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41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14][1415][1416][1417][1418][1419][1420][1421][1422][142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71學年度寒假閱讀心得  13292  2019-02-17 20:42:59

安寧療護 心得 人的一生中常常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而人們經常是努力的克服它、適應它。當得知患了癌症時,每個人都會害怕去面對它,總是將癌症和死亡連結在一起,生活就開始混亂了,情緒不穩、憤怒、恐懼、漫無目的的四處求醫等。求醫過程中,病人是非常辛苦的,當癌細胞被妥善的控制,生命便可延續,然而癌細胞蔓延時,不舒服的合併症接種而來,如:疼痛、呼吸困難、行動無法自如 、大小便失禁、食慾減低、吞嚥困難等。在醫療無法突破癌細胞侵襲的瓶頸之下,為癌症末期病患提供完整性服務,容其人生的最後一程過得有品質、有尊嚴。 照顧瀕死病患,是一件極需要但卻不容易完善做到的事,在訪視的過程,安寧醫護小組可提供個案及家屬完整的醫護資訊,並精心設計病患 個別性的護理服務,護理人員須接受病人的身心反應,更應該同理於家屬照顧病人的辛苦為病人所付出的一切,讓病人、家屬有預期性的機會;也可以鼓勵瀕死病人與家屬共同回憶時光曾擁有的一切,彼此敞開胸懷說出自己的感受,接受彼此的情緒發洩。 一個有品質的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是人性化持續性的醫療照顧,透過居家護理師及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在分工合作下全程參與。提供「全人、全隊、全程、全家」的照顧 ,讓病人可以坦然的面對死亡,而在餘生中過著有尊嚴和品質的生活,家屬也可接受喪親的失落感,進而達到生死倆無憾,為臨終病患畫下句點。
      
讀書心得3  14229  2019-02-17 20:38:47

護二己 潘思妤 1065101269 書名:走出陰霾,抑鬱無懼 主編:明愛社區發展服務 透過康復者的真實案例,讓社會大眾了解情緒病是可以治療的,鼓勵患者及家人勇敢面對。抑鬱症將成為全世界第二多人患上的疾病,但很多人仍未認識問題的嚴重性。這本書透過訪問情緒病家庭治療教授、情緒病專科醫生及11個情緒病康復者,就是所謂的情緒病──抑鬱症。 書中還有從醫生的角度述說一般人或病人對抑鬱症產生的八大錯誤;從社會學教授的角度來想怎樣從社區找出隱性病人,協助他們從心理及生理角度重新獲得新生。由於抑鬱症患者多見於基層或新移民,因此社工的從旁協助更加需要,香港明愛的社工主動走進社區尋找隱蔽病患者,作出輔導及轉介,努力阻止炸彈留在社區內。 這本書希望透過病人的自身經歷,讓患者速往求醫,病人家屬就能對此病有正確認知;加上醫護及社工的協助,讓病者早日痊癒,也讓一家人能重新獲得幸福。
      
107上學期寒假作業  13289  2019-02-17 20:35:47

血癌不是常見疾病,1959年,湯瑪士醫師的團隊幫一位三歲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小女孩執行骨髓幹細胞移植,以小女孩同卵雙生的姊妹作為骨髓幹細胞的捐贈者,治療後的第25天,病人的骨髓切片顯示充滿了正常的骨髓細胞,癌細胞消失無蹤,這個成功,為團隊帶來莫大的鼓舞。不幸的是在第161天時,小女孩跌了一跤,前額生了一個大大的血腫,進入醫院後發現血癌復發了,在第166天過世。雖然這個小女孩最終還是死於血癌,但是在當時,這已經是人類歷史上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後存活最久的病人,而且她的骨髓還曾經正常過。 骨髓移植治療的發展史的確是斑斑血淚。從這一個小女孩之後,短短十年之間,各地有能力執行這種高風險治療的醫院,總共執行了約200人次的移植,但是結果幾乎全軍覆沒,只有三個病人活下來。當時世界各地的學者幾乎一面倒的聲稱「移植已死」。湯瑪士醫師謹慎思考,重新回到狗的動物實驗模型,逐項尋求解決的方案,才讓移植治療重新回到醫學的世界,以至於有今日的成就。為什麼在乎它,是因為這是一個透過骨髓移植,可以治癒的疾病。捐血和捐骨髓幹細胞不同,在於幹細胞會在骨髓中成熟分化,捐血是捐成熟的血,很快就代謝掉。捐血中心是救急的,捐髓是捐骨髓幹細胞,病人流的血液都來自捐贈者,是一直存活著。透過精彩動畫影片,讓大家認識白血球像巡邏隊會吃掉或釋放酵素,將癌細胞、病毒、細菌清理掉。如果沒有白血球會,身體免疫系統就會失調。他引述病患從國內、跨國際搜尋資料,經過電腦比對確定後透過志工通知。能夠站出來相見歡的人實在不容易,更顯生命珍貴。
      
