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7學年度寒假作業 13418 2019-02-15 22:42:5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醫療之愛始終如一
2醫護救治塵爆傷患 不分你我不喊苦
3什麼叫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千百次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叫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我們的護理工作就是這樣平凡而“簡單”。
4在與病人的交往中,我認為細節主要表現在:愛心多點,耐心好點,責任心強點,對病人熱心點,
護理精心點,動作輕點,考慮周到點,態度認真點,表情豐富點以及對人尊重些、體貼些、理解些、
禮貌些、真誠些、關心些、大度些、原則些。
5給予我的不僅僅是工作,是成長,是堅強,更是責任。我要不辱使命對病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這本書後,體會到,過去,在功能性護理(functional care)盛行的年代,被關注的護理功 能是單一面向的工作量與質,一個護理人員一整天的工作就是負責單一的護理技術工作,如整個病房的靜脈注射,書中的主角並不曾有時間好好地了解每一個病人整體的問題,不曾有機會深入思考每一個病人個別性的需求;當年的病人並未被當成「全人」,而護理人員也不曾被教導應該停下腳步,好好的在病人身邊傾聽及關懷。因此,在當時許多人對於護理人員的印象是冷漠、匆忙的。這是時代巨輪下的變遷,也是專業演變的必然過程,因為有那樣的歷史印記與專業自省,也才讓現代的護理專業展現出另ㄧ種形象。在我們專業科目教學學理中,無論是內外、產、兒中,共通的連接不外乎就是對待病人時須保持一顆視病猶親的心去接納每個不同的個體。
|
一年級 寒假作業 14662 2019-02-15 22:35:1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一乙
學號 1075101055 姓名 林禹涵
書名 你的名字 作者 新海誠
出版社 台灣川角 出版年月 2016年12月
索書號 861.57 ISBN 976-986-473-454-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我不曾記得你的名字,可我也不曾忘卻我們的相遇
2.跨越了時間的長河,只為找到回你。這次我絕不錯過
3. 重要的人,不想旺季的人,絕不能忘的人,就算我不記得你的名字,我也會一直一直拼命的尋找你。
4不知不覺中又像往常一樣,凝视那條街的同時。將某個人,唯一的某個人,試圖鎖定
5明明爱的至深,明明不想忘记,可是只有心碎的聲音,卻喊不出你的名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已經看過電影了,當時電影才剛上映就非常多人紛紛跑去看他們看完之後都非常推薦我去看這部電影,雖然劇情是差不多的但是我覺得書本會比電影有更多的想像空間,而這本書還有一個讓我很有感觸的地方是,在書中最後兩人互相說:「你的名字是?」有的時候都會在不知不覺中,不小心忘記一些太久沒見面的朋友,更可能忘記他的名字、聲音,但是如果兩人在路上擦肩而過,或兩人互相對到眼,可能會互相相視一下,然後會互相問說:「你的名字是?」這時兩人之前發生的點點滴滴必當湧上心頭,並開始聊起過往的美好回憶。我覺得每個不同時空的時間,就像是很多條不一樣的線段,如同書中女主角的祖母所說道「聚在一起成形,扭曲、交纏在一起,有時恢復、有時中斷,然後又連結在一起。我從這一本書中體悟到,人生就像一鏡到底的影片,就像古人云:「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間是不等人的,一旦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彌補過往的疏漏,所以我覺得我應該要把過當下,活在當下,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珍惜我現在身邊所有的人、事、物,有空就多陪陪家中的長輩談天說地,或把握人生中每一個值得記錄的時刻,充實人生,切勿等到人去樓空之時,才再後悔莫及、悔不當初,從而在人生的彩色圖畫紙中,留下一處空白。
|
寒假作業-1記不記得我愛你 14094 2019-02-15 22:33:27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故事裡的人丟了記憶,卻有人不厭其煩用愛為他們重拾記憶,如果不被記憶的人,可以繼續愛,那麼失去記憶的人,就可以繼續被愛我。甚至照護是一段長路,慢慢的過程,而每一位失智者,在不同的階段都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同,失至者的初起,會出現性格上的改變,有的容易暴躁、愛罵人甚至會打人,然後有的出現幻聽、幻想、疑心病,這是一個堅難的挑戰,有時風雨交加,因為病人的失智,所表現出來讓人捉摸不定,起初我們以為這種病是憂鬱症,就會去治療憂鬱症,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的去關心我們身邊的人,至少我們還相依陪伴,傾聽與扶持,做好的治療,以淚水化作為歡笑,陪伴失智患者走過生命未來的路,找回失落的記憶,陪伴他們渡過,這是你和我的記憶,變成了回憶,這本書充滿了愛的好書,讓社會大衆,對失智者的了解,並與鼓勵支持,讓失智者的家屬,照顧者壓力,帶來堅持與關懷的力量活下去
