時要保時微笑,雖然大家用到的方法都不同,但其實中心都是一樣的,就是病人,要想了解個案要與個案有會談,事先就要考慮到眾多因素像是:對方使用的語言、教育程度和年齡層、至講述的方式...都要以個案為中心考量。要用什麼表達方式,讓自己所知道的知識能清晰的傳達給對方並得到自己需要的資訊,最重要的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學著跳出自己的想法是我最摸著的部分。 但是我也知道了什麼都學別人不好,不能什麼事都靠模仿,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功用,都是獨一無二的,之前老師發了一個影片,許多人慣於複製別人成功的表現,是無法向別人一樣的,即便小有成就也是別人的複製品, 唯有發現自己的長處,創造獨特的長才,才能有更明顯的功用,現在想想,也許在他們看起來沒甚麼,但是對我來說卻是很了不起的事,如果事事都學他們,先不說學部學的起來,就算會了,那也不是完全屬於我的東西;也許一個團體就是這樣子吧!各個人擅長的不同,才能互相幫忙配合,所以我們才需要同伴。 同伴...可以互相學習 同伴...在覺得喪氣的時候陪著你一起 還有技術的過程中,腦袋就會一片空白,我才懂了學校老師說的要把這些都練成反射動作,有多重要啊……為病人進行無菌換藥時,很怕小心染污了手套或是敷料,但是經過好幾次的換藥後,才能正確執行一般護理技能中常見的護理技術,掌握護理技能操作,動手執行才是真正學會的指標。在學校時可能覺得自己對於學科稍為有點了解,但其實裡面還有更深的東西,實習每天都繪有各種挑戰,向遊戲過關作任務一樣,找答案的過程中真的完全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做不到,但每過一個階段就會覺得自己真的進步了一點點,這些都是在學校遇不到的機會,所以我覺得能學到東西,我是幸運的。
      
老人體驗中.....  12506  2019-04-02 10:07:32

這次的體驗有很多新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被催趕時那種著急的無可奈何。套上老人裝備後,就發現自己重心不斷往下掉,身體變得很沉重,膝蓋蹦直,抬起腿來真的有吃力感,扮演催促者的同學在上樓梯的時候用力把我往前拉,真的很想快起來,轉念一想,這真是體現了老人在行動方面的無奈,幸好同學一直站在我的後面扶著我,老人家在行動方面的的不方便需要我們更加耐心陪伴。 但是在這次體驗後,我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幫忙老人到底是幫助還是壞事呢?精細動作使夾東西變得困難、視野縮小在看文件、信函時間也會延長,以前我只想著直接替他們做好好了,也不會很花時間,但是同時那也是他們日常的復建,都幫他們做全了就容易習慣,不如和他們一起,引導他們完成想做的事情,不僅提供其陪伴,更維護了尊嚴!
      
老人體驗心得  12500  2019-04-02 10:00:14

在體驗活動前,我十分好奇有哪些道具能讓我們感受到老的感覺,不外乎是拐杖或路障,難道還有什麼呢?但考慮到大家也都想玩玩看道具,所以我便在這次的老人體驗當中,扮演了催促者,看同學一個個換上道具服,除了在一旁施加壓力外,也會拍手驅趕同學,因為她們身上的服裝會被異樣的眼光看待,所以一旦大聲叫喊就會引起緊張,讓她們出現羞愧的感覺,讓我覺得這其實與老人的感覺很類似。幫忙同學穿上衣物的同時,我仔細的感受了綁在手上小沙包的重量、手套的觸覺帶來的不方便、膝蓋綁上障礙物的鬆緊度、影響最大的眼罩及耳罩等,都是老人每天都要面對的,生活的一部分,但每天與之相處不代表適應,我們應該要讓其有足夠時間緩衝,關懷老人家的心情。這次體驗可以更了解老人的不便,也讓我體會到他們的處境,除了往後對老人要多包容外,自尊上的給予也是十分重要。
      
更新  11515  2019-03-29 23:02:33

更新
      
護五丙  11536  2019-03-29 22:42:49

護五丙
目前第133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36][1337][1338][1339][1340][1341][1342][1343][1344][134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