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1-2三年級暑假作業 15600 2023-08-27 23:28:5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095101028 姓名 林安容
書名 照顧一位血液透析病人無望感之護理經驗 作者 謝家恩; 呂宜潞
出版社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出版年月 2023 年 8 月 1 日
索書號 10.53106/172674042023082102002 ISBN 10.53106/172674042023082102002
書名 COVID-19對微生物產生抗生素抗藥性的影響 作者 丁施文
出版社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出版年月 2023年 6 月 1 日
索書號 10.6526/ICJ.202306_33(3).0004 ISBN 10.6526/ICJ.202306_33(3).000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本文個案因透析低血壓影響生活,感到失去對身體的控制感,加上長期慢性病與需終生
依賴透析產生無望感引起筆者動機。主、客觀資料,確立個案有體液容積過量、便秘及無
望感的健康問題。在心理層面以貝克無望感量表作為評估工具,運用家庭支持、腎友經驗
分享,協助個案面對血液透析帶來的挑戰,建立有效策略面對疾病,提升個案對生活的控
制感並積極參與治療。
2. 當微生物在接觸抗菌藥物後,抗菌藥物不能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長時,殘留的微生物擁
有抵抗藥物的能力稱之為抗生素抗藥性(AMR),這常導致感染更難治療並增加疾病傳播、
加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AMR是我們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現在更發現在大流行後因為COVID-19影響醫療及民眾的行為,進而加劇微生物對抗生素產
生抗藥性。研究發現COVID-19期間AMR升高,最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抗藥性細菌是鮑氏不動
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見的革蘭氏陽性抗藥性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糞腸球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我在基護實習階段是在腎臟科,我發現血液透析患者經常發生無望感,長期出現無望感
會影響病患身、心、靈健康,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本文探討照護一位洗腎患者合併癌症
之雙重重大疾病打擊所產生無望感之護理經驗。照護期間以羅氏適應理論為評估架構,藉
由身體評估、會談、觀察家庭互動及查閱病歷等方式收集資料,發現個案出現悲觀、情緒
低落、嘆氣、皺眉、閉目、呈負向思考等無望感之特徵。針對個案無望感之護理問題,運
用希望建立及使用安全、簡單、非侵入性的輔助療法,包括音樂療法、芳香療法及精油按
摩等方式改善個案的身、心問題,讓個案學習自我釋放壓力,並鼓勵表達感受,且適應因
疾病所造成的生活改變,使個案能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疾病的衝擊,希望藉此篇個案報告以
提供護理人員照顧類似病患之參考,以提升護理品質。我希望我可以將羅氏適應理論應用
在未來實習及臨床上,成為一個可以照護也可以關懷個案內心的專業護理師。
2.當年COVID-19造成全球恐慌,許多學者都在研究這個病毒,一篇來自 13 個國家的系統
性回顧闡明 COVID-19 期間 AMR 升高,最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抗藥性菌為鮑曼不動桿菌、肺
炎克雷伯菌,最常見的革蘭氏陽性抗藥性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糞腸球菌,而自行抗生
素用藥、經驗性抗生素給藥和一般科醫師開立抗生素,是 COVID-19 期間高抗藥性的危險
因子。現在疫情緩和許多,希望大家還是做好防範工作,不要忘記大家的努力。
|
二下暑假作業 16085 2023-08-27 20:25:47
https://1drv.ms/w/s!AgnrsgbE39GMgXVfYhqYDq611RbO?e=DTVvCt
老師因為我沒辦法上傳檔案所以我只能傳連結
|
111-2暑假作業(2) 15759 2023-08-26 15:26:07
書名:衛教介入外科門診手術病人疼痛之成效探討
摘要:背景:大部分研究著重於術後疼痛之成效探討,對象多數為全身麻醉病人,較少相關研究探討局部麻醉病人,關注手術期間疼痛及疼痛的影響因素。目的:探討多媒體衛教介入與傳統口頭常規衛教單張,對外科門診局部麻醉手術病人,手術期間疼痛與術後疼痛之成效及疼痛的影響因素。方法:採類實驗性研究設計,對象為接受外科門診手術局部麻醉之病人,每月單週接受門診手術者為對照組、雙週者為實驗組。實驗組觀看「手術全期衛教影片」,對照組接受醫院口頭常規衛教指導。測量工具為研究對象基本屬性、情境-特質焦慮量表、疼痛數字等級量表。
