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37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74][1375][1376][1377][1378][1379][1380][1381][1382][138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7學年度寒假作業-閱讀心得報告  14210  2019-02-22 22:35:0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己 學號 1065101250 姓名 張以玟 書名 藥是怎麼發名的 以及它們怎麼治好你的病 作者 高宣亮 出版社 雅各文創 出版年月2015/2/25索書號082127 ISBN 9789865805364【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1.知識就是力量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中華文化中,向來有藥食同源之說,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藥」字的產生。漢字「藥」的繁體字是「藥」,由「艹」和「樂(樂)」組成,說明藥從草和植物中分化而來。中醫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據說在遠古時代,人類是靠採集、打獵獲取食物,以維持生命的。神農氏就教人們稼穡五穀,同時他為了幫助人們擺脫生病的痛苦,又親自去品嘗草木,發現草木滋味並不相同,有酸、甜、苦、辣、辛的差別,就將不同滋味的藥物用來嘗試治療不同種類的疾病。例如,用酸味的草木來治療腹部疼痛,還獲得了較好的療效。後來又充實進來一些礦物類藥和動物類藥,不過中藥仍舊是以草藥為主,所以中藥也稱草藥,還稱為中草藥「藥」是以「樂(樂)」表示讀音的。以「樂(樂)」表示讀音的漢字,還有「療(療)」。為什麼「藥」和「療」都用「樂」來表示讀音呢?看來醫療和音樂有密切的關係。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代,音樂就已經非常流行。同時,先人們也認為音樂對於人生和社會有特殊的作用。美好的音樂能讓人心境安和、身體健康。中醫追求的也恰恰是人體的健康與和諧,所以「樂」也就被拿來表示「藥」和「療」等字的讀音了,寓意通過服用藥物等治療,就能調整機體內外環境,重新構建身體的協調與平衡。由「藥」字的由來,我們可以了解到中醫藥這門學科與音樂、哲學等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說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組成部分之一。看完這本書我終於了解要是怎麼做得也得到很多以往不知道的知識!
      
107學年度寒假作業-閱讀心得報告  14210  2019-02-22 22:34:1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己 學號 1065101250 姓名 張以玟 書名 藥是怎麼發名的 以及它們怎麼治好你的病 作者 高宣亮 出版社 雅各文創 出版年月2015/2/25索書號082127 ISBN 9789865805364【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1.知識就是力量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中華文化中,向來有藥食同源之說,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藥」字的產生。漢字「藥」的繁體字是「藥」,由「艹」和「樂(樂)」組成,說明藥從草和植物中分化而來。中醫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據說在遠古時代,人類是靠採集、打獵獲取食物,以維持生命的。神農氏就教人們稼穡五穀,同時他為了幫助人們擺脫生病的痛苦,又親自去品嘗草木,發現草木滋味並不相同,有酸、甜、苦、辣、辛的差別,就將不同滋味的藥物用來嘗試治療不同種類的疾病。例如,用酸味的草木來治療腹部疼痛,還獲得了較好的療效。後來又充實進來一些礦物類藥和動物類藥,不過中藥仍舊是以草藥為主,所以中藥也稱草藥,還稱為中草藥「藥」是以「樂(樂)」表示讀音的。以「樂(樂)」表示讀音的漢字,還有「療(療)」。為什麼「藥」和「療」都用「樂」來表示讀音呢?看來醫療和音樂有密切的關係。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代,音樂就已經非常流行。同時,先人們也認為音樂對於人生和社會有特殊的作用。美好的音樂能讓人心境安和、身體健康。中醫追求的也恰恰是人體的健康與和諧,所以「樂」也就被拿來表示「藥」和「療」等字的讀音了,寓意通過服用藥物等治療,就能調整機體內外環境,重新構建身體的協調與平衡。由「藥」字的由來,我們可以了解到中醫藥這門學科與音樂、哲學等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說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優秀的組成部分之一。看完這本書我終於了解要是怎麼做得也得到很多以往不知道的知識!
      