|
寒假作業 13245 2019-02-15 22:29:47
文章:面對愛滋者,我們可以更友善 作者:謝秉霖
文章:肛門性交愛滋病毒感染風險是陰道性交17倍
文章: 歧視不是一種病毒,卻能殺人於無形! 作者: 黃昱斌
心得:
前些日子,國防大學驚爆出強迫愛滋感染者學生退學的事件,引起社會正反兩方相當多的討論,有些人認為「國防大學身為教育機構卻帶頭歧視」、「校方的處理方式充滿著對愛滋的污名」,也有些人認為「強迫愛滋感染者退學,是為了保障其他學生」、「感染者性生活髒亂,很噁心!」在這次的事件中,也讓社會重新重視感染者權益及愛滋病相關防治措施落實程度。然而事實上,愛滋病毒就如同流行性感冒一般,並不會區分感染者的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等,無論你是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性工作者、共用針頭者,都是因為從事「高危險行為」,如無套性行為、未清潔針頭等,才會有感染的可能或風險,因此,第一個要破除的迷思,便是我們應以「危險行為」而非「危險族群」來區別愛滋感染者,必須徹底打碎以往的刻板印象。而在日常生活中,與感染者擁抱、接吻、共用器具,或是意外接觸到感染者的糞便、尿液,或蚊子叮咬,皆不會傳遞愛滋病毒。在各縣市的的衛生所都能進行匿名篩檢,在過程中不需留下任何個人資料,詳細篩檢地點可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查詢。另一方面,在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後的72小時內,可以至特定醫療院所自費購買「預防性投藥」。愛滋感染者往往不如外界所揣測的「性生活氾濫」、「同性戀專屬疾病」、「感染就是活該」等充滿歧視及污名的刻板印象,他們經常要承擔許多一般人無法體會的挫折與瓶頸。而期望社會能以更寬廣、包容的心,接納感染者,只要按時服藥,他們也就如同正常人一般。拒絕歧視,就從你我開始做起。
|
1071寒假作業 14153 2019-02-15 21:44:2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戊
學號 1065101195 姓名 陳柔安
書名 以身相許 作者 葉文鶯
出版社 經典雜誌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出版年月 2011年 9月
索書號 855 4409 2011〔民100〕 ISBN 978-986-6292-18-7(平裝)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人生就像蝴蝶,要經過好幾次的蛻變,雖短暫卻很燦爛!
2他其實想像命運討價還價,企圖運用它所學習到的知識與他人的智慧,和自己協商出一條自己可
以接受,可以鼓舞自己面對生命重大威脅,有助於自己再往前走的路吧!
3為什麼上帝要將如此困難的難題丟給我?但轉念一想,這或許就是上燕賜予的磨練吧!就像鑽石
要經過無數的磨練,才得以將耀眼的光芒,展示於人們眼前。
4最高修行者的死亡是喜悅,中等修行者的死亡是不恐懼,修行平凡的人面對死亡是無憾!
5選擇這一段艱難無悔的上坡路,盡頭是一片光明與安詳;一路勞苦所得到的全部代價,是身體與
姓名不與草木同朽!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覺得,人體真的是一具完美的「機器人」,不需要電源、汽油,只需靠大自然的陽光、食物、水,
即可自動補充能源!前幾日,在一個網頁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一個人要有快樂的人生,必須追求身
心靈三個方面的健康平衡。如果身體健康,心理不平衡,就會胡思亂想;反過來心理健康,身體出
了毛病,也無法令人暢快過活。」如今看了這本書,才了解到為何書中所提到的捐贈遺體者們都願
意無私地捐獻出自己尊貴的大體,原來世人們投胎來到這世間是為了要成就自己,為這世上帶來進
步的原動力,並且讓這世界變得更加和諧與美好!倘若我們因錯誤觀念的束縛而使心靈得到「慢性
病」時,「快樂」似乎就成了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書中,我彷彿看見捐贈遺體者們臉上露出勝
於不畏懼的滿足面容,他們安詳地躺在手術台上,等著以感恩之心的醫學生解剖下刀他們遺愛人間
的軀體,以幫助醫學生們一臂之力做好將來行醫的準備!他們說過:「寧願學生在我身上試劃二十
刀,也不願見到學生將來畢業當醫生時,在病患身上劃錯一刀。」也正因為他們無私的奉獻,為我
們的科技帶來了日新月異的進步,也促使醫學生們投入了個人感情,以深化他們對生命的尊重,並
在劃下每一刀的同時,保有一顆感謝之心及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而這些捐贈遺體者們,他們超越
身體的死亡,讓奉獻之心以及愛的靈魂,遺留在這世上延續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這讓我覺得,真
正健康的身心靈早已超越生與死的界線,就像進入了一種世外桃源,沒有世間紛紛擾擾的境地、無
所顧忌的的仙境。假如我們都先把自己的心靈,給健康起來,那麼我們的生命必會顯得動人且格外
深刻。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一塊樸實的玉,需要經過琢磨一番,才能看見裡頭的內涵。
|