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作業 14622 2019-02-17 19:30:17
書 名 戈麥高地記憶的眼睛 作 者 柴春芽
出 版 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 版 年 月 2017年10 月
索 書 號 855 2154 2017 093804 I S B N 987-986-95006-9-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三十三條哈達獻上,堆滿我的脖頸三十三張又黑又髒又羞澀的臉龐一。
一閃現。我心中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他們將是我的學生
2人是多麼喜歡但於夢想啊!但是,事實是個石頭,夢想總會被這石頭
砸爛。
3超越仇恨和暴力,人才能得以成為人,而不是野獸和惡魔。
4經由這種超越,從而將人性提升到神性的高度。
5悉達多•喬達摩的信徒就這樣以自我毀滅的勇氣完成了循世主義的最
高邏輯目的。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書主要以讀圖為主,照片是作者十多年前在西藏草原上,一整年與藏人在一起,他們毫無顧忌,所以他是貼近的拍照。作者隔年離開西藏後,就發生了2008年西藏騷亂,此後再難有漢族人或外族人如此貼近,因為兩個民族已經撕裂,之後也再沒有人能拍出這種沒有距離的照片,本書因此將成為絕版性的照片紀實書。
戈麥高地的那一年,在作者一生中是轉折性的一年,也讓他的人生走向另一條創作的道路,他因為自己也是貧苦人的出身,而更能理解全世界底層的不容易,大家需要的只是過上好生活,有吃的,有住的,也就挺好了。但是藏區底層因為被貴族煽動,為抽象的民族獨立而自焚的悲劇不斷,然後被犧牲的人又被政治菁英歌頌,又冒出一些無知的青年自焚。作者身為底層,在這一年理解了更底層,並且發現全世界底層的人們心都是一樣的,很容易彼此理解照顧;反而是掌握那些文化政治財富資源的菁英們,他們做作,矯情,而且心更硬。所以那一年作者的世界觀因為在西藏而有了更透徹的覺悟
|
作業 14622 2019-02-17 19:30:15
書 名 戈麥高地記憶的眼睛 作 者 柴春芽
出 版 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 版 年 月 2017年10 月
索 書 號 855 2154 2017 093804 I S B N 987-986-95006-9-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三十三條哈達獻上,堆滿我的脖頸三十三張又黑又髒又羞澀的臉龐一。
一閃現。我心中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他們將是我的學生
2人是多麼喜歡但於夢想啊!但是,事實是個石頭,夢想總會被這石頭
砸爛。
3超越仇恨和暴力,人才能得以成為人,而不是野獸和惡魔。
4經由這種超越,從而將人性提升到神性的高度。
5悉達多•喬達摩的信徒就這樣以自我毀滅的勇氣完成了循世主義的最
高邏輯目的。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書主要以讀圖為主,照片是作者十多年前在西藏草原上,一整年與藏人在一起,他們毫無顧忌,所以他是貼近的拍照。作者隔年離開西藏後,就發生了2008年西藏騷亂,此後再難有漢族人或外族人如此貼近,因為兩個民族已經撕裂,之後也再沒有人能拍出這種沒有距離的照片,本書因此將成為絕版性的照片紀實書。
戈麥高地的那一年,在作者一生中是轉折性的一年,也讓他的人生走向另一條創作的道路,他因為自己也是貧苦人的出身,而更能理解全世界底層的不容易,大家需要的只是過上好生活,有吃的,有住的,也就挺好了。但是藏區底層因為被貴族煽動,為抽象的民族獨立而自焚的悲劇不斷,然後被犧牲的人又被政治菁英歌頌,又冒出一些無知的青年自焚。作者身為底層,在這一年理解了更底層,並且發現全世界底層的人們心都是一樣的,很容易彼此理解照顧;反而是掌握那些文化政治財富資源的菁英們,他們做作,矯情,而且心更硬。所以那一年作者的世界觀因為在西藏而有了更透徹的覺悟
|
107-1寒假作業心得 14214 2019-02-17 19:01:48
護二己 1065101254 張舒涵 18號
書名: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 作者:周慕姿著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年:2017
* ISBN/ISSN/ISRC:9789864060788
* 索書號:B176.52 7743 201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ᴗ⁍̴̛⁎)
①「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分別為要求(Demand)、抵抗(Resistance)、壓力(Pressure)、威脅(Threat)、順從(Compliance)、舊事重演(Repetition)。
②「情緒勒索」的互動循環牽涉到三項非常重要的元素:自我價值感、罪惡感與安全感。也就是說,情緒勒索者非常擅長做一件事情: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價值),引發你的罪惡感,以及剝奪你的安全感。
③情緒勒索者的樣貌:「你拒絕我的要求,就是拒絕我」、「無法擺脫的不安全感」、「只想到自己」、「從過程中感受自己的重要性」。
④怎樣的人,特別容易被「情緒勒索」:「我想要當好人」、「習慣自我懷疑」、「過度在乎別人感受」、「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
⑤台灣/華人社會對「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這個文化背景,更是使得「情緒勒索」在台灣社會如此常見的原因。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٩(˃̶͈̀௰˂̶͈́)و
