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13497 2019-02-16 21:17:07
五護三庚 45號 游心妮 1055101359
我覺得控制血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家裡的長輩常常都會有高血糖,每次吃東西都要很小心
,常常在想哪個東西可以吃哪個不能吃,更重要的是要吃的營養又健康真的是個難題,幸好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另外控制血糖除了可以控制體重之外還可以預防糖尿病、失智症、高血壓、心肌梗塞,真的是一舉多得阿!!!看完這篇突然覺得營養是一門專業科目,也是一門人生必修的課,但是長期以來總是被大家所遺忘,總是要等到疾病產生或過度肥胖,才會產生想要調整飲食習慣的念頭,但是有些疾病是不可逆的,因此大家要開始如何吃的營養,也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我也學到了幾種控制血糖多方法:
1.經常鍛鍊降血糖
2.控制碳水化合物降血糖
3.增加纖維降血糖
4.多喝水保持水分降血糖
|
長照的前瞻觀點:預防照護計畫(20190216) 13548 2019-02-16 20:59:50
長期照護是提供被照顧在生活中的不便,常以許多的機構來照顧需要照顧的人,像是護理之家、個人照護機構、持續性照顧機構等等,長期照護是在家中執行,長期護理又稱居家護理。台灣慢慢成為高齡化,醫療也越來越進步,許多年老的長輩因為身體的不方便無法自己照顧自己,像是有慢性病或身心障礙,因為這樣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照護這些人我覺得要有非常的有愛心,因為這些要被照顧者都是長期生病,在心理上還有在身體上,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我覺得照顧這些人一定要更有耐心,然後一定要非常專業,在心理與身體上給予被照顧者很好的護理,給予許多關心與關懷,讓他們也快快好起來,讓他們能慢慢的照顧自己,教導他們如何去照顧自己,從日常生活中與照護中讓他們學習,而不是越來越退步。人都會老,人生就是要經過生、老、病、死,這些過程都是必定要經歷的,帶著病痛的身體活著,許多人可能無法接受也無法釋懷,這些長期需要照顧的人,比我們這些健康的人更需要關懷,在我實習時遇到一個阿嬤,他也是要去機構,只是在等出院與機構的東西,在他還沒出院時,那個阿嬤常常按鈴,我們就會一直去看他,後來自己才明白阿嬤是想要有人關心還有聊天,阿嬤也有輕微的憂鬱症,但在跟阿嬤聊天的過程中,我一點覺得阿嬤沒有憂鬱症,阿嬤在聊天時常常時常提醒我也鼓勵我要努力學習,自己聽了覺得很感動,經過這件事讓我知道,不管是在家裡治療的還是在醫院被照顧的人,很多都是需要很多的關心還有耐心,常常去關懷與關心加上醫療上的照顧,這些被照顧者也會很快康復。
|
107學年寒假心得 13285 2019-02-16 20:22:00
名稱:志為護理 自信的起點
作者: 林玉娟
心得:
身為護生剛開始對護理沒有多大的興趣,但現在到了3 年級對護理有越來越多認識,更深入的理解。開始覺得自己讀護理是正確的決定。而這次透過實習也真正接觸了臨床,真正看到病患因為病痛而痛苦,真正實際在學校所做不到的像是幫助不能下床的個案洗頭,讓個案感覺到溫暖受到個案和家屬的感謝讓自己的 自信心一下子提升了許多,而如果自己沒有受到這些感謝的話,可能會對自己一直沒什麼自信。但隨著自信心的提升也要多多提升自己對護理的知識才不會不確定自己的護理行為對不對而直接影響病人造成傷害。護生提升的自信心也要經過多次參與服務學習的經驗,可以慢慢的正向地影響他們的護理學習,讓自信心慢慢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
如果當護理師對於自己所做的護理沒有一定的自信會造成個案的害怕和恐懼,而主要產生的自信的方法有很多種像是個案對於你的護理過程表示很滿意或是用很感激的詞語感謝你為他的付出,進而提升護理人員的自信心。
而提升個案的自信心也可透過運用溝通技巧,與病人談話已收集或了解病人的感受、感官感覺,思考護理師如何接觸病人,與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再加上給予好的護理治療,讓病人的自信心和對抗病痛造成的心理不適或的改善。
但太過於自信也有可能造成可怕的問題。
|
寒假作業 二&三年級科目議題 13219 2019-02-16 20:14:41
我看了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中的一篇一位舌癌併發直腸癌末期病人之護理經驗,這位病人正接受安寧療護,我覺得他其實很痛苦罹患兩個癌症而且還末期,即使接受安寧療護能減輕家屬的焦慮感和保持病人的尊嚴,不過這樣活的很痛苦如果是我我希望我的家人為我做出一個好的決定不要讓我痛苦地活著,在學了內外科有教到直腸癌,他是一個讓我覺得很沒尊嚴的癌症,可能無法使用自己的肛門排便必須用人工肛門很沒面子的感覺,還要接受不一樣的治療可能面臨落髮、噁心嘔吐、腹瀉等等的問題,都可能造成病人的不便,因為這篇文我對直腸癌與舌癌更了解也上網爬了很多如何預防罹患這些癌症的方式,自己面臨過舅公因為長期洗腎而最後還是無法換回以前的健康,那時我雖然還沒讀護理但那件事讓我在讀護理後更有幫助,在實習時也照顧過這樣的病人他們都很瘦弱,吃也很謹慎幾乎都長期臥床,看他們那樣真的很難過,以後我也能學以致用多跟家人說哪樣的方法能讓自己遠離癌症,不然讀了護理還不知道如何預防這樣真的是白讀了,家中也有年長的人它們常常問這些藥是甚麼,我也需要查藥典才曉得,期待以後實習能讓自己更進步。
