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37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77][1378][1379][1380][1381][1382][1383][1384][1385][138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寒假作業 閱讀心得  13451  2019-02-21 21:31:54

書名;喜悅的力量 作者;弗德瑞克‧勒諾瓦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17年4月 索書號;192.1 4401 2017 093963 ISBN;978-957-32-7982-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每當我們有所成長、茁壯,往完善更邁進一步,就會感到喜悅,會讓人的存在更有力量。 2喜悅就是生命應仰賴的力量,是一切能增加我們生命力的事物。 3喜悅總是代表著我們的生命帶著凱旋的桂冠。 4人生不過只是一連串的問題,但最糟的是,人生總有盡頭! 5幸福就是持續渴望我們已經擁有的事物。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喜悅對人本身影響蠻大的,像書本裡巴魯赫‧史賓諾莎提到的,他將喜悅定義為 「人類從最小到最高完善境界的歷程」,意思是每當我們茁壯、進步、贏得勝利、依我們自己的天性 完成稍微更進一步的事,就會感到喜悅。我們當學生就會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好比遇到考試的時候 ,拿到成績單的當下看到All Pass就會開心的不得了,這是一種喜悅讓人想更進一步努力,因此我 們會成長、增加生命的力量或動力、讓我們「向上提升」,使我們沉浸在喜悅當中。 弗里德里希‧尼采提出了第三條:肯定生命有受苦的一面,但不顧生命可能會阻礙我們、令我們受傷 、讓我們心灰喪志一切,都要對生命說「是」。這是一種神聖的「是」,一種稱為amor fati的絕對 贊同,也就是「命運之愛」,去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而不只是受苦而已。他告訴我們,絕對喜悅 的條件和宗教虛假的幸福是如此不同的。他提出「同樣的永恆回歸」意象,想像一下我們的生命, 就如同我們經歷過的微小細節,遇到的同樣問題、同樣的喜悅、同樣的遭遇、同樣的疾病,無止盡 不斷重現。如果我們真正贊同這一切,就將通往純粹的喜悅,能夠毫無遺憾接受這新的開始。這樣 的喜悅應承擔存在的所有,包括受苦的概念,這大概是尼采提出最獨特的想法,也是最有別於史賓 諾莎的想法。 亨利‧柏格森寫道「大自然以明確的徵兆提醒我們,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就是喜悅。」他表示, 生命的存在就是為了創造。而喜悅在本質上與創作息息相關,是生命成就的體驗:當生命取得成功, 達成目的,人們就會感到喜悅;當生命經歷失敗,人們就會感到悲傷。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喜悅的發生及結束,是人一定會有喜怒哀樂所有的情緒都會有,然而有 些人很會善用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些人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些都是因人而異。 從台灣全文資料庫裡看到了許多文章,我選了《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正向情緒與生活壓力關係 之研究:以挫折容忍力為調節變項》,很多時候家長都過於保護孩子,導致他們出社會容易 被一件小事擊垮,其實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面臨的環境無時無刻都在不斷的變遷,所以人生會 一直在挫折、衝突與適應的循環過程中。然而孩子永遠都有犯錯的權利,因為他是一個嘗試者,而 不是一個示範者,孩子是在犯錯當中慢慢成長的。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挫能力十分 重要,也是父母、師長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看了這篇就想到我們家也是這樣,爸爸媽媽太保護孩子了,我自己也覺得有時候該讓孩子闖一闖, 才不會導致我們面對人群或處理事情時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些朋友都說羨慕這樣的爸媽,可我就 是不這麼認為,通常這個時候都會被唸「身在福中不知福」,好是好只是這關於一個孩子的未來,沒 辦法度過這些挫折的人往往都沒有很好的結果,肯面對去修正自己的觀念才是對的,所以我認為適 時的讓孩子有認識這世界的機會吧!不要限制了他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套用在孩子身上,這樣一點 也不公平!
      
寒假作業2-拍馬屁很沒格調卻很有效  14868  2019-02-21 19:36:2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如果在待人接物上能夠採用以春風待人、以秋霜律己的行事準則,就等於掌握了最自然的拍馬屁方式。 2.自以為是、求功心切、好出風頭的表現,表面上看起來確實備受矚目,但稍有不慎,便可能一敗塗地。 3.唯有勇於承擔責任,才能獲得上司歡心,樂於接受上司「教訓」的部屬,才會是能平步青雲、步步高陞的人。 4.要讓上司深刻感受到你和她站在同一邊,這樣一來,就能越接近權力核心,也越有高升的機會。 5.靜心聆聽別人的談話,而後好好的思考,不但對自己有相當大的助益,同時也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的書名非常直接明瞭的點出這本書的大綱,讓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不用再去猜想,而作者也很用心把每一個主題的重點句都在標題的地方再寫一次,書中作者也常常把名人講的名言或俗諺寫進去,而每句名言和俗諺都恰好符合主題不會偏題,我個人覺得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世界上名言和俗諺那麼多,要從裡面找出剛好符合這個主題的簡直是難如登天。在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句是孔子說的「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和平與人相處,但不隨意苟同他人,至於小人,則只會隨聲附和,卻心懷不平。作者覺得這句話陳述了一個理想的人格,可惜的是,世界上的小人無所不在,其中可能包含了同事、上司,所以人不得不學習「同而不合」的態度,讓自己在社會上如魚得水。而我一開始並沒有很喜歡這句話,甚至覺得作者有點奇怪為什麼要用這句話,但當我看到後面作者寫的那句話我就被吹眠了,覺得作者寫的很有道理。這本書裡作者教了我們許多把拍馬屁拍的徹底的方法,而每一個方法作者都有用心的寫範例給我們看,讓我們徹徹底底的了解如何使用這幾招。我覺得這本書比較適合想升官的上班族看,如果是給和我一樣不愛看書的人看的話可能會有意點枯燥乏味,但因為裡面作者寫的範例小故事比較有趣一些,所以還是可以勉強讀下去的。
      