108年寒假作業25號鄭郁翔  13426  2019-02-17 20:35:17

書名:青少年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探討 作者:江承曉、劉嘉蕙 刊名:嘉南學報. 人文類 出版日:20081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了解壓力對身心的作用與影響,增進壓力調適與因應的能力 2.增進情緒管理與情緒智能,教導各種有效的身心放鬆技巧 3.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練習靜坐、冥想,增進正向信念與自我實現能 4.提升靈性健康適能,培養運動與休閒的嗜好,促進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系統 5. 壓力因應技巧與憂鬱情緒有相關,而憂鬱情緒和自殺意念又有不可切斷的關聯,青少年應要克服跨過心中的那道牆,多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可以對抗悲傷和壓力的情緒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住三本書後,讓我知道了青少年之生活型態,會影響未來成年生活及社會發展,由於生活型態與慢性病,意外傷害,心理健康等都會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如何激發個人自動的為自己行為負責,在幼年到青少年階段養成健康之生活型態,是非常重要。在嘗試在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議題方面,加以深入探討。青少年時期若能養成比較好的心理健康促進行為,往往有助於成人時期的生活適應,教師或成人若不能了解青少年對自我的看法,自我實現的能力,對壓力的因應與調適的狀況,自我情緒的管理能力及人際關係的情況,則無法對青少年有具體而有效的協助,使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適度的壓力可以讓青少年學習責任心,但是過度的壓力卻有礙身心健康。許多慢性疾病,其起因可追溯至見童與青少年期之生活型態及身心的健康狀況。青少年身心問題,日趨嚴重,菸酒、藥物濫用等有害健康之行為,有上升的趨勢;焦慮、憂鬱、身心疾病、意外事件、自殺、犯罪、暴力事件等問題,所以說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推動心理健康促進的一些方法來解決,才可以讓我們這些青少年不會去誤入歧途,讓我們的生活從此往下走,所以現在開始要好好的調適我們的心情,才可以健康的長大。
      
108年度寒假作業  13183  2019-02-17 20:30:35

書名:一位肝硬化合併腹水病患的護理經驗 作者:吳秀霞 、 陳美玲 書名:搭機旅行的婦產科問題 作者:歐陽九如 書名:現代少年維持的煩惱—談青少年的情緒管理 作者:孫郁荃 心得: 這期刊標題不僅吸引我也讓我很記憶深刻,因為我在基護實習照顧最後一位個案和這標題是一樣,而他是一位肝硬化合併腹水、肝昏迷而入院的,當我第一次見到個案的時候,外觀高高四肢消瘦但挺著一個大肚子,當天早上個案也接受了腹水引流穿刺,每個禮拜五個案都要測量體重,注射液裡有打albumin白蛋白,在和老師和對藥物時也學到了一個功課要先注射白蛋白在是利尿劑。期刊裡個案會產生無力感,像是原本日常生活作息能做的事情,都需要依賴他人來完成,多多少少會對自己沒有信心或甚至覺得自己沒有用,也會對疾病感到害怕拒絕服用藥物,但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以及衛教下都會是個案的鼓勵家人的支持更是動力,在未來的臨床上實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疾病、罕見疾病,身維護生護理人員都須具備著倫理素養八大核心,總是記得有位老師在課堂說過的一句話「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雖然一開始進入學校護理科並不是自己所想要且喜歡的,感謝的是自己並不會排斥,也在實習過後對護理也越來越有熱忱。 從懷孕到生產過程中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還是會遇到有流產早產或甚至拿掉孩子的問題,至於現在的科技醫療隨著時代越來越發達也進步了,很多問題是能避免的。 情緒管理,每一個人都有情緒要如何控制,如何讓自己在有情緒下還能冷靜的溝通,我想都是需要學習的,需要去調適的,自己的正面負面情緒也都會影響到身邊的人,我們都要認識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情緒牽著走,所以培養「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是現在年輕人需要培養學習的重要課程。
目前第1416/7774頁 [首頁][上一頁][1414][1415][1416][1417][1418][1419][1420][1421][1422][142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