情緒勒索者會在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心發酵、造成傷害、壓迫。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便會順服對方的要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被勒索者讓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決定與行為,失去了「為自己做主」的自由與能力,最終,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這過程中消耗殆盡,直到其心力一滴不剩為止。我覺得情緒勒索也是一種感情詐欺,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要求別人完成自己的期許等,像是父母也會常說:「為了你的將來,你要好好讀書!」之類的,我覺得親朋好友的情緒勒索也許都是出自於關心在乎,但當我們被勒索時,產出的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表現,跟我們自己的想法導致毀滅自我,沒有任何的想法跟可能性,這樣反而適得其反,還會破壞感情。
為了和重要的關係建築健康的互動模式,使其更單純的感覺關係中最重要的「愛」,我們都應該學習如何擺脫破壞彼此關係的情緒勒索,透過建立個人的情緒界限可以幫助我們擺脫情緒勒索的相處關係,但請記得情緒界限不是情緒底線,它是有彈性的,且為非在負面情緒下,出於個人自由心志的選擇。當我們想擺脫情緒勒索時,不管是我們勒索他人,或者是被勒索,當下應該冷靜,話語中也不該有「應該不應該」的字眼,應該是做出選擇的字句。
|
108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3154 2019-02-17 18:55:06
癌症是醫學術語,其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但也有人將癌症和惡性腫瘤混合使用。中醫學中稱岩,為由控制細胞分裂增殖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細胞除了分裂失控外,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癌症有許多類型,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以及是否發生遠端轉移。醫生可以根據受檢查者的活體組織切片或經手術取得的組織,甚至是生物標記的含量做出診斷。多數癌症根據其類型、所處的部位和發展的階段可以治療甚至治愈。一旦診斷確定,癌症通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射療法的方式進行治療。許多人把會不會得癌症,當做不可控制的命運。其實改變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就可以有善的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戒絕香菸、避免接觸二手菸,開始抽菸者應盡早戒除,以減少罹患肺癌的機率。避免食用多量煎炸、燒烤、煙燻、醃漬、發黴的食物,以減少胃癌、大腸直腸癌、鼻咽癌、肝癌發生的機會。勿咀嚼檳榔,以防罹患口腔癌。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最好將其降至每天攝取總熱量的30%以下。如此可減少乳癌、大腸直腸癌之發生。控制體重,避免過重或過輕。避免食用浸泡過亞硝酸鹽的食品,以防食道癌、胃癌的發生。避免陽光的過度曝曬。通常早上十一點至下午三點,是一天中陽光最炙熱的時段,最好避免外出以防罹患皮膚癌。避免不必要的醫用輻射線或有害化學物質的接觸。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如全麥、糙米,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多攝取一些如花椰菜、甘藍菜、包心菜等深綠色的十字花科蔬菜。避免酒精含量過高的飲料,尤切忌酗酒又過度抽菸,以防頸部癌症的發生。避免飲用過多含咖啡因等刺激性飲料。但是多喝未發酵的綠茶,似有防癌功效,譬如可減少肺癌的發生。民眾應可考慮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做防癌篩檢。尤其是高危險族群的民眾,則必須針對可能罹患的癌症做例行必要的防癌篩檢。
|
107學年度寒假作業 14224 2019-02-17 18:40:44
五護二己 1065101264-28顏若涵 心得報告
書名: 心靈更勝藥物:科學證明你可以療癒自己 出版社: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麗莎・蘭金
我的心得是我們一直被教導相信,生病的原因在於環境、基因,或者純粹是運氣不好,唯有醫生掌握了達到理想健康的鑰匙。多年來,麗莎.蘭金博士也抱持著同樣的觀念。直到她自己的健康出問題,求助於西醫的治療,發現不但治不好,還更形惡化,因此她決定靠自身的力量解決她的健康問題。蘭金醫生在研究中發現,她所受的醫學訓練缺乏了重要關鍵:即了解身體有天生的自我修復力,以及可以透過心智的力量操控這些自癒機制。為了更了解這個現象,她深入醫學文獻經藏,發現五十年來,醫學機構一直在證實身體可以自我療癒。蘭金醫生舉出驚人的自發性復元案例,讓我們了解:思想、情感和信念可以改變生理狀態。她提出科學數據,證實了孤獨、悲觀、抑鬱、恐懼和焦慮會傷害身體,而親密關係、感恩、靜坐冥想、性生活和真實的自我表達,則會啟動身體的自我療癒過程。她獨創一種徹底改善健康的全新方法:六步驟自我療癒法。這六個步驟將幫助你找出生命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心靈、創造力、環境、滋養,以及你的工作和人際關係等,好讓你可以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治療計畫,以便增強這些可促進健康的生命環節。閱畢本書,你將學習到如何聆聽身體發出的細微警告,以免等到惡化成威脅性命的大聲吶喊。你也將學習到,當你在做有關健康和生命的決定時,如何信任你的內在指引。屆時,你就能為自己做「診斷」,為自己開「處方」,並建立一套清晰的行動計畫,幫助你讓身體準備好接受奇蹟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