|
寒假作業2 14678 2019-02-16 20:02:5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乙
學號 1075101071 姓名 張詩甜
書名 心理住著獅子的女孩 作者 Michael Greenberg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年月 2009年08月05日
索書號 085428 ISBN 978986648829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萬物皆靜默,唯你點火焚燒睡眠的長河。萬物皆永恒,唯他們點火焚燒記憶的長河
2「相信爸爸,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貧乏老朽的世界上,依舊存在著美好的事物。」
3就這一堵牆,也可說是一面峭壁,隨你想像,讓我形而上、形而下、道德上處處受制
4妳老是坐在窗邊幹嘛?這樣坐著很美沒錯,但是在田野散步的女孩也很美啊。」
5我好像要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再也回不來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書的一開頭就開始描述作者女兒莎莉發病的情況以及作者麥可的困惑及焦慮,以旁觀者的角度描
寫莎莉遭遇躁鬱症失控的狀況,從一個文思雋永、才華洋溢的少女變成需要靠著藥物控制情緒,
並在療養院住了一段時間的精神病患者。
然而面對莎莉的病,大家都開始在檢討自己,麥可認為是因為他與前妻離婚對莎莉造成打擊;哥
哥認為是小時候太常欺負她;其他人則是覺得平常的關心太少,放縱了莎莉,讓他養成了壞習慣,
為何發現莎莉生病了,大家的第一個念頭都是怪自己或怪別人呢?這問題也反映在現在許多病人
家屬身上,老一輩的可能就會認為是老天爺要給予懲罰,或是媽媽在懷孕時破壞了禁忌,久而久
之,年輕一輩的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錯,但其實這觀念根本是錯誤的,會得病並不是任何人的錯,
只是基因和機率問題罷了,這樣的怪罪其實沒有任何的意義,反而會讓人失去信心,過的更悲慘。站在家屬的立場,是要做最堅強的後盾,讓病人知道在他的背後還有人可以依靠,要是家屬都在互
相責怪,那病人被接受的機率更會大大的降低了。
在書裏面的場景不停地轉換就跟莎莉一樣覺得這世界好混亂,這讓我更知道躁鬱症患者的世界是很
無頭緒的,可能前一秒想到莎士比亞的文字多麼令人讚嘆
後一秒卻突然在沙發安靜的蜷曲著。而在書中,麥可為了解女兒發病後的世界,他嘗試服用莎莉的
藥物,這必然是非常危險的舉動,但卻因為麥可做了這樣的事情,才能讓我了解服用藥物之後那種
行動和思考無法同步的感覺是多麼的令人沮喪,好像自己處在第四度空間一樣,也難怪莎莉會時好
時壞,但是這些感覺我只能透過書中的描述略知一二,真實的情況一定比我想像中的痛苦百倍。
就像書名一樣,我們每個人心裡頭都有一隻獅子,牠擁有不同的性情,當牠在每個人心中怒吼,這
時理智和發瘋兩邊就會互相拉扯,因為每個人能控制的力道和範圍不同,才會有躁鬱症患者和憂鬱
症患者的產生,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與我們是不同種人 我們只是內心的力量不完全相同,還是能夠相
處得很好。尤其是麥可在描繪入院治療的人時,讓我感覺到他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個
體,卻因為身體的狀況與行為的表現,而被侷限在一層層的厚牆之下,或許他們的思想我們難以理
解,但是我能確定他們不是冷冰冰、沒有知覺的。
在剛看完這本書時,其實內心是很沮喪的,書裡面描寫的負面情緒太強大,我一直在腦中想著莎莉
在醫院裡的情況,如同我也是躁鬱症患者一樣,但是慢慢沉澱下來之後,會發現這本書帶給我的影
響很大我們都需要尊重不同的個體,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天才。
書本大意:
《心裡住著獅子的女孩》這則故事發生在一個非比尋常的夏天,那年,麥可.葛林博十五歲的女兒
莎莉,發瘋了。她站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街頭,眼前突然出現幻象,接著場景轉換,來到曼哈頓一
家精神病院,病房內與世隔絕,病房外正值紐約的溽暑。「我好像要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再也回不
來了,」莎莉突然清醒過來,迸出這段話,但說著說著意識迅速飄離,究竟飄到了什麼地方,她父
親作夢也夢不到。書中全程記錄莎莉罹患精神病的點點滴滴,描寫躁鬱症如何影響莎莉和她的至親,
包括祖母、生母、繼母,還有最最重要的—作者本人。
書中刻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像是打破傳統的心理醫師,謹守教義的猶太病人,精神異常的古典 文
學 教授,熱血的電影製作人,夢想當文藝青年的房東,各個令人過目不忘。作者下筆犀利,筆法細
微精準,筆觸細膩溫情。閱讀本書,讓人如入半夢半醒之境,身處紅塵與超脫之際。瘋狂和理性之
間的掙扎,是人類自古不斷面對的考驗。這種狀態彷彿是跌入自我的世界中,陷入與外界隔絕的黑
暗邊緣,更是許多藝術、文學家在靈感迸發時,同時深陷的困境。書中特別提及喬伊斯(James Joyce)
和作者面臨同樣的處境,女兒深陷瘋狂,並描述這種狀態如何影響了他的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