寒假作業-告別負能量  14868  2019-02-21 19:34:45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一些人看每日星座運勢只是想確認一下能不能為今天的苦找到藉口。 2.很常有人說青春無敵,其實好看的青春才無敵。 3.其實世界就是我們的遊樂場,只是大部分的人是工作人員。 4.只是因為不擅長說謊,所以被當成正直的人;只不過不習慣炫耀,所以被當成謙虛的人;只不過是因為沒錢揮霍,反而成了一葛節儉樸實的人,現代社會要當一個好人其實不難嘛。 5.要是畢業後想找一個和自己興趣的工作,反對所有壓榨員工的公司,討厭浪費時間的會議,不想過日復一日的生活,堅持自己的理想與目標;那你現在因該還找不到工作。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主要是講述作者原本有在經營一個粉絲團,日子一天天的過粉絲團的人數也漸漸增加,正因為人數越來越多作者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作者常常會在夜深人靜時想:粉絲團或人受到矚目後,通常是甚麼下場呢?作者看到最後有了兩個結果。1.因為發生公關或失言事件或是其他爭議,而被人們唾棄,黯然離開。2.被淡忘,然後某一天人家突然發現:哇!原來你還在啊。作者兩個都不想,加上沒什麼自信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讓粉絲團一直維持在很好的熱度。所以作者決定寫了這本書來告訴大家粉絲團要結束的事實。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以為它是專門寫正能量來激勵人的(因為「告別」負能量),但當我真正去讀它時我才發現它和一般的勵志書籍不同,作者是用一針見血的負能量標語來激勵人,打破了許多人會常常在無論何時何處,想著最好的一面,認爲只要往好處想,事情就會有很好的結果這個迷思,書中作者也有提到現在許多人都認為「正面、樂觀」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雖然「正能量」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但往往卻因為想的太美好而忽略了另一面,所以適時看清一些事情的正反兩面,結果或許就不會如想像中那麼糟。我覺得這本書非常適合像我這種不愛讀書的人看,因為作者很用心地在每一頁的空白處畫上了可愛的插圖,每一頁的字也不會可多,每隔幾頁就有作者的負能量語錄,會讓人忍不住一直期待下一個經典語錄是什麼,我很推薦這本書給平常不是那麼愛看書的人看。
      
一年級寒假作業  14826  2019-02-21 19:16:44

性別教育-超越兩性關係〈約會與戀愛〉 現在的人都很早熟,年紀輕輕就談戀愛,像現在的學生們,哪個不是天天說自己男/女朋友的事情,上課前後一拿到手機就是跟自己的情侶聊天、講電話,但因為另一半一個人的臉上可能同時出現喜怒哀樂。以前到現在的家長也都不贊成自己的小孩早談戀愛,因為怕戀愛耽誤到自己的學習與情緒。 在社會當中,對男性來說比較沒有社會壓力,因為社會雙重標準的存在,所以,男性約會換女伴的情況較容易成為社會所接受。然而對女性而言,情況可能不同,因為女性與某個男性約會數次後,其他男性就不太願意跟他約會。因此也就對決了他接觸與挑選其他對象的機會。所以很多女性在約會期間,特別是在關係尚未穩定前,會怕他人看見,而有不願公開的心理負擔與社會壓力。但約會就會有金錢問題,傳統上約會費用都是男生負責,且男生為了討好女生好感,也會願意負擔一切花費,然而年輕人財力有限,怎麼可能可以一直承擔下去,所以現在的約會通常都是各出各的,平均分擔費用。有熱戀期就會有冷淡期,現在女生每個都很敏感,只要男友沒有秒讀秒回、告知自己要去做甚麼事情,就會開始想東想西,造成雙方吵架、摩擦。婚前的兩性交往,不管是約會或同居男女,到後面都可能以分手告終。雖然分手是痛苦的,但寧可婚前分手,而不要在免強婚後再以離婚方式收場。畢竟婚前分手的痛苦比婚後離婚的慘狀輕微一些。
      
一年級寒假作業  14826  2019-02-21 18:29:45

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 隨著時間長大成人,脾氣越來越不好容易憤怒,書上說:「憤怒是一種原始而粗糙的情緒,是一種難以壓抑的巨大力量,只要事與願違便足以引發憤怒。當我們覺得被粗魯地對待、被貶低,或受到冒犯,而不願意容忍這些行為時,我們就會表達憤怒。憤怒也是武裝過後的恐懼,是一種在受到傷害之前便先發制人的防禦行為。」的確,現在大多數的人們通常都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總是先生氣才考慮到後果,但無法控制憤怒的衝動會使我們的人格受到考驗,也可能被視為是意志薄弱的表現,一旦受到憤怒的支配,便可能影響我們社會地位,甚至是人際關係。也有些人天生脾氣就是差,可能是因為他們生活周遭的大人們使用暴力,也可能是教養問題,那這就比較難抑制憤怒。 這本書除了告訴我神經科學在情緒研究上的進展,作者同時也會敘述,在作為腦研究者的人生中,這些發現對他產生的意義,他將逐章闡述那些不可見的神經基底在甚麼境況下會讓他所體驗到的情緒更加清晰鮮明,而在那些時候又只是作為感受的附加物而已。其實,自然科學閱讀並不是理工科系學生的專利,因為科學是文明的一環,是人類理解人生、接觸自然、探究生命的一個途徑;科學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能養成面對周遭環境一種嚴謹、清明、宏觀的態度。
目前第137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377][1378][1379][1380][1381][1382][1383][1384][1385][138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