心得:文中敘述: 利用多媒體進行相關衛教,幫助病人瞭解較複雜、抽象的內容,協助病人與家屬透過影像產生模仿的學習效果、強化其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衛教成效。隨著科技逐漸的進步,多媒體已經普遍的運用在廣告、娛樂、醫藥、藝術、工程、教育、商業、科學研究等等行業中,比起傳統單張衛教的方式,利用圖像、影音更能夠使病患及家屬加深印象。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將疼痛定義為「由真正存在或潛在的身體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舒服知覺和心理感覺」,文章中的實驗組接受了「手術全期衛教影片」介入後,比對照組之術後疼痛顯著下降,「手術全期衛教影片」提供了手術程序與疼痛相關一些訊息,增加病患對疼痛的認知、教導病患放鬆技巧轉移注意力改變病患的體驗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降低外科門診局部麻醉病人的術後疼痛。不過我個人認為,其實疼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主觀的,且每個人的手術原因或是對於手術後的期待也是會有所不同,無論是在生理或是心理的狀況,種種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個人對於疼痛的感覺。雖然說多媒體非常方便,要是增加了QR CODE ,那麼在何時何地都能觀看以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也能事先了解手術相關的注意事項,但若有病患是患有先天性無痛症(CIP),那麼,這種病患對於利用衛教影片降低術後疼痛的方式有可能就是個例外。
|
111-2暑假作業(1) 15759 2023-08-26 15:24:20
書名:使用維生素C能促進傷口癒合
摘要:長期臥床的病人所產生的壓力性損傷(pressure injury),其整體營養的表現,是影響壓力性損傷預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一旦發生壓力性損傷,除了給予傷口護理或是外科清創之外,其營養需求會比正常人高許多,包括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維生素C在許多臨床研究上有證實確實能夠改善傷口癒合,且價格便宜。本研究是經由實證過程,搜尋與評讀出最佳證據之結果為提供維生素C的選擇,進而降低護理時數、減少敷料成本與傷口護理費用。
心得:會選擇這篇文章是因為雖然常常都說維生素c對身體很好、還能促進傷口癒合,但我還是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看了文章之後,有抓了幾個重點:1.人類體內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必須靠飲食補充2.由於維生素c具有抗壞血病的功能,所以又被稱為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3.參與體內氧化還原反應4.促進膠原的形成5.屬於水溶性,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抗壞血病功能的部分,後來有去查了一下,原來壞血病是因為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這種疾病在出現症狀前至少一個月有攝取維生素c,隨著病情惡化甚至會因為感染或出血而死亡。
原本認為在飲食中取得維生素c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確實這在糧食不足或是較落後地區是蠻容易發生的。看到文章後面發現,維生素c能促進傷口癒合的原因是:維生素c促進膠原的形成,而膠原蛋白是傷口癒合過程重要的生理機轉,看完文章之後才知道,維生素c的存在對我們真的息息相關,雖然好處多多,不過還是多少會有副作用,像是如果空腹食用劑量超過兩至三克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大劑量服用可能會產生噁心、腹部絞痛、腹瀉,查了一下資料後發現,有一項試驗顯示了經常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的男性中,換上腎結石的情況增加近兩倍,結論:雖然維生素c能促進傷口癒合、對身體也大有幫助,不過在保養身體的同時還是需要適當的服用,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
111年暑假作業 16040 2023-08-24 14:21:15
文章:從自我覺察 找到修煉身心靈健康的方法!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青診所 陳采汎醫師 來源;聯安醫周刊 在時代的發展中,科學的日益更新,帶來了醫療的進步以及生活的便利,使得人們的平均壽命增長,而人們對於健康的定義與需求也漸進地因應時代而轉變。健康,除了同時在於身體與心理的面向,以及同時在於社會角色與社群連結的面向之外,也開始包含了個人靈性上的追求。而健康的聚光燈,也已從「沒有疾病」轉向了「療癒與修復的能力」。 在過往的社會與文化架構之中,當我們談及靈性,很常會直接聯想到宗教與信仰,但這篇文章跟我訴說的靈性並不是宗教,因為死亡的壓力所帶來的情緒,比如讓我們在心理層次上產生了焦慮、憤怒、悲傷等情緒,同時也可能加重身體既有的症狀,或者影響食慾、睡眠品質等等。這篇文章也說了觀察力的重要性,解決個案各方面的問題,在聯青診所的整合醫學門診中,我們對於個案的整合性評估,會涵蓋了身、心、靈三個面向來面對健康的議題。而以個人來說,具備「覺察力」來觀察身、心、靈這三者之間的連結與影響,是很重要的。除了藉由自我覺察來觀察自己的身心靈互動模式之外,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促進健康療癒的時刻,也是重要的。如果感到無措,不知該從何開始,可以試著問自己這個問題:「在我的生活中,什麼時刻,我感受著開心、放鬆,有充電感,並能有安全感地與自己同在?」。比起重新創建一個健康療癒的行程,我們可以先從既有的日常生活中,找出這樣的時刻,並有意識地為自己在日常中保留這些時刻。這不一定要是一個特別或刻意的時段,有時候,這甚至只是起床時,拉開窗簾、照見陽光的那一刻。 所以整篇文章教會我什麼叫靈性,與療癒靈性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