寒假作業  14700  2019-02-22 20:13:3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乙 學號 1075101095 姓名 蔡子恩 書名 小孩不壞 教你如何處罰孩子的一本書 作者 王勇 出版社 靈活文化 出版年月 2017年 8月 索書號 528.2 1017 2017 093067 ISBN 9306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教育孩子,使孩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都有用的人才。 2 當家人將自己所有的恨都傾注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只能使他們看到這個社會的黑暗和殘酷,體會不到人間的溫暖,生活的溫馨,生命的可貴! 3 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在他們的認識和行為都比較幼稚的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他們人生的命運的所有決定權取決於你—孩子的父母! 4 當你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時候,特別是準備處罰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考慮好怎樣處罰孩子,採取哪一種方式處罰孩子,因為你的決定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5 不要經常苛責你的兒女,否則有一天你會成為「先知」,因為你所責備的話都將在孩子身上應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其實讓我學習到蠻多的,如何去教導自己的孩子,雖然我現在也只是爸爸媽媽的孩 子,但或許我以後用得到,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寶,都會用不一樣的方式去疼愛自己 的孩子,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看著家人的一舉一動,呈現在自己身上,也就是家人 們要以身作則,因為我們是孩子們的榜樣,故事中提到「處罰」孩子,如何處罰孩子是好 的呢?只要孩子做錯事,就應該受到處罰,但是,如果父母用刻薄、羞辱的話語責備兒女 ,則是萬萬不應該,如果每天對孩子施以體罰,這就不再是教育孩子,而是虐待孩子了, 這樣做不僅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更會使孩子自暴自棄!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都應該好 好了解去傾聽孩子的話語,或許孩子還不太了解,可以先慢慢的訴說給孩子聽,在給予警 吿的方式和孩子說,這樣是不對的,不是一犯錯就處罰。文章有提到「經常和孩子交流, 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許多事情都充滿好奇,他們希望父母能給 自己的滿意的回答。而這一切也正是他們學習的機會,掌握知識的良好開端。這時候,父 母便具有了解孩子心理,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職責。孩子會願意敞開心胸和爸媽訴說 心理的話,把家人當作自己的朋友我覺得很好,彼此互相交流,孩子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 長大,在求學階段一定會發生許多事,在這些事裡家長就應該給孩子建議,讓孩子去面對 ,不要害怕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困難中爬起來。文章還有提到一個讓我覺得也很重要的「讓 孩子學會尊敬老人」,尊敬老師是一種美德,同時,也在很大的程度反映孩子的品德教室 ,不管是對老人也好長輩也是需要被尊重的,從小就應該教育孩子如何尊敬及尊重長輩們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孝順父母,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一輩子都還不清的債。總而言之這 本書在告訴書告訴我們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孩子不管做錯什麼事都需要給予關懷及陪伴 ,適當的給予懲罰,維持良好的家庭氣圍,當夫妻在爭執時,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因為 這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傷害,兩個人之間真的有什麼問題,也應該選擇沒有孩子的場合去解 決,必須認識到,無論如何,孩子都是無辜的,也是不應該受到傷害。
      
寒假作業  14560  2019-02-22 20:01:14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65101369 姓名:陳聖汶 書名:別讓生氣誤了事 作者:徐竹 出版社:旭昇圖書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我的讀書心得: 壓力是一種摧毀,也是一種激勵,如何將壓力化悲憤為力量。將負面的情緒轉化成正面的情緒,不被挫折打敗。 在我們中會遇到許多的阻礙,可能來自自己的能力不足、錯誤的決定或是陷入誹謗,這些都是造成情緒失控的原因,脾氣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情緒讓你感到心虛,被人搓破了謊言的那種羞愧而產生的憤怒,那你應該正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遷怒到別人的身上了。 常常因為自己不夠冷靜不會控制到自己的情緒而壞了一些事,所以應該要冷靜下來思考問題,才能決定如何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因為大事而生氣,但無須因為一些小事經常計較,否則容易造成情緒的失控,行為判斷會因此而有所偏差,西方的哲學家亨利曾說:「容易發怒的人好像對外宣告,他是怯弱的抵抗不了一點點的壓力。」 所以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才是一種成熟的行為,無需為一些小細節而煩心。要承認失敗不事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大多時候,都會把錯推給別人,好減輕心理負擔,保留一些面子跟自尊,好像怪來怪去都不會是自己的問題。
      
寒假作業  14560  2019-02-22 20:00:58

班級:護二己 學號:1065101369 姓名:陳聖汶 書名:別讓生氣誤了事 作者:徐竹 出版社:旭昇圖書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我的讀書心得: 壓力是一種摧毀,也是一種激勵,如何將壓力化悲憤為力量。將負面的情緒轉化成正面的情緒,不被挫折打敗。 在我們中會遇到許多的阻礙,可能來自自己的能力不足、錯誤的決定或是陷入誹謗,這些都是造成情緒失控的原因,脾氣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情緒讓你感到心虛,被人搓破了謊言的那種羞愧而產生的憤怒,那你應該正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遷怒到別人的身上了。 常常因為自己不夠冷靜不會控制到自己的情緒而壞了一些事,所以應該要冷靜下來思考問題,才能決定如何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因為大事而生氣,但無須因為一些小事經常計較,否則容易造成情緒的失控,行為判斷會因此而有所偏差,西方的哲學家亨利曾說:「容易發怒的人好像對外宣告,他是怯弱的抵抗不了一點點的壓力。」 所以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才是一種成熟的行為,無需為一些小細節而煩心。要承認失敗不事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大多時候,都會把錯推給別人,好減輕心理負擔,保留一些面子跟自尊,好像怪來怪去都不會是自己的問題。
目前第137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74][1375][1376][1377][1378][1379][1380][1381][1382][138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